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小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小传(徐启华)

目录
序 一本可做信史来读的传记(黎明)
一 华容杨黎氏
二 黎淳的少年时代
三 黎淳青年时代的朋友
四 良师赵珂与圆觉寺苦读
五 乡试、会试和殿试
六 任职翰林院
七 任职东宫(1)
八 回乡展墓
九 任职东宫(2)
十 任职吏部
十一 任职南京到逝世

附录
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状元卷
黎淳年谱
黎淳的夫人与子女
黎淳嫡传弟子楚地三杰
华容杨黎氏概况
华容刘黎氏简介
黎淳墓园碑刻选录
重修状元公墓园记(黎振球)


                                       一本可做信史来读的传记(序)
                                                       黎 明
鸡年春节前夕,我读了《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小传》的清样。这是一本为我们杨黎氏八世祖朴庵公撰写的传记,虽然篇幅不是很长,却是朴庵公去世500多年来的第一部较为详实的传记,让他从传说的迷雾中走出来,将其特有的人生经历与道德风范展示给了我们。
长期以来,不说一般人,就是杨黎氏家族的后裔,对朴庵公的了解,也并不比别人多多少,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资料散佚,族谱记载也不甚详细,即使有些零星的信息,也散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所以,我对该书的作者,也是我少年时的朋友徐启华君非常感谢。他为了写作朴庵公传记已做了多年准备工作,除了想方设法购买大量的有关书籍之外,还调动各种关系搜集史料,包括向台湾的亲友和众多的省内外朋友求援,无数次到传主生活过的地方做调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现在,他已掌握了朴庵公到目前为止最为完备的生平资料,而且已经撰写了大量的传记文稿,离结集成书的日子也不远了。这次应杨黎氏族人之请,他特地为杨黎氏家族将于2017年清明节举行的重修朴庵公墓园竣工庆典,撰写了传记简本《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小传》作为献礼。虽是简本,但少了的只是较为繁琐的考证、次要人物、分析探讨和评价,而传主的主要经历与事迹都表现出来了。
这本书线索清晰,记叙客观,文字流畅,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且带有感情,读起来非常轻松。所有事件均出自历史记载,即使是传说,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没有一点杜撰的内容。书中的文僖公,就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这确是一本称得上信史的小传。
我相信,如果读了这本书,就会对朴庵公的一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他的勤奋学习、清廉为官、忠厚处世、仁爱待人、俭朴持家、严于教子(侄)等特质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一定会有帮助。
我写下上面这些话,向大家推介《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小传》。
是为序。
                2017年元月27日(丙申腊月二十九)午夜

                                              第一节 华容杨黎氏
    明朝时,华容隶湖广省岳州府,东西205里,南北130里,周围与湘阴、龙阳(今汉寿)、沅江、巴陵、安乡、石首、公安、监利相邻,距华容县城近者45里、远者300里不等,或接壤,或隔湖,或阻江。宣德时编户二十五里(里,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明代以一百一十家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永乐时全县4657户,人口20687人。
    华容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湖湘水乡,“襟川流,汇洞庭,巴丘为屏,夏水(沱江)为带。东北重冈叠阜,盘亘秀丽;西南平田博壤,湖泽丛楚(指湖边丛生的芦苇),盖亦有足观者”。(万历《华容县志》)物产也很丰富,但以水稻和鱼类为多,也有高粱、大小麦、豆类和小米。山上产松树、樗树(臭椿树)、栎树(柞树)、竹子等,平原栽桑种麻,湖边滩地适宜种植棉花和菜类,造房做屋、采薪烧炭、瓜果药材均自给自足,不假于外。至于兰蕙香草,遍生溪谷之中。因为地处洞庭湖区,水灾频仍,丰年,则自给有余,灾年则粮食不足,许多人吃不上饭。百姓信鬼好祀,生病看医生的极少,大都请神汉巫婆处治,这也是楚地特色,并非华容一地如此。
明朝开国以来,随着文化教育发展,华容风气渐开,人才辈出,到黎淳中举的景泰七年,华容有进士3人,举人29人,成化、弘治时,更是群星灿烂,名臣济济,黎淳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黎淳,谱名子淳,字太朴(许多史料上又作“太仆”或“大朴”),号朴庵,出生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月二十九。他是明朝270多年历史上唯一的湘籍状元,亦是岳阳市、华容县历史上的唯一状元。现在华容城区的状元路、状元街、状元湖、状元星城、状元酒厂,均未冠姓,但华容人都知道,这状元别无第二人,就是黎淳。黎淳是华容县几百年来的荣耀和骄傲。
黎淳故里位于章华镇话岗村(原龙秀村)的龙秀山下,也是华容杨黎氏的发源地之一。
  明万历《华容县志》载:(县城)自驿道而东十里,曰龙秀山,二峰笔立,最秀,俗称石嘴山。相传山半巨窍中有龙,云拍天必雨,声响辄风。乾隆、光绪县志亦有相似记载。明人王寰之、谢文轨分别有诗咏之:“峰尖四望空,环绕万山同。石壁依然翠,枫林别样红。”“章华东望拥龙峰,曙色晴岚紫翠重……”可见当时的龙秀山高峻秀美,是一处文人雅士游览遣怀的风景名胜。近三十年来,因开山采石,山的西南面被炸去大半,笔立的主峰已不复存在,但两座山形(当地人称西面的为雨山,东面的为龙秀山)还可分辨,残留绝对高度约八九十米。民间相传,说龙秀山原有大小五座山峰,命名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属三家,金、水、火山属杨黎氏家,木山属毛家,土山属程家。也许因为风景殊胜,又是真正的家山,加上其名吉祥,黎淳对龙秀山特别在意,以之命名自己的文集为“龙峰集”。
      志书上记载龙秀山半腰有巨大的山洞,恐怕不确,因为当地40岁以上的人都没有见到采石之前的龙秀山腰有山洞,倒是在龙秀山西南几百米的原雷霸尖(曾是华容郊区一景,原有200米左右绝对高度,也因采石被炸得只有二十米上下的残山了)离山峰40米处,有一个山洞,当地人称仙人洞,高二米左右,人侧身可进,入洞几米深处,就被塞着的岩石挡住,因怕毒蛇,没有人探到尽头。洞外下方约60米的地方, 有两根天生的花岗岩石柱,直径都在四米以上,居于上方的一根高十米多,顶部粗一些,像给石柱戴了一顶方形的帽子;居于下方十米处的另一根短一些,高约六七米,被本地人称作石笋。杨黎氏二世祖杨美实夫妇就葬在离石笋100米左右的山脚上,地名石笋峪。当地代代相传这样一个预言:那根短石笋长得跟长石笋一样高了,杨黎家或龙秀地区就会出第二个状元。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修建板桥湖闸,两炮炸了石笋,大小碎石全用于工程建设。古人记载时可能把两座山搞混了,也或许为了增加龙峰山的神奇色彩,故意移花接木,也有可能当时把两座山统称为龙秀山,县志所言的“二峰笔立”或许可以佐证。
龙秀山属于华容东山山系的一部分。黎淳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时,就主要负责岳州府这一版块,志上说:“东山在华容县东一十里,峰峦秀丽,连亘百余里,古松夹道,驿路经其中。”它还包括七女峰、桃花山、墨山、天井山、望夫山、弹(也作“蛋”)子山、狮子山等县域名山,明代章华八景、章华十景中的石佛樵歌、杏村夕照、东山霁雪、靖庐瀑布、驿路松风等十景散布其中,自古以来就是华容山水的精华所在。
龙秀山的西北山坡下,是百多亩面积的龙秀水库,碧清的水面上经常嬉戏着千百只的大鸭群。水库前身是曾为杨黎氏族产的黎家大堰。
水库过去二三十米的村级公路南边,就是位于原龙秀村八组的杨黎氏祖屋遗址,现已垦为良田,面积约有一亩大小,地势较高。据杨黎氏后人说,祖屋就是黎淳出生的老屋,但最初建于何时,最后废于何时,都不清楚。
祖屋遗址前面(东北向)是一个200平米左右的池塘,乡人称是金猫洗脸的金盆,左边是金猫山,右前方是鼠山。离祖屋200米左右的鼠山山嘴叫王夫人嘴,上面安葬着黎淳的庶母、黎沧的生母王氏,(族谱上记载葬在相隔百米左右的武陵岗,误) 祖屋遗址西北方向200米处的蜈蚣山(蜈蚣山和前面的金猫山、鼠山及后文中的虎山,都是长满了青草绿树的小山丘,山名均与山形有关),有圆觉寺遗址,已被村民辟为菜园,园门口有一块上面刻着莲花瓣的花岗岩建筑构件,土砖砌的篱笆中,杂着一些看上去有了一些年头的大青砖。遗址后面还有两眼水井(其中一口已废),相隔十余米。村人传说,蜈蚣山就是一条飞天蜈蚣,曾经长在这里的两株巨大的古杉,是蜈蚣的两须,而泉井就是它的两只眼睛。后人估计,黎斌当年出家的寺院就是圆觉寺,黎淳和刘大夏也在这里伴着暮鼓晨钟,度过了两年清苦的读书日子。后人把他们读书的那间屋子称为龙峰书屋,到清乾隆年间升级为龙峰书院了。
杨黎氏宗祠在祖屋遗址东南500米处的虎山之头,门向正南,是黎淳的儿子民牧、民表兄弟主持修建的,1955年和圆觉寺一起被拆建为龙秀小学,校址就在宗祠原址。如今小学早已拆除,遗址上长着许多棵橘树,偶见残破大青砖嵌在台基边,据说下面还埋有两个原宗祠门前的大石鼓。遗址两边是村民住房。
黎淳在龙秀山下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他的童年(11岁前)和青年(20至34岁)时代。另外,他在任上曾回过龙秀一次,是成化七年到成化九年的50岁前后,回乡展墓住过两年多一点时间。弘治四年三月致仕,黎淳回到龙秀,次年四月去世。  
    黎淳先世本弘农华阴杨震(?—124年,字伯起,东汉时期名臣。弘农华阴即今陕西华阴)之后,始祖杨世杰,字公英,于宋淳祐间(1241—1252)以长沙刺史迁洪都(今南昌)安抚使,卒于官。其子杨美实,字伯充,小名宜三郎,曾任华容县令(据杨黎氏家乘),于任满后的淳祐十年(庚戌,1250)迎杨世杰灵榇葬于县城东北5里多路的驿道边的五里村,然后在近旁辟地建房,遂落籍华容。杨美实生两个儿子,长为绍庆(字福安),次为绍祥(字福隆),在宋恭帝德祐(1275—1276)年间元军南下、兵荒马乱的时候,分别任华容防御统制和防御统辖地方武装头目,保障了一方百姓安全。绍庆无子,绍祥生三子:承孙(字惟昌)、受孙(字惟贤)、俊孙(字惟明);生二女,大女嫁黎季二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因黎季二郎无嗣,(可能在黎季二郎卒后)绍祥让受孙代姐姐主持家事,后受孙娶胡氏生下元铭(字商臣)、元勋(字汉臣)二兄弟,均承黎姓为后,改姓黎氏,华容杨黎氏就从元铭、元勋开始。承孙无子,俊孙生子德新,仍姓杨,杨公英之后黎氏与杨氏别姓易派,就从元铭、元勋与德新开始。
元铭生子仕初、仕福,仕初生子如珠、如宗。如珠早夭,如宗生子文清,从戎籍(军籍),成为了军户。仕福生子如禹,如禹生三子文渊、文润、文湘,文润、文湘无传,文渊之子民俭亦从戎籍,这又是黎姓元铭、元勋子孙军籍和民籍分别的开始。军户即为中国古代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明初管理尤为严格,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但明中叶后﹐军户制度形同虚设﹐募兵渐渐成为明朝官军的重要来源。杨黎氏族谱中说得很清楚,元勋一系是民籍,不过在黎淳稍后和后世的进士录将黎淳作军籍,可能因为他祖辈中有人入了戎籍搞错了,但履历都是自己填写并经过了地方官府勘验的,又不能完全说进士录错了,此处存疑。
据湖北通城京兆堂黎氏族谱载,黎季二郎长子五世元铭别籍从戎后,落业岳阳县西塘镇兰桥,生二子,长有德,次有纲,传至十世茂字派有20人,其中9人失考,11世万字派26人,后世徙居地有岳阳兰桥、荣家湾,湖北咸宁等地,人丁数目不详。
    元勋之子就是黎淳的祖父有常(字仕祯),生三子:如琦(字楚珍,小名善一郎)、如琛(字楚玉,小名善二郎)、如斌(原名㻞)。如斌即黎淳之父,志书作黎斌。
    黎斌,字楚仁,小名善五郎,号松亭,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其父因拖累在一场官司中,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去世,家产因之散尽。其时,长兄琦19,次兄琛17,黎斌年仅9岁,因家中一贫如洗,遂出家为僧。今人估计,他可能就在附近的圆觉寺出家,平时念经、读书、写字、打杂,解决生活问题,并非真心出家,不久也就还俗了。
    由于天性好学,人也聪敏,在学习五经四书的同时,努力练习楷书,几年之后,黎斌在乡间便以文章尤其是楷书闻名,当时华容县衙吏员出缺,当地的绅士力荐黎斌,县衙通过考核,就让他当了一名县吏。
永乐初年,朝廷编撰《永乐大典》,需要大量的纂修人员,包括擅长楷书的誊写者,先后几年向各地、各部门征召。永乐三年(或四到六年中的任何一年),华容县接到任务,非常认真地选拔了几位楷书较好的生员,包括毛永震、邓浩等,派县吏黎斌送往南京。途中,有一人偷偷逃走了,到了南京后,黎斌可能觉得为吏没有什么出路,自己也胜任誊写工作,便请示有关官员,让自己抵了所缺生员名额,还参加考核,书法比一般应考的人更好,获得上等评价 ,按例规得到白银、锦缎的奖励。国子监学录(从九品)元吉(也是华容人)看重黎斌的人品才艺,就把比黎斌小11岁的女儿嫁给了27岁左右的黎斌为妻。同为湖广省的邻县石首人杨溥,是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三杨”之一,当时任官太子洗马,也很看重黎斌,曾有诗相赠。黎淳终其一生,与杨溥的家人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还以杨溥的传人自居,可见这件事对黎氏家族的影响之大。
大典修成后,朝廷授予其八品官职,任安徽祁门县丞(从杨黎氏族谱。万历、乾隆、光绪《华容县志》均作“主簿”,主簿为正九品),黎斌在永乐六年(1408)冬或七年春,因母亲徐氏去世,回家守制三年而未赴任,直到宣德五年(1433)才到江西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任县丞(正八品)。
大概从永乐六年(1408)到宣德三年(1428)之前,他又娶了一房王氏,四个儿子浚、淳、沾、沧都已出生,其中黎沧为王氏所出。一家人也应该一直生活在龙秀山下。
杨黎氏族谱载,黎斌的元夫人柔顺早世,继室王氏有淑行,抚育黎浚、黎淳兄弟等,最后让黎淳成就了大名,和元氏俱赠夫人(弘治四年诰命中有“子之成立,多因继母之贤”之语),但族谱世系上元夫人享寿61岁,其时,黎淳已有28岁。此处存疑。
                                          
第二节 黎淳的少年时代

  状元故里至今流传许多有关黎淳的传说,下面的就是其中之一。
   
  龙秀山下的杨黎氏祖屋西南30米处原有高皇土地庙,在杨黎氏族产黎家大堰东北坡上。据说黎淳幼时比较调皮,经常骑竹马(竿)到圆觉寺上蒙学,到校前,把竹竿寄放在附近的土地庙,并对土地公公说:请您好好保管我的竹马,我放学了再骑回去。有一天,竹竿被人拿走了,他怪罪土地爷没有照看好他的竹马,就用纸剪了一个圆圈,当木枷套在土地的颈项上。晚上土地托梦给黎淳的先生,说自己被黎淳枷得头昏眼花,拜托先生要黎淳把枷取下。先生次日找黎淳问明缘由后,觉得此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但还是批评黎淳胡闹,命他取下纸枷,当晚土地又在梦中向先生道谢。现在因修龙秀水库筑坝蓄水,土地庙已上移十多米,建在濒临水库的金猫山坡上了,庙额为“敕封高皇土地”,此名可能是黎淳考上状元之后改的。黎沧已经72岁的十九世孙黎忠池先生(谱名安池,1944年出生)说,“敕封”就表示这个土地菩萨是经过皇帝批准了的,地位比一般土地高多了。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黎淳儿时就是一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宣德五年,黎斌带着一家人到宁县上任去了,这年,黎淳9虚岁。

  县丞,官阶正八品,为一县之副长官,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举凡钱粮催征、赈济灾荒、清查簿籍、缉盗捕贼、清理军户,督修工程等,都可主持。黎斌在宁县任职期间,官声很好。他还曾代理过县令一年。      

  黎斌为人稳重,说话简明扼要,讨论政务时,他往往逐条列出厉害关系,且大多都能切中要害,行政能力也很强。县令和同僚都很敬重他。
   
  宣德九年,江西全境发生了饥荒,死人很多,黎斌受命主持县域赈饥工作。经过黎斌的努力劝导,当地很多富户纷纷捐粮,救活了许多灾民,从而使宁县的受灾程度减轻了很多。
      
  据宁州志载,宁人“乐斗而轻死”,民风强悍,难以治理,更何况在大灾频仍的年景,一些饥民便聚啸山林,打家劫舍,为害一方,当然也有一些惯匪为非作歹。黎斌奉命进剿,对这些落草为寇的饥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齐之以法,首恶、惯匪严惩不贷,胁从劝归务农。刚柔两手相济,所到之处,匪警自解。

      黎斌勤政不遗余力,在清查“逃户”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所谓逃户,就是为逃避繁重赋役压迫在异地飘泊谋生的人口。清查逃户是当时县府的日常工作之一。有些地方官或为推脱责任,或为借机生财,遂借清查逃户的名义,鱼肉里甲,荼毒乡民。每有官员下乡清查,里甲乡民无不提心吊胆。但黎斌在清查逃户的工作中,认真调查询问,据实记录,如实上报,“遍历乡村,秋毫无扰”。

      在宁县的九年中,黎斌热心公益,捐出俸银,参与了县治西边二里跨鳌桥的修建,造福地方。有关地方文献还留下了黎斌在宁县的一些足迹:正统二年(1437),为主修建了县官署的后堂直庐;正统六年(1441),为县学校修建了两斋庑。

  那时的黎淳,按说应该读书几年了,在华容受教于哪些人,已无资料可考,但宁县的老师却有据可查,一个是黎淳家请的塾师黄邦节先生,一个是当地大名士周铭先生。

  黄邦节出生教育世家,其父黄济川为乡校先生,以教授诗经见长。黄邦节授春秋,东平训导王凝晖,进士、徐闻县令石彦诚都做过他的学生,曾两次受聘参修郡志,官员经常上门讨教县政,道德学问纯厚高雅,是地方上的模范人物。黄先生多次在乡里岁时饮酒时请为大宾。那时,每年孟春正月、孟冬十月,从府、州、县到乡里,都举行旨在“尊老尚贤、表彰德行”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由地方长官主持,乡饮宾则分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皆有名额限制,以年高德劭者的乡饮大宾为尊,名额一人,这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耀,常常被写入族谱、县志。

