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大学生不愿当公务员 与母亲争执跳楼自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hangu 发表于 2010-3-8 12:4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8岁的刘美艺(化名)至今没想通:自己深沉的母爱竟成了“杀”死女儿的凶手——女儿晓琳大学毕业后,通过网络从事自由职业,但在机关当领导的她认为这“工作”不稳定,四处张罗让女儿进机关端“铁饭碗”,却屡被拒绝。去年12月,一次争执之后,25岁的晓琳受不了母亲念叨,赌气从25楼的家里纵身跳下……

  5日,在朋友《重庆创业》杂志员工杨洁的带领下,刘美艺再次走进重庆社会心理学学会办公室接受心理治疗。

  意外的悲剧

  去年12月24日

  女儿躺在楼下血泊之中

  女儿自杀已过去两个多月,但昨日走出治疗室时,刘美艺这个昔日的女强人仍是一脸凄然。

  刘美艺是某市级机关处级干部,认识她的人,对她的评价都是“能干”、“女强人”等词。一手带大的女儿一直乖巧懂事,2007年顺利从武汉大学毕业。在所有人眼里,刘美艺无疑都是成功的。但这一切在去年圣诞节前戛然而止。

  去年12月24日,到处是圣诞的喜庆气氛。

  那天中午,刘美艺办完事特地回了趟家,想陪女儿吃顿饭。11点过进家门时,晓琳才刚起床。刘美艺有点窝火——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都没份正式工作,靠在网上做设计为生,生活过得也无规律。饭桌上,她再次劝说晓琳去自己介绍的机关面试,还信誓旦旦保证,只要去面试就有很大把握能得到这份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工作。

  话没说完,晓琳就一口回绝了,“我说过不会去那些地方一张报纸一杯茶地混日子,你一定要我去,除非我死。”母女俩的谈话不欢而散,下午1时许,刘美艺离开家时,两人都气鼓鼓的。

  1小时后,刚到单位的刘美艺接到物管电话,称女儿出事了。匆匆赶回家,发现女儿躺在楼下,一片血泊,已停止呼吸。

  如此晴天霹雳,一向坚强的刘美艺被击垮了。她啥事也干不了,每天躺在床上哭,不得不向单位请了长假。

  轻率的决定

  电脑藏着日记

  不愿意接受母亲的安排

  女儿以前一直很听话,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啥都不愁,刘美艺怎么也想不通女儿为啥会跳楼。

  杨洁是看着晓琳长大的,她对晓琳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平时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但特别听话,母亲说吃两碗饭绝不会只吃一碗。在她记忆里,从小学到大学,不管学习还是生活,晓琳都很少违抗刘美艺的意志。她也想不通,一个如此听话的乖孩子为什么突然会自杀。

  几天后,晓琳电脑里一篇日记解开了她们的疑惑,却让刘美艺陷入更大的痛苦:

  “毕业3年来,妈妈几乎天天念我,吃饭念,看电视念,睡觉也念……我不就是不愿意接受她安排的稳定工作,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20多年来一直都是按她的喜好在生活,难道我真的不能有自己的选择?

  我又没有闲着,为了证明自己在工作,我每天拼命在网上找设计单子,每个月交给妈妈800到1000元不等的生活费,拼命证明自己,可在她看来,这都没用。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她念得让人心烦,现在一看到她回来我就只想躲进自己房间,好多时候烦得都想一死了之。有时候想,要是哪天真的受不了了,就从这窗子跳下去算了,只是不知道会不会痛……”

  一直以为自己是最爱女儿的,结果自己却成了害死女儿的凶手——这样的发现让刘美艺后悔不迭,难以接受。

  揪心的忏悔

  担心这担心那

  就是没担心过她不开心

  杨洁说,痛失女儿让刘美艺彻底变了个人。不忍刘美艺从此一蹶不振,杨洁带她找到重庆社会心理学学会常务理事谭刚强进行心理治疗。

  经过交谈,谭刚强发现,刘美艺患上了心因创伤性应激障碍症。每次心理治疗,刘美艺都会不停忏悔:我真是愚蠢啊,虽然她每个月都给我交了钱,但我总觉得她网上那些事不稳当,担心没人给她缴保险,担心哪天找不到业务,担心不规律的生活对身体不好……

