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庠、宋祁:巍峨双塔映日月,兄弟状元昭古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3:4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丨刘金芳(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特约撰稿人)

八月的中秋,秋意渐浓,天高地阔,秋风飒爽,黄叶在西风中飞舞,五谷丰登兆示着又一个丰收的秋天。

在商丘市民权县双塔镇有一座修建于唐代的古寺,叫总成寺。该寺规模宏大,为当时中州著名寺院,最奇特的是它后院坐落着两座六棱十三级砖塔。

1、双塔往事

西塔是宋代建造,平面六角形,高10级,虽采用了朴素简洁的手法,但外形仍然秀丽而稳定。东塔是明代重建,大致与西侧宋塔相似。双塔前立有明代重修总成寺双塔碑,由碑文可知,双塔建于宋代。而东侧的塔,则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在原地基上仿照宋塔形制重建的。

原双塔高20余米,塔身有台阶,可拾级至塔顶,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有《重修总成寺双塔碑记》至今尚存。每至中秋时节,登高望远、天朗地阔、金风飒飒,落叶萧萧,旧时人们称之为“双塔秋风”,当时列为“杞县八景”之首。


1928年冯玉祥将军成立以原睢县的北部,杞县东部新建民权县,这里从此成为商丘民权的一部分。1963年双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开发这一文化名胜,1999年双塔乡重修了现在的青石双塔。如今的“双塔”成为人们登高望远,饱赏秋风飒飒,追慕先哲遗风,发思古幽情之胜地。

据史料记载,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两兄弟中同榜甲科进士。礼部上奏朝廷,提议宋祁为第一即为当年的状元,宋庠则为第三。这时章献太后却认为宋庠是兄,宋祁是弟,那么弟弟怎么能够在哥哥前面呢?于是便将宋庠置为第一作了状元,而弟弟宋祁从状元改为第十。因此宋氏兄弟被人称为“兄弟状元”,而宋庠也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之人成为中国科举史上一段佳话和不朽的传奇。

宋氏兄弟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因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宋氏兄弟一门双状元的骄人成绩一时名躁京城,仁宗皇帝还特令在他们家乡雍丘修建双塔,以示表彰,当地百姓称之为“双状元塔”。


据明万历七年(1059年),重修总成寺双塔碑记载:“寺有双浮图……韧始于唐末。自天圣初,二宋以兄弟首擢双魁,人以为双浮图之应。”随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名曰“双塔”,以示纪念。双塔由此得名。

2、兄弟状元宋庠,宋祁

宋庠,开封雍丘(今商丘民权县)人,原名宋郊,因避讳宋仁宗改名宋郊,历史上称为“大宋”,而称其弟宋祁为“小宋。”

宋庠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聪慧过人,勤于思考,又喜爱读书。就如中国历史很多著名人物一样,在宋庠兄弟身上也有神秘色彩和传奇的故事。

宋庠的母亲在怀着宋庠的时候,夜里梦见一名道士给她一本书说:“交给你的儿子”。她一看书,这本是《小戴礼》。醒来后宋庠就出生了。过几天宋庠的母亲看到许真君的画像,才知道梦中道士是许真君。

相传宋庠、宋祁兄弟俩同在太学读书,有位僧人给他们看相说:“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

后来春试完毕,僧人看见大宋祝贺说:“您好像救活过数百万生命啊?”宋庠笑道:“贫儒哪有这么大的能力!”僧人说:“蠕动之物都是生命。”宋庠说:“有一个蚂蚁窝被暴雨侵袭,我就编了一座竹桥引渡它们,难道就是这件事吗?”僧人说:“正是了!小宋今当大魁,您最终也不会落在他下面了。”

等到公布名次,宋祁果然考中状元,章献太后说弟弟不能在哥哥前面,就改宋庠为第一,宋祁第十,因此宋庠考中了状元。


这些今人看来荒诞不经的神秘传说不足为凭,但是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善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对故事主人公的崇敬。

真实历史的宋庠在进入仕途以后,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敢于仗义执言,伸张正义。

据《宋史宋庠传》记载:“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奴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从这一事例说明宋庠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敢于仗义执言的性格。

同样宋庠为人宽厚,胸怀宽广,不记个人恩怨,颇有长者宽厚仁爱之风。同样是《宋史宋庠传》记载:“沈邈尝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

