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资委官员坦承:确有少数央企走出去有亏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2-2-21 09:0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承,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报道认为中央企业在海外盲目投资、缺乏监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邵宁在回应这一问题时表示,的确有少数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亏损,但从总体上看,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邵宁说,去年1~11月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营业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明显好于境内经营水平。中央企业海外原油和天然气权益产量分别达到6604.3万吨和176.3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9.8%,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一些企业境外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境外资产管控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经验不足,境外资产损失时有发生。为切实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国资委制订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落实境外资产管理责任,加强投资、产权、资金、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重大事项管控。

  邵宁表示,中央企业很多处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中央企业在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的同时,带头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到去年中央企业的改革的亮点,邵宁说,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之本,去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突破和新成效:一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二是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稳步推进;三是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四是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家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公司成立,涉及30多万职工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解决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难点问题稳步推进;六是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2#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2-2-21 09:03:19 | 只看该作者
中资企业利比亚损失几何?最大风险是保函

  中资企业在利比亚部分项目示意图

  各方普遍猜测的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最终损失,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

  昨天下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综合部主任张湘在开年发布会间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通过与会员企业沟通的结果来看,目前最大的损失风险为保函,中资企业在当地银行被冻结的流动资金,以及在战乱中,工地可能损失的设备等。

  “项目总投入的资金与实际损失是两回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一般是对方要先付预付款才会进驻工人开始施工,而完工的部分大多也只有30%左右。”张湘表示,“因此,实际损失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大。”

  焦点:何时返回

  据张湘介绍,目前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项目几乎都属于刚开工不久,涉及到的是“预付款保函”:又称还款担保,是指向工程业主(受益人)保证,如申请人未能履约或未能全部按合同规定使用预付款时,则银行负责返还担保函规定金额(或未还部分)的预付款。大概为总标的金额的10%~15%。

  通常情况下,在承包商完成了预付款支付的部分,并开始进入到进度款的时候,业主会将预付款保函还给承包商,由承包商还给银行,取消这份保函。

  “由于利比亚的战乱,中国企业被迫撤离,大量的预付款保函还在业主手里,无法到银行做准备金解冻。在正常的情况下,业主方若不满意,就可以向承包商提出疑问,并索赔。”张湘对本报记者指出,中国企业是在战乱的背景下被迫离开利比亚的,因而迄今没有遭遇索赔,但也非常被动。

  此外,开出国际票据的银行也出于风险的考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给一些中国企业开出了风险提示,比如希望能够进行保函延期,“但是延期需要一定的费用,这些要承包商单独承担是不合理的。”张湘表示。

  目前利比亚方面从政府到民间,都希望中国企业能早日回到利比亚,继续之前剩下的工程,并参与到重建过程。然而,中方企业却对于目前当地的安全局势,包括合同条件、现有保函遗留问题、银行账户解冻等商务条件的谈判,以及签证、货物通关等技术性的问题,还有疑问。

  今年2月4日到8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王沈阳带领由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若干家企业共同组成的一个工作组访问了利比亚。这是自去年利比亚动荡以来第一个到利比亚访问的中国官方工作组。

  接近赴利比亚工作组的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事实上,此次出访只到了的黎波里、班加西两个地方的少数工地,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情况。

  “其实现在利比亚很多地方还是很不安全的,新任政府也还在组建之中,他们的执政能力还显得不足,企业所关心的保函问题,似乎也没有进一步的解决办法。因为他们自己政府的相当一部分海外资产也已经被冻结了。”上述人士表示。

  对外承包优势明显

  在利比亚的受挫,让新兴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们,也开始将海外市场风险评估列入议事日程,而不仅单一地以海外拿到项目作为指标。

  “欧美承包商较早进入这个领域,利润高风险小的市场已经被他们占领;而中国承包商进入市场较晚,因此风险较大是难免的。”张湘分析说。

  从昨日公布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数据来看,2011年,受到年初利比亚、埃及等地局势动荡的影响,非洲地区上半年的合同量有较大下滑,新签合同额152.8亿美元,同比下降22.7%,但是下半年出现了强劲复苏势头,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市场表现出众,使得非洲全年新签合同额达到4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36%。

