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科举招录进士数量有什么讲究么?唐朝物以稀为贵,宋朝烂大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22-2-23 21: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选拔人才的制度。两汉采用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这两种制度相对来说,贵族大包大揽的情况太严重。

唯独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考试相当严格,想要作弊十分困难,为此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数也都是比较称职的。

因此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结束,历经了1300多年。就算是我们现在的高考,其实都是从科举制度中得到的启发。

那么科举制度中,进士的招录人数,有没有一个参考依据呢?这还真的没有,具体人数,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一、唐朝招录的进士,是历代数量最少的。

孟郊曾经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就是他高中进士的那一年,所发出的感叹。

那么他那一届,到底招录了几个进士呢?我们这么来看这个问题,唐朝一共300年左右的时间,开科取士268次,所招录的进士7448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平均每一次招录的进士,只有27名。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唐玄宗天宝12年,这一年录取了56名进士。

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新唐书》

录取人数最少的,是唐代宗大历12年,只招录了12名进士。孟郊本人,一直考到了46岁,这才被选拔为进士,他也已经觉得是春风得意了。

由此可见,唐朝录取进士的人数,真的是少得可怜。所以说唐朝的大多数官员,还都是门阀世家的子孙后代们来担任,这在科举兴起的初期,是很难改变的。

不到7000人的录取人数,还真的比不上一所大学所招录的人数。由此可见,唐朝的进士相当稀罕,能够考上进士的,都会像孟郊一样骑着马在长安城里到处嘚瑟。

而考不上进士的,就会像张继一样,乘着一艘小船,在姑苏寒山寺外独自难眠。像张继这样的落榜生数不胜数,像孟郊这样的幸运儿,却少得可怜。


二、宋朝进士的录取,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赵匡胤时期,招录进士的数目和唐朝基本持平。
五代过去以后,赵匡胤创立了宋朝,为了收拢天下人心,从开科取士方面着手,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读书人掌握了民间的舆论导向,他们夸谁好,谁就真的好。

那么赵匡胤第一次举办科举,到底招录了多少人呢?很可惜,只有19名进士入选。赵匡胤认为,宁缺毋滥,千万不能开了这个口子,甄选出来的一定要是人中俊杰才行。

第二次招录了11人,此后每年在他手里过关的进士,不过只有10个人左右。由此可见赵匡胤对进士录取工作,是非常上心的。

当然了,赵匡胤对那些有恒心,坚持考试的读书人,也是有奖励的。他命人统计了连续参加15次考试全部没考中的士子名单,一共有106人左右,赵匡胤给了他们赐进士出身,也就是所谓的恩科进士。

这就是说,你们不是靠本事考上的,而是靠皇帝的恩典,这才有了进士的身份,才有资格入朝为官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愿意卖力地给赵匡胤干活了。

(2)、赵光义为了笼络人心,开始不断扩招,进士成了烂大街的产物。
赵匡胤50岁的时候,突然就去世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称帝登基。可是他的皇位来得有点不正,为了控制舆论导向,赵光义只能选择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

既然他们闲着没事,会把这件事无限夸大,那还不如让他们入朝为官,这样便于控制。而且给了他们做官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对赵光义夺位的事情胡说八道了。

戊辰,亲试礼部举人。甲戌,上大行皇帝谥曰英武圣文神德,庙号太祖。丙子,幸相国寺,还,御东华门观灯。庚辰,阅礼部贡士十举至十五举者百二十人,并赐出身。---《宋史》

为此赵光义头一年招录的进士就比赵匡胤在位期间要多上一倍,此后基本上每年都会招录400到500名进士。

这么一来进士可就烂大街了,你春风得意,我也春风得意,遍京城内到处都是骑着马炫耀功名的进士。其实这个时候的进士已经远没有那么值钱了。

很多进士即使考上了,也出现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名次比较靠后,所以一直轮不到他们得到工作的机会。

他们即使考上了进士,那也只能坐冷板凳,要么找关系,要么就等等,运气好一两年能有差事干,运气不好,可能你老死了也没有差事。

可是他们考上了朝廷得养着他们吧?为此北宋就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这么一大批官员,其实没有正式上岗,可是却必须要照常发工资给人家。这就是赵光义扩招进士的下场。

(3)、宋朝是最容易考中进士的朝代。
宋太宗赵光义扩招以后,宋朝后世皇帝们当然也不甘落后,全部都开始学习自己的老祖宗。为此宋朝的读书人那是相当幸福的。

只要读书读得好,一般都有皇粮可以吃。而且连续15次考不上的,还可以特赐一个恩科进士,这样一来读书人那是相当利好的。

再加上刑不上大夫的祖训,读书人在宋朝过得是真的爽歪歪。超高的录取率,加上优越的待遇,搞得宋朝大量人前去读书。

其中宋真宗和宋仁宗时代的进士质量是最高的,陆续出了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苏轼、苏辙、王安石等人,堪称个个能名垂青史的人物。


三、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为两个阶段。

(1)、元仁宗之前,废除科举制度。
忽必烈一统天下之前,蒙古对北方中原地区的统治已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个时候的北方是不存在什么科举制度的。

只要是愿意投降蒙古的贵族,那么就可以给他们做官。所以说,一大帮汉人的读书人和过去宋朝、金朝的官吏全都成为了蒙古人治理之下的地方官员。

帝尝从容问曰:“高丽,小国也,匠工弈技,皆胜汉人,至于儒人,皆通经书,学孔、孟。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良弼对曰:“此非学者之病,在国家所尚何如耳。尚诗赋,则人必从之,尚经学,则人亦从之。---《元史》

