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水三元班的“戏说”2 G) s; F+ b; Y8 ]
2 z8 f4 j7 E: b长江周刊 " y3 H' [1 I4 W' ]9 Y
, P7 T6 S: ^- ~& b
' p2 ]6 |, x8 C. y6 s0 \" @+ l暑假汇报演出
: J" v6 Y$ U. l; i1 s) M
* `! A$ t9 U' b2 o4 ~. r
2 V* }' m, b( `" a
/ i0 k6 b/ @ \. ]三元班演员排练
* M+ Y0 M" P( B4 Y4 L* S) B- t* ^/ s# ?1 h2 ^) O- q7 P- G. l' C
宁河戏是土生土长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傩歌傩舞演化而来,吸收了汉剧、宜黄戏等唱腔及部分经典剧目的多声腔古老戏曲剧种。在赣湘鄂边区一带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地流传着“三天不见戏子,眼睛要生虱子”的说法。
+ j. G4 q1 w0 R$ ~+ M3 {: j- P+ j9 P4 |6 x! x, S! J' R9 `, M
宁河戏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剧目达400多种,是江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2008年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F h3 _3 Y S
3 l/ N o) {* M& f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原因,宁河戏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面此窘境,修水县溪口镇的一群农民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挑起传承宁河戏的重担,演绎了一个感人故事。
7 z) G& ` ]; |# X- V q6 r* r& o' N3 W+ d) [
响当当的三元班# P# H4 v' b7 I: H& P9 K
9 O* \! Q7 q; A" r) k
据同治版《义宁州志》记载,修水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于八月朔,赛会演戏”,所演即为傩歌傩舞,是宁河戏最早的起源,其戏班叫做案堂班。修水县溪口镇小溪三帝菩萨的案堂班叫三元班,其神咒歌词里有“若问开傩几时起,隆庆元年菊月兴”,意思是说公元1567年九月三元班成立并开傩演戏。这是修水有记载的第一个傩戏班,标志着宁河戏的诞生。
8 I T2 V7 F# [, c6 k
+ @5 D+ M; V9 v' S* n- t0 n 在三元班的影响下,到万历年间,修水先后成立了春林、凤舞、同庆、鸿云、舞云等班社,戏班非常活跃,到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演出范围除遍布全县外,还辐射到了本省武宁、铜鼓、宜丰,湖北通城、崇阳及湖南平江等县,甚至远达南昌、九江等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修水县成立了国营宁河戏剧团,有成员来自三元班。1961年宁河戏《秦琼表功》作为地方传统古老剧种抢救性地被拍成电影。
( |0 D% c5 [2 v" c; z8 C* @3 H! K) t4 ]. o& Q7 b0 k( Z
曾经的辉煌不再,并且面临失传的窘境,令人十分痛心。“宁河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叫后人到博物馆里去看,要在戏台子上看,我们一定要把宁河戏唱出去。”2012年春,原三元班原生角刘荣华、鼓师刘新华和戏迷刘义茂、刘招玉等人共同发起重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痛下决心要重振宁河戏。
: u6 ]" g: z4 b% O0 D4 A. v5 Z8 D
1 s( O. L; E- J! I$ v" ?! v 众人拾柴火焰高) r: ]9 j0 M7 ?: h, I* W: V
( \( D) n2 H( p. l' {. k- N
作为一个村级农民剧团,把宁河戏重新唱出去,三元班面临着经费短缺、条件简陋、人才断层等诸多难题,这些最终都离不开钱。+ W9 w+ W* e& i0 b, s+ ^! Y
" ~; Q( T0 N, p3 b 老戏迷刘义茂是溪口镇小学退休教师,为传承宁河戏已奔走了8年。去年4月,他发起成立了重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组委会,为的是筹钱、收徒、训练,找票房。组委会以挽救宁河戏的名义向全镇发出筹款倡议,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几千元,群众热情捐款,短短几个月就筹得了16万多元。但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他们决定向在外务工创业的乡贤“化缘”。
& J) l, S" R4 K" w) D+ l