宋庠宽厚之风受到宋仁宗的赏识和重用,先后担任右谏议大夫,参政事,兵部尚书,等要职,因为支持改革,性格耿直,与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和,又加上一些问题上被人诬陷排挤,宋庠屡屡被贬地方,郁郁不得志,以至于一身才学无法施展,1066年在家中逝世,宋英宗谥号赠“官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

宋庠一生“俭约不好色,读书至老不倦,天资深厚,人称其为长者”。受到了当时的人们尊重和爱戴,也应该是今人尊重而学习的历史人物。


宋祁,历史人称小宋,二宋,是宋庠的兄弟,两人同时高中进士,刚开始礼部把他作为状元,因为章献太后一句话,痛失状元,然而他也是被后人和他的哥哥一样尊称为“状元”。

宋祁是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词人。曾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和欧阳修一起用十年时间编写《新唐书》。

宋祁其年少就表现杰出的文学才华,他十岁时便“著籍司马门,又五年,舐笔螭下,当此时,诸老生刮目骇叹,谓能自结明主,迭奖互成。”

因其《玉楼春》一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佳句得了“红杏尚书”的雅称。

宋祁是宋朝著名的词人,也因词获得姻缘,成为一段佳话。

据《花庵词选》记载:有一天,宋祁路过繁台街,正巧遇上皇家的车队,避让之间,听闻车内有人轻唤了一“小宋”,待他抬头看时,只见珠帘半卷,美人粲然,直笑得宋祁心猿意马。宋祁回家后便写下了这首《鹧鸪天》。新词一出,立刻传唱开来,直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宋仁宗查出了那个呼唤“小宋”的宫女,召宋祁上殿打趣道“蓬山并不远呀”,于是召来宫女直接许配给宋祁,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


宋祁不但在文学诗词上有所成就,他在政治上也秉笔上书,有所建言,宝元二年(1024年),宋祁权三司度支判官时,西北边境战事不断,国家财政拮据,宋祁上书谈“三冗三费”的问题。他指出:“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所谓“三费”是“一曰道场斋醮”之费;“二曰京师寺观”之费;“三曰使相节度”之费。最后他说:“臣听说人自己不做表率别人就不会跟从,自身不带头也不会让百姓信服。陛下如能自身俭朴,训示四方,衣带服饰,酒浆膳食,不要超过旧规,请从陛下开始;锦绣彩服,珠玉宝物,不得随意浪费,请从后宫开始。”直言朝廷应该精兵简政,节约财政。

这篇文章显示出宋祁卓越的政治才识,独特的政治见解,他在文章中敢于把问题直指皇帝本人和内宫,也说明他的仗义执言和胆略惊人。

宋祁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踌躇满志,充满信心。然而现实总是和理想有着极大的反差和不同,任何理想都要经历现实的磨难和考验。

宋祁由于自己在一些行为太过高调,不拘小节,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天禀疏拙,不附权贵”,“拙且愚,不能取合当世。”得罪很多人,甚至连包拯这样的人都对他不满。再加上其兄宋祁的性格耿直和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合,以至于宋祁“不至大用,徘徊掖垣”,政治上屡受排挤,再加上宋祁“自壮多病,筋力早衰”,宋祁在政治上不得志不受到重用,最后甚至达到失意心衰,心灰意泠的地步。

嘉佑六年六月,身心俱惫的宋祁在东京(河南开封)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赠官为尚书,谥号“景文”。临终前的宋祁还不忘国家大事,留遗奏为仁宗皇帝谋划“定人心,防祸患之大计。”由此可见,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之情怀在宋祁心中是何等的深厚强烈。


状元兄弟宋庠,宋祁兄弟是中国历史的一段传奇佳话,其本身的神奇传奇色彩,是一段让人叹而观止的人生传奇。就是太多的令人惊叹的历史传奇,这才是中国历史的奇妙之处,也是中国历史的魅力所在。

3、宋氏兄弟状元对商丘的意义和启迪

人类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有着无限的光辉而伟大,就是无数不平凡的优秀人物创造了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无数不朽传奇精华的集中呈现,这是人类智慧精华之所在,也是人类需要继承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同样宋庠,宋祁兄弟状元的故事,以及他们身上的传奇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风流佳话。

