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像牛顿那么聪明的人也会在股市里被套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5-1-8 22: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股票开始大涨。南海公司的股票疯涨引发了市场的狂热。人们纷纷卷入其中,预期南海公司的股票能一直涨下去。在此热浪的席卷下,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牛顿在年初开始涉足其中。到1720年4月20号,牛顿卖出了所持的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获利7000英镑。当年7月,南海公司的股票涨到1000英镑一股,涨了8倍,这时牛顿加大资金买入。不过可惜的是,1000英镑是这个股票的最高价。到12月,股价又回到起点,牛顿损失了20000英镑。2万英镑对牛顿意味着什么呢?以1699年就职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时年薪2000英镑计算,牛顿在南海公司股票上赔掉了10年的薪水!相当于他10年的薪水。大痛之下的牛顿说了一句传世名言: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于是,牛顿就成了朱锡庆笔下的那个“最大的笨蛋”----人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傻博时,并不是去关心标的资产的真实价值,而是而是预期更大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已要赚钱。然而,没有真实回报做支撑的傻博,终究会崩盘。一旦崩盘,那些后进入市场、在高位接盘的人无疑就成了被套牢的最大笨蛋。

当然,牛顿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广为人知的“最大笨蛋”,事实上,聪明如丘吉尔和凯恩斯等人也不幸成了“最大笨蛋”队伍中的一员。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和几位同伴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巴鲁克是丘吉尔的好友,他是一位能干的金融家,也是一名善于把握先机的股票交易商,被人们誉为“投机大师”、“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等名号。此番接待丘吉尔,巴鲁克悉心备至,特意陪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在交易所,紧张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了丘吉尔。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过五旬,但好斗之心让他决心也炒股一试。

在丘吉尔看来,炒股应该就是小事一桩,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改变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美国股灾爆发了,丘吉尔回到纽约的时间和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的开始时间恰巧惊人地一致。结果仅仅在10月24日一天之内,他几乎损失了投入股市所有的50万英镑。那天晚上,巴鲁克邀请大约50名财界领袖一起吃晚饭,席间他向丘吉尔祝酒时就戏称他为“我们的朋友和前百万富翁”了。丘吉尔还目睹了纽约股票市场突然暴跌后的惨剧,他对朋友说:“就在我房间的那扇窗户下面,有人从15层楼纵身跳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引起了一场严重的混乱,消防队都赶到了”。

这样的残酷事件让丘吉尔感到,炒股绝非儿戏。不过返回英国时,丘吉尔似乎还比较乐观,他认为这场金融灾难,尽管对无数人是残忍的,但也仅仅是一个插曲,最终会过去。而且他还曾充满想象力地声称:在这个年代,成为一个投机商人该是多么奇妙的一种生活啊”。

不过,较之丘吉尔,天才的凯恩斯还是更胜一筹的。

1908-1914年间,凯恩斯是剑桥大学的教员。为糊口,什么课都讲: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公司金融、证券投资……他因此获得的评价是:“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凯恩斯赚课时费的动机是为了日后能免受金钱的困扰而自由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如陶渊明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然而,仅靠赚课时费是讲到吐血也积攒不了几个钱的。凯恩斯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1919年8月,他借了几千英镑干远期外汇投机去了。仅4个月时间,他就纯赚1万多英镑,在当时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然而,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亏了个精光。赌徒往往有这样的心理,要从赌桌上把输掉的赢回来。7个月之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大获成功。受此刺激,他把期货品种做了遍。还嫌不过瘾,就去炒股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不仅赚得盆满钵满,他36岁时的资产只有约1.6万英镑,到62岁逝世时就已经达到约41万英镑了。

但是,我们不要嘲笑牛顿、丘吉尔和凯恩斯这三个哥们。事实是,自1593年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热以来,人类的“最大笨蛋”层出不穷。在一次又一次的金融泡沫中,“笨蛋”一个接一个的强赴后继着。

    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莱顿任教,他带来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没想到荷兰人对它如痴如醉,于是教授认定可以大赚一笔,他的售价高到令荷兰人只有去偷。一天深夜,一个窃贼破门而入,偷走了教授带来的全部郁金香球茎,并以比教授的售价低得多的价格很快把球茎卖光。就这样,郁金香被种在了千家万户的荷兰人的花园里。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袭,病毒使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或“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病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致于一个郁金香球茎越古怪价格越高。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开始流传。贵族,农民,机修工,海员,男仆,女仆,烟窗清扫工,洗衣老妇等先后卷了进来,每一个被卷进来的人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笨蛋愿出更高的价格从他(她)那儿买走郁金香。1638年,最大的笨蛋出现了,持继了5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热迎来了最悲惨的一幕,很快郁金香球茎的价格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

   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呀!

   远的不说,2007年在中国爆发的股市狂热症和2000左右在美国爆发的网络泡沫,不就套牢了大量的“最大笨蛋”吗?各位朋友,在2007年,当中国股市史无前例地站上6000点时,在电视上、网络上,各路大神不在聒噪着中国股市很快就会站上10000点,甚至是20000点吗?当你听到这些聒噪时,你听信了吗?如果你听信了,那么,亲爱的朋友,恭喜你,你成了可与牛顿、丘吉尔和凯恩斯这些历史大牛相媲美的“最大笨蛋”!不过,笔者呢?很不幸,由于身无分文,也由于熟知牛顿、丘吉尔这两哥们被套的故事,所以在2007年底,勇敢的从狂热的中国股市退身而出,未能成为与牛大哥起名的“最大笨蛋”。

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前赴后继地做“最大笨蛋”呢?