  黎淳后来又求学于周铭先生。

  周铭,字仲蠡,号可庵,宁县城三王巷人。周铭非常孝顺,为赡养老母,没有应地方政府的征召。对两个弟弟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都关爱备至。家里举行冠、婚、丧、祭,大多遵守传为朱熹所作的《文公家礼》的范式。逢年过节,力戒奢侈,尽量节俭,乡邻受到了影响,当地风俗为之一变。由于道德与学识的高尚与广博,周铭在地方上就有了很高的威望,让人敬畏。周铭也常常应邀作为大宾参加乡饮酒礼。
   
  从两位先生的德与才可以看出,黎淳少年时代所受教育质量是非常好的。
   
   黎淳自11岁至19岁在宁县度过了他的少年岁月。道光《义宁州志》黎斌传中附了一句:厥嗣黎淳,毓孕修江,后大魁天下,官尚书,谥文僖。同书《寓贤》篇为黎淳写了一段话:黎淳,湖广华容人,父斌官宁县丞。淳随侍读书,后以廷对第一,历官吏部侍郎,殁谥文僖。

  后于弘治四年,黎斌以子黎淳贵,朝廷赠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

  正统六年黎斌因病请求退休,回华容老家,次年(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去世,享年63岁,葬板桥梓华庙下牛皮山东麓(位于现章华镇前锋村8组)。

  黎斌任职时间有三说,一是七年说,见黎淳《犀溪陈先生墓志铭》;一为九年说,见万历《华容县志》;三为十一年说,见杨黎氏族谱黎浚《黎氏世纪》。我取十一年说。
   
   黎斌离开宁县后,当地百姓“思之弗置,立庙并雕塑其像祭祀。成化间,请之于朝,赐祠额曰:遗爱。”其祠在州治(弘治年间改宁县为宁州)之西二十多步,后移南门外,嘉靖年间废圮。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25: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黎淳青年时代的朋友
        明代,是华容人文蔚起的时代,尤其是明中期,黎淳和他青年时代的朋友就是最优秀的代表。黎淳十九岁随父从宁县县丞任上退休回华容后,他和那批华容青年精英自然而然走到一起来了。黎淳在《华容十咏图序》(又名《华容景咏序》)中一一说到了这些青年俊才:“正统间,先大夫以宁县丞致政归华容,予偕伯兄资深家居奉养,以余力学文师友。当时,贤者若董国器、程道远、谯文美、刘孟鹤、陈俊之暨弟易之、毛廷彰暨弟廷贵、李邦杰、夏时秀、雷士弘辈,予兄弟皆承丽泽焉。间邀三二人出游县境,寻奇览胜,旁蒐古迹,以寄情于千载之上,而兴怀于千载之下,未尝不乐之感之而发浩叹也!”当时除了毛珍(廷贵)刚举进士,李寯(邦杰)在都察院任职外,余人皆是白身。
黎淳他们这些“文学青年”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赋诗言志。华容原有八景,是前人认定的,而且还留有题咏的诗作。黎淳等读了前人作品后,认为原八景中有些内容“事出不经,鄙俚怪诞,有不可对人言者,难于举笔”。于是,黎淳兄弟和大家一起“按经传史志,删恶存美,因旧为新。取其事关名教,言法旧章,而纯常典雅可赋咏者,”命名了新的华容十景:梦泽晴云、章台古迹、沱溪晓渡、东山霁雪、南山晚翠、板桥春涨、杏村夕照、青湖夜月、赤亭遗址、驿路松风。黎淳将十景排出先后顺序,并分别加注有关掌故及特色,然后分题吟咏,结为诗集,名曰《华容十咏》(或《华容景咏》),全县的风景胜地大都在诗集中表现出来了。
现在把他的这些朋友做个简要介绍。
    黎浚,字资深,黎淳之兄,大黎淳两岁。少有大志,学习努力,兄弟相互为师为友。所著有诗若干首行世,虚岁37岁去世,学问没有得到施展。
    董廷圭,字国器,景泰庚午(1450)湖广乡试解元(第一名),景泰辛未(1451)进士。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河南清军监察御史、山东按察使副使(正四品),为政廉洁自律,进退以义,清查奸弊,平反冤狱,多德政。
    程万里,字道远,景泰庚午举人,黎淳同榜进士。历任吏部给事中、通政使右参议、户部右侍郎(正三品),居官三十年,所至辄有遗爱。其教子有方。长子程鹗,刻苦攻读,早得功名,成化丙午(1486)年取举人,曾任南京礼部司务,娶黎淳次女为妻。次子程鹓,例贡生,娶刘大夏之女为妻。三子程鹭,岁贡生,曾任四川成都府教授、重庆府学训导等职。程墓在南县明山。
谯赞,字文美,景泰庚午举人。南康同知(正六品)。
刘希昂,字孟鹤,景泰庚午举人。云南府同知(正六品 )。
    陈伯英,字俊之,陈复(字士初,德州、光州训导,内江教谕,赠户部员外郎)长子,正统甲子科举人,息县训导。
    陈伯良(?—1467),字易之,陈伯英之弟,治春秋,景泰庚午举人,黎淳同榜进士,先后任户部广东司主事(授承直郎,后因功授承德郎)、山西司员外郎(进阶奉训大夫)、户部山东司郎中(正五品)。
    毛瑄,字廷彰,毛永震(县学生,永乐间,以善书赴京誊写《永乐大典》,官至工部营缮郎中)长子,景泰丙子科举人,四川参议(从四品)。娶黎淳之妹为妻,有《章华十咏》行世。
    毛珍,字廷贵,毛永震次子,进士。河南道试御史(正七品)。
    李寯,字邦杰,宣德壬子举人,历官都察院司务、南京武选司员外郎、彰德知府(正五品),后进山西左参政致仕(退休)。李寯为人廉直,敏慎嗜学,工书法。
夏钟,字时秀,贡生,历江阴、铜梁教谕,升贵州宣慰使司教授致仕。夏钟为人古朴,喜读书。为教谕时,上级要求他代理知县,他固辞不就,每天与县学生谈论文章。
雷浩,字士弘(县志作“宏”),景泰癸酉乡贡,授池州府同知(知州的副职,从六品)。任职期间,与侵夺民田的皇亲国戚斗争九年,其间坚决不受贿金,最后因此解职。归家之日,只有残书破袍而已。
黎淳非常重视友情,也珍惜这段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在成化十九年他60周岁那年,从箧中翻出旧编,感慨万千。三十多年过去,这些人先后进入仕途,在人生舞台上上演了属于自己的一幕剧情,而且已有几人去世。黎淳惧怕这些作品因岁久湮没,遂将十景题咏诗配上十景图,自己还作了序言,准备付梓,以便流布于四方。同时,希望后人“续而广之”,接着创作,使“山川之灵,亘古常在”,“君子之诗,亦恒古常在”,深切地表现了黎淳对家乡山水与诗艺的热爱之情。现在,他们的很多作品还被我们诵读,并且从中感受当日华容秀美的山水和他们脱俗的情怀。
光绪《华容县志》载:黎文僖短小,少做《爆竹》诗解嘲云:“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后果大魁。是否可做这样的理解呢?黎淳发育较迟,少年时,体型不甚魁梧,时有友人取笑,他没有生气,而是吟出一首咏物诗言志,既避免了产生矛盾的不快,又表现了过人的才气与自信,同时也赢得了朋友的尊重。但从他后来中状元的经历看,黎淳成人后身高应该在中人之上,因状元名重天下,是帝国的形象代言人,形体相貌太差,是不会被录取的。洪武四年(1371),山西壶关郭翀高中殿试第一名,但朱元璋在烛影之下见郭翀的面相不如第二名金溪吴伯宗时,遂将郭翀列在一甲第二,取英俊的吴伯宗为状元。正统四年(1439)殿试,初拟直隶昆山县考生张和为状元,英宗派小太监到张的住处去侦探其外表面目,发现张的眼睛上有白翳,就另改直隶吴县人施磐为状元,而将张和定为二甲第一名。
这首《爆竹》诗因黎淳殿试第一而名声大噪,现在成了中学生诗歌鉴赏的经典题,百度上输入“自怜结束小身材”,网上马上出现750多条有关内容。该有多少人做着“状元”梦和对自己有着前程远大的期许啊。
         
         
                                          第四节 良师赵珂与圆觉寺苦读
    因史料缺乏,正统六年,黎淳回到了华容后,不知其何时经过童子试,何时考取生员。根据已有资料,只知道他是华容县学增广生。其弟子李东阳在黎淳行状中提及:“先生……从父宦游归,与兄资深相师友,为县学生。”其门人倪岳也说:“公侍父宦游,与兄资深相师友。长入邑庠(县学),补博士弟子员……”可知黎淳进学(科举制度中,通过县、府、道三级考试过关的读书人即可进学,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时间在回华容之后,而且起码在赵珂赴任华容教谕的正统十年前,也就是黎淳24岁前。
     回到华容后,黎浚、黎淳兄弟在家自修,互相学习砥砺,只是进学后才进县学学习。黎淳对此时的华容县学殊无好感,他在晚年回忆说,当时的华容儒官皆无实学,也不称职,只有赵珂于正统乙丑(1445)授官华容县教谕后,几经努力,华容科举才渐入佳境。
赵珂是华容教育史上第一人,他对华容教育的影响,除华容一中创始人张耀寰先生可以比肩外,尚无人能及。
    赵珂,字廷器,别号慎轩,浙江黄岩人。他身形魁梧,聪明灵秀,与朋友讲习探讨学问才智高迈,未到20就考补为县学生员。他学习刻苦,哪怕是严冬酷暑都不间断,不是节日不回家,因此进步很快,达到较高的学问境界。赵珂书法潇洒,具有飘逸润泽的特点。至于写景抒情、记物叙事、论证答辩的文章写作,都条理分明。当时地方上对赵珂文章非常推崇,不是出于他的手笔的文字,得不到大家都认可。正统九年(1444),浙江乡试中举,其时,已经41岁。次年参加会试落榜,选择了到吏部参加铨选授官。因为当时举人也可以步入仕途,于是被授予华容县教谕一职,正统十年(1445)赴任。   
明清时代县设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儒学教谕是县学的教授,相当于教育局长,也是县学校长。县学教谕多为举人、贡生出身,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最压头的工作可能就是那时的“中考”和“高考”,即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与会试,如果出人不多,是很没有面子的事。
赵珂赴任时华容教育情况一般,自明初至赵珂到任的77年,华容仅出举人20名,进士2人。赵珂上任后,修缮学宫,严肃礼仪,建章建制,整顿学规,顿使县学面貌焕然一新。赵先生“翠竹碧梧之格,和风细雨之情,通今博古之学,已足动人”。对学生“详言正色,宽猛适中,随机应变,以感以劝”。赵珂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浑厚的学养,细致的方法,不到一月,便吸引了所有学子。赵先生居在斋舍,和学生一起在会馔堂吃饭,集合学生在明伦堂升座读书讲学,夜以继日,一时士风大振。由于学生基础薄弱,难以立竿见影,丁卯年(1447)乡试,华容告空。赵先生非常担忧,一度产生了调离华容的想法。
近三十年后,黎淳回忆说,当时他“家居寡昧(知识浅陋,不明事理),年已二十矣”。“二十”当是概数,实际已有24岁。赵珂慧眼识人,将黎淳作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力荐于督学宪佥韩阳”(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印的万历版《华容县志》作韩旸,误)。黎淳为此终生感念二位恩师。同时在县学学习的还有赵珂“素为期许”的黎浚。此时,赵先生对学生讲论练习、学课监督更严。三年后终见成果,在景泰元年庚午科湖广乡试中,华容县学竟有六人中举——这是有明一代华容中举人数最多的一科。须知当时一省一科才有多少举人啊。景泰元年(1450)湖广取了多少举人不详,但据史料可见端倪。明代各省乡试取额均有定限,称为解额。湖广解额数正统五年(1440)为55人,景泰四年为85名。景泰元年这年不拘数额也不会多多少,而华容一科竟取了六人,其中董廷圭还是第一名(解元)。湖广省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全境,共108县,华容一县中举率竟为7%!后三年的景泰四年癸酉(1453)科,又有2人中举。
景泰三年,17岁的刘大夏随卸职广西按察司副使的父亲刘仁宅回华容,也进入县学成为了赵先生的弟子。
赵珂深耕细作之后,华容读书之风日盛,科第发达者日多,从赵珂上任到嘉靖壬午(1522)77年(取此数是为与其到任前的大明开国以来的77年对比,以突出赵的深远影响)中,华邑共出举人75人,其中进士20人。他们都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中坚,在各自的职位上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还有许多人名留青史。
湖广提学佥事韩阳等省府领导,很欣赏赵珂的才德,推荐给右都御使兼湖广巡抚李实。李实在调离湖广回掌都察院事之前,把赵珂的成绩上疏朝廷,并予以推荐,又移送咨文到吏部。景泰七年(1456),赵珂升迁山东博兴知县。到了成化元年(1465),赵珂已在博兴任职九年,将要离开了。山东布政使和按察使交相上奏推荐要求留任,但没有得到批准,赵珂在士民老幼恋恋不舍的哭送中离开了博兴。赵珂这时年过六十,功名之心已淡,乃告老还乡,徜徉于山水之间,每天以和亲戚族人宴饮集会为乐,教诲子孙。赵珂享受了五年天伦之乐后去世,享年68岁。赵珂去世后,华容吏民感于赵珂对华容文化教育的贡献,遂申报朝廷,使配祀学宫,享受四时祭祀。
成化十二年赵珂之孙赵本到京,请黎淳为赵撰写碑铭。黎淳给人写碑铭无数,其《赵珂墓祠碑记》是少数倾注了情感的作品之一。碑文1400多字,较详细地记述了赵珂的一生行状,特别是对在华容担任教职的11年,描写尤为到位,而且笔端洋溢着感佩之情。文末铭曰:”泰山茏茏,楚水溶溶,先生之政教,山水乎何穷!”短短十八字,将先生在山东、湖南两地的政教业绩以泰山与长江来形容,评价之高,情感之真,除了对杨溥、刘仁宅等极少数人外,在黎淳诗文词典中难觅。
    遗憾的是在赵珂任内,黎淳一直没有发科,到景泰四年,他可能参加了四次、肯定参加了三次乡试,均落第,有李东阳在《黎文僖公集》序言中说的“公积学未仕时,累诎科第而志益坚”可资证明。可能是赵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黎淳火候已到,只是时间问题了,留在县学也没有必要,不如在家自修,于是大约在景泰四年秋闱后,黎淳到龙峰书院“闭关修炼”去了。
    一说起书院,我们就往往想到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书院有两类。其一,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地方教育组织,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如岳麓书院就是。其二,一间或一栋用来藏书、读书的房子。龙峰书院应属于第二类。乾隆《华容县志·建制志》说:”龙峰书屋,在龙秀山北圆觉寺,黎、刘二公读书处。”龙峰书院也好,龙峰书屋也好,就是当时的佛寺圆觉寺里的一间空房子,与佛寺主建筑相连,或者不相连,也可能根据需要,断断续续设过私塾,黎淳小时候或许就在这里读书。当然,此时庙里香火不好,也没有办私塾。
当时的圆觉寺,风景清幽,周围人口稀少,而且又离家不远,的确是个好读书的地方。黎浚也应该经常来寺相互切磋制艺和诗文。
次年,刘大夏受其父之命,到圆觉寺从黎淳读书了。刘大夏和黎淳有亲戚关系,黎淳的兄长黎浚是刘大夏的亲姐夫。  
在有关史志上还记载了黎淳和刘大夏在圆觉寺一些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圆觉寺和尚大镜晚上做了一个梦,发现殿左挂了绣着金龙的帷帐,帐子中间端坐着两位身着庄严礼冠服饰的神人。等到天亮,恰好黎淳和刘大夏二人来借空房读书,准备乡试,并顺便在庙里一日三顿搭餐。大镜一看,觉得他们很像昨晚梦中的两个神人。大镜非常敬重他们,时常远远地坐着看他们读书到深夜,每晚送茶送粥作夜宵,还经常鼓励他们用功学习。刘大夏少年心性,有时难免懈怠,一天晚上多玩了一会,第二天清早,大镜把刘大夏的书收进书箱,赶他回家。大夏非常惭愧,连忙承认错误,向他道歉,大镜才收了怒容放他进庙学习。在他们应试之前,大镜设酒为他们饯行。席间,他开玩笑说:“祝你们努力学习,获取富贵,到时可不要忘记了我啊!”后来两人先后通过科举出仕,没有忘记旧情,要大镜去他们任职的地方去玩,并送钱给他。(有的记载是通过华容县令送钱)大镜非常生气地拒绝了,说:“我当初善待他们,难道是为了今日的报答吗?当日只不过用一句玩笑话激励他们罢了。”
                     