在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经历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其中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为国家选拔许多优秀人才,也改变了很多寒门学子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奇故事在历史大舞台上不断的上演,一门三进士,一族五进士的现象也是多次出现,宋朝商丘虞城王尧臣,宋概同乡同时高中状元,探花,是一段科举史的风流佳话,同为宋朝商丘民权的宋庠宋祁兄弟状元也是科举史上一段让人惊奇的风流传奇,其中宋庠连中三元更是科举制度史上的奇迹,整个科举史中也仅仅有二十一人得此殊荣,可以说宋庠是状元中的状元,更是商丘历史上一段传奇。

科举制度酝酿出状元文化,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源于科举制度,今天人们把高考的第一名称之为高考状元,也是科举状元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同样说明状元文化已经深深的铭刻中国人心头,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价值。


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地方文化和历史名人,北宋时期商丘是北宋王朝陪都南京,是北宋王朝龙兴之地,当时的商丘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宋氏兄弟状元的传奇故事可以说是当时教育界的典范,他们善读书、会读书并通过科举达成所愿。一直激励着乡里学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宋庠,宋祁兄弟状元也跟其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宋氏兄弟出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宋氏兄弟必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宋氏兄弟状元的产生也是其家庭教育的成功,同样是现在家庭教育借鉴研究的经典案例,也会给现代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启示。

同样宋庠宋祁身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重新发现和挖掘的对象,也是当代商丘文化历史的品牌---二宋兄弟所代表的状元文化使我们认识到人才对商丘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商丘未来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化环境,那么商丘的文化和教育发展更需要历史发展观、战略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改革开放的社会浪潮,教育应该成为商丘未来发展的基石。

宋庠,宋祁兄弟和王尧臣所代表的商丘状元文化同样应该成为商丘文旅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通过状元故里的打造,以及对状元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比如双塔秋色景点,打造出具有特色经典旅游景点,这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举措,也为商丘文旅发展开辟了新的资源基础,这也是商丘文旅发展提高的一大亮点。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3:55:58 | 只看该作者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 [1]  。北宋大臣、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太后赏识,被越级擢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仁宗亲政后,累迁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位居政府。因与同僚吕夷简不和,又反对“庆历新政”,故而被罢知扬州。新政失败后,重新入朝,升为枢密使,至皇祐元年(1049年),以兵部侍郎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其后因罪罢相外放,累封封郑国公,在地方以慎静著称。待到晚年,逐渐沉浮自安,终无建树。宋英宗即位后,宋庠坚请辞官,得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获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宋庠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于纠正谬讹。与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著述多已散佚,今有《宋元宪集》传世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3:56:20 | 只看该作者
宋庠的祖先是宋国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绅,于唐昭宗时任御史中丞,因言语不当而获罪免职,举家迁于开封府雍丘县。 [1]
宋庠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他幼年时同弟弟宋祁随父在外地读书,稍长离父还乡。宋庠初名宋郊,后因御史言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郊和交同音,交含有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两兄弟,同举甲子科进士。礼部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刘太后(章献皇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由此宋庠成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连中三元”之人。
宋庠中状元后,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
宋仁宗郭皇后被废时,宋庠与御史伏在官署争辩,被处以罚金。许久后,宋庠任知制诰。曾上疏建议科举应文武分试,被采纳。不久,兼任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当时,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并杀人灭口,宋庠不顾宰相陈尧佐说情,坚持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
宝元(1038年-1040年)年间,宋庠以右谏议大夫充任参知政事,位居政府。
宋庠画像
宋庠画像
宋庠在相位以儒雅著称,遇事是非分明,与同僚吕夷简不和,又因反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最终被调知扬州。新政失败后,朝廷遂擢宋庠为枢密使。
庆历三年(1043年),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仁宗采用东汉时以灾异策免三公的旧例,罢免宰相贾昌朝,其余辅臣皆削一官,宋庠为右谏议大夫。
庆历八年(1048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
皇祐元年(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皇祐三年(1051年),又因家法不严,纵容子弟过错,遭包拯弹劾而被罢相,出知河南府,几经迁徙,被仁宗封为莒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宋庠请求告老还乡,不准,改封郑国公,称镇武宁军,出判亳州。宋庠前后所至地方,均以慎静治理,晚年逐渐沉浮自安,又笃爱幼子,至亳州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最终以司空致仕。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十八日 [4]  ,宋庠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一作元宪)。宋英宗亲题其碑额为“忠规德范之碑”。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4:13:53 | 只看该作者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的科举中,有两个考生名气很大,而且这两个考生还是亲兄弟,哥哥叫宋郊,弟弟叫宋祁,也就是后来人称的“二宋”。

  在正文之前,有一个小问题先在这儿交代一下,在后世的史书上,哥哥都是叫宋庠,不是叫宋郊,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后来改的名,但改名的原因也很有意思。

  那是宋郊进入官场很多年后,有一次竞选副宰相,他的政敌就给皇上打小报告:“皇上啊,宋郊的名字太不和谐了。”

  皇上问:“哪里不和谐了?”