答案就在于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一词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生物学里存在这样有趣的现象: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

在人类社会,我们也和动物一样,有“随大流”的取向。这种“随大流”的行为就是羊群效应。现实生活中,羊群效应比比皆是:选择餐馆时人们愿意选择最热闹、顾客最多的地方,网上冲浪时喜欢浏览点击率最高的网站,看电影时也会选择票房排行较好的影片……至于投资决策时,羊群效应就更加明显了:基金经理在决策时往往会跟从其他基金经理的一致选择,中小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更会依赖“大户”的投资决策。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单个行为人在心理上认为,如果自己依附于大多数人的行为,就可以降低自行采取行动的成本,并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曾经的“最大笨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句形象的描述:“投资就像是选美,只有跟随大众的品味才能有所斩获。”早在1936年,他就发现了投资活动中的非理性羊群效应问题,他指出:“投资收益日复一日的波动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甚至是一种荒谬的情绪在影响着整个市场的行为。”这种在已有的社会公共信息(市场压力、市场价格、政策面、技术面)下,市场参与者观察他人行为并受其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做出与其他人相似的行为的现象就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一旦形成,就会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更多人的加入增强了固有选择者的信心,同时向周围发出更加诱人的信号,吸引了更多加入者。但是如果有特别强烈的反向信号出现,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这些人也会一窝蜂地逃离,一次性地扭转整个趋势。

延伸到金融市场,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多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个性化有效信息的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由于羊群效应引起信息阻塞,使得投资者不能迅速、完整和准确地得到和利用有关某项资产的信息,资本的价格变动不是内在价值的反映,而是“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以致出现了大量的价格泡沫和股价的异常波动,引起传染效应及危害金融系统安全,极大地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正常运行。其对价格信号的干扰造成了大量错误的资源配置,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当局势出现逆转趋向时,投资者集体非理性的应对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正是因为羊群效应的存在和放大,就使得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必然。

羊群效应一直以来都被研究者认为是引起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祸源:Lee、Gervais认为羊群效应会引起信息追涨,内幕消息得不到有效指示;Lux、Avery和Zemsky认为羊群效应引起价格泡沫和股价的异常波动;Cipriani和Guarino认为羊群效应会引起传染效应及危害金融系统安全;Kaminshy及Schmukler和Choe等在研究中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外国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金融交易的杠杆化使得融资越来越便利,融资额越来越大。而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则使流动性大大增强。这样,资本市场的一点异动便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羊群效应”,使资本市场瞬间处于过强的买压卖压之中。进而,金融和经济危机就成为一种必然。

这是因为:在金融市场上,当散户所具有的流动性积累到一个不可遏制的规模时,股市的巨大财富效应和随之对房市的推动,在短时期内会因为“羊群效应”的出现,演化为不可逆转的非理性投资热潮。在这种状况下,证券市场价格的高低不取决于所谓价值投资,而是取决于交易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最终形成了泡沫经济。轻微的泡沫经济会使资金不断地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使实体经济因资金匮乏而逐渐衰退;严重的泡沫经济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的衰败,而虚拟经济却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价格高到离谱的高度而回落时,泡沫就会彻底被戳破。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投资者的投资心理遭到重创,对股市和房地产等市场失去信心,而金融机构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入的资金同样会遭受巨大损失。此时羊群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一家银行的破产会造成整个金融的恐慌,存款户的“挤兑”和投资者债权的索还,会使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已存在泡沫经济的国家雪上加霜,刺破了泡沫经济,使看似繁荣的经济露出了真实经济的本来面目,并在随后需求的剧烈萎缩下,真实经济也遭到重创,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于始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早在1996年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发表的讲话中运用“非理性繁荣”一词来形容股票投资者行为,表示了他对美国股市的担忧。索罗斯批判中也有“一边倒的随大流行为,是引发一场剧烈的市场紊乱的必要条件”、“羊群效应是我们每一次投机能够成功的关键的,如果这种效应不存在或者相当微弱,几乎中以肯定我们难以成功。”的评述。索罗斯认为,当羊群效应出现时,追随趋势行为加剧,市场的偏差会自我强化,从过度泡沫发展到过度超跌,最终形成市场的大起大落。也就是说,格林斯潘和索罗斯都认为“羊群效应”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看着路在车轮下延伸,看着一年年时光飞逝,就像一片片夏日农田,六五年那时我十七岁,我在一刻不停地奔跑……”女友离开的一个午后,阿甘望着自己美丽的花园静静地发呆,突然,他开始奔跑。奇特的是,尽管阿甘一言不发,甚至不知自己为了什么一直奔跑,但是当他四次穿越美洲大陆后,逐渐有人追随他的脚步,慢慢地,人越来越多,后来有一群人跟着他一起奔跑。当他最终停下来,说自己太累了要回家时,那些人自动退开一条路,但是却不知该何去何从。电影《阿甘正传》所刻画的奔跑画面,正是戏剧化了的羊群效应。不过,恳请各位朋友,千万不可因为“羊群效应”而成为金融市场里的那个“最大笨蛋”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7 08:24 , Processed in 0.104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