                                           第五节 乡试、会试和殿试
    明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进行。乡试称“大比”,又称“秋闱”,因定在子、卯、午、酉年八月,故名。参加乡试的生员包括国子监监生和府、州、县学生员,这些生员必须是在科考中获得一、二等的“科举生员”,未入政府各级学校读书但又经过特别考试的“儒士”,也可获准参加乡试。乡试考试中试者称“举人”。景泰七年(1456)秋,黎淳到湖广首府武昌参加湖广乡试,华容同去的生员有他的堂兄黎子清之长子黎民政和毛瑄、刘大夏,可能还有萧韶、谢万贯、白忠、王俨、陈良佐等人。当时肯定和以往华容赴考的生员一样,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应考必备的书籍、墨卷(当时刻录的往科取中的试卷,即现代的中考或高考的满分作文之类),大家从调关上船,顺流直下汉阳。     
    乡试的具体日期从八月初九至十七日,考三场,当日考完交卷出场,第四天再入场参加下一场考试。
乡试的考场叫贡院,明代南北两京及各省皆设。贡院又称举场,即考场之意。贡院又叫棘院,古代考试防范极严,考试之地的围墙上遍插棘刺,使内外无人能逾越,故有此称。
乡试的第一场要做制艺(八股文)七篇,内容不出五经四书。第二场要作论(说理文)一篇,判(判决书)五道,诏(皇帝发布的命令)、诰(朝廷任命或封赠文武官员的文书)、表(臣民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选作一道。第三场试策。明代试策或问经史,或问时务,以关切事理、明白正大为要求。
该科考试中,共录85名举人,黎淳考取了第二十四名,毛瑄和黎淳的堂侄黎民政也同时中举,而刘大夏则在下一科(天顺三年)高中了湖广乡试第一名。
关于这次乡试,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和郎瑛《七修类稿》以及清朝两版《华容县志》《刘忠宣公年谱》(刘世节著)都载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
这年乡试结束,黄州一位考生梦见出了乡试榜,第二十四名是华容增广生(增广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简称增生。明初定制,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后增加人数,廪者遂称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廪生有廪米,增生无之,故增生地位次于廪生),姓名上涂了金,看不清楚。后来榜出,第二十四名举人果然是华容增广生,名叫黎淳。当时,黎淳同刘大夏同住一个旅馆,黎淳开玩笑说:“我的年龄大(34岁),你的年龄小(21岁),来日方长,这科你就让一让吧。”这当然是笑话,一是不可能存在让与不让,二是考试已经结束,三是不让也会考上,因为湖广乡试名额有85个。
次年春,黎淳到北京参加会试。
会试、殿试考试在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又称“春闱”,只有由乡试中试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负责主持,其考场也称“贡院”,中试者叫“中式举人”,而不像清代叫“贡士”。会试中试者均可参加殿试,殿试又称廷试,是由皇帝在殿廷亲自策问的考试。由于殿试只决定考生的排名,所以只要进入殿试,基本上已成为进士,他们努力争取的仅仅是进士的排名。
     状元故里有个传说。黎淳上京赴考之时,刚走出家门,听见一只母鸡迎着他大声啼叫。他觉得晦气,便转身回家。黎母了解情况后说:“这是好事。公鸡不叫母鸡啼,状元出在我家里!”黎淳听罢,欣然上路,但还没有走出村口,看见嫂嫂(也有婶婶和不知身份女人之说)在路边茅草里小解,心想,今天真是倒霉,于是又一次打转。黎母笑着对黎淳说:“出门看见女儿跩(取其音,阴平,华容话“蹲下”的意思),回来修起(或“条”)状元街。”在母亲的开导下,黎淳终于走出家乡,考了状元回来,后来,华容也真的修了一条状元街。
    这个传说虽然有趣,却经不起推敲,因为黎淳参加会试在天顺元年(1457),而黎母元夫人已在7年前的景泰庚午年(1450)去世。嫂嫂之说也站不住脚,他的嫂嫂是广西按察副使刘仁宅的女儿,也就是刘大夏的姐姐,幼承庭训,知书识礼,会在路边小解吗?婶婶更是子虚乌有,其父黎斌在杨黎氏兄弟排行中最小。同时,对于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成年人(34岁)黎淳来说,即使当时发生了这些事,他也不会在乎。他的弟子杨一清就在《〈黎文僖公集〉序》中说过:“先生自布衣时,已怀用世之志。”
到了北京后,朋友们又开了他一个玩笑。黎淳生性严肃正派,从不留连妓馆,追逐声色。同他一起赴考的朋友,事先在他们去旅馆必经街巷的妓院,买嘱一位妓女,让她认清黎淳的相貌,然后相机行事。这天,他们一起走过,妓女对着黎淳亲热地招手叫道:“黎淳!黎淳!”朋友们趁机起哄讥讽他,说他是假正经,一个人背着大家偷着乐,不然,妓女怎么会叫得出他的名字。黎淳知道是大家的恶作剧,轻轻一笑,吟出四句诗来:“小巷春风草木新,忽闻花里唤黎淳。状元本是天生定,故遣嫦娥早报音。”(还有各种版本,诗句大同小异)虽然是个玩笑,但也看出黎淳非常自负和敏捷,不久,他果然中了状元。
还有一个有点神秘的故事:黎淳天顺元年春入京会试,由于路途遥远,走到京师,已经是二月初四了。礼部主管报名登记工作的官员说他来迟了,拒绝报名,并讽刺他说:“少了你还没有人做状元吗?”黎淳应声说:“今科状元就正在我等身上!”报名之后到了旅馆,发现墙壁上有一幅喜鹊图,上面还题有两句诗:“昨夜檐前乾鹊噪,声声报道状元来。”(乾鹊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当然,不久,“果举第一”。
会试的考试分为三场: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黎明举人入场,黄昏交卷,没有完成的,给蜡烛三根,蜡烛点完了还没有完成的,由考务人员“扶”出考场。
第一场考七篇八股文;第二场作论一篇,诏、诰、表内任选一道,判五道;第三场试策一篇。
二月初八,朝廷命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通政司左参议兼翰林院侍讲吕原为考试官,赐宴于礼部。
二月二十,礼部奏:考试等官薛瑄等言,考得试卷三场合格、词理通畅者三百三十人,其余文理平顺堪中副榜者甚众。上命正榜取三百人。黎淳考取会试第二十五名。
    三月十五日,英宗驾临奉天殿亲自主持殿试,中式举人夏积等二百九十四人参考。殿试,是明代三级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又称廷试,内容是时务策论,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策问考生。明代殿试只考一天,且不给蜡烛,中式举人对策完毕交卷后离开。
    十七日,英宗亲阅举人对策,黎淳一篇2600多字的策论“援经据史,酌古准今,明以条陈”的切至之论,打动了英宗,让他看到了“自复位以来,图惟治理,夙夜靡宁,求贤必欲得真才,安民必欲获实效”,“使士正其习,民淳其风,庶几唐虞三代之盛”的希望,御笔钦点为进士第一。黎淳成为了明朝276年间88次的正规科举考试(包括正规的乡试、会试、殿试过程)产生的89名状元(其中,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因“南北榜”事件产生两名状元)之一。英宗赐第一甲第一名状元黎淳、第二名榜眼徐琼(江西金溪人)、第三名探花陈秉中(浙江乌程人)进士及第,第二甲宋英(南直华亭县灶籍)等九十七人进士出身,第三甲姚昶(北直遵化县民籍)等一百九十四人同进士出身。此榜进士还有黎淳的两位华容老乡,程万里(三甲一百零七名)和陈伯良(二甲十三名)。
十八日,宴进士于礼部,(英宗)命忠国公石亨待宴。
十九日,赐状元黎淳朝服冠带,赐诸进士钞各五锭。
二十日,状元黎淳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二十四日,擢第一甲进士黎淳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杨黎氏到黎淳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了,要求复姓的心情更切于上代,黎淳中状元后,曾上疏请求复姓,以便在通报全国的进士录上以杨氏子孙的身份谕告天下,并告慰祖宗。但英宗认为在复辟后的第一次选拔人才,就出现状元改姓的事情,似乎影响不好,没有批准黎淳的请求。后黎淳嘱长子民牧修宗祠,撰家谱,称杨黎氏,仍用杨氏弘农郡堂名。     


第五节 乡试、会试和殿试

明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进行。乡试称“大比”,又称“秋闱”,因定在子、卯、午、酉年八月,故名。参加乡试的生员包括国子监监生和府、州、县学生员,这些生员必须是在科考中获得一、二等的“科举生员”,未入政府各级学校读书但又经过特别考试的“儒士”,也可获准参加乡试。乡试中试者称“举人”。景泰七年(1456)秋,黎淳到湖广首府武昌参加湖广乡试,华容同去的生员有他的堂兄黎子清之长子黎民政和毛瑄、刘大夏,可能还有萧韶、谢万贯、白忠、王俨、陈良佐等人。当时肯定和以往华容赴考的生员一样,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应考必备的书籍、墨卷(当时刻录的往科取中的试卷,即现代的中考或高考的满分作文之类),大家从调关上船,顺流直下汉阳。     

乡试的具体日期从八月初九至十七日,考三场,当日考完交卷出场,第四天再入场参加下一场考试。

乡试的考场叫贡院,明代南北两京及各省皆设。贡院又称举场,即考场之意。贡院又叫棘院,古代考试防范极严,考试之地的围墙上遍插棘刺,使内外无人能逾越,故有此称。

乡试的第一场要做制艺(八股文)七篇,内容不出五经四书。第二场要作论(说理文)一篇,判(判决书)五道,诏(皇帝发布的命令)、诰(朝廷任命或封赠文武官员的文书)、表(臣民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选作一道。第三场试策。明代试策或问经史,或问时务,以关切事理、明白正大为要求。

该科考试中,共录85名举人,黎淳考取了第二十四名,毛瑄和黎淳的堂侄黎民政也同时中举,而刘大夏则在下一科(天顺三年)高中了湖广乡试第一名。

关于这次乡试,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和郎瑛《七修类稿》以及清朝两版《华容县志》《刘忠宣公年谱》(刘世节著)都载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

这年乡试结束,黄州一位考生梦见出了乡试榜,第二十四名是华容增广生(增广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简称增生。明初定制,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后增加人数,廪者遂称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廪生有廪米,增生无之,故增生地位次于廪生),姓名上涂了金,看不清楚。后来榜出,第二十四名举人果然是华容增广生,名叫黎淳。当时,黎淳同刘大夏同住一个旅馆,黎淳开玩笑说:“我的年龄大(34岁),你的年龄小(21岁),来日方长,这科你就让一让吧。”这当然是笑话,一是不可能存在让与不让,二是考试已经结束,三是不让也会考上,因为湖广乡试名额有85个。

次年春,黎淳到北京参加会试。

会试、殿试考试在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又称“春闱”,只有由乡试中试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负责主持,其考场也称“贡院”,中试者叫“中式举人”,而不像清代叫“贡士”。会试中试者均可参加殿试,殿试又称廷试,是由皇帝在殿廷亲自策问的考试。由于殿试只决定考生的排名,所以只要进入殿试,基本上已成为进士,他们努力争取的仅仅是进士的排名。

   状元故里有个传说。黎淳上京赴考之时,刚走出家门,听见一只母鸡迎着他大声啼叫。他觉得晦气,便转身回家。黎母了解情况后说:“这是好事。公鸡不叫母鸡啼,状元出在我家里!”黎淳听罢,欣然上路,但还没有走出村口,看见嫂嫂(也有婶婶和不知身份女人之说)在路边茅草里小解,心想,今天真是倒霉,于是又一次打转。黎母笑着对黎淳说:“出门看见女儿跩(取其音,阴平,华容话“蹲下”的意思),回来修起(或“条”)状元街。”在母亲的开导下,黎淳终于走出家乡,考了状元回来,后来,华容也真的修了一条状元街。

    这个传说虽然有趣,却经不起推敲,因为黎淳参加会试在天顺元年(1457),而黎母元夫人已在7年前的景泰庚午年(1450)去世。嫂嫂之说也站不住脚,他的嫂嫂是广西按察副使刘仁宅的女儿,也就是刘大夏的姐姐,幼承庭训,知书识礼,会在路边小解吗?婶婶更是子虚乌有,其父黎斌在杨黎氏兄弟排行中最小。同时,对于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成年人(34岁)黎淳来说,即使当时发生了这些事,他也不会在乎。他的弟子杨一清就在《〈黎文僖公集〉序》中说过:“先生自布衣时,已怀用世之志。”

到了北京后,朋友们又开了他一个玩笑。黎淳生性严肃正派,从不留连妓馆,追逐声色。同他一起赴考的朋友,事先在他们去旅馆必经街巷的妓院,买嘱一位妓女,让她认清黎淳的相貌,然后相机行事。这天,他们一起走过,妓女对着黎淳亲热地招手叫道:“黎淳!黎淳!”朋友们趁机起哄讥讽他,说他是假正经,一个人背着大家偷着乐,不然,妓女怎么会叫得出他的名字。黎淳知道是大家的恶作剧,轻轻一笑,吟出四句诗来:“小巷春风草木新,忽闻花里唤黎淳。状元本是天生定,故遣嫦娥早报音。”(还有各种版本,诗句大同小异)虽然是个玩笑,但也看出黎淳非常自负和敏捷,不久,他果然中了状元。

还有一个有点神秘的故事:黎淳天顺元年春入京会试,由于路途遥远,走到京师,已经是二月初四了。礼部主管报名登记工作的官员说他来迟了,拒绝报名,并讽刺他说:“少了你还没有人做状元吗?”黎淳应声说:“今科状元就正在我等身上!”报名之后到了旅馆,发现墙壁上有一幅喜鹊图,上面还题有两句诗:“昨夜檐前乾鹊噪,声声报道状元来。”(乾鹊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当然,不久,“果举第一”。

会试的考试分为三场: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黎明举人入场,黄昏交卷,没有完成的,给蜡烛三根,蜡烛点完了还没有完成的,由考务人员“扶”出考场。

第一场考七篇八股文;第二场作论一篇,诏、诰、表内任选一道,判五道;第三场试策一篇。

二月初八,朝廷命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通政司左参议兼翰林院侍讲吕原为考试官,赐宴于礼部。

二月二十,礼部奏:考试等官薛瑄等言,考得试卷三场合格、词理通畅者三百三十人,其余文理平顺堪中副榜者甚众。上命正榜取三百人。黎淳考取会试第二十五名。
    三月十五日,英宗驾临奉天殿亲自主持殿试,中式举人夏积等二百九十四人参考。殿试,是明代三级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又称廷试,内容是时务策论,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策问考生。明代殿试只考一天,且不给蜡烛,中式举人对策完毕交卷后离开。
    十七日,英宗亲阅举人对策,黎淳一篇2600多字的策论“援经据史,酌古准今,明以条陈”的切至之论,打动了英宗,让他看到了“自复位以来,图惟治理,夙夜靡宁,求贤必欲得真才,安民必欲获实效”,“使士正其习,民淳其风,庶几唐虞三代之盛”的希望,御笔钦点为进士第一。黎淳成为了明朝276年间88次的正规科举考试(包括正规的乡试、会试、殿试过程)产生的89名状元(其中,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因“南北榜”事件产生两名状元)之一。英宗赐第一甲第一名状元黎淳、第二名榜眼徐琼(江西金溪人)、第三名探花陈秉中(浙江乌程人)进士及第,第二甲宋英(南直华亭县灶籍)等九十七人进士出身,第三甲姚昶(北直遵化县民籍)等一百九十四人同进士出身。此榜进士还有黎淳的两位华容老乡,程万里(三甲一百零七名)和陈伯良(二甲十三名)。

十八日,宴进士于礼部,(英宗)命忠国公石亨待宴。

十九日,赐状元黎淳朝服冠带,赐诸进士钞各五锭。

二十日,状元黎淳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二十四日,擢第一甲进士黎淳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杨黎氏到黎淳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了,要求复姓的心情更切于上代,黎淳中状元后,曾上疏请求复姓,以便在通报全国的进士录上以杨氏子孙的身份谕告天下,并告慰祖宗。但英宗认为在复辟后的第一次选拔人才,就出现状元改姓的事情,似乎影响不好,没有批准黎淳的请求。后黎淳嘱长子民牧修宗祠,撰家谱,称杨黎氏,仍用杨氏弘农郡堂名。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26:1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任职翰林院

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统称翰林。翰林院的作用:

一、储备人才,提供政治精英。谭天星教授在《明代内阁政治》中对阁臣的初官出身进行了分类,发现有77.3%的阁臣都是由科举进士出身而进入翰林院为初官的。至于六部高官,根据《明史·职官志二》中记载:“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可见六部官员中出自翰林者甚多。明制,翰林院官“始自詹士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循至学士,其转则吏部尚书、侍郎,以致内阁,”总之,黎淳前途一片看好。

   二、直谏、评荐以及选拔人才。翰林职官作为天子近臣,以论思为职责,对皇帝往往担负着忠言直谏、清明政治的责任。在明代官员的考核、升降方面,除了依靠吏部的慎重铨选和宪台的严格监督外,翰林院职官对官员的品评和举荐意见也十分重要。

   三、纂修典籍国史,保存文化遗产。明代翰林对后世贡献较大的事件主要有三:1、纂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2、编写明代历朝实录;3、收集保管书籍资料,为后世的研究提供档案材料。

翰林院修撰,就是翰林院编修官,编修官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编辑、纂修史书(如历朝《实录》等)、记注起居、担任科举考试官、充当使臣等。

黎淳进翰林院的第二年,就参与了《大明一统志》的修撰,任纂修官。

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黄篪、刘俨、丁凤等按《大元大一统志》体例,纂成《大明志书》。洪武六年(1373年)续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24卷。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寰宇通志》,以当时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以及所属一百四十九府为目,下设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等38门,作简略说明。书末记述相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形势。凡经书所载,咸在网罗;而子史所传,则举当收录,比较系统而集中地保存了明代政区的有关地理资料。但因纂修的时间仓促,参加人员多杂,书中也存在着地理错置、张冠李戴、以无说有等弊病。古今学者多有批评。

英宗敕谕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彭时、翰林院学士吕原:“天下舆地之广,不可无纪载以备观……文祖太宗皇帝尝命儒臣修之,未底于成。景泰间虽已成书,而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今命卿等折衷群书,务臻精要,继成文祖之初志,用昭我朝一统之盛,以幸天下,以传后世……卿等其尽心毋忽。”所修之书,即后来的《大明一统志》。

在编写过程中,可能与黎淳是岳州人有关吧,他具体负责岳州部分的任务,他在《古泉八景图序》中说:“皇上复辟纪元之初,图新一代文献,首诏翰林儒臣,取天下郡邑志而纂修之。予时始入馆,于岳郡嘉山水忝司笔削。”

天顺五年志书修成,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还根据级别赏赐总裁、纂修官等撰修人员多少有差的金币。

天顺七年,黎淳任礼部会试同考试官。当时,会试设主考官2员,同考试官12员,其中《易》《礼》《春秋》三经各2员,《书》《诗》二经各3员。考试官之外,会试还设有提调官、监试官、收掌试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受卷官、巡绰监门官、搜检怀挟官共十余名。刘大夏、李东阳、倪岳都从该科会试中脱颖而出。

中间还有一个沉重的插曲。二月初九会试首场日,大风,试院失火,试卷尚未成文,烧死应试举人90多人。英宗改期八月会试,刘大夏于是成为了二百五十个中式举人中的一员,并由礼部引导集体陛见。英宗又定于第二年(天顺八年)三月初一殿试,但英宗却于正月十七去世。三月十五日的殿试由明宪宗主持,刘大夏以三甲二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会试前,刘大夏就住在已经在翰林院任职七年的黎淳家里,考试时遇到试院失火,考试改期,正准备回湖南的时候,黎淳夫妇予以恳切的挽留。黎夫人说,湖南路途遥远,一去一来费时间,花盘缠,不如就在黎家住宿学习,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八月参加考试了再说。于是刘大夏就留下来了。黎淳夫妻的乡友师生之情,确实感人,也可以看出黎淳和刘大夏的关系不同一般。当时,黎淳俸禄不高,人口多,家庭并不宽裕。

    天顺八年(1464 )正月十七英宗朱祁镇驾崩,其长子宪宗朱见深于二十一日即位。礼部尚书姚夔等进经筵(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仪注,从八月初二日开始,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会讲。黎淳为经筵讲官之一。

   经筵是中国古代皇帝教育的重要制度。与此前的朝代相比,明代的经筵制度更趋完善,包括每月三次的“经筵”和更为日常化的“日讲”。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更为宏大而繁琐的仪式,后者的仪式则较为简略。经筵和日讲均属于皇帝的御前讲席,为皇帝在经筵和日讲上讲课的都是科举出身的翰林儒臣,分别被称为“经筵讲官”和“日讲官”。除了经筵讲官和日讲官外,还有知经筵、同知经筵、侍经筵、展书官、书讲章官等也参与经筵和日讲活动,与经筵讲官一起,统称为“经筵官”。经筵讲官和日讲官,即直接给皇帝讲经史的讲官。

