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远的心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0-12-12 16: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修水网 作者:闲庭

  在一个夏夜,春林去一处地方采访,约我做伴。采访回来,偏逢下雨,两人便踅到路边一家夜宵摊里坐下,点了一盘螺蛳,要了两瓶啤酒,就着棚外的雨声闲聊起来。春林告诉我,他有一本散文集即将出版,这本集子里收录的大多是尚未发表过的作品。我有点惊讶,身为电视台记者的他既要忙着采访写稿—而且上稿量大,回家又要忙着带三尺小孩,另外同朋友隔三差五还要喝喝茶斗斗小地主,哪来的时间鼓捣出这么多文字呢?莫非他一写东西就会长出三头六臂?尽管我对他写文章写得快是心里有底的。有一次两人晚上散步,约九点多了。他说,回去还要写点东西,写好了就从QQ里发给我看。果然,第二天,我收到了他发来的文稿,是篇散文,有五千多字。没过几天,这篇稿子就见报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对春林来说,却是要“刮耳相闻”。因为没隔几天,总会听到关于他的一些新消息,尽管有的事情很小很小,但却像是菜农刚从地里摘来的果蔬一样,给人以新鲜之感。譬如说,他的哪篇作品被某某刊物采用了,他的某某作品又获得了什么奖,他又认识了文坛上一些新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新朋友中,便有一个是陕西作家杜文娟。



  他的散文集《永远的心灯》即是杜文娟为之作序。



  又是一个夜里,这回是月夜,不再有潺潺的雨声。春林来我家玩,把他的新作《永远的心灯》赠送于我。我捧在手上,一种很庄严典雅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受到一种凝重。书的封面大气而简约,没有多余的东西。按春林说,文集中那篇《永远的心灯》虽然短小,但在他心中的分量却不轻。他自学生时代读过冰心的《小橘灯》后,就对冰心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后来随着读她的书,了解到她的为人,对她的钦佩之情就越发深了,因此就有了《永远的心灯》这篇文章,并特地以它作为书名。而这本书能得以在教育出版社出版,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完成了他一桩心愿。



  拿到书后,自己匆忙选读了一部分,有些作品是自己熟悉的,因为两人在平日的闲谈中就曾提起过,有些作品则留待以后细读。倒是妻子拿着放在枕边,每晚读上几页,一本书快被她读完了。



  记得作家何顿似曾说过:作家写作分为两种,一种是靠生活写作,一种是靠阅读写作。按照这种说法,以我对春林之理解,他应该是属于第一种。他记者的身份,先天就决定了他创作上的一些特点。他的写作与生活贴得很近。他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家乡的山河水,写心中的苦与乐。他的很多文章都是他心情的记录。他的作品就像自然界的花草,虽不一定像烟花那样美艳夺目,但蓬蓬勃勃,生命力旺盛,与大地枝叶相连、血脉相通。像《二狗的婚姻》、《老徐进城》等就是长在脚下这片红土地上的狗尾巴草,毛茸茸的摇曳在风里,结满了千百颗籽粒。因这种写实的风格,总体上他的笔触是轻松的,活泼的,朴实的,自然的,没有特意雕琢之文,没有无病呻吟之语。对他而言,文章好像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因为他似乎并不特意去经营文章的结构,譬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也不会打磨出那种振聋发聩的格言样的句子,他似乎只是服膺于心灵的指引,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全凭那一股灵性之光的引导。有一回我同他开玩笑说:你是当代修水的袁宏道。他笑笑说,也许有点道理,就以文学史上大家为例,像韩愈、像鲁迅先生,都特注重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锤炼;而在汪曾祺、三毛等作家的作品中,这样的特点就不明显。在我文章中如果想读到鲁迅先生“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样的开头和《故乡》中那样的结尾,是很困难的。



  因为他热爱生活,把写作的根深深地扎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活因此也给予他巨大的回馈,不断地给他以滋养,所以他在文学之路上能不断前行,不断写出作品,成为一位年轻的高产作家。几年来,从随笔集《足迹》到长篇小说《美丽的天使》,到散文集《老庄的记忆》、《每一朵雪花都是奔跑的疼痛》(与人合著),到现在《永远的心灯》的灿然点亮,他在文学之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他发表在《中国作家》上的中篇小说《有猫在你身边》也取得了一定的反响。



  春林扎根于生活,却没有忘记向阅读吸取养分,他在拼命地读书,向前辈向同行孜孜不倦地学习,尤其向鲁迅、巴金、贾平凹等大家学习。在写实的总体风格下,他的作品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语言形式的不断变更,写作手法的不断尝试,题材的不断拓展,都在《永远的心灯》里得到反映。这些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家杜文娟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小说元素”:“这部书自然是散文集,在愈加仔细的阅读中,我惊喜的发现了小说元素。有评论家指出散文不能虚构,立即遭到了另一些人的反驳,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觉得徐春林极具小说才华,或者说,他已经具备了小说家的良好素养。”散文能不能虚构,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问题。因为从作者一面来说,虚构与否是他自己的一种个性化选择,并不一定会听从别人的观点;从读者一面来说,也无法从文字中判断出作者有没有在虚构。但依据经典作家的看法,真实性应是散文的本质特征,如果散文远离了“真实”,那散文就“蜕变”成另一种文体—小说去了。在读过文集中《老街》、《祖父与落花生》等篇章后,这种感受就自然萌生在心头。



  送书来的那晚,临别时,春林又告诉我说,他的长篇小说《天乳殇》已经脱稿了,现在正在忙着短篇小说集《芳亭记》的创作。真是形势喜人。



  我送他出门,在广漠的夜里,看见一盏盏星灯在永恒的天宇中闪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9 20:45 , Processed in 0.103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