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那一份爱的约定――电影《一诺千金》观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dzmep 发表于 2012-9-3 09: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彭程
7 c# Y7 c+ k  }& ^
    “十五载来情义长,一诺千金美名扬”。电影《一诺千金》的结尾处,民间西河大鼓艺人刘曲儿的一曲声情并茂的演唱,把一个心蕴大爱的普通人群体的美好心灵和动人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 T: j5 \8 C1 G/ d* t+ l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的同学们,在毕业前夕,相约照顾一位因罹患先天性心脏疾病而不幸早逝的同学的父母。这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多少年间一以贯之忠实践行的职责。他们象亲生儿女一样照顾两位孤独的老人,给他们写信,寄钱,专程去遥远的山村登门看望。在媒体发现和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时,他们已经默默坚持了十五年。不求人知,不为回报,只为了当初那一份爱的约定。他们的这种关爱,给了两位老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一份朴素的感情,它基于人性中固有的悲悯之情,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同情心的自然流露,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难得的是能够坚持得这么长。时间增加了情感的分量,十五年默默坚守,印证了他们心中的感情的深沉和恒久。在当前这个物欲喧嚣、真情缺失的时代,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美丽和崇高。3 z6 Q) i. ]1 V6 x1 x0 u3 u
电影《一诺千金》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和美好心灵。生活的真实并不等同于艺术的真实,要完成前者向后者的转换和升华,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需要经过精心的提炼和剪裁。这部影片的编导者通过展开生动的艺术想象,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的布设运用,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尤为体现了编导者的匠心。
$ v/ B% z- [( g( D& q  k    首先,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结构情节、展开叙事。感情是这部影片的核心,是驱动故事进展的最大推力,那些至为纯真美好的情感的萌生和发展,被一步步地充分渲染,营造出了一个个情感高潮,使得这部故事情节并不曲折跌宕的影片,却具有了非常感人的力量。宝阳患病后,同学们给予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爱,病房里耐心呵护,在治疗无望时护送回家乡,陪伴数日,情深意切。在宝阳不幸病逝后,目睹其父母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一种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成为他们此后多年中一系列奉献爱心的高尚举动的强大的情感依据。在宝阳母亲因难以承受失去两个儿子的打击而精神分裂时,班长杜启峰和同班同学大喜自愿假扮成她的两个儿子,以他们仍然活着的善意的谎言,抚慰陷入痛苦深渊的宝阳母亲,并在其后的多年中,信守了自己庄重的承诺。特别是假扮成宝阳的杜启峰,每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宝阳娘的生日这天,都要专程赶来看望老人,风雨无阻。在因为被坏人骗走投资款遭到债主围堵讨债的情形下,仍然想方设法在天黑前赶到山村。当在村口翘首眺望等待了一天的宝阳娘和儿子紧紧相拥时,伴随着彼此间深情的呼唤“儿子”、“娘”,两人脸上闪闪的泪光,最为生动地诠释了两人之间不是母子胜似母子的浓浓的亲情。( \+ Y# H2 g" ?" Y6 J# ]1 u
影片的最后,更是将情感的蕴积和迸发叙写得酣畅淋漓。第十五个中秋节,同学们又结伴前去看望两位老人。当年刘曲儿和村委会主任为同学们的爱心善行能否持续到第十五个年头所打下的“良心”,以刘曲儿打输而告终。但他输得高兴,因为他见证了这一份人间真情的深沉和恒久。当晚,在村子里古老的戏台上,面对着黑压压的村民和多位探望老人的同学,刘曲儿高歌一段西河大鼓,发自肺腑地赞美同学们的大爱情怀,并开始履行自己的十五年前的承诺――将铁锅锅底灰抹在脸上。此时,激动不已的宝阳娘,不忍心看到刘曲儿接下来继续接受头顶剃发、抛履脱衫的惩戒,登台说出了真相――自己的精神病其实早已经好了,只是为了能够得到这些亲爱的孩子们的爱,为了这一份比生命还重要的情感,才继续装疯卖傻,“娘不是自私,是离不开你们啊!”面对这份真情告白,台下村民和同学们泣不成声,而屏幕前的观众,此刻也一定会是热泪流淌。这个显得突兀的转折,传递出一种撼人心魄的情感力量,当她向孩子们说“对不起”并深深地鞠躬时,伴随着戏台下同学们齐声喊出的一声“娘“,影片戛然而止,定格于一轮皎洁的中秋明月照耀山庄的画面上,堪称“此时无声胜有声”。
1 `: d2 b$ N+ `, q# O' R! V    第二,影片的艺术结构颇具匠心。开始时即用倒叙的手法,介绍了当年刘曲儿和村委会主任打“良心”,揭开了故事的帷幕。刘曲儿不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一义举长时间坚持下去,“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血脉不连怎么亲”。 “打”是一个巧妙机智的情节设计,成为一条贯穿影片始终的脉络,它既因为富于民间性而显得真实可信,也因为承载了足够的产生戏剧性冲突的因素,而在影片中具有了一种类似“戏眼”的品格。由它而衍生出了悬念、想象、期待等等情感要素,很自然地营造了一种叙述张力,并产生出一种延宕的效果,有效地扩展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
  t9 l5 \& x. r& }; \7 \" ]1 L    第三,镜头画面富于象征意味和表现力。宝阳端详着陪他回家的同学送给他的一束野菊花,感伤早上采下中午就枯萎了,让观众为青春生命的行将消逝而黯然神伤痛惜不已;病重中的宝阳给娘洗脚,母子深情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宝阳娘将一只手镯戴在儿子手腕上,这个画面,既是表达了一份真切的母爱,也为日后杜启峰假扮宝阳安慰承受不了痛失爱子的打击而精神失常的老人做了铺垫;同学们神情凝重地点燃蜡烛、叠千纸鹤为宝阳祈福;在宝阳病逝后,在题为“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的毕业前夕的班会上,班长让同学们打开放在每人桌上的一只千纸鹤,上面写着宝阳父母的通讯地址;每年八月十五,约定的日子,宝阳母亲站在村口,眺望那条进山的路,盼望着孩子们的身影出现。。。。。。。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和民俗元素的运用,也值得称道。如影片中有几个刘曲儿演唱西河大鼓的场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抒发了对失去爱子的老人的同情、对他们晚境年凄凉的担忧和对同学们崇高情的赞美,对主题表达起到了映衬的效果。如宝阳生病回到山村走进小巷,乡亲们守在各家的门口,抓一把装在簸箕里的五谷杂粮,抛洒到宝阳头上,一边喊着“宝阳回家”为其招魂,这类民俗元素的运用,丰富了影片的意蕴。
- @4 r' Q/ v6 x6 I' A; t
1 P1 Y" t8 l- h, ]" u) }9 B
* Q% m5 ~/ Q3 g( z% l+ _, j) V
(作者系《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6 19:53 , Processed in 0.105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