他们虽然地位没有蒙古人高,可是在地方上,却比一般的汉人要强得多。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其实也没有非常强烈的选官任务。

因为忽必烈手下的功臣,都需要做官,过去的那些归降的贵族,也需要做官。官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所以没有必要额外地通过科举来选拔官吏。
忽必烈本人对科举制度也是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因为他认为这种办法选拔上来的官员,全部都是陌生人,哪有身边的人用起来方便呢?
再说了,很多元朝的大臣对科举很冷淡,主要就是他们认为宋朝因为偏重于科举,偏向于文人,所以才有了亡国之祸。读书无用论在那个时候,就有人提了出来。
所以说元仁宗之前,元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没有科举制度的。既然没有科举,那自然也就没有进士出现了。

(2)、元仁宗时期,对科举制度做出了改良。
元仁宗上台以后,距离建国已经很长时间了,元朝的局面跟过去也不一样了。读书人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朝中官员们也急切地希望增添一些新鲜的血液进来。

为此他们便请求元仁宗恢复科举,元仁宗的确是恢复了科举,但是他对科举制度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首先,考试的重点,必须要放在经学上。过去四书五经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可是元仁宗将科举的重点放在了经学之上。
其次,在考试的过程中,蒙古人、色目人的考试内容,必须要比汉人和南方人简单一些,但是录取人数不能减少。
再者,元朝是将人划分为四等人的,每一等人的招录名额,控制在75人之内。而且殿试招录的人数就更少了,每次只有一百多人。
这么一来元朝这种科举制度,基本上就成为了元朝定型的科举制度了。整个元朝一共举办了16场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1139名进士。

当然了元朝的科举是具有局限性的,即使汉人、南人中了科举,也未必会受到重用。因为元朝的中枢机构重要官员,全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

不过开科取士,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而且元仁宗强调,蒙古人和色目人必须要学习汉语,这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四、明朝的科举达到了巅峰。

(1)、朱元璋制定了持续500多年的科举模式。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对科举制度的重视程度,简直可以和宋太宗有的一比。但是他要比宋太宗严格得多,因为他明白,这是在给自己的江山选拔官吏,不是为了笼络人心。

但是最初朱元璋也学着忽必烈,取消了科举长达十年之久。此后重新再召开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法典。

在洪武17年的时候,朱元璋颁布了《科举成式》,确定了明朝此后250年左右的科举模式,包括后来的清朝200多年的科举历史,也都沿用了这一套东西。

明朝的科举分为了5个等级,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童试考过了就被称为童生,院试考过了那就比较厉害了,是正儿八经的秀才了。

如果还有本事,那就可以去参加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一旦考过了乡试,那么便是举人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了。

考上举人的人,一般都会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一旦通过了会试,那录取上的就是正儿八经的进士了。

此后的殿试,那就是给进士们定一个排名的。一般是在会试以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举行。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被称之为一甲,也称之为进士及第。第二甲的人称之为进士出身,第三甲的人则被称之为同进士出身。


(2)、明清时期录取人数基本相当。
由于明清时期全国人数暴增,考上进士的人相对来说少之又少了。为此考上一个举人,也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我们看小说里范进中举以后,高兴的疯掉了,其实就是因为中了举人以后,也是可以做官的,所以范进认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乡试在全国一般录取1000人到1300人左右,这已经是相当少了。要知道清朝的时候人口暴增,可录取人数依旧是这么点。

进士科录取的人数当然就更少了,每次录取只有200到300人。相对于明清时期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两三百人是真的不多。宋朝那点人,每年还录取四五百人呢!

所以说科举制度一直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正轨。这500年的操作,使得科举制度成为了世界上录取人才的典范。


(3)、明清时期对科举也做出了改革。
明朝以前,只要你是读书人,不管是在哪儿学习得来的知识,那么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比如说宋朝的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他们就是跟着父亲苏洵在家学习。后来参加科举,考上了进士。

但是明清两朝,对考生的出身要求,可就比较高了。只要你去参加乡试,那么必须要从官学处报名。也就是说你必须是官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三年大比,试诸生於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於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於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清史稿》

这就跟我们现在的高考其实是一样的,没有高中文凭的话,是没办法参加高考的。考驾照也是一样,没有驾校的信息,你想直接去考试的地方考证,门都没有。

此外,明清时期的科举文章,一般都是著名的八股文。这玩意儿有固定的套路在里面,基本把人的思想给限制死了,实在是不可取。但是的确成为了明清两朝考科举的重中之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真的是一个人才,怎么会连八股文都写不好呢?为此可以这么认为,写好八股文的,未必就是人才,可是写不好八股文的,肯定不是人才。


总结:1300年的科举考试,成为寒门出贵子的唯一出路。

唐朝每年就招十来个进士,明清时期,人口基数那么庞大,每次也只招录两三百人。可是为之奋斗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科举制度,是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人,能够走上仕途进入官场的唯一一次机会。

古语云学而优则仕,一直以来都是古代读书人所奉行的金科玉律。而且科举制度办得相对来说十分严格,尤其是明清时期,很难有作弊的可能。为此更能够体现出考生们的真实水平。

与其面对没有希望的人生,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从寒门中一跃而起,跳入龙门呢?这就是科举制度对世人的诱惑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15:12 , Processed in 0.104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