' k3 i! O: e! t! M 去年7月,刘义茂、刘荣华等人顶着酷暑,到溪口人较为集中创业经商的广东花都、深圳,浙江温州、义乌,福建晋江等地募捐。几个花甲老人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地为重振宁河戏而奔走,深深地感染了在外的老乡们,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半个月,他们跑了七个省十多个城市,共募捐到近30万元。) U& Z& Z( P6 C$ p1 b
% r$ S- J6 N6 z5 M 在外募捐期间,刘义茂他们不仅耽误自己的生意、家务,还自掏腰包贴差旅费,一共贴进去上万元,他们说,“舍不得奉献就做不成事”。$ d# m! c7 U1 L! n- E
5 V% y# v5 m, J1 @. T4 C! S' q- i
招兵买马开新路( R) E8 S* V6 a
/ r3 E5 [6 }: \' M 在乡亲们的支持下,组委会一共筹到了47万元。他们便开始添置道具、服装,拉开架势招募演员。, P3 v1 z, B, Z( v* |
" d# I. c+ l! E6 @: h 舞美设备尽可能往好的标准上靠。用团长刘荣华的话说,虽然是个古老戏曲,但必须善用现代手段才能更好传播传承。于是,他们花7000元买了字幕机,花32000元置了音响、无线话筒,耗费5万多元定制了48平方米的活动舞台,道具、服装几乎全部更新。2 Q6 D6 d d R6 ^! X* \
/ d: P# `( T9 I [1 I! N “要真正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年轻人来接班”。起初,他们打算就近招收一批不拿报酬的年轻人。但消息出去两个月,没有一个人来报名,三个月只招到4个人。后来承诺每个学徒每月给500元薪水,才招到了7个人;最后无奈咬牙将薪水提到1000元,学徒增加到了18人。“我们的经费全靠捐款,所以非常难。”刘荣华说,眼下又没法靠演出创收。0 |1 f, E0 r8 K
. |! u I9 D j9 j 即便这样,剧团还是硬撑着,为了留住这批人,还打算给他们买社保。
8 a3 c# |1 t. j& _# S- ]" u/ D& i* B" ?3 q4 v/ c5 J, w
为了老树发新枝( Q8 H; c2 M. p5 f7 ^8 W+ @
, N" N/ u9 }, A" \" {/ C# |3 g/ X 今年6月底,三元班代表修水县参加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得了第一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背后凝聚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 c$ O0 P7 K% x$ C( T
2 E4 R [& X3 E2 Q5 R& P 为了能让新招收的演员迅速学习宁河戏,剧团几乎不惜血本、不计代价。但剧团的每一个人都过着节俭到近乎苛刻的生活。去市里参加比赛,全团挤住三个标准间,统统打地铺;平时排练剧团20多号人每天伙食费控制在100元以内;组委会是一批五六十岁的老人,为了给剧团省钱,他们从不报差旅费、电话费,也从不吃剧团用剧团的……恰恰相反,大家都想着怎么奉献。
0 b* ]) ^; C3 C$ {9 O7 E3 A1 b6 o# Q/ q5 {
修水县文化馆决定派三元班代表县里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确保取得好成绩,县文化馆还派戏曲辅导老师匡宇新驻团指导2个月,为他们精心排练了经典剧目《大登殿》,终于斩获第一名。匡宇新这一干便不可收拾,后来干脆变成了他们的编外团员和大师傅。“为他们的决心和意志所感动,也为保护传承宁河戏这个地方文化瑰宝,竭尽绵薄之力”,忍着双腿痛风的痛苦,匡宇新每天风雨无阻地来到剧团指导排练,手把手、心连心。
9 y2 F9 S* c; Q" ]8 o* E" T x4 _
虽然困难重重,但剧团并不孤单。目前,溪口镇政府决定加大宁河戏的宣传推介,为剧团拨款6000元经费;县文化馆决定将宁河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 j) \6 D, l" s7 Y, `3 M: D; K
, }+ O7 x( ^3 A# j' A B 据文化部最新统计,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现有70多个面临失传。为抢救保护古老的民族戏曲文化遗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舞台艺术全面发展,文化部最近出台《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决定5年资助40个左右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人才培训班,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等抢救、保存,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的10个院团走出去,逐步建立地方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 U5 Q* L. {$ g5 C' P4 t
; s4 Q" E! A; L8 j 我们有理由相信,宁河戏迎来了复兴发展的春天。
E' }: X4 q8 d; Q3 Y+ t4 F. \ m' H' u6 S, o" t
(黄一魏)6 f2 B; S0 V8 L9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