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县2013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7-30 11: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P5 m8 U* _, L  v" m% ~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继续统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省、市关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 F9 A7 N  `2 M; O5 m1 S5 u       主要目标:扎实做好省级试点县验收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加快信息资源建设,推进基层延伸部署,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深化拓展电子政务应用,使全县信息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M: g: U3 N& J3 s9 u/ b9 c       ——网络覆盖到村。政务网乡乡通和村村通工程逐步延伸至镇、村,争取覆盖90%的行政村和社区 ,实现省、市、县、镇、村网络互联互通。6月底前完成。5 O3 Z, A) R9 C, N# n1 N
       ——建设应用并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全部建成。政府办公OA、阳光医药、国库集中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等一大批应用系统顺利推进,业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明显。- B9 v- ~$ M6 `
       ——网站升质提档。开展网站绩效评估,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提高网站服务能力,打造网络问政平台,推进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继续整合部门网站,完善网站民生信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政务服务专栏建设。
3 Q9 H! R3 C6 ]       ——信息公开及时。信息公开内容丰富,质量较高,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增强。涉及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深入推进。
& e& W- Z7 O- `- ?9 ^       ——安全保障有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软硬件安全产品应用不断加强,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应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7 E/ c  g# }3 g+ p' ^7 u# c( \- D& F       工作任务:, V% d& `0 I7 {& i% K
       一、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X  c9 F- d: s& S/ A4 i2 f5 u( ?" j# l       1、全面完成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任务。按照全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目标和互联互通、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总体要求,加快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6月底前平台全部建成,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
3 E' l+ D; \3 y8 b, Y       2、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内外网升级改造。将政务网出口带宽由原来90M提升至2G(电信1G、移动1G),电信线路和移动线路互为备份,为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各村(社区)政务网络提供免费互联网出口。重点推进基层延伸部署,3月底完成政务网络 “乡乡通”,5月底完成政务网络“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提高应用支撑和资源整合能力,为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i. b0 }. N9 i- w8 s/ h, ~! {+ G9 v
       3、推进业务应用系统整合。根据全县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继续推进县级各部门业务系统和专有业务网络向统一平台的迁移整合工作。完成政府网站群管理应用系统、统一门户系统、政务服务应用系统、电子监察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中心整合建设,实现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与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对接。* Z. Y' I9 s1 k7 E" Q
       4、统筹推进县级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整合人口信息库、企业法人信息库、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信息库,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等三大系统的主题信息库资源,实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六月底前完成县级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任务。$ g, y: w/ B- `1 a/ |6 B
       5、优化良塘便民中心电子政务网络环境。做好良塘办公大楼网络管理和应用系统管理任务,为党政机关日常办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 k5 E' F+ I) e! p
       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
& J' y0 [+ ^% ?3 G+ D       1、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成县政府门户网站升级改造。认真做好各项应用系统的研发,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在线访谈等功能。围绕我县重大工作,精心策划推出一批精品栏目,优化网站风格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修水政府门户网站页面和栏目,建设网络问政平台,构建县政府门户网站资源目录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网站公共服务水平。1 g. z# z4 B0 t) ?4 B
       2、完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专栏。适当改造政府信息公开专题页面,发布按试点工作要求梳理出的政务公开目录。将所有梳理出的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在政务服务专栏内发布,做到专栏内事项和全县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梳理的事项一一对应、无缝对接。扩大场景服务范围,拓展应用服务事项,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网上办事的便捷性和实效性。1 j# p, I* I/ [+ K1 H
       3、加强政府网站群管理。加大政府网站群管理力度,大力提高政府网站服务能力。做好服务保障和运行维护保障,加强网站群建设管理的指导和技术服务,促进政府网站群健康发展。继续整合部门网站,依托政府网站,完成县人大、人保局、旅游局、工信委、财政局、商务局等网站(页)制作。9 Z( n# l  P" ~! M0 s
       4、加强政民互动,组织开展在线访谈。加强网上信访栏目管理,各地、各部门要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提高回复质量和时效性,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及问题的受理、处理及反馈工作机制。建立在线访谈制度,制定在线访谈计划,开展在线访谈活动,各乡镇、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重点工作,选报访谈主题,做好访谈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强在线访谈室建设,实现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在线直播,提高在线访谈质量。5 K+ C1 J6 N, E9 r4 r+ B
       5、做好市信息公开平台的信息发布工作和中国九江网的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传栏目信息,每天审查上传本县新闻,每月对本县政务公开平台信息清理。结合我县的政务公开平台,适时提出对中国九江网修水县政务公开平台栏目设置的修改意见,力争2013年的信息增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8 N' n7 Y/ F: [% Z6 I
       三、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i  F* t: u2 o3 {8 j       1、扩展主动公开内容。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和要求,在原有主动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提高公共资金分配、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透明度,着力推进八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便捷的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事项信息。
