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业20年的医药人士怒揭黑幕:高药价背后的6大黑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1-11-26 15: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央视记者经过一年调查,惊爆中国部分常用药品中间利润高达6500%的天价黑幕,毫无疑问,其背后,又是一群黑手,他们共同宰割着每一个患者,甚至中国芸芸众生,并成为药价居高不下的真正幕后黑手。那么,他们究竟是哪些人呢?以笔者从事医药工作二十多年经验观之,主要包括以下六类利益相关群体:

第一,医药管理部门主管领导。

医药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主要包括各级药监部门以及医政部门主管领导。他们分别负责药品研发、试验、生产、流通、使用及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掌握着药品审核、审批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生杀大权。于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些人从源头推动着药价上涨。

前几年,国家药监局反复出现特大腐败案,就是医药行业潜在问题的有力证明。医药管理部门权力腐败现象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遏制,看看居高不下的药品价格便可略见一斑。

毫无疑问,医药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始终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一幕后黑手。即便排除腐败因素,他们至少从制定法律法规到市场管理方面,负有指导与监管不力的责任。

第二,药厂领导及营销人员。

一个药品,经过研发、试验、申报、审批等一系列繁杂手续,最后拿到生产批件,整个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各种投入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甚至更多。即使开始生产,药厂的生产、广告、营销投入亦在数千万以上。药厂不仅要保证在三五年收回成本,而且要让自己及相关营销人员有利可图。要做到这些怎么办呢?俗话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药厂的投入只能加在药品上。实在没有办法,真药不赚钱,就想办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因此,药厂领导以及药厂营销人员无疑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二幕后黑手。

第三,医药公司领导及营销人员。

药厂生产了药品,除了自己的营销人员销售以外,更多的是靠遍布全国的医药公司及其营销人员销售。这样以来,医药公司领导及营销人势必要剥去一部分利润,利润从哪里来呢?显然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药厂给出的出厂价基础上再次加价。然后,再利用他们的网络系统实施销售。

因此,医药公司领导及营销人员无疑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三幕后黑手。


第四,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

除了少数著名大药厂凭借自己的营销队伍和品牌广告实施销售以外,大部分药品主要还是通过医药公司营销人员的关系网络进行销售的。一般来说,医药公司营销人员都与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关系密切,即便是采取招标采购,药品进入医院的渠道基本上仍被他们共同把持。药品从医药公司营销人员,到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手里,必须再次加价,根据医药界业内习惯,至少加价50%——1000%,某些特殊药品自然加价更多,正如央视所爆料的那样加价至6500%,这个利润谁得了呢?医药公司营销人员与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共享。

因此,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无疑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四幕后黑手。

第五,医院各级医护工作人员。

各种药品进入医院药库以后,经过层层加码,已经高的非常吓人了,但是,从医药公司及其营销人员到医院领导及其药库主管手中的药品价格,还不是药品价格的顶峰,其顶峰在终端,即在给患者使用的时候。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呢?自然是医院各级医护工作人员了。

一般来说,医院各级医护工作人员都是凭处方、处置单上的收入多少发奖金,拿提成的。谁为医院开的处方、处置单收入多,谁个人收入就多。

利益驱动使医院的药品价格比药厂出厂价,比医药公司零售价高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药品的最高价格,药品的最大暴利大都体现在医院的各级医护工作人员这一环节。

不过,在暴利总数方面,因为医护工作人员数目远远多于医院领导及其药库主管,所以前者获利的总数比后者少得多。

因此,医院各级医护工作人员无疑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五幕后黑手。

第六,公费医疗福利享有群体。

药品价格高的惊人为什么还有人用呢?其中,主要原因是,公费医疗福利享有群体,因为他们不是在花自己的钱,所以,一味的追求用贵重药品,用所谓的“好药”;次要原因是,患者听命于医护工作人员,明知被医院宰割却无可奈何。

公费医疗福利享有群体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可以凭公费医疗卡可以在各个定点医药公司购买药品、保健品以及日用品。医药公司几乎成了百货超市,不仅买药品,还买各种保健品和日用品。他们一旦住院,少则花费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因为花的都是国家的钱,所以无人在乎。

因此,公费医疗福利享有群无疑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第六幕后黑手。

综上可知,医药管理部门主管领导、药厂领导及营销人员、医院领导及药库主管、医院各级医护工作人员、公费医疗福利享有群体六大群体,是中国药价居高不下的六大幕后黑手。

这六大黑手,归结为一点,都是金钱之手,利益之手,都是一切向钱看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善加管理,不能斩断这些黑手,必将引发更多社会问题,近来爆料的假药案便是这类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们以为,对这类问题,应从法律法规、公共管理、网络媒体和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才能逐渐凑效,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走走过场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9 11:37 , Processed in 0.114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