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计委最新备忘录披露:微软承诺“开放源代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2-7-14 10: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计委最新备忘录披露:微软承诺“开放源代码”
--------------------------------------------------------------------------------
2002年7月14日02:52  经济观察报


  当微软公司的CEO史蒂夫-巴尔默在6月26日向国家计委承诺,微软将在未来3年内向中国软件产业投入62亿元人民币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微软是为了帮助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阻谋,天大的阴谋,踊跃地参与臆断和猜测的外界正在朝着这个结论靠拢。微软此举深意何在?中国政府用什么换来了微软的巨额投资?后一个问题听起来显然要严重得多。

  一贯行事低调的国家计委没有想到,由于与微软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内容迟迟没有公开,自己竟被这种“阴谋论”逼进了两条死胡同:阴谋的受害者,或者--更可怕的是--阴谋的参与者。

  计委的回答显然否定了中国软件产业这些忧心忡忡人士的担忧:整个谅解备忘录中,就只有微软在做出承诺,计委方面根本没有说一个字。

  但巴尔默那天没有提到,微软在这份谅解备忘录中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让步--开放源代码。

  其让步幅度之大,真正会对此发出惊呼的,更有可能是美国政府。

  政府逼出来的合作?

  “大家以为这个谅解备忘录是微软和国家计委做了个交易。”7月8日赴沪出席微软(中国)2003财年合作伙伴大会的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说道,“其实说白了,就是微软希望支持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并为此投资62个亿,经过与计委的合作,双方为投资共同制定了方向。”

  微软在中国最初的策略正如国家计委所说,只卖产品,不做合资,不搞合作,也不转让技术。中国政府由此认为微软并没有做到中国希望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的目的--引进国外行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因此,政府多次提出微软应该对中国市场做出承诺。黄存义介绍说,随着18号文件(即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以及信息产业部“十五”计划的制定,微软开始了与中国企业和政府的大规模、广泛的合作。

  真正的突破还是发生在2001年。这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财富论坛上,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拜会了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提出微软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有责任参与中国软件产业的建设。于是,曾培炎表示愿意听取微软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建议。

  随即,微软便聘请独立调查机构麦肯锡撰写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4个月后,将之递交给了国家计委。“这不是一份秘密报告。”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龚定宇对记者说道,“我们在国内很多场合都介绍过这个报告,光我一人而言,在今年北京科博会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在浙江、在上海,我不但谈到了这份报告,还介绍了报告的内容。”

  尽管双方的正式签署仪式是发生在今年的6月26日,但事实上,从微软1月份建立合资公司中关村科技软件、以及4月份成立的第二家合资公司上海微创来看,微软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在一边进行谈判的时候,就一边开始兑现了。

  微软的最终目的

  “很多人会不理解微软为什么要花力气帮助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阴谋论才由此而生。”接受采访的一位官员说道,“但这并不是没有先例。1997年,摩托罗拉公司就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培养一千家中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当年这个让摩托罗拉公司不解也让国内人士心存警惕的举动后来被证实这笔钱确实是用在了各个行业的国企的领导进行管理学的培训上。

  也许微软并不愿意将自己与摩托罗拉作比,但这两件事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当年作为合作委员会美方主席的老高尔文换成了这一次的比尔-盖茨,中方主席还是曾培炎。事隔五年,他们的表白也一样:整个行业的兴盛,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这是IT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横向来看,微软此举正是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的体现。这一点,从7月8日微软(中国)2003财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7月8日,微软包下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的500多个房间,将自己的千余名渠道商代表请到了这里。在去年曾作为APEC峰会主会场的饭店大宴会室里,微软中国公司的总裁唐骏向经销商宣布了“春耕计划”:微软将在新财年里,将向中国市场投放800万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为中国的经销商和解决方案商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

  唐骏打了个比方:微软只是一个砖头提供商,它要做的是告诉大家盖房子、住房子是有好处的,微软只有让盖房的人赚到钱,盖房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微软的砖头也才会越卖越多。唐骏认为,一旦微软凭借砖头生产优势把盖房权垄断下来,合作伙伴们无利可图,就会抛弃微软;同时,微软单凭一已之力也无法迅速地扩大市场。

  “我们与软件产业的大部分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把软件产业这个蛋糕做大。现在微软占了整个中国软件产业的5%,这个比例永远不会变,但是蛋做大了,微软的收益才会增加。”唐骏说。

