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爱去城郊的农家乐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1-23 15: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逢节假日,邀上三五亲朋,择庐山之麓,到城郊呼吸一下清新空气,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成了许多都市人崇尚的休闲方式。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魅力无限,尤其农家乐休闲日益受到游客追捧,已逐渐成为提高旅游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农家生态“聚宝盆”

  时已隆冬,本是全年旅游的淡季,可庐山区赛阳镇“石门涧农家菜”的经营户张安奎可一直没闲着,他“正在院子前建小停车场”。老张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头脑活络,又有一手好厨艺,早在90年代末就办起了农家乐,2008年仅餐饮一项,老张就赚了10多万元。

  离土不离乡,和老张一样,城郊很多农民朋友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新财路。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仅庐山区就形成规模农家乐200余家,2008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据统计,去年1至10月,庐山区农家乐旅游综合收入4600余万元,解决从业人员2000余人。如今,以莲花、赛阳、威家等乡镇为代表的农家乐品牌,成为庐山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新亮点,逐渐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家乐旅游的龙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农舍土鸡、乡村腊肉、竹筒蒸饭、山毛野菜、野生小鱼……简简单单的几道农家菜让城里的游客大快朵颐。在莲花镇莲花洞景区周边,一家家利用自家庭院建造的农家乐,让不少登山客流连忘返。农家特色餐饮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城区客人慕名而来,而且吸引了大量来庐山旅游的外地客人,形成了餐饮行业新气象。全市第一家乡镇饮食行业协会——威家饮食行业协会应运而生,推动了餐饮行业规范化发展。

  相比依靠“回头客”招揽生意的农家乐餐饮店,某家“农家乐”还有着另一套致富秘诀,总经理刘宏介绍,“都说‘靠山吃山’,就餐客人主要是庐山旅游团队;我们与九江、南昌、武汉等地省内外百余家旅行社有固定业务,旅游旺节还需要预订。”利用自家庭院建起的这家“农家乐”,可同时接待客人400余人,还经营农家土特产,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万元。据了解,如此家一样吸引庐山游客的农家乐餐饮店有十余家,这些经营户伴随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客源市场稳定,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

  如果说以上农家乐还局限于吃农家菜的范畴,一些山庄还能让游客体验乡情。在那里,游客不仅仅可以品农家菜尝鲜,还可以住宿、健身、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度假。某家山庄依托朱家垅花卉苗木基地,建成集餐饮、客房、休闲、娱乐为一体度假山庄,成为全市发展较成熟休闲农家乐的“领头雁”。

  让农家乐“土”起来

  农家乐是朝阳产业,在“愉悦游人、致富农家”的同时,还整合了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但随着深度开发,农家乐却遭遇了发展瓶颈。如何尽快打造“升级版”,让“农家乐”做好“农”字文章,让游客“乐”此不疲,已成为做大做强城郊农家乐产业的当务之急。

  市民詹先生热衷户外运动,每到周末总要登庐山、爬好汉坡,回来和几位“驴友”到农家乐坐坐。不过,去多了之后,“就有点腻了”。“发现很多农家乐都是大同小异,吃来吃去就是那几样农家菜,玩来玩去就是打打牌”。采访中发现,不少游客与詹先生有同感。市民王女士坦言,农家乐刚兴起,到乡下吃顿饭,感觉是件新鲜事。可几年下来,“感觉这农家乐和城里农家餐馆差不多”,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随着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单纯的餐饮服务,已经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缩短。从事旅游研究的九江学院张辉副教授认为,乡村旅游一定要突出“农的特征”、“家的体验”、“乐的感受”,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古、始、真、土”和自然之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威家镇农民将祖辈炖鸡的方法拿出来,用小泥炉、小瓦罐、木炭火炖土鸡,立刻得到了游客的青睐。还有很多农家乐业主举一反三推出黄豆炖猪蹄、山药炖排骨、萝卜炖牛肉、红枣炖猪肚,还有竹笋、山菇、野菜等,正因为这些“土”有特色,立刻受到欢迎。张辉副教授告诉笔者,由于小地域空间的不同,即便是同一种食物,不同地方,不同的人做法也会有差异,必须突出、扩大这种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吸引力。做到农家与城市要有差异,农家之间也要有差异,形成“家家有特色,村村有主题”的差别化竞争格局。

  让农家乐“活”起来

  就庐山来看,大多数农家乐还处在初级的提供餐饮服务阶段,集吃、住、游、购、乐于一体的休闲山庄数量还相对较少,这直接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庐山区旅游局局长章群认为,农家乐应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和民风民俗,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休闲、住宿、餐饮、购物等一系列服务。在它的发展背后,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产业拓展链和服务延伸链。串起这条产业链条,不但丰富了农家乐内容,还链起生产和销售环节,带动整个农家乐产业“活”起来。

  据了解,一些农家乐“发育”比较好的村庄,已经涌现一批特色蔬菜生产户、特种畜禽养殖户,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土特产加工户以及旅游产品生产户。农家乐经营户定点收购,生产户定向供应。庐山区莲花镇副镇长何剑豪介绍,去年,莲花村农家乐消费的土鸡超过1.5万只,一些农户开始专门从事土鸡饲养,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让农家乐“火”起来

  要让农家乐实现“游客乐”和“富农家”的双赢,除需要经营户的自我提升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与引导。

  各乡镇可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的原则,引导农民和开发业主充分发挥区域、区位优势,因地、因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章群说,莲花镇可以大力发展假日登山餐饮旅游业;赛阳镇可以和苗木种植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参观、采摘等项目;威家镇可以与旅游团队结合,发展旅游餐饮业。海会镇依托年丰百果园瓜果采摘、三叠泉和碧龙潭旅游等景点,找准定位作出规划,确保各地农家乐各有竞争优势,各有市场空间,有效地避免恶性竞争。

  农家乐形成产业链条后,涉及职能部门太多,极有可能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不少旅游专家也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教育和劳动部门加强对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规范方面的培训;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历史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挖掘,进一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农事文化娱乐活动;卫生部门要加强饮食卫生方面的管理。

  采访中,各地农家乐业主也呼吁,希望能建立行业协会,不断增强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协调处理行业内矛盾,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对农家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以利农家乐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有业主建议,举办一届农家乐旅游美食文化节,提高“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在广泛宣传的同时,提升农家乐的整体形象,形成区域独有的特色品牌,使之真正成为九江名片。 (撰文/张海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 10:24 , Processed in 0.108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