中共修水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 A- ]& }- C$ n+ g$ R$ U. P8 @" T
' t5 g5 \, r: S {+ F# f-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首战之年。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稳定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全力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活提供强大动力。* j& E" B/ D8 ?1 r! w% n! Q0 H0 T9 H4 L
一、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8 u- o6 w" f& i$ H8 z
1.激活各类投资主体。研究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办法,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标准厂房招商,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全民创业,注重吸纳中小企业和产业配套项目,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成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专题调研,分析盘点全县国有资产现状,提出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金融、科技和人才支持,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民营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融资审批制度,建立政府投融资项目绩效考评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I: [ @2 q9 h6 O" | C7 J4 }6 } B T2.推进工业扩量升级。出台《关于决战工业700亿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引领工业扩量升级。规划引导工业园区特色发展,推进现有园区扩区调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试点园区创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着力把修水(九江)工业园打造成我县工业发展的前沿平台和核心板块。制定出台企业帮扶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3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8户企业过1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0户。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效益,着力打造工艺饰品、礼品包装、服装鞋帽、水暖卫浴等产品生产基地。& o( S+ A0 m% G
3.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县的意见》,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创新跨区域旅游开发合作机制,主动融入湘鄂赣三省大旅游格局,探索建立“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共享收益”的旅游开发新模式。研究建立修水文化旅游集团,推进统一经营管理,实现景点联建、营销联合、线路联网。围绕义宁古城、五梅山森林休闲景区做好项目论证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温泉度假、东浒寨、修河天街等在建旅游项目建设。力促省水利投资集团投资30亿元的竹坪水乡旅游城、青峰寨生态旅游、艾家坪度假村、双井·华夏进士第一村等项目开工建设。1 g! _: S5 l2 A3 L
4.繁荣商贸物流市场。优化商贸物流产业布局,逐步构建“综合商业、专业市场、特色街区、活力边贸、城乡联网”的商贸流通格局。大力发展新型商贸物流业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着力吸引一批上规模、有特色、重品牌的电商企业入驻。加强与周边地区商贸合作交流,提升我县商贸物流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打造三省九县商贸物流中心。6 s. R0 H0 G5 f; [- d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
! Y. K8 F% ?- V$ O5.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升级的意见》,优化中心城区区域空间和产业布局,促进中心城区组团发展。创新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我县与周边九县之间的要素和商品良性流动,促进区域协作发展。同步推进老城区古城化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通过分流老城区人口为新区聚集人气,实现新老城区联动发展。$ R" b+ B. h' f5 } L: c. R
6.促进镇村联动发展。根据全域修水规划,科学编制中心镇和村庄规划,突出产镇融合、镇村一体、互动发展。完善中心镇土地出让金使用办法、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办法和“增减挂”项目所得用地指标返还办法,切实增强中心镇自主发展能力。抓好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推动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提升镇村联动水平。
2 h( Q& f5 U2 c/ d8 Z. @7.激发乡镇发展活力。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乡镇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新一轮乡镇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乡镇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逐年增长机制。按照上级要求,探索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在保持镇级建制的前提下,赋予部分乡镇县级管理权限。( h% e$ X" N; m2 W; F
8.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研究制定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 Q. U n4 ~5 ^# [4 y) b3 A/ C' h/ ^9.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有效实现形式的调研。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基本完成农民房屋产权调查摸底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依法整治“两违”(违规占用宅基地、违规建房),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农村信用联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做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前期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
6 V# U6 K+ C, q) t, ?3 N0 S三、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2 l. w# r! c; G
1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完善我县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实施意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评估工作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由县文化部门牵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5 V7 M. h. z+ G6 _& z11.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城乡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对接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教师编制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制度,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促进城乡教师资源有序流动。继续实施“两免一补三资助”工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健全进城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机制。% a. [3 Y7 c0 |! a! J/ r
1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上水平、上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制度。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取消新生儿上户与社会抚养费征收捆绑挂钩的制度。简化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审批,允许孕妇在流入地合规机构孕检。. Z p* `# Y S. }: N. R$ q
13.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县级专利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县级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资助奖励办法。
1 v: Z' p$ ^5 ^' g7 q7 K1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全面开展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加强修河、程坊水库等重点水源保护,做好生态补偿研究。大力推进农村“六乱”整治,建立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减排。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经济发展考核奖惩机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指标的权重。
. p, n9 P3 k5 g( U1 q7 ?, S. s15.健全各种社会保障。研究制定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计划,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制定实施《修水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办法》,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加快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 _9 \' a( c) m: c6 I四、推进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改革
# E$ l) N j& K! f16.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合理界定和规范中心城区管理权责。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全民参与、智能高效、精细务实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整合天网工程、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等数字资源,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财政资金从“养人”到“购买服务”的转变。$ L! V/ P2 \8 Y- f8 [& m7 t
17.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平安修水、法治修水、文明修水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机制,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构建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评价体系,落实信访救助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9 c, s" Q/ b9 e, @( n7 c- c
18.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大代表走访代表制度,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加大代表意见建议的督促办理。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协调,明确重大事项报请范围和程序。健全事权听证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探索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村和社区制度。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村民理事会建设,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进社区院落自治试点工作。
. O) n: ^ z# n% g19.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提醒谈话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任中、离任审计监督。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落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完善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建立集中、规范、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一步调整县纪委监察内设机构设置,重点增强查办案件力量。落实乡镇纪委书记和派驻纪检机构负责人的提名和考察由县纪委会同组织部门共同进行的要求。完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纪委全会述廉制度。完善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改进作风、反对“四风”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与任期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制定公车改革实施细则,2015年前完成公车管理改革任务。2 x$ R0 x* u9 v, o! p- [" P2 y3 s
20.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考核评价体系成果运用。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规范乡(镇)、县直单位党政正职进行述德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探索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积极开展县级及县级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试点。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公务员津补贴正常增长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探索制定促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和办法。% w+ c( S# Y% v4 v5 `
2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开审批项目目录清单,清单之外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落实“并联审批”和项目审批代办制,对建设项目采取分段并联的审批模式,实行审批超时默认制、联合审批缺席默认制,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数,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管办分离和去行政化,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制定县直部门预算改革方案,用两年时间在全县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明确县直部门和乡镇推进预算公开的时间表。
# p B# Q$ j0 O& a6 y& b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落实2014年工作要点,并进行督促检查,着力推动。县委7个改革专项小组和协调机构负责所属领域分工任务落实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制定今年的具体改革方案。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贯彻落实有关任务分工,参加单位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要点明确的任务,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要主动担起第一责人职责,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组织力量制定本部门本单位2014年改革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工作要点已经明确的任务,要制定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和时间进度安排。对尚未明确而且上级鼓励试点的重大改革,要做到有法可依、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县委改革办要加强与各个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县直单位、各乡镇的沟通衔接,确保各项改革高效、快速、有序推进。
) a3 x* s5 u$ s6 F( H0 c各乡镇、各单位和部门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全面深化改革同日常工作相结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既要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已经明确任务的改革事项,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努力破除制约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寻求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创造新模式,为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汇聚改革强大动力。6 `* Q9 j5 }5 ~' e1 e6 e)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