    正统初年始定经筵时,即有“月之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进讲的规定。明制,在确定开经筵后,首先要确定一名勋戚大臣“知经筵事”,天顺后内阁首辅同任此职。一名或多名内阁大学士“同知经筵事”,共同负责与经筵有关的各项事宜。在开讲时,九部六卿(明代六部尚书与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此国家政府中分管国家各项工作的九位最高长官,合称六部九卿)、学士、祭酒等朝廷大臣几乎全员参加,在现场“侍班”,因而经筵又叫“会讲”,由此可知经筵仪式何等隆重。

    关于进讲的内容,要先由内阁确定主题,讲官根据这一主题拟写讲章后,还要提交给内阁审定。定稿后,交付给制敕房,由制敕房官员“高头白手本”写成,誊抄两份。经筵前一日,参与经筵各官都要在家将衣冠带履熏香,斋戒沐浴。进讲前,“轮讲官各默诵所讲之章,敬慎之至也。”经筵结束后,光禄寺在左顺门之北设宴,也就是奉天门东庑,尽是“珍馐、良酿”,极尽丰盛,所有参与经筵的官员至此地享用皇帝所赐酒饭。讲官还可携带家仆、部属将剩余饭菜带走。

经筵、日讲进讲的主要是关于治国、施政、修德、正心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先圣先贤的精粹之言、历朝历代兴亡更替之事,间或根据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及皇帝的个人条件加以选择。经筵规定主讲《四书》《五经》,进讲只不过根据预先写好的讲章,照本宣科宣读一番,教与学并不就授课内容进行沟通交流。经筵教育真正重要的还是经筵教育本身,朝廷需要通过它向天下臣民宣示朝廷崇儒重道的姿态。

担任经筵讲官是有条件的,一是资格,要在翰林院及其迁转机构春坊工作过。二是资历,必须是科举出身,科举成绩突出的人,尤其容易被点中经筵官。三是德行与修养的要求。要有高洁的德行、良好的修养和得体的举止。四是学识必须渊博通达,能够顺利解答皇帝可能提出的问题。四是外貌、声音条件,如身材高大,五官端正,眼光明亮有神,有一副长而美的胡须;声音洪亮,有节奏,口音纯正,不杂乡音。当然,外貌声音并非唯一标准,有时也让位与德行与学识。五是具有丰富的教学阅历和经验。

经筵讲官的任用一般采用官员兼职的办法,具体人选要会议推举,即“会推”。根据惯例,经筵讲官、日讲官基本上都从翰林院修撰以上各官及兼有相应职衔的朝廷官员中遴选。讲官会推要召集吏部、礼部、翰林院的堂上官(如尚书、侍郎、学士等)参加,由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主持,“公同推举,具名陈奏”,将提名交给皇帝后,由皇帝亲自选择决定,可见其选择过程是非常慎重的。

经筵讲官品秩虽然不高,但是却被比作古代能坐而论道之官、位极人臣的“三公”,并且能得到皇帝的优厚待遇:丰厚的物质赏赉,如宫鹅、麦饼、时鲜、牙扇、罗衣、绯袍、金带、白金、宝镪(皇家所赐的钱)等;隆重的礼遇,皇帝经常称讲官为先生,而不称姓名,以示亲热。按照惯例,讲官死后,还能得到谥号;皇帝除对讲官进行物质赏赐的同时,也会升擢其中一些讲官,恩荫部分讲官的子孙,以示对讲官进讲辛劳的肯定和鼓励。

可知,黎淳能够担任经筵讲官,说明他在各方面都具有不同一般的优势,而且前途看好。因史料缺乏,现在已经看不到黎淳当年的经筵讲稿了。

与此同时,黎淳参与了英宗实录的修撰。

宪宗即位才七个月,就废了刚刚册立一个月的皇后吴氏,并追究处分了在选后中做了手脚的宦官牛玉。南京刑部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翔、李钧等五人联名上疏,他们认为皇后旋立旋废,处理虽善,未成大害,但“忧烦朝廷,惊骇中外,亏损国体,贻笑后世”,因而一请重治牛玉,明刑法以正朝纲,二请吸取教训,鉴往事以防后患。还提出预防三策。这份奏疏言辞犀利,尤其三番五次提到废后之事,而且说是贻笑天下,宪宗认为是在揭自己的伤疤,大为恼火,特下一诏,谓其“妄言邀誉,希求进用,令吏部俱调远方”。诸给事、御史交相上奏章论救,最后他们还是被调任偏远州的判官:王徽贵州普安,王渊茂州,朱宽潼川,李翔宁州,李钧绥德。

在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的同时,黎淳也出手了。他上书他殿试时的读卷官,也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李贤,洋洋洒洒二千余言,希望李贤竭尽全力,以挽回宪宗之意。他写这封求救信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五给事中的奏章中直责“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李贤虽然没有让宪宗回转心意,但对黎淳的忠直敢言和才具还是非常看重的。



               第七节 任职东宫(1)

明朝规定,“内外官皆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1《正百官·严考课之法》)这说明,在明朝,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中央官吏,通常都要经历三、六、九年的考满(考满,是指给官吏规定一定的任职期限,期限届满之后,对其在任期内的德业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等次决定对官吏的去留及职务升降的制度)。

成化二年(1466) 三月十六日,黎淳九年秩满,通过考满,升为詹士府左春坊左谕德(从五品)。詹士府是辅导太子的专门机构。詹士府统领下辖的三个机构,即左、右春坊及司经局。詹士府设有正官詹士、少詹士等职;左春坊设有大学士、左庶子、左谕德等职;右春坊设官与左春坊同;司经局设有洗马、校书等职。詹士府的具体职能有:一、讲读和陈说。讲读是詹士府官员的日常基本职责,同时也是詹士府最为重要的职能。“詹士掌统府、坊、局之政事,少詹士佐之。凡入侍太子,与坊、局翰林官番值进讲《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诸书”,“春坊大学士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明史卷73《詹士府》)讲读之余,加以陈说,达到学与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陈说的内容往往是“民间厉害,田里稼穑,古今孝悌忠信,文学才贤诸故事”。(明史卷73《詹士府》)二、上情下达,承上启下。太子长处深宫大院,皇帝忙于政事,无暇分身,所以见面次数不多,遇大事,就需要一些官员从中周旋调和,太子身边的辅导官毫无疑问地充当了这一角色。三、礼仪、规谏、弹劾和规正。

成化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英宗实录》修成,宪宗御奉天殿,监修官太保会昌侯孙继宗、总裁官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文等率纂修等官行礼,进《英宗实录》,宪宗起立受之。继宗等上表并宣读,文武百官、英国公张懋等致辞。宪宗制曰:“英宗睿皇帝功德配天,纪述详实,朕心欢庆,与卿等同之。”礼毕赐宴礼部。是日赐监修官、总裁、副总裁、纂修官、校正官、催纂官、誊录官等有差,纂修官之一的黎淳受赐白金三十两、文绮三表里、罗衣一袭。

八月二十五日,因修英宗实录之功,黎淳升左庶子(正五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连升了两次三级。

十二月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受到宪宗批评,但依然被信任,没有影响到仕途。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27:19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节 回乡展墓

    从天顺元年进京参加春闱,到成化七年春,黎淳离开家乡已经有了十五个年头。

    由于离家日久,一腔乡思,无日不有。于是黎淳请求回乡展墓(祭扫祖墓)。通政使上报,皇帝交给吏部处理,核实之后,吏部又予以复奏,说情况属实,请求予以准假。二月三十日,皇帝指示批准,并赐予路费。第二天,黎淳穿官服,执手板,上朝谢恩。第三天,上殿辞别皇帝,于是上路。

    在此期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李东阳,领头向黎淳在京的学生和门生倡议:“我们的先生朴庵公大节凛凛,忠孝两全,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对老师衷心信服,情谊永记在心。老人家回乡展墓是近些年来的一件大事,大家不能没有诗作。”当时门下的很多门生已到全国各地做官,只有兵部主事刘大夏、刑部主事尚敬,进士王俨和朱绅、举人杨一清等响应,黎淳同考礼部会试时的门生吏部郎中倪辅、兵部主事许章、刑部主事许盛、行人左司副姜谅等也写诗和之。李东阳将大家的诗作收集起来,还写了一篇情文并茂的诗序。现在能看到的诗有两首,是李东阳和杨一清的作品。

             奉送朴庵先生归湖南省墓

                    李东阳

         冉冉青衿白鹭行,十年趋走向门墙。

         文章北斗心长在,杖履春风坐不忘。

         宫省楼台通翰苑,洞庭山水过潇湘,

         故园只隔孤帆外,有意扁舟系草堂。

            

            送朴庵先生省墓归湖南

                  杨一清

        南国垂髫上帝京,一经何幸有师承。

        春风力遍庭前草,夜雪吹残帐里灯。

        仙路几年瞻阆苑,故园三月梦巴陵。

        明时昼锦人都羡,欲赋阳春恐未能。

这时,黎淳一家大概有10口人:黎淳、夫人金氏,偏房京城白氏,(三夫人王氏可能还未进门,因其子民信生于11年后的成化18年)民牧、民表、民衷及才五岁的民安四兄弟,和可能已经出生的三个女儿,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队伍了。

黎淳省亲之路应该走的京杭大运河这一条线,我们从他的诗歌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一家人先骑马乘车或坐轿,从陆路到达通州,然后乘船南下。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一路走来。

在路途,黎淳可能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督促儿子们读书,温习功课;二是登临沿途名山胜水,寻访古迹,这是他少年时期就养成的爱好;三是应酬所经之地慕名来访的官员或拜访朋友。

至于黎淳这次省亲之旅,他到底在哪些地方留下了有据可查的“足迹”,500多年后的我们,除了从有限的史料中获得一点外,其余的就不知道了。《黎文僖公集》及其他资料上留下了黎淳省亲路上一些零星的足印,而且这些足印还有些可能是返程中留下的。

一、临清义举

    出了北直隶,船就到山东临清了。临清是当时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的大城市,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

    路过山东临清时,他首先想做的事,就是去看望少年时好友董廷圭。董廷圭累官山东道监察御使、巡抚河南监察御史,成化四年三月升任山东按察司副使。董生性廉洁,处事以义作为进退原则,遵纪守法,别人也不敢通过他谋取私利,人称铁面御史。担任御史十五年,足不履权贵之门,权贵也不认识他,朝里无人,所以只能外补到地方任官。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构。其职责是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澄清吏治。遇重大案件,要与都指挥使司(地方最高军事机构)和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二司会议,报告抚按,听命于部院。按察司设按察使一人,别称臬台或臬司,正三品,副使无定员,正四品。这时,董廷圭已任按察副使三年整。

    得到的消息却让黎淳感到悲伤:董国器到京出差,而董夫人却刚刚不幸病逝。此时,董的长子董贤26岁、次子董益25岁,均已成家。据董氏家谱记载,董贤以恩进士任河南某县教谕,董益为太学生,但是否发生于此前或此后没有资料证明,此时却不在临清。黎淳到灵前致哀慰问董家人后,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自己做主,出钱请人将董夫人灵柩运送到华容老家安葬,因为不知什么时候董廷圭才从北京回来,就是派人去报信,也会拖延不少时日,而天气渐渐转暖,灵柩不能久等。

    不过据董氏家谱记载,董夫人蔡氏,生于洪熙元年(1425),殁于成化十九年(1479)。请人送灵柩的事虽然存在,但中间一定有小小的出入,至于到底在哪里,在现有资料占有的情况下,目前暂时无解。

    二、江苏沛县歌风台吊古

    沛县,又名沛泽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当时隶属徐州直隶州。沛县历史悠久,是刘邦故里、大汉之源,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

    歌风台为纪念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所著《大风歌》而兴建,现在位于徐州市沛县县城中心汉城公园内,为“沛县古八景”之一。公元前196 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还归故里,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酒酣兴起,这位马上归来的开国皇帝、布衣英雄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刻大风歌碑高一丈一尺,宽四尺四寸,字体浑圆虬劲,结构匀称优美,据《沛县志》和《徐州府志》记载,为东汉蔡邕或曹喜所书,今人冯亦吾先生考证为西汉沛人文学家爱礼所书。诸说不一,但都认为是我国的书法珍品。黎淳本质是诗人,到此历史文化厚重之处,不能没有诗作,而且还是两题三首:《歌风台》《再游歌风台》(二首)。读了黎淳诗作,觉得主体还是翰林文章中正平和的特点,但《再游歌风台》之一的后两句确是老人家少有的诛心之论,把汉朝开国皇帝狠狠揶揄了一把:“留侯仙去韩彭死,猛士非伊更有谁?”张良隐居了,韩信、彭越被您害死了,猛士除了您还有谁啊!《再游歌风台》也可能是黎淳返京再次路过歌风台时的作品。

三、淮阴淮阴祠抒怀  

淮阴祠,就是韩侯祀祠,位于江苏淮安市镇淮楼东约200多米处。韩侯祠是纪念汉初军事家韩信的祠,也是淮安城著名的名胜古迹。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开国立下赫赫功勋,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黎淳在《谒淮阴祠》(二首)诗中,依旧秉持《再游歌风台》的思想感情,对刘邦杀戮功臣、自毁长城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对韩信的被害也感到深深的惋惜。这类诗在黎淳诗中是不多见的,可以提供解读黎淳思想多面性的钥匙。

        钟室英魂一剑红,此时诸吕正谋封。

       汉虽自戮刘家将,天却全诛吕氏宗。



       惠性仁柔吕性粗,高皇应悔列侯诛。

          惊心龙驭升天日,飞诏军中杀狗徒。

    四、徐州吕粱山观洪
    徐州吕梁山,位于现在徐州铜山区东南20余公里处。位置即在今铜山区伊庄镇吕梁村。历史上,黄河改道流经徐州,著名险滩吕梁洪便在吕梁山下。黎淳这首《吕梁洪》在写作技巧上是有其特点的,“天地设险阻,石林森剑峰”,开头两句简练的描写,写出了吕梁洪的险奇特点,由此生发,中间议论为诗,歌颂了大禹的开拓之功,最后二句以景物描写作结,韵味悠长:清风偃波引双棹,长天杳渺飞晴鸿。

    五、钱塘童庶子村庄访友

    童庶子,名缘,字大章,景泰二年(1451)辛未科二甲72名进士,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多才多艺,善绘事。黎淳和童缘从成化二年起,就在东宫任职,现在同在詹事府为官,关系一定很和洽,否则,黎淳就不会在出扬州进了长江后溯江而上,多走这几百里去拜访他了,当然,他想去那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走走也是原因之一。

《宪宗实录》载,成化八年五月,右春坊右庶子童缘服阕复任,可知此时童缘正在钱塘老家守制,黎淳顺道相访。

                    访童庶子村庄

              酒酿门前水,诗题画里山。

              板桥芳草渡。茅舍绿溪湾。

              客为忙来少,官因静得闲。

              殷勤堤外鹤,相送暮云还。

奔波千里,来到好朋友兼同僚的家乡,一起欣赏乡村景色,真是说不出的愉快。可能是童庶子村庄风景宜人,拨动了他思想深处的那根弦,于是,又写下了一首《题童大章庶子庄》诗。

     六、南京访友、览胜

    杭州到南京水路便利,一路风景如画,不知不觉就到了南京。黎淳首先要到南京翰林院,因为翰林院有他的同年陈秉中。

    陈秉中(1422~1475),字宗尧,浙江乌程县人。于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获得第二十名。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黎淳榜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和黎淳一起参与过纂修《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成化三年(1467)升侍讲,成化四年五月,改为南京翰林院侍讲,署院事(代管翰林院事)。因为同属于三鼎甲惺惺相惜的缘故吧,黎淳、徐琼(榜眼)、陈秉中三人关系非常深厚。陈秉中父亲已逝,只有慈母在堂。黎淳执子侄礼,升堂拜见陈母。黎淳母亲去世了二十多年,父亲去世更早,见到陈母,如见自己慈母,就在陈家停留了一个多月。

    陈秉中生性孝友,所得俸禄资财都分给兄弟,赈恤族人,囊无留资。这或许是与黎淳相得的另外一个原因吧。遗憾的是几年后,陈秉中因母丧归乡守制,于成化十一年(1475)在老家去世,黎淳和侍讲徐琼“抱弓剑以长号,悲故旧之零落”。黎淳拭泪为陈秉中写下了真情动人的《南京翰林院侍讲一清陈先生墓志铭》。这是后话。

   在停留南京期间,他游览了当地名胜,作品只留下点明了具体地址的《谢安墩》一诗。谢安墩,东晋谢安与王羲之登临处。在今南京市城东隅蒋山半山上,是一处人文意蕴特别深厚的古迹。黎淳游了谢安墩,也许没有写诗的冲动,但是想到王安石的《谢公墩》诗后,觉得自己“不能已于言”,于是写下了《谢安墩》一诗。诗前小序中说:“谢安墩在半山寺后,王介甫故居近之,因号半山。有诗讽墩,予亦续貂。”我认为,如果是别人写一首类似的游戏之作,黎淳或许不会如此认真,主要是他对王安石的为人为政有成见,从“新法残民却昧天”就可看出。而且“无儿可续半山传”更透出对王安石的厌恶与王无儿的庆幸。全诗都是以谢安作比照来贬斥王安石,一正一反,爱憎迥异。他还留下了一组八首的南京怀古诗。   

   七、宿松小孤山观光

    黎淳一家离开南京后,逆江而上,进入安徽境内。小孤山,就是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六十公里长江中的独立山峰,周围一里,海拔78米。形态特异,孤峰耸立,以奇、险、独、孤而著称。因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以及后世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此地还流传有小姑娘娘、小姑嫁彭郎等民间传说。明代是小孤山寺庙鼎盛时期,洪武二年(1369)朝廷遣良工、派官员,对寺庙进行维修和致祭,封女神为“天妃圣母”,永乐年间,封山神为“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并遣官司致祭。为安南兵事,成祖遣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先后于永乐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永乐七年二月五日两次祭山。宣德二年二月七日,又遣龚良上山致祭。黎淳路过此地,必然也要慕名观光,并留有《小孤山》律诗一首。

    八、望江忠洁王庙吊屈原

              忠洁王庙(原注:在华阳镇)  

           汨罗千古浸忠魂,东到同安庙独存。

           霸业无心资药石,骚经有恨在乾坤。

           明廷赐号春秋祀,江水涵灵日夜奔。

           欲采苹蘩荐香醴,好风俄忽过祠门。

    望江县是安徽省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长江水道黄金地段,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即源于此。唐武德四年(621)以后一百多年间,曾属同安郡。望江县华阳镇位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古雷水之滨,扬子江畔,是望江县城所在地。望江有四处忠洁王庙,都是纪念屈原的。其中有一处后来还经时任县令的宋端修缮过,县志留有记录。