  那人说:“您看,宋是咱的国名,郊听起来跟交一样,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交替、交换,皇上您想啊,他这是想让咱大宋交换一下,这不是想谋反吗?”

  皇上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这名字太嚣张了!好在这个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宋仁宗,没借机大搞文字狱,而是给宋郊换了个名字——宋庠。

  言归正传。当时,宋真宗刚去世不久,按惯例不举行殿试,会试什么名次就是什么名次。在这次会试中,弟弟宋祁高居第一,哥哥宋郊(这时候还得叫宋郊)屈居第三。结果报给皇上后,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对主考官说:“文章高下我看不懂,但有一个问题我还是得说说。”

  这科的主考官是大诗人晏殊,一听这话,吓了一跳,难道刘太后怀疑我有作弊?于是就问刘太后是什么问题。

  刘太后说:“历代都讲究尊卑,当弟弟的哪儿能排在哥哥前面?”

  晏殊这才松了口气,说:“太后说的是,那就把宋郊提为第一,宋祁换到第三。”

  刘太后又说:“我听说这个宋祁人有点轻浮,你看……”

  晏殊一愣,心想这您都知道?看来老太婆消息挺广的,以后得小心点,就问太后该排第几。

  刘太后说:“这个人文才还是不错的,就放在第十吧。”

  【宋状元花絮】

  在会试第一场的时候,其实宋郊的卷子出了点问题,其中有一句“瑰奇擅时名”,后面紧接着又来了一句“而无刻画之名”,两句都是以“名”字结尾,属于押韵重叠,按规定是要扣分的。但考官胥偃很欣赏宋郊,对这篇文章也很推崇,心想如果就因为这一个小错误,让宋郊落榜,太可惜了,就不顾考试纪律,偷偷帮他改了过来,这才有了最后宋郊高中状元。

  后来,宋状元知道了这个小花絮,就对胥偃很感激,终生都尊他为恩师。胥偃去世后,孩子没人照顾,宋状元就把他们接到家里,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

  宋状元刚进官场的时候,上司沈邈跟他很不对付,经常找他的麻烦,让宋状元很憋屈,却又无计可施。后来,宋状元被调去洛阳做官,正好沈邈的儿子也在洛阳,还正好是宋状元的下属。宋状元的朋友都很高兴——这下机会来了。

  可能是继承了老爸的优良传统,沈邈的儿子也不是个善茬,有一次跟人闹矛盾,竟然把人家抓来痛打了一顿。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人又生了场病,不久就死了。这下家人不干了,非要说是沈邈的儿子打死的。

  案子闹到官府,沈邈的儿子因为平时跟同事们关系也不好,大家都等着看热闹,谁也不帮他,还有人主张杀人偿命。这时,宋状元站了出来,经过调查后,证实那个人确实是死于疾病,跟沈邈的儿子没关系,让他躲过了一劫。

  据说,沈邈知道后,跑到宋状元家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弄脏了好几条毛巾。

  宋状元的家教也很严,有一年,他儿子宋充国要进京赶考,结果他死活不同意,因为他当时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举一动全天下人都看着呢,要是儿子考砸了还好说,可一旦考好了,肯定会有人出来说闲话,甚至对整个科举考试的公正性都会有看法了,

  宋充国也很委屈:你当你的副宰相,我考我的进士,有什么关系啊?再说卷子都是糊名的,考官也不知道哪份卷子是我的,不可能特地照顾我,我凭我的真才实学考进士,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宋状元就是不答应。

  后来,这事儿连仁宗皇帝都知道了,也批评他太不通情理,还专门把宋充国找去,单独让他考了一次。宋充国也不负厚望,顺利考中了进士。

  《宋史》对宋状元也很是推崇,评价道:“宋(庠)之友爱,有宋以来不多见也。”

  至于宋状元的弟弟宋祁,虽然把状元让给了哥哥,但后来不管在文坛还是在官场,成就都不在哥哥之下,那句著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就出自他之手。

  不过,刘太后说这个人轻浮,也不是在瞎说,比起哥哥的稳重,宋祁同学确实有点过于浮华了。

  有一年元宵节,哥哥宋郊没出去看花灯,而是呆在家里看书。弟弟宋祁同样也没出去凑热闹,因为他家里更热闹:摆宴席,请歌妓,唱大戏,狂欢了一整晚。

  第二天,哥哥派人去责问他:“你忘了当年我们一起吃咸菜啃馒头还不忘刻苦读书的日子了吗?”