  而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打了一个比方:“微软是一个生态系统维护者,我们都知道,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里面要有很多的生命体,所有的生命体在生态系统里能够获得最多养料时,这个生态系统才是最有生存优势的。一旦各种生命体在生态系统里不能获得最多养料,它们就会离开这个生态系统,投靠别的生态系统,所以微软有责任也有压力把我们的生态系统维护得最好。”

  不管是黄存义的“生态系统论”,还是唐骏的“砖头说”,微软的战略思想仍然明白无误地传递了出来:微软只想做平台,并且要让所有参与这个平台的人从中获益,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微软的平台才能够出败其它平台,微软自身才能实现利益的真正最大化。

  计委:我们没有任何承诺

  6月26日,国家计委与美国微软公司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消息透露之后各种议论和猜测也随之而来。上周,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微软中国和国家计委相关权威人士,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在签署的备忘录中,所有的承诺都是微软做出的,计委没有任何承诺。

  据悉,构成了这份谅解备忘录的微软6大承诺分别是:向中国国内企业提供订单、人才培养、输入资金和管理经验、技术转让、产品本地化,以及--开放源代码。

  承诺一,提供软硬件外包订单。

  在此之前,全球主要的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外包订单主要都给了印度。中国软件企业即使接到了订单,也是从印度公司转包过来的。

  根据国务院各大部委达成的共识:中国软件产业的两大拉动力量是,积极利用两种资源拓展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而后者的意义丝毫不逊前者:如果中国软件企业不能在国外市场上与外国竞争者对抗,那在外国竞争者进入中国后,它们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国内市场?

  因此,微软做出的第一项承诺就是,在未来三年内,将直接向中国企业提供总价值超过7亿美元的软硬件订单。软件方面指的是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外包订单,硬件方面则主要指基于嵌入式软件的硬件产品出口订单。

  承诺二,软件人才培养计划。

  在软件产业上,中国真正缺少的不仅仅是软件的开发人才,更缺少软件工程的管理人才。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技术人才,会开发新技术的人并不少,但是新技术怎么进行产业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之一。微软权威人士指出:“微软在这方面有很多多年累积的宝贵经验值得中国软件企业借鉴,我们也愿意将这些经验通过合作与大家分享,为软件技术进行产业化作出贡献。”

  计委显然也持相同的观点。因此,在这一部分里,微软承诺在未来三年里,将投入1.5亿元人民币,建立软件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培养高级软件架构师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微软还将与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合作举办人才培养,并支持有关大学和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骨干人才出国考察和学习。

  承诺三,通过合资、合作,输入管理经验和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具有极大领先优势的企业,微软如何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输送给中国软件企业,这才是中国政府最为看重的地方。

  中国软件企业要想开拓海外市场,光靠自己摸爬滚打要花极高的成本。在这一点上,各部委的看法相当一致。因此,除了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提供给中国著名的软件企业外,微软还将以支持中国企业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形式,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站住脚跟。

  长期以来,微软一直以独资和销售产品的方式进入中国,而今天,微软首次承诺,在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投资额,在未来两年内至少达到2500万美元,并且争取在三年后达到7500万美元。

  承诺四,加速技术转让。

  微软承诺,将与一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而在这一项中,更重要的承诺是,微软将向国家计委认为需要扶持的、符合中国发展导向的国内企业加速转让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开发成果。

  在这个承诺中,微软将投入1亿元人民币。

  承诺五,产品实现本地化。

  虽然微软的产品已经在中国做了部分研发,并在中国进行生产,但大部分研发还是在美国进行的,因此,国家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照18号文件的精神,推动微软公司加快产品本地化进程,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谈到产品的本地化,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外国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据WTO的规则,它们都不能算是进口商品,因为打开了它们的外壳,里面的零部件都写着“Made in China”。因此,等到以后的某一天,外国品牌的软件也是在中国研发、在中国生产时,就标志着中国的软件产业真正成熟了。

  承诺六,源代码共享。

  事实上,此前微软已经在全球推出了一个“共享源代码计划”,对30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察看微软产品源代码的机会。但是据国内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士介绍说,微软对有资格共享源代码的合作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至少在企业规模这一个指标上,中国前十大软件企业加在一起也难以达到。

  考虑到源代码对提高中国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微软公司承诺,微软将在与中国政府及其重点推荐的合作单位协商并在签署合同的基础上共享微软软件源代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8 20:12 , Processed in 0.120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