    九、九江游白乐天寺

    黎淳游白乐天寺,留诗一首。

九江之后,只千把里水路,就入洞庭,进沱江,一天功夫到了县城,岸上家人迎接自是不提。也可以不走洞庭湖,船再行百里,靠调弦口,由沱江顺水而下华容。

状元回乡扫墓,乡人奔走相告,官府也是互通消息,岳州内外,无人不知东宫少庶子黎淳状元回来了。

居乡期间,可想而知,祭拜祖茔,拜访长辈,接待亲友,自是题中应有之义。邻近县邑、岳州府和湖广省府也少不了接他去走走,请他为当地儒学、名胜、关津、人物等写点文字,以光治绩和教化之德。他在省府逗留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住处也成了后世的名胜古迹,黄鹤楼南在清朝末年还有“状元居”建筑存世,“状元居”三字匾额犹在。江夏县志曰,“以黎淳读书其中,故名”。他从前多次到此考试,但仅一平常秀才耳,即使每次都寄宿于此,但有谁知道?他这次挟状元之光环衣锦还乡,贵为省府座上之宾,在临江馆舍住了一久,早晚之间曾于此读书作文,人们才会留意于他,并以此为荣,书匾纪念,馆舍遂成古迹。据有关资料可以知道他去过潜江、岳阳、武昌等地,并有诗歌作品为证,他的名作《汉水赋》可能就写在展墓期间,而且更可能就在武昌写的。

    当时规定,除去路途往返时间,在家时间为两个月,黎淳因病直到成化九年十一月初才回京。

    期间,成化九年刘大夏迁兵部车驾司郎中,出差到山东河南,便道回华容省亲,他们应该同时在家乡生活了一段时间。

            

                 第九节 任职东宫(2)

成化十年(1474 )秋,黎淳主考顺天府(北京地区)甲午科乡试。主持乡试的主考有二人,南北两京乡试主考由翰林院或詹士府春坊官担任。

考完第一场,他看到一份优秀试卷,便记在心里。后来发现这位考生第二场、三场试卷,竟与第一场大不相同,水准差得太多,便怀疑中间有舞弊行为。于是就取出墨卷核查,原来是誊录书写人员受了贿赂,将该考生后场的答卷换成了别人的。按规定,誊录人员应将弥封的考生墨卷用朱笔誊抄三份送考官阅评,要求是“务依举人原卷字数、语句誊录相同,于上附书某人誊录无差,毋致脱漏添换”。黎淳发现问题后,严厉追查。最后取该卷考生为本科乡试解元(第一名),他就是名士马中锡,并于次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右都御史。马中锡的小说《中山狼传》是一篇多次选入大中学校教材的名篇,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得到广为流传。

成化十三年 ,黎淳参与修撰的《续资治通鉴纲目》告竣,升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兼翰林院侍读,职在刊缉经籍,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学。这是成化三年升任左庶子离开翰林院后再次回翰林院兼职。

    十二月十八日,黎淳针对有关衙门,不遵守科场作文定式(格式)上奏,请求申明科场原定制度,颁降学校永远遵守,并惩办有关人员。皇帝责成礼部调查汇报,然后部分落实。

成化十四年二月十五日,皇太子(弘治帝孝宗朱佑樘)出阁进学,“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王献,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黎淳,翰林院学士谢一夔,右春坊右庶子汪谐,司经局洗马郑环、罗璟更番侍班”。“更番侍班”即黎淳和另外几位官员在太子学习期间,轮流值班(入直),随侍太子,以备顾问,具体管理协调与读书有关的日常事务。自黎淳任职东宫以来,此时东宫才真正有了主人,因为此前一直没有太子,也就是宪宗一直未立太子。

洪武中,“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詹事府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春坊大学士掌……讲读之事,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各奉其职以从”,此外还有洗马、校书、正字等官。英宗复辟以后于天顺二年确定了皇太子出阁讲学的仪制。太子首次出阁讲读之日的早上,“礼部、鸿胪寺执事官于文华后殿行四拜礼毕,鸿胪寺官请东宫升文华殿……三师、三少并宫僚以次序于丹陛上行四拜礼毕,各官以次退出。内侍官导东宫至后殿升座,以书案进,每日侍班侍读讲官入……以次进读,叩头而退”。实际上太子出阁就读,就如平民百姓八岁就学一样,但因其是国本所系,所以又要有这一应的礼仪,以示隆重。与此同时,还确定了太子每日讲读的常仪。“每日早朝退后,东宫出阁升座,内侍以书案进……侍班侍读讲官入……”,先读《四书》,次读经书,或读史书。读《四书》由东班侍读官伴读,经史由西班侍读官伴读,读过之后各官退出。到巳时,各官再入,由侍讲官讲解刚才读过的书,讲过之后由侍书官侍习写字,写完之后,各官叩头退出。“凡读书,三日后一温,背诵成熟,温书之日,不授新书。凡写字,春夏秋日百字,冬日五十字。凡朔望节假及大风雨雪、隆寒盛暑,则暂停”。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太子每日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三项内容:读书、听讲、写字,均在上午进行,“午膳后从容游息”或习骑射。与这种学习活动相适应,每日要用侍班官二员、待读讲官四员、侍书官一员陪伴、辅导,对他们的要求是:侍读官伴读“务字音正当,句读分明”,侍讲官进讲“务要直言解说,明白易晓”,侍书官侍习写字则“务要开说笔法,点划端楷”。自是以后,太子读书的一应礼仪、程序俱备,为以后历朝所沿用,虽略有变更,但不出此大格。明代皇太子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强调慎选师傅、侍讲侍读等官。为太子选师从小就注意。小时候“必选淳谨老成颇知书史宫人……保抱扶持;迨夫稍长,严敕东宫老成内臣……教之诵习孝经;……及其渐长,建立宫僚之时,……慎选名实相符、才德老臣,学问醇惟、端良重望之臣,以克其任”,于此可见对于太子教育的拳拳用心。也由此知道,作为管理太子每日讲读的侍班官之一的黎淳学问、人品乃至教育管理艺术在翰林院都是出类拔萃的。

三月十四,黎淳担任了成化戊戌科殿试的读卷官(协助皇帝阅卷)。黎淳前后分别担任过一次乡试、会试、殿试的考官(乡试是主考),所以门生较多。

在此期间,他还留下了拒收学生宋端红云布的清廉佳话。            

宋端,字名表,湘阴人,与黎淳颇有渊源,是黎淳朋友加僚属宋敏的儿子,在他门下学习过三年的学生。天顺三年,宋端参加原籍山东乡试,以第19名中举。黎淳非常高兴,写了《赠宋民表隽乡闱序》一文,成化八年宋端35岁时中进士,成化十年至十三年任华亭知县。

宋端送的红云布,是松江地区(包括华亭县)的特产。文学家万历举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黎淳也并没有因为此事与宋端断绝师生之谊,还把对宋端父子赞赏有加的两篇文章留了下来,后人收入了他的文集。
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28:13 | 只看该作者
    黎淳年谱

     

1380      洪武十三年

    ◎黎淳父黎斌出生。黎斌字楚仁,原名如㻞,后改名斌,善楷书。以黎淳贵而获赠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

    从黎斌出生之年到永乐初赴京,其间具体情况不详,从华容万历县志简略记载中得知,洪武年间,其父黎仕祯因为官司所累而死,以致家徒四壁,黎斌曾出家做过一段时间的和尚,不久被择为县吏。

1391    洪武二十四年

    ◎元氏(黎斌夫人)出生。

1403    永乐元年

    ◎王夫人(黎斌二夫人)出生。(族谱称王淑人,徐溥作黎淳神道碑中曰:祖妣徐氏,妣元氏,继妣王氏并赠夫人)

1404    永乐二年(或四至六年中的任何一年)

     ◎黎斌送华容诸生到南京修永乐大典,中途一人逃逸,黎斌自代,因书法好而受重视。通过考试,成绩优等,按例得赐白银锦缎。国子学元吉以女妻之。时文定公杨溥曾赠诗黎斌。

1408     永乐六年

    ◎永乐大典修成后,授黎斌八品官,任直隶祁门丞,因丁母亲徐氏忧服,未行。

1421     永乐十九年

     ◎黎斌长子黎浚出生,元氏夫人所出。黎浚字资深,庠生,著有《章华十咏》行世。因子民献(举人,曾任许州知州)获赠奉直大夫。

1423   永乐二十一年      1岁

    ◎古历十月二十九日,黎斌次子黎淳出生于湖广省华容县,元氏夫人所出。

1426  宣德元年           4岁

    ◎黎斌三子黎沾出生,元氏夫人所出。黎沾字太濡,号居易。

1428  宣德三年           6岁

◎黎斌四子黎沧出生,王氏淑人所出。黎沧,字太清,号素轩,廪庠生,诰封文林郎,正议大夫。

1431  宣德六年        9岁

◎根据民间有关给土地戴纸枷的传说,此前几年应在老家读蒙学。

◎黎斌任江西宁县(现江西修水)县丞。

1441   正统六年         19岁

    ◎ 黎斌以病乞归。黎淳于此11年间,先后从黄邦节、周铭先生读书。

1442    正统七年        20岁

◎黎斌去世,享年63岁。葬板桥牛皮山梓华庙下东麓。

1442—1447    正统七年至十一年     20—23岁

    ◎黎淳在家和兄长黎浚一起读书,或在在县学读书。赵珂来华之前进学(补博士弟子员)。
1445  正统十年         23岁

    ◎浙江黄岩人赵珂授华容教谕;黎淳在县学读书。

1447  正统十二年       25岁

    ◎湖广省乡试华容无人上榜。

    ◎当时,黎淳学识才华当在湘北士子中有一定影响,赵珂将黎淳力荐于督学宪佥韩阳。

1450  景泰元年        28岁

    ◎湖广乡试,华容六人中举,其中董廷圭(字国器)中解元——乡试第一。

1453   景泰四年      31岁

    ◎湖广乡试,华容中举2人。

    ◎秋闱后,进圆觉寺读书,后世称其读书处为龙峰书院。圆觉寺,在胜峰乡(现并入章台镇)的龙秀村(现并入话岗村)蜈蚣山。

1454   景泰五年      32岁

    ◎刘大夏始从黎淳读书,同处二载。        

1455    景泰六年       33岁

◎长子民牧(本恕)出生。

1456      景泰七年      34岁

◎湖广乡试以第二十四名中举。

1457  天顺元年       35岁

◎二月八日,命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通政司左参议兼翰林院侍讲吕原为考试官,赐宴于礼部。
      ◎二月二十日,礼部奏:考试等官薛瑄等言,考得试卷三场合格、词理通畅者330人,其余文理平顺堪中副榜者甚众。英宗命正榜取300人。黎淳考取会试第25名。
      ◎三月十三日,礼部侍郎邹干奏殿试天下举人294名,合请读卷并执事等官。十五日,英宗在奉天殿亲策举人夏积等294人。
      ◎三月十七日,英宗亲阅举人所对策,赐黎淳等294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黎淳举进士第一。

◎三月十八日,宴进士于礼部,(英宗)命忠国公石亨待宴。

◎三月十九日,赐状元黎淳朝服冠带,(赐)诸进士钞各五锭。

◎三月二十日,状元黎淳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三月二十四日,擢第一甲进士黎淳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登科后,黎淳上疏请求复姓,英宗认为复辟之初,“首拔得人,奚用更张”,未允所请。

     ◎十岁的李东阳开始受业于黎淳门下,五年后举顺天府乡试。     

     ◎兄黎浚卒,终年37岁。

     ◎ 次子民表(本端)出生。

1458  天顺二年       36岁
      ◎黎淳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任纂修官。

1459  天顺三年        37岁

     ◎三子民衷出生。

1460   天顺四年     38岁
    ◎ 四月初四,诰命进阶儒林郎。
         同日,诰命封妻金氏为安人。
1461  天顺五年            39岁
    ◎四月十五日,志书修成,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  

    ◎五月初二,以大明一统志成,赐总裁、纂修等官学士李贤等(包括黎淳)钞锭有差。

1463  天顺七年            41岁

    ◎同考礼部会试。该科刘大夏、李东阳、倪岳等登科。

1465  (天顺八年)成化元年    43岁

    ◎宪宗即位。礼部尚书姚夔等进经筵仪注,八月初二日开始,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会讲。黎淳为经筵讲官之一。

1466  成化二年            44岁

     ◎三月十六日,九年秩满,升为左春坊左谕德(从五品)。

     ◎13岁的杨一清亲被宪宗皇帝命内阁择师教之,受业于黎淳。

1467  成化三年             45岁

    ◎成化三年秋八月二十四日,《英宗实录》修成,宪宗赐宴礼部,并赐监修官、总裁、副总裁、纂修官、校正官、催纂官、誊录官等有差,纂修官之一的黎淳受赐白金三十两、文绮三表里、罗衣一袭。

◎八月二十五日,以修英宗睿皇帝实录成,黎淳升左庶子(正五品)。

◎成化三年十二月因景泰庙号之议,黎淳受宪宗之责。   

◎四子民安出生。

1471  成化七年     49岁

    ◎成化七年二月三十,上表请求回乡扫墓,朝廷批准,并赐路费。途中路过山东临清时,同乡山东按察副使董廷圭妻死,而董出差不在家,黎淳请人运柩回华容。

    ◎五月二十六日,诰命进阶奉政大夫。

      同日,诰命封妻金氏为宜人。

1473 成化九年           51岁

    ◎十一月初七, 左春坊左庶子黎淳省祭,以病超假二年,吏部言例当逮问,皇帝特宥之。

1474  成化十年       52岁

    ◎主考顺天府乡试,及时发现并处理科场舞弊,让名士马中锡脱颖而出,成为解元。

1476  成化十二年     54岁

    ◎五子民俊出生。

1477  成化十三年    55岁

    ◎四月乙巳八日,预修《续资治通鉴纲目》,成,升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兼翰林院侍读。

    ◎三月初三,诰命进阶通议大夫。

      同日,诰命封妻金氏为淑人。

    ◎十二月十八日,黎淳上奏指摘科场弊端,朝廷部分采纳。

1478  成化十四年     56岁

    ◎二月十五日,皇太子(弘治)出阁进学,命黎淳参与“更番侍班”。

    ◎三月十四,充戊戌科殿试读卷官(之一)。

    ◎黎淳见天下乡试录多舛谬,或犯国讳,乃摘奏数十条,下礼部翰林院,议治考試提调官罪,且申定格,例行之。

    ◎五月癸酉十二日,擢吏部右侍郎(正三品)。

1482    成化十八年   60岁

    ◎六子民信出生。

1486    成化二十二年      64岁

    ◎七月二十五日,黎淳斋日责打属吏,被属吏上告揭发,停俸两月。

◎十月初六,调任南京吏部同职(右侍郎)。

1487  成化二十三年     65岁

    ◎六月初五,九年秩满,迁左侍郎,支正二品俸。

    ◎十月初八,升南京工部尚书(正二品)。(据孝宗实录。一说弘治元年升南京工部尚书,见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进阶荣禄大夫谥文僖黎公先生行状》)

1488    弘治元年     66岁

    ◎正月二十,改为南京礼部尚书。

1491  弘治四年     69岁

    ◎三月二十三,以疾“恳乞致仕,优诏许之,仍赐诰追赠其先”。

    ◎四月初四,诰命进阶为一品阶荣禄大夫。(据族谱诰命原文和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进阶荣禄大夫谥文僖黎公先生行状》文题)

     同日,诰命封妻金氏为夫人。

     ◎五月十三,朝廷根据黎淳之请,命其子民安为国子监生。               

1492  弘治五年    70岁

    ◎倪岳撰《黎文僖公传》曰:“(弘治)壬子(1492)以建储恩,进阶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徐溥《故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僖黎公神道碑铭》也说:“明年(弘治五年),以建储恩,进阶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此说可能有误,加授资德大夫为正二品,而荣禄大夫为从一品,不可能先年授从一品荣禄大夫,次年授正二品的资德大夫。

    ◎古历四月十八日卒,(据家谱。实录为十七日)朝廷赐谥曰文僖,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事。

    ◎十一月二十六日,皇帝遣湖广布政司右参议郑观谕祭。

    ◎第二年葬于黄湖山之原(南麓)。

         

            







                 黎淳的夫人与子女

1、黎淳有三房夫人:
    金夫人,生子民牧、民表、民衷,生女二。先卒,葬夫墓右,同茔。
    白宜人,京城人,生子民安、民俊,生女一。葬附夫左;
    王宜人,生子民信,生女一(?)。葬附白氏左。

2、生子六人
    长子民牧(1455—1502),字本恕。弘治三年庚戌科(1490)进士,历官户部江西司督理通州军储、兵部车驾司员外、江西南康府知府,弘治十三年,封奉政大夫,妻张氏封恭人。卒于弘治壬戌年。  

次子民表(1457—1514)字本端,号端斋。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官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礼部仪制司主事、祠祭司郎中、云南参议、广西右参政、山西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正德七年,封资政大夫,妻大、小方氏(为亲姊妹,大方氏早逝后小方氏续嫁)俱封淑人。正德九年(1514)以入觐卒于京。华容县志有传。
    三子民衷(1459—1517),字本良,号沱东。任武昌卫指挥同知,(据族谱)。善楷书,博通经史,先是伯兄民献总理家政,民献卒后,文僖公命民衷管理。民衷精明能干,以营缮著名,文僖公很看重他。
    四子民安(1467—1544)字本泰,号东湖。弘治四年以父荫入国子监,正德七年任无锡主簿,历官兴府典宝、中军都督府都事经历。母白氏封宜人,妻严氏、继室李氏封宜人。

五子民俊(本杰)(1476—1550),岁进士(即岁贡生)。

六子民信(1482—1544),字本立,岁进士(即岁贡生)。

3、生女四人
    长女,金出,适荆州府学生张孟瑄(成都知府张信长子);
    次女,金出,适成化丙午举人、礼部司务程鹗(户部左侍郎程万里长子);
    三女,白出,适县学生罗熺(赣州通判罗用楷之子);
    四女,可能王出。(据李东阳所撰文僖公行状,说生“女四人”,徐溥所撰黎淳神道碑铭也说,生“女四:长适荆州府学生张孟瑄,次适乡生程鹗,三适县学生罗熺,四幼”。但族谱中有前三女记载,也说明了为谁所出,惟缺四女,可能该女于文僖公去世后夭折了)。
6#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28:54 | 只看该作者
黎淳嫡传弟子楚中三杰

    黎淳逝世后,学生李东阳、大学士徐溥、门生倪岳为他先后写了行状碑记和传略,都突出地提到了科举教育的成果,说他喜欢提携后进,善于教人,勤勉不倦,教学方法详备,凡出自他门下的学生,考上进士在朝廷和地方任官的层出不穷。即使不相识的胥吏,如果立志求学,他都安排适合学习的优差,亲自辅导他们学习,让他完成学业,其中有四人乡试中举,一人还考上了进士。因时代久远,没有留下系统的资料,我们虽然不能尽知黎淳仕于中、外的名臣学生和通过努力终于摆脱了胥吏身份的励志学生,但经过梳理,也能找到黎淳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他们就是明朝中期声名卓著的“楚中三杰”。  