$ t) t) n- }! r  h       2、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招投标信息公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征地拆迁信息公开、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发改委、财政、房管、药监、环保、安监、国土、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分工,进一步细化分解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内容,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
5 r) c) a. s. o0 Z       3、提高规范化水平。一是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细化各环节具体要求,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在法定时间得到及时、妥善办理和答复,进一步提高依申请公开答复水平。二是认真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年度报告,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分析到位。三是创新考核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充分考虑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差异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完善考核体系和指标,增强督查的实效性。6 A4 ?  r& I7 i$ v- B/ ?/ Y$ r
       4、加强载体和队伍建设。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和常态性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积极探索新型公开方式,尝试使用手机短信(彩信)群发、电子邮件推送、便民终端机等方式,主动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进一步方便群众知情知政。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配齐、配强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强化工作人员的公开意识,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_$ e, A! O# p; S
       四、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8 v7 t' U+ ~3 ]1 I0 T
       1、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充分整合利用已有电子政务资源,启动政府办公OA系统、国库集中系统、整体移民搬迁系统、政务服务专网、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数字城管”工程、“数字民政”工程等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完善全县电子政务公共数据交换平台、“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等应用系统。整合建设电子政务统一监察平台和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统筹推进政府部门业务应用发展。统筹规划机房、传输网络等涉及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以及通用性、基础性信息系统,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t( T! F. @) _* s/ J, w$ J0 n
       2、完善网上审批系统。一是按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编码规则,重新编排网上审批事项编码体系对现有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进行改造;二是参照国家发布的《公共服务事项梳理规范表式及范例》的格式要求、表式说明及流程图样式,梳理各类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和行政职权规范,形成行政审批事项内容信息表和内、外部流程图。三是将网上审批系统整合进全县电子政务统一门户平台。实现网上审批系统后台用户管理信息与门户统一用户管理信息的统一。四是扩大网上审批系统受理事项的范围,逐年增加网上审批受理事项。( A5 r4 g# j7 `: d( b1 F4 p
       3、完善电子监察系统。采用“分级授权、分层监察、分工负责、全程监控”的监察模式。县纪委监察局对政府各部门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察,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督查督办,并综合办件效能、异常发生和督查督办等方面的情况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系统应实现全程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统计分析、绩效评估、督查督办、监察日志等功能,与全省统一电子监察平台对接。要制定监察规则,对政务公开内容的完整性、时效性等制定电子监察规则;对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的时效性、流程合法性、内容完整性和收费合规性等制定电子监察规则;对行政职权行使方面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梳理确定,明确风险点名称、类型、内容描述和防控措施等内容,通过电子监察系统进行重点监控。/ ^% x- s/ N% u6 Q' l
       4、稳步推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经常检查系统设备和运行环境,认真配合视频会议系统的各项调试工作,提高纵向非涉密视频会议的使用率。
, _3 ?4 U, d- i# I2 p- k       五、强化政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4 g7 E  @' W" l$ [$ Z4 A, T  G       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制,形成多层次完备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建立和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K2 S* `& x8 D" b8 v; E
       2、加强电子政务网络接入设备备案管理、安全审计和电子文档管理,实现接入终端和设备的统一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制定完善电子公文管理、公文传输系统专用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严格上网信息审查,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A3 b3 Z' J6 E5 ?0 @; w, q- M
       3、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动态网络资源管理、监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泄密的防范和管理能力。加强政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和电子政务平台运行安全检查,完善政府网站安全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网站安全防范能力。建立完善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制定政务部门计算机安全配置和审计制度,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政务部门使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2 |% T9 @2 S7 m0 U
       4、加强运行维护制度建设,健全电子政务网络及重要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和预案,实现运行维护管理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
3 \& y. w: \* u' n! Q5 `# v       六、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宣传培训。+ p$ Q  A/ B. V* I( b2 V+ V
       1、加大对电子政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展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应用业务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活动。深入开展电子政务调研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文章。总结工作经验,宣传自身工作,分享建设成果,交流实践经验。4 P0 r6 l  `5 i* A. l
       2、广泛宣传推介我县电子政务工作,促进社会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认知度,调动全县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营造电子政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 T4 M/ M! r, L9 p       七、建立完善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 `' V& G( l2 W6 ^8 X       要把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分管领导负主责的分工负责制,配备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组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运行维护机构,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加大电子政务工作考核奖惩力度,推动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将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和运营维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
7 F% R; `* `8 u9 a
3 K' ^8 F, s$ T  \% M6 s) [7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02:48 , Processed in 0.099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