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州“引博从政”遭遇“排异”反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3-10-24 19: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消息郑州市近年来陆续引进百名博士,充实到市直机关及所辖县、市、区的副处级领导岗位上。不少博士很快显露出不同凡响的才华和作用,也有些博士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排异反应”。中国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认为,“引博从政”是明智之举,有利于改善党政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2001年7月,郑州市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研究郑东新区规划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克发现,郑州市规划局从一般干部到局领导,最高学历是本科。李克进一步调研发现,有的城建部门的领导连图纸也看不懂,根本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市委决定,计划3年内引进150名博士充实到副处级领导岗位。2002年3月,郑州市委组织部向全国214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发出引博信息,立即引起了广泛响应,报名者纷至沓来。

  “引博从政”如同巨石落潭,更多的机关干部表示怀疑:“博士做官能行吗?”

  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王鹏,与其说是个政府官员不如说更像一位学者。作为郑州市委组织部“五顾茅庐”从清华大学引进的第一位博士,他一到任,就在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国际招标评审论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多来,他参与的十几项重大规划项目,全部顺利通过了审批。

  一些领导干部肯定“博士从政”产生了两个效应:一是博士们工作热情高,有朝气,有活力,一心干事,琢磨事不琢磨人,给党政机关吹来一股清新的风;二是博士们知识面宽,善于学习,激发了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学习热潮。

  与这些“博士官”一来就成了单位里的“宝贝疙瘩”形成反差的是,也有些博士遭遇了“排异”反应。一位社会学博士认为,产生“排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博士一来就给个副处级职位,而不少干部干了多年还没到副处级,心理不平衡是必然的;二是博士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基层情况不熟,受到非议也在情理中。

  对“博士是‘官场’中的‘弱势群体’”的说法,10名博士在回答无记名调查问卷时,只有1人认为“完全不是这样”;4人选择了“符合真实感受”;另有5人在空格处填写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写道:“绝大部分如此”“这是一次‘破冰’”“不能突出自己,否则就更加孤立”。

  其实,郑州市关于“引博从政”是与非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政博士们也认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有勇气从政的只是获得博士学位中很少的一部分人。

  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认为,在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党政机关要拥有高层次人才,不仅要靠“高官”“高薪”等办法,更要靠能进也能出的开放机制、“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

  虽然目前郑州还没有一名博士因为待遇、环境等问题而离开,但如何管理好这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制定合理的流动与激励机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郑州市委明确提出,在双向选择、来去自由的大前提下,对不适应领导岗位、违纪违法的博士要调整出领导班子,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要超越常规,促其成长,做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20:38 , Processed in 0.0700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