  结果弟弟揉着还没睡醒的眼,也让人带回去一句话:“你忘了我们当年那么艰苦是为了什么吗?”

  难怪《宋史》评价宋家两兄弟时说:“庠明练故实,文藻虽不逮祁,孤风雅操,过祁远矣。”

  不过,现在的人好像更倾向于宋祁,其实这也没什么大错,现在的奋斗都是为了将来的享受,只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

  文才:★★★★
  人品:★★★★★
  官运:★★★★★(正一品)
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4:21:44 | 只看该作者
宋代“双状元”兄弟
《 文摘报 》( 2019年07月27日   05 版)

  在我国科举考试史上,父子状元、翁婿状元、甚至祖孙状元并不鲜见,而兄弟同科、同场、同榜登科及第者实在寥寥。较为人熟知的有北宋大文豪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兄弟,他们同年(1057年)同科及第。其实,在他们之前还有一对宋氏兄弟也曾同榜进士,他们是宋庠(xiáng)、宋祁兄弟。

  宋氏兄弟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因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兄弟俩同科应考,双双高中(1024年)。史料记载,哥哥宋庠不仅状元及第,而且还“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弟弟宋祁以第十名成绩及第。

  宋庠、宋祁参加科举考试坊间曾留下兄弟“双状元”的佳话。兄弟两人一同参加殿试,殿试题目为《德车结旌赋》,两人分别作答,考官刘子仪认为弟弟宋祁更出色,应居于状元,将哥哥宋庠排在第三。当时,仁宗皇帝年仅十四岁,尚未亲政,殿试实际由章献明肃太后主持。章献明肃太后就是宋真宗赵恒皇后刘娥,她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历史经典故事《狸猫换太子》主人公的原形。

  刘娥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看了排名后说:“弟不先兄,乃擢郊(宋庠初名为郊,后改为庠——编者注)第一。”于是,太后大笔一挥,宋庠擢为第一,宋祁被列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宋氏兄弟一门双魁的骄人成绩一时脍炙京城,仁宗皇帝还特令在他们家乡雍丘修建双塔,以示表彰,当地百姓称之为“双状元塔”(该塔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重建)。

  宋代,人们分别称宋庠、宋祁为“大宋”“小宋”。“大宋”宋庠为人清约庄重,官至宰相,是颇受人敬仰的正人君子。“小宋”宋祁则才子气十足,不但文采出众、恣意敢言,生活上也颇有情趣。这两句诗为后人熟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名扬词坛,世称“红杏尚书”。

  如此有情趣的宋祁,自然不乏花边轶事。南宋黄昇著《花庵词选》记录了一段趣闻逸事。一天,宋祁宴罢回府,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车队,宋祁连忙低头回避一旁。这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宋祁自然地抬头,车帘放下刹那时,只见车中一位妙龄宫女对他嫣然一笑。没想到,这一笑令宋祁心驰神往。回去后,宋祁便写了一首《鹧鸪天》记述这段如梦如醉的怅然之情: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后来传到了仁宗皇帝那里,便令差人去查证是哪辆车上的哪个宫女叫的小宋。查来查去,有个宫女主动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听左右大臣说,这就是小宋。我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声小宋。”皇帝听罢哈哈大笑,不久就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仁宗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宋祁局促不安,又不免有所期盼。最终,皇帝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宋祁因佳曲而得一段御赐姻缘,令时人艳羡不已。

  (《北京晚报》7.9 王东志)
6#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4:59:39 | 只看该作者
读宋诗*宋庠-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
宫庭受旨延平守,赴仼途中省故庐。昼夜兼程行万里,朝夕赶路访千族。
读书万卷知深意,破巻千篇懂大儒。总向乡民学土语,方知庶众有何图。

铜纽腰新绶,乌衣省故庐。
乡无夜行谚,楹有世藏书。
楚潦兰浮檝,潘园板御舆。
蚩蚩吴俗美,庖刃一投虚。
7#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5:14:05 | 只看该作者
宋朝人宋郊当宰相时,元宵节之夜,还在攻读《周易》。他的弟弟宋祁点亮大灯,环拥着歌妓,醉饮一直到天明。第二天宋郊让人带话给弟弟宋祁:“听说你昨天夜里举灯宴会,极尽奢华。不知你还记得那年元宵时,我们一起在州学里吃的素淡的粗饭吗?”宋祁对传话人说:“请转告宋郊相公:不知道我们当年在州学里吃的粗茶淡饭为的是什么?”

