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地产调控进入“解放战争”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cngq 发表于 2011-11-9 00:4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房地产调控进入“解放战争”阶段

  目前看来,只要决策层能够坚持调控之初的目标和决心,胜利的天平可能会偏向调控方。在这中间千万不能够耳根软,做出急转弯的大变化,否则必定会前功尽弃

  1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让房价回归合理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这无疑给了前几天写公开信的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泼了一瓢冷水。在这个时刻,***旗帜鲜明的表态,意味着耗时两年之久的房地产调控已经进入到“解放战争阶段”,博弈进入深水区,这一阶段的胜负可能就快要分出。

  近一个阶段的胜负有几个主要标准:一是房价开始下跌,回归到合理区间。目前一个月来,诚如***所说,房价已经开始出现松动,金九银十行情不再。成交量大跌的背景下,已经开始出现价格小幅下滑。

  尽管媒体对***的讲话有很多不同解读,尤其是是否出现了房价下调这一词,争议较多。但可以肯定,虽然***并没有使用房价下调的词汇,但其背后用的“让民众能够接受”,已经蕴含这层含义。毕竟对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希望的是房价下调。

  可以说,此刻在价格已经出现松动的背景下,***的发言出现新的变化,一改以前只强调的“合理价格”而使用了“房价下调”这种意思的语言,表明政府进行两年房地产调控以后,房价真正进行松动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决策层感觉越来越有把握将房价下调下去。信心比黄金宝贵,对于房价也同样如此,当***再次强硬喊话的情况下,支撑房价的各种要素可能会进一步倒戈,最终加速房价的下调。

  第二个标准是,开发商数量需要进一步集中。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数量堪称世界之最,排第一名的万科,商品房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要想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适当减少开发商数量是很有必要的。而要想减少开发商数量,就必须立足于一次刮骨疗伤。

  对于开发商而言,要其死亡的关键不在利润和资产,而是现金流。通过这轮长达两年的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有不少开发商出现资金紧张。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著名的开发商绿城都被传出现金流紧张,可能出现破产的传闻,逼迫其董事长宋卫平亲自撰写公开信,乃至拉上好朋友马云动员阿里巴巴的员工来团购,以便缓解压力。

  但不管开发商如何应对,面对日益严峻的房地产调控形式,回旋的空间都不大,很大一部分会就此丢盔弃甲,离开房地产业。当然,这些开发商自然会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和一些本来就反对房地产调控的纯市场经济学者一道,共同反对房地产调控,希望通过各种其他理由来逼迫政府作出让步,修改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在这个时候坚决的表态,无疑让这种博弈进入白热化。如果政府严厉的调控再坚持半年以上,估计就能够达到解放战争中的那种效果,让一部分开发商离开这个行业。

  第三个标准,那就是房地产调控的设计中的体制能够建立起来,即低档有保障,中档有市场,高档有限制。其中,3年3600万保障是重点,今年1000万保障房是关键。目前看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开工的1000万套还是有希望的。不过3年的3600万套估计实现难度非常大。但不管能否实现3600万,即使只修建2000万套,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冲击也是明显的,也将大部分覆盖低端住房需求。只要有了这个基础,决策层才有可能实现对非市场行为的限购行为的解禁。

  综合分析,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会延迟到18大后,这意味着房地产界的解放战争决胜负已经进入到一年倒计时。目前看来,只要决策层能够坚持调控之初的目标和决心,胜利的天平可能会偏向调控方。在这中间千万不能够耳根软,做出急转弯的大变化,否则必定会前功尽弃。要深刻认知到任何政策出台都有负作用,有些牺牲和面对的压力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毕竟留给房地产调控的机会也不多,这次还调不好,未来房地产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洪水猛兽冲垮中国经济。

  (作者系中国城市战略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财经评论员)

2#
风月 发表于 2012-3-15 13:19:1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中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5 07:57 , Processed in 0.1560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