                     一、兵部尚书刘大夏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明朝名臣,与王恕、马文升一起,称为“弘治三君子”。天顺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宪宗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后迁郎中。孝宗弘治二年(1489),升广东右布政使,亲往谕导、平息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谋反一事。迁浙江左布政使,以副都御史督治黄河水患,筑长堤360华里,又筑黄陵冈,水患遂止。旋以户部侍郎迁左副都御史,清理宣府兵饷,尽革积弊,边塞得宁。因病退,再起为左都御史,总督两广。迁兵部尚书,改革军事,谏阻出兵蒙古,均获嘉纳。武宗即位,奏请裁抑太监,因不见用,遂辞官归。正德三年(1508)被宦官刘瑾诬陷入狱,充军肃州。正德五年,刘瑾以罪被诛,大夏赦还,复原官致仕。卒后,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章华台镇话岗村的箭头山。

《明史》称“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刘大夏能诗文,是明代湖广作家群中坚,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刘大夏可能是黎淳辅导的第一位成功的学生。

景泰五年,刘仁宅先生把刘大夏送到圆觉寺黎淳读书处,让他师从黎淳。黎、刘同处两年,名为师生,实如亲人。当年,刘大夏向黎淳请教写文章的方法。黎淳说:“文章,心之声,若能正心诚意(出《礼记·大学》),富读古人之书,则发而为文为诗,自平正畅达,蔚然成章。不然,虽雕削奇功,不足贵也。岂特学文然哉,他日出试,于时心正学博,则义利分明,知所向往,随其小大以就功业,必不为小人之归。”这段话的白话大意是:“文章,是心灵的声音。如果能够心术端正,意念真诚,多读古人的书,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和诗歌,自然会平正畅达,富有文采了。否则,即使雕琢文句,以求成功,这样的文章也不行。不但学写文章是这样,以后出去一试身手,就能心地正,学识广,大义和私利分得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根据具体情况,成就或大或小的功业,一定不会堕落成为小人。”黎淳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教育,对刘大夏的影响很大,近六十年后,仍记忆犹新。

    天顺八年,刘大夏考上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作为内阁后备人才培养。其时,黎淳正在任翰林院修撰,兼做宪宗皇帝的经筵讲官(之一),二人亲近的机会又多了起来。刘大夏自己回忆说:“既而先生以状元及第,入官翰林,予亦继窃科第,随诸英俊奉命入读中秘书,朝夕复得请益于左右。”不久,刘大夏到兵部任职,但“虽分曹限署,亦无月日不相见,以亲教言,所谓正心读书之说,盖始终不移也。”这时,他们的关系除了同乡、姻亲、师生之外,又成了同僚,其亲密之情可以想见。

    黎淳去世二十年后,其次子黎民表(进士,时任山西右布政使)请刘大夏为黎淳著作写序,当说到“先生生前跟你感情最深厚”时,75岁的刘大夏“不觉泣下”。一瞬间,几十年的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县学同学,圆觉寺从游,武昌同居旅舍,一同参加乡试;京城同朝为官,时相过从;送别老师回乡展墓;分别后的问候与牵挂……他们之间的师徒之情将近40年,友谊可能更久。

                  二、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天顺八年中进士后,获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侍讲、太常寺少卿、礼部右侍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直文渊阁,进入内阁参与机要,后进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称贤相。李东阳工古文,内阁疏草多出其手。孝宗驾崩,李东阳与刘健、谢迁同为顾命大臣。武宗即位,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因见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武宗荒淫无度,自己多次上疏进谏又毫无效果,李东阳以年老多病为由,数次辞职未成。正德七年(1512年)获准退休,正德十一年(1516年)卒,赠太师,谥文正。

    李东阳入阁多年,在朝时间长,地位高,不仅自己才学渊博,又能奖励后学,推荐隽才,因此不少文学之士都围聚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诗人派别,李东阳也就在明中期一度领导文坛。《明史》中写道:“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李东阳有《怀麓堂集》100卷传世,并收入《四库全书》,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书籍之一。

    李东阳四五岁即能运笔作大字,顺天府以“神童”荐召入内庭。过门限,太监云:“神童脚短。”李高声答云:“天子门高”。李东阳当着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将其放在膝上,并赐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又两次召见,准其进入顺天府学读书。天顺元年(1457),十岁的李东阳开始受业于黎淳(自言“以儿童出自门下”),五年后举顺天府乡试。黎门的五年学习生涯,令他感念终身。他深情写道,“昔奉先君之命,撰杖屦以从公也:导我幼稚,开我晦蒙;诱我以学力,教我以固穷;谷我以三饭……此诚父子之爱”。他在祭黎夫人文中也谈到了和黎淳的亲密关系:“朴翁我师,与父同恩。”弘治四年左右,李东阳在给杨一清信中以黎淳病体为念:“惟朴翁老师病候未康,殊切悬企。”黎淳过世后,东阳“恨汤药之不亲,怅车尘之莫追”,并写了黎淳行状与祭文。      

                   三、文经武纬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长于湖广巴陵。 杨一清为明朝名臣,他14岁乡试中解元,18岁中进士,历侍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弘治间督理陕西马政,力矫积弊,确保军需民用。他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边防。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建设边防。正德五年,安化王真反叛,一清总制军务,很快平定叛乱。在平乱中,一清劝宦官、监军张永剪除大权奸刘瑾,朝野额手称庆。正德六年一清任吏部尚书,凡为刘瑾构陷者,均予以平反复职。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起用一清为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一清曾三次总制军务,主管三边防务,边境安定。世宗比之唐朝大将郭子仪。嘉靖八年,因与内阁重臣张璁政见分歧,受攻讦排挤,被命致仕。翌年受诬陷,削职,一清病卒。死后数年,世宗追复其官,赠太保,谥文襄。

    杨一清文经武纬,久播朝野。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多谋善断,克敌制胜;作为文学家和诗人,他文思敏捷,出口成章。其主要著作有《关中奏议》14卷、《石淙诗钞》15卷等多种。

    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写文章,被作为奇童推荐做了翰林秀才。成化二年(1466),十三岁的杨一清亲被宪宗皇帝命内阁择师教育,受业于黎淳,在翰林院学习,直至成化八年进士及第(其中,成化四年举顺天府乡试)。他在《黎文僖公集》序中回忆说:“我在西涯公(李东阳)之后入先生门下,和黎民表兄弟同笔共砚学习,先生一直把我当自己的儿子看待。”26年后,得到黎淳逝世消息,杨一清悲痛欲绝,写下《哭朴庵宗伯黎先生四首》,其四曰:  

       俯仰兹辰梦屡惊,海天空阔恨难平。

       极知灯火门墙谊,不尽师生父子情。

       少小有缘劳接引,疏顽何计答生成。

       黄泉万一逢先子,可听人间痛哭声。



7#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1-8-13 09:31:23 | 只看该作者
华容杨黎氏概况

    华容杨黎氏共有五房:

    长房,竹轩公(如琛次子黎清,号竹轩)世系,现有人丁209人(数据源自2000年出版的《杨黎氏族谱》,包括女性配偶,后均同);

    二房,资深公(如斌长子黎浚,字资深)世系,现有人丁2476人;

    三房,太朴公(如斌次子黎淳,字太朴)世系,现有人丁1784人。;

    四房,子沾公(黎斌三子黎沾)世系,传至清末民初22代止(据黎氏族人讲,也可能还有传人,只是没有入谱);

   五房,素轩公(黎斌四字黎沧,号素轩)世系,现有人丁1005人。

    杨黎氏合族五房(实为四房)现有人丁5474人,大部分散居于华容各地,原胜峰乡(现已并入章华镇)为多,尤以原龙秀村(现已并入话岗村)七、八组较为集中。  

杨黎氏家族是中国古代耕读传家的典型代表,在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者甚众。根据杨黎氏族谱统计,生员至进士共217人,其中,进士5人,举人9人,贡生、监生等48人,生员(俗称秀才)等154人,而以二、三房为多。(此处及后面的数字,均可能有遗漏)在整个家族中,有的房分功名不断,连绵数代。如民献分循初支大久一系分别有直系八代、九代、十代连续科举有人;再如民表分循章支十二世到十五世四代,从进士到生员有29人;民衷分循宗支大观一系,上接正统、景泰年间进学的八世祖黎淳,下至同治年间的二十二世郡庠生黎添桂,除第九、十四、十八代外,四百多年间,科名瓜瓞。杨黎氏家族读书传统形成的原动力除了秉承耕读传家的家训(族谱中就有黎淳的《读书铭》与《力田铭》《纺车铭》)外,状元效应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获得功名的人中,一部分人入仕为官,任职情况大抵分为以下三种:

    一、任职中央,1位,黎淳,历官至吏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南京礼部尚书,其道德文章广为人知。   
    二、任职地方行政,12位,有按察使、右布政使、提学、知府、监察御史、知州、知县、县丞等职务,大多为官清廉,造福地方,在地方志上留有宦绩记载,如黎循典,乾隆平湖县志“宦绩”载:“ 黎循典……嘉靖甲午由举人知县事,兴学校,省刑罚,均徭税,催科不扰,和易近民。擢御史。”天启《平湖县志》记载,在县治左、右内分别先后为6位明代知县建去思亭,黎侯(即黎循典)去思亭即其一。平湖自建县至崇祯十七年的214年中,共有67位知县,人们只为其中6位修建了纪念亭,颂扬他们在任上的业绩。

    三、任职地方教育,6位,都是县级训导、教谕,大都勤勉工作,育人有方,如黎勉致,四川犍为训导、梁山教谕。万历华容县志载:勉致以贡为校官,历犍为、梁山,所至以善训迪称,不以礼遗责诸生,诸生亦多诵之。又如黎志明,永明、孝感训导,乐清教谕,万历华容县志誉其“以德行称”。

    杨黎氏是华容的文化大姓,对传统文化在华容的传承功不可没。那些没有进入官场的举人、监生、秀才,根据常理,一些人终其一生都行进在科举路上,但更多的是考试多年后,人到中年,觉得科考之路不畅,于是种田的种田,当塾师的当塾师,有的还当了“业余作家”,族谱中多人就留有存世专著的记载。这些生活在民间的乡绅和下层知识分子——自然也包括其他族姓的同类人,就利用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影响,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爱毅勇等中华文化传统基因的种子,(当然,用现代眼光来看,其中的负面影响也不在少数,但历史自有其发展的逻辑,任何好的东西都是瑕瑜互见的)一代代在当地传播。我们现在每每听到外县人说华容人聪明、讲礼性,华容的学生会读书,升学率高,难道不会产生一点与黎淳和他的家族有关的联想吗?   

    纵观杨黎氏科考史,他们家出现过一个大高潮、两个小高潮和一个中高潮。大高潮理所当然属于黎淳,天顺元年殿试榜的公布,轰动天下,读书人无人不知黎淳,无人不说黎淳,无人不羡黎淳。两个小高潮分别是其次子黎民表于成化二十年(1484)考取进士,其长子黎民牧于弘治三年(1490)考取进士。中高潮则是黎浚第六代孙黎庆永和黎淳七代孙黎志升叔侄二人在崇祯七年甲戌科同时被点进士,当时一定在洞庭湖区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话题。

   至于现、当代的华容杨黎氏后裔学历结构及工作情况,在族谱中没有体现,无从统计,但根据平时的了解,他们仍然属于华容最优秀的族群之一,政商文卫等界精英中,不时出现他们的身影。

                     

                  华容刘黎氏简介

    华容黎氏除杨黎外,还有正宗黎氏和刘黎氏等若干支。现在主要简介刘黎氏,因为根据刘黎氏族谱记载,该族和杨黎氏颇有渊源。

    据刘黎氏族谱“公祖世系”载,刘黎氏一世祖刘以忠,原湖广大冶(今属湖北)人,于元末迁入华容,入赘黎氏,生子承祧妻家,遂繁衍为刘黎氏一族。如果仅是如此的话,可能与杨黎氏没有关系,但其总谱“世传”记载了华容正宗黎氏一至四世的情况,第四世黎季二郎后,却与杨黎氏族谱基本重合了:黎季二与兄仲一同迁岳阳华容县,后娶妻杨氏,生子元铭、元勋,元铭别籍从戎,元勋字汉臣,妻张氏,生卒葬地均与杨黎氏族谱记载相同,生子有常。族谱似乎说明,刘以忠就是做了有常的上门女婿,但有常生有三子。

    这个问题在民国十三年(1924)四修族谱时,很多人就关注到了。当时的前县议会议长清廪生徐咏喈(字人凤)为该谱写序,他说:“一世信一公至四世季二公始迁华容,五世元勋公之子有常,后亦无闻。而始祖以忠公实出其间,地同、时同、世系同,其殆有常公之苗裔耶?”(三修族谱赞序三)也因这个缘故,很早以前,杨黎氏、刘黎氏和本地正宗黎氏就准备联宗合族,因为即使刘黎氏与杨黎氏无涉,但都与正宗黎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个意义上讲来,三黎本来就是一家,任何二黎本来也是一家。

    民国三十六(1947)年,华容三支黎姓共谋合祠之事,由刘黎氏黎述富(原砖桥乡乡长)、杨黎氏黎干(原国民党县党部书记)等族贤发起,收了部分丁费和捐款,于城关镇征地五十亩,将辈分议定,准备修宗祠、合族谱,还在华容和石首、监利发布文告予以公布,后由于时代变迁,遂罢。
    近年,杨黎和刘黎又有联宗合族之议,前景看好。

    刘黎氏族谱修撰及续修,至今已有五次。首修于康熙十八年,续修于嘉庆四年,三修于同治七年,民国十三年四修,1995年五修。

据2014年统计,刘黎氏男女丁1.3万左右,主要分布于华容、监利、石首及四川。刘黎历来人才济济,也是华容巨族之一。

   

                     黎淳墓园碑刻选录



   黎淳墓园对联书法作品录

重修大明状元黎淳墓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乃华容文化史上之盛事。其间,吾邑楹联、书法名家握珠抱玉,鼎力支持,作品蔚为大观。特将部分作品及名录勒石,以资永久纪念。
                                               2016年10月
状元墓七言联  (彭水洪撰  江军书)
仁山智水环麟冢  兰榭桂堂绕凤雏
状元墓五言联  (徐启华撰  赵训义书)
一策名千古   六经辅两朝
状元坊匾额     (赵训义书)
状元坊联  (录朴庵公诗句  吳葆春 书)
凤麟荐瑞斯文显   龙虎题名御墨香
龙峰亭匾额     (周方池书)
龙峰亭联 (录朴庵公诗句   徐联芳书)
花下酒香邀月醉   竹间诗倦抱云眠
碑墙联   (录朴庵公诗句   高德忠书)
恩荣沃雨露   节义凌冰霜

才德传千古   华容第一人(季铁铮撰)
一代勋名昭日月   千秋浩气壮山河(包镜台 撰)
覃思敏学占魁首   狷介廉勤伴紫宸(江良发撰)
湖山有幸公犹在   家国常怀谁复来(罗先祥撰)
学通经史为时栋  名冠京都仰大风(周国才,笔名江军撰)
千古流芳惊吳楚  九州播惠振乾坤(黎勇撰)
德显文魁树朝廷模范 父贤子睿当社稷栋梁(周炎华撰)              



               重修状元墓捐款名录                 
    为重修大明天顺状元黎淳墓,广大黎姓族人和社会贤达热情捐款,使工程顺利进行并圆满竣工,其忱其行感人至深,现特勒石留芳。名录以数额、名字笔画为序,同名、捐款万元及以上者,注明住地或工作单位。
    五万元:黎德喜(城关水乡街)
    三万元:黎安国(万庾月形)
    二万元:黎  明(岳阳市爱卫办)黎小平(石首高陵镇黎家台)   

    一万元:黎   翔(县交监所)    黎  翔(万庾指路)    黎光和(万庾黄山) 黎邦凯(黎家台) 黎帮华(石首绣林)  黎亮远(公安黄山头)  黎祖焕(巴陵医院)   黎祖耀(石首柑子树)  黎健阳(市职技学院)     

    六千元:黎复华
    五千元:黎  红  黎   振 黎   浩  黎四新  黎光宇  黎安常   黎青山  黎和平 黎祖谦  黎萌会   黎德阳
    三千三百元:黎安元(唐家) 黎春来
    三千元:黎  正  黎  军(石伏) 黎  剑   黎  勇(古南街)   黎仁佛  黎长征  黎文芳  黎安怀  黎安波  黎安禄 黎安福(十里铺11组) 黎帮华(唐家) 黎祖文  黎祖红  黎祖慧  黎振华  黎振球  黎锡清  黎德泉
    二千元:黎  明(星光) 黎  虎  黎   科  黎  曦  黎云波    黎文彬  黎正义  黎邦文(唐家)  黎邦桃  黎邦铎  黎邦道  黎安红(五谷庙)  黎安忠  黎安荣(石伏) 黎孝民  黎志高   黎利锋   黎金榜  黎岳奇  黎定贤   黎祥红  黎清平  黎雁辞  黎新堂    黎德智
    一千二百元:黎宇灵  黎寿民
    一千元:江良发  徐勋凯  黎  方  黎  文  黎  立  黎   邦   黎   勇(河口) 黎   富   黎小平(公安藕池) 黎小华  黎木清    黎友全  黎文轩  黎永龙  黎邦华(久合垸) 黎邦城   黎邦春    黎邦富   黎安元(清水)  黎安红(黎家台)  黎安良  黎安国(黎家台) 黎安勇  黎安堂  黎安湘  黎红宣  黎旭东  黎运洪 黎建林    黎岳宏  黎松柏 黎定祥 黎承岗  黎泽贤  黎海清  黎菊香 黎智辉   黎槐清
    五百元:徐启华 黎 刚(重杨) 黎 刚(古南街) 黎 刚(轭头湾) 黎 军(高基庙) 黎 军(唐家) 黎 员  黎 武(古南街) 黎 武(龙秀)  黎 卓  黎 明(石首南口)  黎  明(层山)  黎  欣   黎  洋  黎  勇(槐树) 黎  俊  黎  胜  黎  涛(君山)  黎  涛(轭头湾) 黎  猛  黎  略   黎  强(古南街)  黎  强(大通湖) 黎  斌  黎  靖  黎  翳  黎人荣  黎万清  黎大同  黎友元  黎方清   黎文杰  黎文祥  黎四保  黎东明   黎邦文(槐树) 黎邦见  黎邦会  黎邦兴  黎邦和  黎邦树  黎邦俊  黎邦强  黎江山    黎安文  黎安云  黎安华  黎安权  黎安军 黎安兵  黎安国(寺藏)  黎安荣(寺藏) 黎应林  黎炎飞  黎定一  黎定凡   黎定玉  黎定勇  黎国进  黎松榕  黎岳华  黎孟军  黎孟炎  黎建华(新民)  黎建华(指路) 黎思远  黎俊毅  黎祖芳  黎祖强  黎海山  黎祥生  黎烈炯  黎辅林  黎满堂  黎德山  黎德方  黎德荣  黎德祥
                                           2017年1月5日(丙申腊八)