这个记载来自《古今谭概》,古文原文如下:宋郊居政府,上元夜读《周易》。弟学士宋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翌日,郊令人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那年上元,同在州学吃斋煮饭否?”祁答曰:“寄语相公:不知那年在州学吃斋煮饭为甚的?”
8#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5:23:10 | 只看该作者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 [1]  。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2]  ,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 [3-4]  ,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 [3]  [5-6]  。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宋祁的祖先是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到了晚唐唐昭宗之时,时任御史中丞的高祖宋绅,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遂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7-9]  [6]
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称“二宋”,以大小区别,所以又有“双状元”之称。 [3]
宋祁初为复州军事推官,后经孙奭(shì)推荐升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殿试之后授予直史馆,再升任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又升迁为尚书工部员外郎,修撰《起居注》。
宝元二年(1039年)宋祁改担任盐铁句院,知制诰,升迁为天章阁侍制,判太常礼院,至国子监。在西北边境战事财政都吃紧的情况下,他写下了关于“三冗三费“的上疏。
宋祁、欧阳修编撰《新唐书》
宋祁、欧阳修编撰《新唐书》(2张)
庆历元年(1040年),因其兄宋庠与宰相吕夷简不合被罢相之事,被贬为知寿州(今安徽省凤台县),后至陈州(今河南淮阳县)。
庆历三年(1043年)回朝,担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奉皇帝的诏令同欧阳修合修《唐书》,前后历时十七年。
庆历六年(1046年),宋祁升为右谏议大夫,出任群牧使。
庆历八年(1048年),再次担任翰林学士。
皇祐元年(1049年),宋祁因张贵妃册封之事被贬知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数月后又被召回,为侍读学士,史馆修撰,升迁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
皇祐四年(1052年),因其子犯罪之事,被贬知亳州(今属安徽省)兼集贤殿修撰。
皇祐五年(1053年),又调知成德军(河北省正定县)升为礼部侍郎。后又调到定州(河北省定县)。皇帝加封他为端明殿学士,特地升为吏部侍郎,知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嘉佑四年(1059年),从益州回京后被授于三司使,后因包拯等上书说其兄宋庠任宰相,宋祁不宜任三司使,没能上任。之后皇帝加封他为龙图阁学士,知郑州。
嘉佑五年(1060年),《唐书》修撰完毕,宋祁被升为左丞、工部尚书。
嘉佑六年(1061年),宋祁回到京城拜翰林学士承旨,复任群牧使。
1986《包公》施长金饰演宋祁
1986《包公》施长金饰演宋祁(3张)
嘉佑六年三月(1061年),宋祁卒于东京,卒后谥号景文。

词结姻缘
有一天,宋祁宴罢回府,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的车队,宋祁连忙让到一边。这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待宋祁抬头看时,只看见车帘轻放,一个妙龄宫女对他粲然一笑。车队过去了,而美人一笑却令宋祁心旌摇荡,久久不能平静。回去后,宋祁便写了一首《鹧鸪天》(词为:“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记述这段如梦的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再见美人的怅然之情。
词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活化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却与词意境浑然一体。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去,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皇帝便追问当时的人说:“是第几车上谁叫的小宋?”最后有个宫女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大臣说:这就是小宋。我在车子里,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声。”皇帝一听哈哈大笑,不久就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宋祁诚惶诚恐,羞愧难当。仁宗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说完,就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宋祁不仅官运顺畅,而且因佳曲而得一段姻缘,令时人艳羡不已。 [10]
临终遗诫
宋祁后因病去世,临终前自己撰写了墓志铭,并亲自撰就一篇“遗戒”,教儿子们照他的话去做。
“遗戒”中,宋祁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三日殓,三日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叫儿子们丧事从简,不要被当时风俗所左右,也不必按当时习俗请阴阳地理先生看风水。并且告诫自己的儿子,下葬用一口简陋的棺木,只要能保遗体一段时间即可。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一种相当达观的思想观念。在“遗戒”的后半部分,他又具体交代了其他方面的事宜:“吾学不名家(意思是学问尚未成为一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意思是所作文章非常一般,不值得传诸后世)。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请谥,勿受赠。”甚至连“冢上植五株柏,坟高三尺,石翁仲(旧时守坟的石人像)、他兽不得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他还怕儿子们不照自己的话去做,在“遗戒”最后,特意嘱咐:“若等不可违命。”
从这份“遗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宋祁教儿子不要追逐名利,不要随世俗行事,也不要追求奢华,要移风易俗,崇尚节俭,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宋祁的“遗戒”,实是家教的好范例。
9#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12-26 15:54:46 | 只看该作者
宋代大词人宋祁凭借一句词名传千古,生前却差一点被包青天铡了播报文章