  由于非洲市场劳务人员的大幅减少,去年12月末在外劳务人员81.2万人,同比下降4.1%。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预计,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包括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资金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一时难以缓解,地方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在个别市场有复苏并强化的趋势;来自于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承包商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工程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成本、技术和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方面的优势仍然明显,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各项指标会高于2011年。
3#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2-2-21 09:04:53 | 只看该作者
中企重返利比亚时间难料 预计200亿美元打水漂

  受利比亚局势变动而暂时退出该国的中资企业,全面重返利比亚的时间尚难以确定。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双方仍需要就人员安全、损失赔偿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进一步沟通。

  中企在利比亚损失未确认

  今年2月初,商务部组织工作组赴利比亚访问,就保全我在利比亚资产和参与战后重建与利方交换意见,同时实地考察和了解项目受损情况。沈丹阳昨日表示,利方欢迎中国重返利比亚市场,也欢迎中国企业帮助利比亚开展战后重建,但目前中方还难以估计中国公司全面重返和复工的时间。

  去年2月,利比亚爆发内战,在利比亚的中国企业由于人员撤离、固定资产遭到破坏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悉,中国企业在利承接的基本上是住房、铁路、电信等民生项目。在去年3月下旬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姚坚曾透露,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在大部分中资企业人员撤出利比亚之后,商务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着手评估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妥善处理相关的后续事项。相关专家估计,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主要有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难以追回的工程垫付款;撤离人员安置费用;预计200亿美元资金在利比亚“打水漂”。当时,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四大上市央企则发布公告称,累计停工的合同金额达到410.35亿元。

  不过,昨日沈丹阳未确认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损失的具体金额,只表示由于双方仍需就人员安全、损失、赔偿、工程款支付、银行账户解冻、签证的颁发、货物通关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进一步沟通。

  据悉,华为和中兴公司一直没有离开利比亚,中建总公司、中交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多家公司最近也已经派人到利比亚就项目的遗留问题和复工等事宜和利方业主展开磋商。

  中企境外频遭劫持事故

  除利比亚市场外,近来中国企业在境外频繁遭遇劫持事故,为此,商务部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沈丹阳表示,该指南重点关注企业海外经营的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兼顾经营风险。他还表示,不能因为发生意外事件就盲目悲观,更不应该因噎废食。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沈丹阳称,最近发生的利比亚事件和在苏丹、埃及中方员工遭劫持等事件,严重威胁到我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安全。《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的发布,就是为了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事前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据悉,下一步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就境外安全管理进行培训。

  本报记者 沈玮青

  热点回应

  沪迪斯尼项目部分资金到位

  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97亿美元,同比下降0.3%,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但美国当月实际投入外资同比增长了29.05%,成为一大亮点。沈丹阳表示,这其中既有美国企业对华投资信心增强的因素,也有具体项目的原因,比如与美国在上海的迪斯尼项目部分资金一月份集中到位有关。

  数据显示,上海迪斯尼项目以11.19亿美元的合同外资成为去年全国最大的外资服务业项目。该项目去年动工,预计五年后建成运营。沈丹阳称,截至去年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6.1万个,实际投入了676亿美元。目前美国仍然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沈玮青)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仍在审查

  针对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沈丹阳昨日表示,目前商务部反垄断局正在对该案进行进一步审查,相关问题的调查与核实仍在进行当中有进一步的消息会及时披露。

  去年8月,谷歌宣布以每股40美元、总价约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主要是看中了后者的1.7万项专利和7500项专利申请。谷歌希望借此能与苹果公司等竞争对手抗衡。目前这一收购案已经获得欧盟和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需在3月20日以前决定是否批准这项交易,或者展开第三阶段的调查。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如果相关经营者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即适用中国反垄断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30 20:06 , Processed in 0.1320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