                 重修状元公墓园记

                      黎振球

   黎淳太朴公是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唯一湘籍状元,系我杨黎氏之杰出人物,亦是华邑乃至岳阳不世出之俊才,为官三十余年,侍读两朝君王,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一生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慈爱宽仁,俭朴持家,诲人不倦,教子有方,著述丰富,美誉载于史册,口碑流传人间。   

   2015清明,杨黎、刘黎宗亲代表同祭状元公墓,目睹墓园荒圮,祭祀无地,族贤黎明、黎翔、光和、新堂、健阳和安常诸公遂首倡重修状元墓园之议,公推黎翔牵头。工作起始甚为顺利,募集了资金8万余元,争取到了县文物部门的支持,获得了重修设计方案,但后因种种缘故,运转一时暂停。

    2016年3月下旬,惠州实业家石首籍族贤小平倡议七修家谱,委托宋家嘴桑场宗亲四五来华联络曾参与六修的多位族人,经安常首肯,光和推动,促成了有24位宗亲参加的清明祭祖活动,旋即在五星农庄召开会议,推举安常为杨黎氏宗族委员会主任,光和、新堂、黎明、青山、德喜、健阳、黎翔、小平、安国、德阳、萌会、文芳、帮华等为委员会成员,议定开展以三修(修墓、修谱、修祠堂)为主要内容的弘扬状元文化的系列活动,再次启动了状元公墓园的重修工作。与会宗亲当场认捐20.3万元,宗亲德红自荐,诸代表一致同意其为工程承建人。
    经族委会城关成员四、五月间的六次研究,通过项目内容、设计方案、图纸审定、资金预算,并做好各种协调工作后,古历四月初一,举行重修状元墓园开工典礼,莅临大典的有县文广新旅局、文物管理所、市文物管理中心的领导,当地村组干部及部分乡邻,承建方工友和二十多名宗亲。嗣后,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重修工程项目,包括墓冢、墓碑、香炉、墓道、墓围、八字入口等的复原修缮,以及新建状元坊、龙峰亭、碑墙等建筑。同时,为了让状元公从传说中走出来,让人们了解他的生平、文才和为官为人之德,还出版了状元公小传一书。
    9月29日重修工程预验收。12月31日,重修状元墓园工程竣工。有感于墓园场地狭小,族委会还决定将与之毗邻的土地经过协调并入,再进行修复墓园的第二期工程。
    工程期间,计有189人参加了重修状元墓的募捐活动,累计捐款46.3万元。安常在墓园土地及作物补偿的协商,重修施工与周边乡邻关系的协调,掌控经费专用和把握工程质量上殚精竭虑,居功至巨。黎源展其所长,出车出人出资奔赴多处地方摄制资料图片。在墓园落成后,黎明、黎翔再次解囊,斥资2万多元组织编纂《大明天顺状元黎淳》传记,新书将于2017年付梓。
    在今天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时,重修状元墓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各界的无私襄助。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勋凯、副会长江良发和段心惠、秘书长徐启华帮助设计碑文、校正碑墙文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美玉提供图片资料,县楹联学会协助征集和审定墓联,县老年书法家协会书家书写了墓园所有对联、匾额,江西萍乡黎祖谦、湘潭大学杨鹏程、岳阳市朱培高、华容刘传贵等学者提出了诸多独特创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日前,我沐浴着温煦的冬阳,肃立于状元公墓前,但见墓园一新,墓冢肃穆,亭、坊庄严,碑墙巍然,感慨遂油然而生:先人杰出如斯,我辈后人更应发奋有为,见贤思齐,弘扬状元公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严于教子、勤奋学习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做出无愧于先祖之业绩!
    赞曰: 东山耸翠, 群峰摩天。
          洞庭浩淼,鸥鹭翩翩。
          黄湖南麓,吾祖长眠。
          位及八座,德留人间。
          若子若孙,孝思绵绵。
          今逢盛世,重修墓园。
          典型在兹,我辈争先。
          家邦一体,不歇仔肩。
          光前裕后,亿万斯年。
                           杨黎氏第二十三代孙 振球沐手敬书
                                   2017年1月18日              



                  跋

在这本小书的编写过程中,许多朋友都予以了热情的帮助,他们是:

辗转托人从台湾购买资料予以赠送的加拿大华裔实业家徐光中先生;

除提供资料外,还和笔者一起到多处地方走访调查,几次商榷、校审文稿的杨黎氏族人黎振球先生;

不厌其烦地接受笔者多次当面或电话咨询,并带到实地讲解、拍照的杨黎氏族人黎忠池先生;

提供过不少宝贵资料的杨黎氏族人黎进勤先生(1926年生,已于2016年下半年去世,愿老人家安息!)和黎冬炳先生(1937年出生,派名德炳)。

出车、出人、出资奔赴多处地方摄制资料图片的杨黎氏族人黎源先生;

予以严谨细致审稿校对的前县文联主席郭清彬先生;

热情提供图片资料的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美玉女士;

热情提供图片资料的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良发先生;

热情组织编写的杨黎氏族人黎翔先生;

为初稿提出宝贵意见的杨黎氏族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黎毅女士;

为编排、印刷本书予以尽力支持的杨黎氏族人、岳阳乐意印刷有限公司经理黎曼君女士;

热情组织编写并安排出版的杨黎氏族委会主任黎安常先生;

    精心组织编写并拨冗赐序的杨黎氏族人黎明先生;

还有许多予以了热情的鼓励与支持朋友。

在此,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感谢大家,有了你们,世界显得格外美好!

                                  徐启华   2017年2月8日
8#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2-1-2 13:05:48 | 只看该作者
黎淳的蒙师和少年时代的同学(重新发布)

     

    ◎徐启华

   

    黎淳的父亲黎斌宣德十年(1435)到江西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任县丞。县丞,为一县之副长官,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管全县粮税、户籍,官阶正八品。黎斌在宁县任职期间,官声很好。他还曾代理过县令一年。正统六年黎斌因病请求退休,回华容老家,在宁县工作七个年头(另有九年说和十一年说,前者出自万历《华容县志》,后者出自《杨黎氏家谱》黎斌长子黎浚《黎氏世纪》,我取七年说)。

图片

          湖北通城《黎氏族谱》载黎淳画像

    黎斌全家也在宁县生活了七年。黎淳自13岁至19岁的少年岁月就是在宁县度过的。那时的黎淳,按说应该读书几年了,在华容受教于哪些人,已无资料可考,但宁县的老师有据可查的有两位,一位是黎家请的塾师黄邦节先生,一位是当地大名士周铭先生。

    黄邦节出生教育世家,其父黄济川为乡校先生,以教授《诗经》见长。黄邦节授《春秋》,东平训导王凝晖,进士、徐闻县令石彦诚曾经受教于他。黄邦节曾两次受聘参修郡志,县政遇到疑难之事,官员上门讨教。道德学问纯厚高雅,是地方上的模范人物。后来其子文振也是乡校先生,授《书经》,成就斐然。三代人各以一经立身扬名,教育桑梓。黄先生常常在岁时乡饮酒礼时请为大宾。那时,每年孟春正月、孟冬十月,从府、州、县到乡里,都举行旨在“尊老尚贤、表彰德行”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由地方长官主持,乡饮宾则分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皆有名额限制,以乡饮大宾为尊,名额一人,这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耀,常常被写入族谱、县志。

图片

                   新修黎淳墓

黎淳在《一经堂记》中说:“修江黄先生邦节,予侍先大夫为县时家塾师也。”黎淳可能先在家里接受黄先生一段时间的教育,然后入周铭先生门下。或许是没有出过能给本地带来荣耀的后人,或许是本来影响就不如周铭先生,黄邦节生平事迹没有载入本地州志、县志。

周铭,字仲蠡,号可庵,宁县城三王巷人,自幼聪慧过人,精通《诗》、《书》、《春秋》三经。其父周瑾(字伯荣,永乐甲辰举孝廉)为官交趾望江镇金场大使,死于叛乱。周铭非常孝顺,小时候在紫石岭送别赴任的父亲,父亲死后,他每次经过那个地方,都痛哭许久才离开。他为赡养老母,没有应地方政府的征召。就在家里教授学生,学生多有出息,黎淳就是其中之一。母亲90多岁了,喜欢喝甜米酒,每饭必设,晚上快要睡觉了,周铭也亲自进一杯让母亲喝了睡,天天如此。对两个弟弟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都关爱备至。平生对佛、道不感兴趣,家里举行冠、婚、丧、祭诸礼,大多遵守相传为朱熹所作的《文公家礼》的范式。逢年过节,力戒奢侈,尽量节俭,乡邻受到了影响,当地风俗为之一变。由于道德高尚与学识广博,周铭在地方上就有了很高的威望,让人敬畏。一些少年浪荡之人互相告诫:“千万注意,我们的行为不要让可庵先生知道了啊!”周铭由于年高德劭,也常常应邀作为大宾参加乡饮酒礼。

    周铭交往的朋友都是问学老成,端谨古朴之士,如西安推官王琬,江陵训导匡泰,儒士冷清,士人陈郇兄弟,都是他的知己,与他们唱和的诗词最多,在他死后几十年仍在乡人中流传。景泰、天顺、成化年间修县志,县令以礼相聘,同事都是县中知名儒士,如黄邦节、冷清、陈玦等。周铭为人正直,明辨是非,不肯阿附于人,乡中有一富豪,对他有所求,他认为不合道义,坚决不答应。

图片

        黎淳老家龙秀山雷霸尖(近代开山取石,环境破坏严重)

    周铭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平生所作之事只是差不多而已,于是自号可庵,并写了《可庵说》一文。他的学生及地方上的儒士就称他为可庵先生。著作有《效颦》和《梅花百咏》诗集藏于家,没有付梓。去世时75岁。因孙周季麟显贵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周铭的儿子周叔襄,名赞,从小随父亲学习,专攻《诗经》,后来广求名师,有所成就。为人也和其父一样,严肃坚毅,正直无邪,不随便认同别人的意见。舅舅卷入一场官司,捕系在狱,他怕母亲担忧,用尽家财将舅舅解脱,家道也因此中落。平时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糙米,住的是破旧的房子,但他毫不在意。在离家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半亩大的园子,栽种着几株梅花,每到花开之时,如云如雾,馨香醉人,周叔襄就在月下置酒其间,一边写诗,一遍吟咏,乐而忘形,于是给自己取了梅月轩的别号。因儿子周季麟显贵,先后获得朝廷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封赠。

    周铭一家和黎淳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其次孙周季凤弱冠(20岁之前)时,跟随当官的哥哥周季麟到北京,接受教诲勉励,提高学问。还得到了时任吏部右侍郎黎淳的称许。我们可以推测到,黎淳夺魁,天下无人不知,周铭更是以此为荣。长孙周季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考上进士,授兵部主事,期间,作为通家子弟,一定前去拜访了黎淳,于是常来常往。10年后,季凤来京读书,前去黎淳府上问安就更顺理成章了。

    周铭还有三位学生被载入县志:陈凤岐(字庭安)、查孟常和查孟富。

先说陈凤岐。其父陈郇,县学生员,乐善好施,兴办族学,施药殓亡。成化四年,献粟700石赈饥,被朝廷授予八品冠带。次年,独资修建文庙儒学,其事迹当即为右佥都御史夏寅撰文并刻石,后人祀其于乡贤祠。陈凤岐受父亲影响,孝亲友弟,急公好义。成化八年,江西盗贼起事,宁县大盗罗万珪也聚众危害乡里,全县惊恐。户部左侍郎原杰曾两度主政江西,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江西治理。原杰下令陈凤岐督捕罗万珪。陈秘密招募敢死之士,跟踪罗万珪,把他从湖南洞庭湖区捉拿归案,宁县贼患遂解。由此,陈凤岐受到了原杰的高度欣赏和礼遇。

图片

      古时学堂——私塾

    再说查孟常。孟常,字秉庸,也是周铭的学生学,幼孤,弱冠进学,因母病而请求放弃生员的资格与身份,甘愿成为布衣,断绝仕进之途,一心奉养母亲。哥哥早逝,把侄儿当自己的儿子抚养。成化八年,大盗罗万珪骚扰乡村,闻了孟常之名,经过孟常的村庄,也不敢进入。饥荒年成,查孟常打开自己的粮仓救济穷人,连借条也不要,每天还煮粥施舍,送衣服鞋子给乞丐。还主动向官府提出,愿意提供监狱囚犯的粮食,直到当年秋收。平生大方仗义,做的大都是此类事情。晚年傍着清清的河水,建了几十间房子,藏了许多古籍,请老师教育子侄辈。他热情接待四方来访的读书人。几乎天天宴会亲友,喝酒咏诗。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没有什么可以自比,只有名与字相近罢了。”于是自号庸斋。六十六岁那年,与文士袁公儒喝了几巡酒,含笑而逝。

    至于查孟富能名传后世,主要是因为他的孝行,曾割股以疗母病。

没有资料证明这三位周铭的弟子曾和黎淳同窗就读,但平时互有交集是有较大的可能性的。即使不同窗,应该也会有交集,因为有影响的老师与弟子的关系较为固定,大、小学生在师门见面是非常自然的。

    黎淳在宁县还有一位少年好友,他叫张幼文,名载,以字行,宁县人。受学于南昌名士钟迪甬。黎淳与幼文性情相投,关系深厚。天顺年间成贡士。黎淳为吏部侍郎时,张幼文以贡谒选,没有因此而拜谒请托过黎淳,黎淳也没有为他提供方便。回郡以诸生参加考试,授予龙虎卫经历官职(从七品)。黎淳很看重他的人品学识,但不久他就辞官隐居了。其端正谨饬的操行,至老不改。早年丧父,侍奉母亲至孝,事事都让母亲感到开心。张幼文上有三个哥哥,他如父亲一样侍奉。三个哥哥也像他一样有古人之风,留心于理学,弟兄四人常常讨论到半夜。荆襄一带的流寇扬言要到他家拜访,张幼文就穿着整齐,带着全家子弟迎接,坐下后,对他们晓以利害,开导他们早日结束盗贼生涯,以避祸致福。那些人听了张幼文的话后,也觉得这样下去,终非长久之事,于是拜谢而去。幼文平生没有穿过华丽的丝织衣物,即使是子孙后辈在一起吃饭见面,也衣冠整齐。从不谈论不合儒家思想的话题,不参加不合礼制的祭祀。终年69岁,翰林学士张元祯称他为古朴君子。

图片

                 新修黎淳墓前状元坊

周氏子孙和黎淳还有一些间接的关系。

周叔襄之子、周铭之孙周季麟和周季凤也是修水名人,史称“双凤”。

周季麟(1444—1518),字公瑞,明成化八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再升郎中。历浙江参政、河南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后刘瑾擅权,以事落职。至瑾诛,复官未用,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年74,谥“僖敏”。

    周季凤(1463—1528),字公仪,号未轩,周季麟弟,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升湖广左布政使,后累官南京刑部侍郎,嘉靖七年(1528年)卒,年65,谥“康惠”。有《未轩漫稿》。

周氏昆仲应该和黎淳的学生刘大夏、李东阳、杨一清等人交好。李东阳是周季凤的座主,曾为其岳父都御史艾德润到东湖书屋向李东阳请序。杨一清更是周季凤的业师,后来还为周季麟撰写了神道碑文,为周季凤写了墓志铭。周季麟的侄儿周彦中自小就从他学习,为人孝友仁厚,治家严谨,有著述藏于家,死后李东阳为其写了碑文。其子周期雍,正德三年进士,历官南京御史,右佥都御史,大理卿,刑部左、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曾为刘大夏、韩文、杨守随、林瀚、张敷华等遭受刘瑾迫害的大臣平反昭雪起了推动作用。这不是说周期雍党同伐异,而是说明他们都是朝廷的正直之士,为了王朝利益,站在同一立场,共同面对邪恶势力。

    黎淳对宁县这段为时7年的岁月一定是非常难忘的,包括这里的老师、同学、朋友,对这里有关的人和事,也特别清楚,说到这些,简直如数家珍。如成化十八年,进士李芳授宁县令,知道黎淳与宁县有渊源关系,加上黎时任吏部右侍郎,这件任免工作说不定还是他手头办理的,就特地去拜访他。谈到如何当一个好县令时,黎淳说:“以前宁县有名的好县令,只有刘琛和罗珉。你或许可以赶得上刘琛,但恐怕很难做到像罗珉那样。”刘琛任职之时,“严厉有果断,明于听讼,吏不能欺,境内肃然”。对这些,黎淳是有亲身感受的,因为刘琛正统六年上任的那年,也是黎淳的父亲在宁县工作的最后一年。罗珉“廉明刚毅,祛宿弊,抑豪右,境内乂安,一日无疾卒。穷乡绝谷之民,莫不流涕”。黎淳的老师周铭以诗挽之曰:“扶柩家山埋玉处,仁廉两字土难封。”罗珉是天顺年间任职的,如果黎淳不关注宁县,或与宁县有关人士保持联系,这些情况也不会这么清楚,哪怕他在掌握官吏铨选的吏部任职。

    宁县人更不会忘记黎淳,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氛围,状元就是一个传说,而这位状元曾经在本地生活过七年之久,这里还有他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图片

                               清道光《义宁州志》

    宁县地方一直以黎淳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为荣耀,历代县志均多处记载了与黎淳有关的人事,如道光《义宁州志》黎斌传中附了一句:“厥嗣黎淳,毓孕修江,后大魁天下,官尚书,谥文僖。”文字虽不长,含义却值得回味:状元能大魁天下,前提却是“毓孕修江”,地灵人杰,是修江的灵秀之水孕育了状元公的文思。邑人还在青云门附近修了状元桥和两座牌坊,以示对这位在修水度过了少年时代的状元公的尊崇与纪念。同书《寓贤》篇立了专条:“黎淳,湖广华容人,父斌官宁县丞。淳随侍读书,后以廷对第一,历官吏部侍郎,殁谥文僖。”

    当然,如果能让状元为自己写一字,题一诗,撰一文那真是莫大的荣幸了。修水陈偃先生的儿子就通过原籍宁县的西安推官王琬,请黎淳为他父亲撰写了一篇900多字的墓志铭。不过他们关系也有点特殊,陈先生既是其父黎斌的朋友,又是支持黎斌赈济工作的同盟军,更是扶困救急的义士。黎淳还应塾师黄邦节之嘱,为其撰写了《一经堂记》。从有关史料看来,与宁县有关的人物应该是他的交往圈之一。

    这些都是我们在500多年后从有限的史料中寻找到的几则资料,事实上黎淳和宁县的联系比我们现在掌握的要多得多。

    在宁县生活的这段时间,正是人生观形成时期,宁县的人和事应该影响了黎淳一辈子。如周铭,为人耿介,生活节俭,孝养父母,友爱兄弟,不喜佛道,等等。周铭喜欢梅花,作《梅花百咏》诗,都影响到了黎淳,大学士徐溥撰《故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僖黎公神道碑铭》就说:“(黎淳)重伦尚节,痛违禄养,极严庙祀。兄嫂卒,其孤民献及女皆幼,育为己子。遇二季沾、沧,无间言。”黎淳现存诗歌仅290首,其中就有以梅花为题的作品达15首之多。