严冬将尽,又到了明媚的春天。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古代的诗人词人们也非常喜欢春天,每到春花绽放的时节,他们的诗情总会像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动人诗篇词章,唐诗宋词中都有很多歌咏春天的内容。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出现了众多繁盛一时、风采各异的流派和杰出词人。宋仁宗时期,出过一位著名词人宋祁。宋祁,字子京,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祖籍湖北安陆,生于河南雍丘,出生于公元998年,卒于公元1061年。

宋祁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打下了极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天圣二年高中进士,历任复州军事推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三司使、工部尚书等职,是北宋仁宗时期名臣。


宋祁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有两方面。一是他与欧阳修合作编撰《新唐书》,这部史书是以唐朝为主题的官修正史,以考据详实、文辞华美著称,名列二十四史之一。二是他个人的文学成就,是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祁的代表作,是那首尽人皆知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描绘了汴京早春时节桃红柳绿的美景,寄托以淡淡的年华之思,回味隽永,意境优美,其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人知。


但宋祁虽然文采出众,人品却颇有不足之处。史料记载,宋祁生性豪奢,耽于逸乐,平素尤其喜爱醇酒美人,纵情酒色。他的家中装修豪华,雕梁画栋,豢养者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姬妾和歌童舞女。宋祁常常在家中摆下酒宴,姬妾环绕,管弦丝竹余音不绝,痛饮狂欢通宵达旦,时人称之为“不晓天”。


宋祁身为朝廷大员,却天天过着挥金如土、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结果被以清廉正直闻名的包拯盯上了。巧的很,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与宋祁正好是同时代人,而且同朝为官。


包拯是众所周知的铁面清官,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大宋朝的贪官污吏被他弹劾治罪的不计其数,“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宋祁身为高官,个人生活却如此奢侈腐化,引起了包拯的怀疑。因为仅仅凭那点俸禄,宋祁是无法维持如此巨大的生活开销的,按照现代法学术语,宋祁有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重大嫌疑。

1059年,宋祁在三司使任上期间,包拯终于出手了,正式向宋仁宗上书弹劾宋祁,要求彻查他的家庭财产与经手政务。因为三司使这个官职,相当于宋朝财政大臣,负责掌管盐铁﹑户部﹑度支三部,一手掌握大宋财权,是个很有油水的肥缺。

宋祁身处朝廷财务关键岗位,却居住豪宅生活奢侈,很难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如果让包拯放手去查,宋祁只怕难逃此劫,十有八九要被塞进包青天的狗头铡下。


但宋仁宗颇有惜才之心,有意保护宋祁,把他调离三司使,降为郑州知州,把事情压了下来,宋祁得以逃过包拯的彻查。

宋祁虽然人品有亏,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抛开其他不谈,他在宋词方面的成就确实可圈可点,是宋词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很多作品也被收入《宋词三百首》中。


 黄庶(1019~1058)宋代,字亚夫,一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湜(茂谒)长子,黄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 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徒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1051),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
  黄庶工诗文,倡学韩愈,不蹈陈因,不作骈偶浮丽之词。所作《和柳子玉十咏》中《怪石》诗,有意矫西昆体之弊,为世人传诵。《四库提要》说:“庭坚之学韩愈,实自庶先倡”。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乃皇佑五年在青州幕僚时自编。

皇祐元年(1049年),宋祁因张贵妃册封之事被贬知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数月后又被召回,为侍读学士,史馆修撰,升迁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4 22:07 , Processed in 0.116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