  刘美艺说,自己是经历过贫困和动荡的,深知稳定的重要,所以对女儿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就是没想到过她是不是开心。现在想来,所谓自由职业还是稳定工作的好坏,都只是站在自己角度一厢情愿的评判,对孩子来说,只要能实现自己价值,能自己养活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专家

  当爱成为负担

  往往更多伤害

  “这样的悲剧令人深思。”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刘东刚认为,刘美艺母女的例子值得所有父母思考。

  晓琳之所以选择自杀,刘东刚认为无法承受的母爱正是凶手:在刘美艺心里,女儿并非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只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为她安排一切,让她按自己的规划一步步走,从各个方面把她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样子。这表面上看是爱,实际上是非常自私的,因为这其实是站在自己角度去实现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完全没有考虑这样的安排对已经成年的女儿来说,是种极大的伤害。

  许多父母都有刘美艺一样的心理,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转移到子女身上,小到吃喝拉撒说话走路,大到学习工作家庭婚姻,希望他们能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甚至去圆自己曾经未能圆的梦。

  都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正因为这表面上的无私,身为子女,他们甚至找不到理由拒绝和反抗,对这种爱避无可避。当这种爱成为负担,超过承受极限时,就会变成伤害。

  职场专家

  莫用老眼光

  审视儿女择业观

  刘美艺和女儿的悲剧虽然是个极端的个案,但背后关于两代人职业选择的差异却并不少见。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邓阳称,因为与父母的观念差异,不少学生曾向中心求助。一位学生家长花了不少钱和关系,将女儿送进一家事业单位做着轻松的工作。反抗无效的女儿进单位后,却三天两头“生病”,最后干脆旷工,不惜让单位将她开除来达到反抗目的。

  邓先生说,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工作稳定最好,而刚毕业的年轻人有激情有梦想,都希望闯一闯。面临选择时,最好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下,特别是父母,不能将自己观念强加孩子身上酿出悲剧。

  当父母的听一听

  1 期望本无错 高压要不得

  毫无疑问,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当成生命的延续,对孩子抱有各种期望。刘东刚说,这本没有错,但当这种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时,家长的心理调节就显得特别重要。

  2 要克服从众心理

  “10个指头不一般齐”,人与人肯定存在差异,在对孩子期望上,父母往往忘记了这一常理喜欢“随大流”。父母期望要符合孩子的特点,而不是用他人的行为确立期望。

  3 改变急于求成心理

  期望要可望也可及,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某方面取得成绩时总以高压方式层层加码。如果这个目标并非孩子经过努力所能达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会失去信心。

  4 消除唯我独尊心理

  期望要取得孩子的认同,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应服从家长,孩子的事就应由父母决定,因而常将自己期望强加于孩子。事实上,父母的任何期望只有取得孩子的认同,才能转化为孩子的实际行动。

  做子女的看过来

  遭遇高压时 这样来调节

  做子女的,遭遇父母“高压”到不能忍受时,除了看心理医生,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如何调节?刘东刚为子女支招如下:

  1 转移调节

  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心绪不佳有烦恼时,最好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个环境换个想法,新鲜刺激可以使人忘却不良的情绪;

  2 宣泄调节

  在适当的场合,合理地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比如大吼、运动、砸东西等都是宣泄的方式,不过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场合等,不要无端迁怒于他人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3 交往调节

  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特别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心情不愉快时,向朋友倾诉,特别是向关系好的异性朋友倾诉,会产生较好的心理调节作用。美国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所有人在向异性倾诉中可以获得比同性倾诉高得多的解决抑郁的功效。记者 张一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5 02:22 , Processed in 0.102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