    还有他可能经常见面的精明能干的县令刘琛的影响。

    还有他父亲的一些朋友。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学之间的趣味与为人即使交往的前提,也可以互相影响。陈凤岐、查孟常、查孟富和张幼文身上难道就看不到黎淳的某些影子吗。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徐启华,男,1956年9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华容一中高级语文教师(退休),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屈原学会理事,华容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2019年公开出版《明朝天顺状元黎淳传》。
9#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2-1-2 13:38:48 | 只看该作者
明朝状元黎淳之父黎斌在宁县(修水)的县丞岁月
                  (徐启华)
     黎斌到宁县(现修水)赴任县丞的日期是宣德十年(1435)。州志上关于他最早的活动记载是宣德十年主持宁县的赈灾工作。

      宣德九年,江西全境发生了饥荒,次年春夏情况更甚,“居山林者食榆蕨,尽,继之以草;滨江湖者,食螺蚌,尽,继之以蓼根,困惫呰窳,朝不保暮,饥殍流离死者载道……”。 黎斌专任劝导富户出粮赈饥的劝分工作。经过他的努力,当地首富查元凯慨然说:“家有余粟,野有饥民而不济之,非仁也;乡里之间,人有死亡而不救之,非义也。”遂令子孙拿出积粟千石输官,以供赈济。黎斌赞叹道:此真义士也!在查元凯的带领下,宁县的一些富户也加入了赈饥的行列,救活了许多灾民,从而使宁县的受灾程度减轻了很多。 在经常性的赈济工作中,黎斌和当地的一些义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前面所说的查元凯,还有陈偃等人,他们鼎力支持黎斌的工作,为宁县的赈济事业做出了有口皆碑的贡献,至今还留存在各种古文献当中,是修水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据州志载,宁人“乐斗而轻死”,民风强悍,难以治理,更何况在大灾频仍的年景,一些饥民聚啸山林,打家劫舍,为害一方。当然也有一些惯匪为非作歹。黎斌受命进剿,他对这些落草为寇的饥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齐之以法,首恶、惯匪严惩不贷,胁从劝归务农。刚柔两手相济,所到之处,匪警自解。

黎斌勤政不遗余力,在清查“逃户”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所谓逃户,就是逃避繁重赋役压迫在异地飘泊谋生的人口。为了把人口严格地置于国家的掌握之中,防止脱户漏口,以保证国家的赋税和役力来源,洪武十四年,明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户口制度,即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因而又叫赋役黄册。在赋役黄册编定之后,就严申禁迁徙、禁逃亡。朝廷还采用法律的形式保证户口制度的实行。首先是对逃户的制裁:“凡一户全不附籍,有赋役者,家长杖一百,无赋役者,杖八十,附籍当差”。“妄减年状,妄作老幼废疾以免差役者,一口至三口,家长杖六十”。 《大明律》还规定里甲长和地方官吏有责防止脱户漏口,失职者,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法律制裁。至于逃户应缴税粮,则由原地里甲代缴;里甲不堪重负,又继续逃亡,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永乐七年(1409),山西安邑县奏,里甲赔纳逃户租税,导致破产而逃,故租税愈加不足。

清查逃户是当时县府的日常工作之一。有些地方官或为推脱责任,或为借机生财,遂借清查逃户的名义,鱼肉里甲,荼毒乡民。每有官员下乡清查逃户,里甲乡民无不提心吊胆。但黎斌在清查逃户的工作中,认真调查询问,据实记录,如实上报,“遍历乡村,秋毫无扰”。 在宁县的七年中,黎斌热心公益,捐出俸银,参与了县治西边二里跨鳌桥的修建,造福地方。有关地方文献还留下了黎斌在宁县的一些足迹:正统二年(1437),为主修建了县官署的后堂直庐;正统六年(1441),为县学校修建了两斋庑。

那时的黎淳,应该读书几年了。在华容受教于哪些人,已无资料可考。但宁县的老师却有据可查,一个是黎淳家请的塾师黄邦节先生,一个是当地大名士周铭先生。

黎淳在《黎文僖公集·一经堂记》中说:“修江黄先生邦节,予侍先大夫为县时家塾师也。”黄邦节出生教育世家,其父黄济川为乡校先生,以教授《诗经》见长。黄邦节授《春秋》,东平训导王凝晖,进士、徐闻县令石彦诚曾经受教于他。他曾两次受聘参修郡志,县政遇到疑难之事,官员也上门讨教。道德学问纯厚高雅,是地方上的模范人物。后来其子文振也是乡校先生,授《书经》,成就斐然。三代人各以一经立身扬名,教育桑梓。那时,每年孟春正月、孟冬十月,从府、州、县到乡里,都举行旨在“尊老尚贤、表彰德行”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由地方长官主持,乡饮宾则分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皆有名额限制,以乡饮大宾为尊,名额一人。这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耀,常常被写入族谱、县志。黄先生常常在乡里岁时饮酒时请为大宾。黎淳可能先在家里接受黄先生一段时间的教育,然后入周铭先生门下。或许没有能给本地带来荣耀的后人,或许本来影响就不如周铭先生,黄邦节生平事迹没有载入宁州志。从黎淳称其为“塾师”和文中未对当年受教情况置一词来看,可知黄邦节仅是他们兄弟的塾师而已,对其人生影响不大。

周铭,字仲蠡,号可庵,宁县城三王巷人,自幼聪慧过人,精通《诗》《书》《春秋》三经。其父周瑾(字伯荣,永乐甲辰举孝廉)为官交趾望江镇金场大使,死于叛乱。周铭非常孝顺,小时候在紫石岭送别赴任的父亲,父亲死后,他每次经过那个地方,都痛哭许久才离开。他为赡养老母,没有应地方政府的征召,就在家里教授学生,学生多有出息,黎淳就是其中之一。母亲90多岁了,喜欢喝甜米酒,每饭必设,晚上快要睡觉了,周铭也亲自进一杯喝了睡,天天如此。对两个弟弟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都关爱备至。平生对佛、道不感兴趣,家里举行冠、婚、丧、祭等礼,大多遵守传为朱熹所作的《文公家礼》的范式。逢年过节,力戒奢侈,尽量节俭,乡邻受到了影响,当地风俗为之一变。由于道德与学识的高尚与广博,周铭在地方上就有了很高的威望,让人敬畏。一些少年浪荡之人互相告诫:“千万注意,我们的行为不要让可庵先生知道了啊!”周铭由于年高德劭,也常常应邀作为大宾参加乡饮酒礼。周铭交往的朋友都是问学老成、端谨古朴之士,如西安推官王琬、江陵训导匡泰、儒士冷清、士人陈郇兄弟,都是他的知己,与他们唱和的诗词最多,在他死后几十年仍在乡人中流传。景泰、天顺、成化年间修县志,县令以礼相聘。同事都是县中知名儒士,如黄邦节、陈玦等。周铭为人正直,是非不肯阿附于人。乡中有一富豪,对他有所求,他认为不合道义,坚决不答应。周铭曾自言自语说: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平生所作之事只是差不多而已。于是自号可庵,并写了《可庵说》来自比。他的学生及地方上的儒士就称他为可庵先生。著作有《效颦》和《梅花百咏》诗集藏于家,没有付梓。去世时75岁。因孙周季麟显贵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周铭的儿子周叔襄,名赞,从小随父亲学习,专攻诗经,后来广求名师,有所成就。

周铭一家和黎淳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其次孙周季凤弱冠(20岁左右)时,跟随在京当官的哥哥周季麟到北京,接受教诲勉励,提高学问,还得到了时任吏部右侍郎黎淳的称许。我们可以推测到,黎淳夺魁,天下无人不知,周铭更是以此为荣。长孙周季麟于明成化八年(1472)考上进士,授兵部主事。期间,作为通家子弟,他一定前去拜访了黎淳,于是常来常往。10年后,季凤来京读书,前去黎淳府上问安就更顺理成章了。

据道光《义宁州志》有关资料,在周铭门下读书的还有三位:陈凤岐(字庭安)、查孟常和查孟富。

先说陈凤岐。其父陈郇,县学生员,乐善好施,兴办族学,施药殓亡。成化四年,献粟700石赈饥,被朝廷授予八品冠带。次年,独资修建文庙儒学,其事迹当即为右佥都御史夏寅撰文并刻石,后人祀其于乡贤祠。陈凤岐受父亲影响,孝亲友弟,急公好义。成化八年,江西盗贼起事,宁县大盗罗万珪也聚众危害乡里,全县惊恐。户部左侍郎原杰曾两度统治江西地区,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江西治理。原杰下令陈凤岐督捕罗万珪。陈秘密招募敢死之士,跟踪罗万珪,把他从湖南洞庭湖区捉拿归案,宁县贼患遂解。由此,陈凤岐受到了原杰的高度欣赏和礼遇。

再说查孟常。查字秉庸,是查隽次子查勖己的第三个儿子,幼孤,也是周铭的学生,弱冠进学,因母病而请求放弃生员的资格与身份,甘愿成为布衣,断绝仕进之途,一心奉养母亲。哥哥早逝,把侄儿当自己的儿子抚养。成化八年,大盗罗万珪骚扰乡村,闻了孟常之名,经过孟常的村庄,也不敢进入。饥荒年成,打开自己的粮仓救济穷人,连借条也不要,每天还煮粥施舍,送衣服鞋子给乞丐。还主动向官府提出,愿意提供监狱囚犯的粮食,直到当年秋收。平生大方仗义,做的大都是此类事情。晚年傍着清清的河水,建了几十间房子,贮藏了许多古籍,请老师教育子侄辈。他热情接待四方来访的读书人,几乎天天宴会亲友,喝酒咏诗。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没有什么可以自比,只有名与字相近罢了。”于是自号庸斋。去世那年六十六岁,正和文士袁公儒喝了几巡酒,含笑而逝。

查孟富事迹能入县志,则主要是因为他的孝行,曾割股以疗母病。

没有资料证明这三位周铭的弟子曾和黎淳同窗就读,但根据上述情况,他们年龄并无悬殊,而且在乡校,年龄悬殊的学生从师于同一先生,在当时很正常。即使不同窗,应该也会有交集,因为有影响的老师与弟子的关系较为固定,大、小学生在师门见面是非常自然的。

黎淳在宁县还有一位少年好友,他叫张幼文。张名载,以字行,宁县人,受学于南昌名士钟迪甬。黎淳与幼文性格相投,关系深厚。后天顺年间成贡士。黎淳为吏部侍郎时,张幼文以贡谒选,没有因此而拜谒请托过黎淳,黎淳也没有为他提供方便。回郡以诸生参加考试,授予龙虎卫经历官职(从七品)。黎淳很看重他的人品学识,但不久他就辞官隐居了。其端正谨饬的操行,至老不改。早年丧父,侍奉母亲至孝,事事都让母亲感到开心。张幼文上有三个哥哥,他如父亲一样侍奉。三个哥哥也像他一样有古人之风,留心于理学,弟兄四人常常讨论到半夜。荆襄一带的流寇扬言要到他家拜访,张幼文就穿着整齐,带着全家子弟迎接,坐下后,对他们晓以利害,开导他们早日结束盗贼生涯,以避祸致福。那些人听了张幼文的话后,也觉得这样下去,终非长久之事,于是拜谢而去。幼文平生没有穿过华丽的丝织衣物,但即使是子孙后辈在一起吃饭见面,也衣冠整齐。从不谈论不合儒家思想的话和举行不合礼制的祭祀。终年69岁,翰林学士张元祯称他为古朴君子。

周氏子孙和黎淳也有一些间接的关系。

周叔襄之子、周铭之孙周季麟和周季凤也是修水名人,史称“双凤”。周季麟(1444—1518),字公瑞,明成化八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再升郎中。历浙江参政、河南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后刘瑾擅权,以事落职。至瑾诛,复官未用。正德十三年(1518)卒,谥“僖敏”。周季凤(1463—1528),字公仪,号未轩,周季麟弟,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任湖广左布政使,后累官南京刑部侍郎,嘉靖七年(1528)卒,谥“康惠”。有《未轩漫稿》。周氏昆仲应该和黎淳的学生刘大夏李东阳杨一清等人交好。李东阳是周季凤的座主,周曾为其岳父都御史艾德润的东湖书屋向李东阳请序。杨一清更是周季凤的业师,后来还为周季麟撰写了神道碑文,为周季凤写了墓志铭。周季麟侄儿周彦中自小就从他学习,为人孝友仁厚,治家严谨,有著述藏于家,死后李东阳为其写了碑文。其子周期雍,正德三年进士,历官南京御史、大理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曾为刘大夏、韩文、杨守随、林瀚、张敷华等遭受刘瑾迫害的大臣的平反昭雪起了推动作用。这不是说周期雍党同伐异,而是说明他们都是朝廷的正直之士,为了王朝利益,站在同一立场,共同面对邪恶势力。

黎淳对宁县这段为时7年的岁月一定非常难忘,包括这里的老师、同学、朋友。他对宁县有关的人和事,也特别清楚,说到这些,简直如数家珍。如成化十八年,进士李芳授宁县令,知道黎淳与宁县有渊源关系,加上黎时任吏部右侍郎,就特地去拜访他。谈到如何当一个好县令时,黎淳说:“以前宁县有名的好县令,只有刘琛和罗珉。你或许可以赶得上刘琛,但恐怕很难做到像罗珉那样。”刘琛任职时,“严厉有果断,明于听讼,吏不能欺,境内肃然”。而且这些,黎淳有亲身感受,因为刘琛正统六年上任的那年,也是黎淳的父亲在宁县工作的最后一年。但罗珉就不同了:“廉明刚毅,祛宿弊,抑豪右,境内乂安,一日无疾卒。穷乡绝谷之民,莫不流涕。”黎淳的老师周铭以诗挽之曰:“扶柩家山埋玉处,仁廉两字土难封。”罗珉是天顺年间任职的,如果黎淳不关注宁县,或与宁县有关人士保持联系,这些情况也不会这么清楚,哪怕他在掌握官吏铨选的吏部任职。

宁县人更不会忘记黎淳。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氛围,状元就是一个神话,而这位状元曾经在本地生活过七年之久,这里还有他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宁县地方一直以黎淳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为荣耀,历代地方志均多处记载了与黎淳有关的人事,如道光《义宁州志》黎斌传中附了一句:“厥嗣黎淳,毓孕修江,后大魁天下,官尚书,谥文僖。”文字虽不长,含义却值得回味:状元能大魁天下,前提却是“毓孕修江”,地灵人杰,是修江的灵秀之水孕育了状元公的文思!同书《寓贤》篇立了专条:“黎淳,湖广华容人,父斌官宁县丞。淳随侍读书,后以廷对第一,历官吏部侍郎,殁谥文僖。”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人物篇周季凤条文字不满四行,还特地写上其“自幼为黎文僖公所称许”,以证明他从小就不同凡响。

当然,如果能让状元为自己写一字,题一诗,撰一文那真是莫大的荣幸了。修水陈偃先生的儿子就通过原籍宁县的西安推官王琬,请黎淳为他父亲撰写了一篇900多字的墓志铭。不过他们关系也有点特殊,陈先生既是其父的朋友,又是支持黎斌赈济工作的同志,更是扶困救急的义士。黎淳还应塾师黄邦节之嘱,为其撰写了《一经堂记》。从史料看来,宁县有关人士应该是他的交往圈之一。

这些都是我们在500多年后从有限的史料中寻找到的几条资料,事实上黎淳和宁县的联系比我们现在掌握的要多得多。

在宁县生活的这段时间,正是人生观形成时期,宁县的人和事应该影响了黎淳一辈子。如他父亲黎斌为官为人的准则与行为,对他的影响至巨。如周铭,为人耿介、生活节俭、孝养父母、友爱兄弟等品德行为。周铭喜欢梅花,作《梅花百咏》诗,黎淳现诗歌中就有以梅花为题的作品达15首以上。

还有他可能经常见面且精明能干的县令刘琛的影响。还有他父亲的一些朋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学之间的趣味与为人即是交往的前提,也可以互相影响。陈凤岐、查孟常、查孟富和张幼文身上难道就看不到黎淳的某些影子吗?当然,其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都对他有影响,但宁县这段生活的影响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

正统六年黎斌因病请求退休,回华容老家。 次年(正统七年)去世,享年63岁。葬板桥附近牛皮山梓华庙下。

当时人们认为牛皮山有风水宝地,谚曰:左手钟鼓响,右手绕白旗。 平平展展像牛皮。有人葬得到,代代穿朝衣。后于弘治四年,黎斌以子黎淳贵,朝廷赠荣禄大夫(据族谱)、南京礼部尚书。

   黎斌离开宁县后,当地百姓“思之弗置,立庙肖其像祀焉。成化间,请之于朝,赐祠额曰‘遗爱’。”其祠在州治(弘治年间改宁县为宁州)之西二十多步,后移南门外。嘉靖年间废圮3据族谱记载,国子监祭酒胡俨、礼部尚书周洪谟均刻石题名于祠。胡俨的文字可能就是嘉靖《义宁州志》卷之九所录的胡俨《义民碑记》,载有黎斌赈饥事迹。

10#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2-2-16 14:04:09 | 只看该作者
周氏 海口盐课副使胡以谦妾,金陵人。永乐初,谦秩满上京,
死于兵间。周氏日夜号泣,求尸得之,欲死以殉。父母谕之曰:“谦无子娶汝,汝今有娠,苟存胡氏一脉,及归千里丧柩,汝之重责也,奈何欲死?”既越月,果生子伯槐,乃辞其父母,与其兄护丧归葬。邑富儿程向升辈,慕其姿色,争赂娶之。周氏断发,誓不再嫁。勤纺绩,抚孤有成。时县丞黎斌欲上其事,周固辞乃已。府志。
11#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22-2-16 14:47:34 | 只看该作者
查最已名最,隽仲子也。幼颖异,父授以诗书二经,悉通大义。既长,受业于国子祭酒颐庵胡公之门,公大奇之。久于灯窗,所志不乐举子业,遂商隐放情江湖,乐与缙绅诸公游。好吟咏,尝于维阳登骑鹤摘星楼,有“登楼长啸空弹铗,骑鹤凭虚可摘星”之句。善谈时务,因作盐估,时语数千言,达之台宪,皆切时弊,竟祖弗行,乃浩然叹日:“进无以益于时,退而青山白石,宁我异耶。”遂卜筑于修江之上,以终考架之乐。性孝友,每事务为悦。亲兄弟中所私质,其所不平者,辄推己之所有益之。里人有诬害其兄弟以死狱,视急难,委身共之,卒乃得白,其人服辜。县丞黎斌欲真之如法,又为之辗转求宥,其人终身愧服。至于轻财乐施,亲贤友善,乡评重之。卒,称为孝友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18:03 , Processed in 0.1580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