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沉静的山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1-2-25 10:26: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沉静的山歌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编著者: 朱法元  
  图书序列号 : 780742773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内容提要】
作者:朱法元,笔名筱竹、禅一,号幕阜山人。江西修水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散文学会发起人和创建者之一。曾先后从军、从政、从文,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百花洲》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入选《中国记忆。美文卷》、《30年文学典藏》等多种选本。著有散文集《蓦然回首》、《寒秋一叶》。 本书围绕修水河和修水县城展开,分为"景色之韵"、"往事之咏"、‘故人之音”三部分叙事,分别记景、记事、记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作者笔法娴熟,乡村趣事、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写史资料翔实,栩栩如生;写事下笔从容,灵动有趣;写人如数家珍、充满关怀当体认。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1-2-25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沉静的山歌》:乡痴乡魂见真情


《沉静的山歌》,朱法元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法元的散文,是乡痴的笔墨。

人人都可能热爱自己的家乡,但爱到痴情地步的人不多。法元先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家乡的父老乡亲,真可谓是几回回梦中思念醒过来。他从家乡成长起来,每一位乡亲都是自己不能忘怀的养育者、教诲者(《思念无尽》、《忆太姑婆》、《纺车声声》、《我的伯公》、《冬叔公》、《阿芳》);他从家乡走了出来,一土一石都有自己的脚印(《山城印象》、《桃里吟》、《水鸣深山》)。他恋着那块土地,恋着那里的人们,家乡的山歌,“一段旋律,在心海深处回荡,如此婉转,如此悠扬……”(题封)

法元的散文,是乡魂的幽思。山水自然养育了人,给人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景致,人们却不可太急功近利,妄想从中谋取私利。这与“蟒洞借物”有异曲同工之理。“已经走出了苦难的人,一个重大的责任,就是不能忘记那些还在苦难中的人们,应该有义务为他们做些什么。”(《后记》)“游子念着远方的故乡,是因为树木再高也离不开地下的根须;游子记着儿时的往事,是因为曾经的风雨成就了曾经的登攀;游子惦着故乡的亲人,是因为升腾的火焰源自不竭的能源。”(题扉)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写散文最大的好处,首先是为自己洗涤心灵。作者在散文写作过程中对每一句话的把握,似乎都在与自己的心灵商榷。散文是作者自己修养心性的熔炉。写散文,不仅把自己的心灵捧了出来,而且又锤炼、提升了自己的心灵。“美文皆从苦文出”(刘上洋先生语),好的文章是从艰苦的创作中得来的。其创作过程,不仅要经历深入生活的过程,更要经历多次叩问心灵、熬炼思想的过程。

所以,文学可以讲求技巧,但不能只求技巧,或者说过于追求技巧,散文尤其是这样。好散文当是从自己心底流出的清澈山泉,当是从自己脑海中涌出的洁白浪花。人物、故事、风景、器物,思想、情感、趣味、志向等等,都应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过于追求技巧方法就适得其反了。有一句话当讲:无法为最高境界,自然是绝佳文章。

文学艺术的审美,往往是多元的。对法元先生的散文,人们可以从自己的经历、眼光、需求和理论根据出发,提出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建议,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在法元先生的散文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他捧给我们的从他自己心底流出的乡痴、乡魂,字里行间常常涌动着他对自己心灵的拷问——这就是他的散文给我们传达出的迷人的力量。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1-2-25 10:31:45 | 只看该作者
怀乡的歌行——读朱法元散文集《沉静的山歌》
褚 兢

  古人云:天下之至文,出于天下之至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者,文之血脉气韵也,无情之文不可读,读之如对瘪三,味似嚼蜡,让人意趣索然。朱法元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沉静的山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经友人推介而展卷读之,竟有如噙橄榄,如品珍馐之快。要在其诚蕴于中,意见于外,篇篇饱蘸浓情,字字皆含珠泪,让人窥其内心,见其精神,而识其性情。全集30多篇文字,皆以其故乡修水为记忆、为素材,而笔下叙述,如歌行散板,张弛有度,舒缓从容,一腔浓情蜜意,自毫端倾洒而出,每有动人之处,而让人心旌摇摇,不能自已。

  专家论曰:“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而散板则为节拍自由的散唱,尤对表现悲郁、苍凉、怀旧等情绪有独到之处。我以为《沉静的山歌》,很是体现了这些特点。

  作者故乡修水,为江西省的一个边远县域,地处赣、鄂、湘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区。虽为山区,但修水却是人文繁衍之地。殷商时期,这里即有古侯国名“艾”,后曾出黄庭坚、陈门三杰等青史人物。又恰因系山区,修水一直保持了淳朴民风及古老乡俗,如久酿之醇,令人怀想。作者生长于兹,历20年,后当兵离乡,宦游在外,数十年过去,对故乡的感情分毫未减,反愈加浓厚,直至酿成这本二十余万字的散文集。

  《沉静的山歌》分为三辑,分别为写景、忆事和怀人。内中所记所述,皆为亲身经历,隔着岁月的长河,加以阅历深沉,对人物事件的回顾探究、对景物风俗的描摹追忆,每每能拂去外表的陈翳而直指其表象下的潜藏意义,足堪细嚼慢品。想作者在写作之时,自有大恸大喜大悲涌动内心,形诸笔墨而真趣自现者也。

  先说写景部分。开篇之作,是为《山城印象》。山城即修水县城,其年代之久远自不待言,而其山水形胜更让作者记忆犹新。

  “这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既饱含传统又充满活力的小城”——这是作者对修水县城的定义。在这篇散文里,作者注重对山城的外景描摹:奇异的山水画面、古朴的祠堂古建、典雅的名人遗址,乃至幽深狭窄的街巷、星罗棋布的水井和附着在这街巷里充满苦涩与欢愉的童年……尽管今天的山城已经有了繁华的面容,但却遮蔽不了作者心中早年烙下的印记,旧日的景象和新城区的容貌在作者眼中交叠互映,让作者情潮陡涨,他写道:“修水河从西摆过来,绕成一张弯弓,又从东门远去,河水照映的两岸,还是那么青翠那么伟岸那么粉黛,活像一轴水墨丹青,舒卷在天地之间。”这样一种怀旧,却寄寓了新的观照,作者的视点具有时光的穿透性,陈年的景色或景象便被赋予了不同旧往的意义。

  作者笔下的景色饱蘸了浓情,密集的内在情愫投射于外在景物,导致了景象的变异。如在描绘禅宗“五叶七枝”之一的黄龙宗发源地黄龙山时,作者这样写道:“车行至山口,我禁不住又一次回头张望。只见黄龙寺那些虽显破败的房屋,却是那么顽强地置身在山脉之上,颇有悲壮之气概。寺边的神井掩映在几株高大的柏树下,井旁的牌楼、舍利塔,都显得非常庄重、雄伟。它们的身后,是黄龙山巍峨逶迤的山峰,恰像一把巨大的圈椅,稳稳地安放在天地之间,黄龙寺正好端坐在椅子上。清岚渐起,正如山腰拉起帷幕,红叶点缀,恰似仙女纵情舞蹈。远眺过去,真像一个令人神往的仙境!”我们看见,这种景象的变异是发散的、创新的,它是作者对景象的个性化解读,这种解读既是瞬时的,也是惟一的。

  在这一辑中,作者还将儿时经历的许多民俗风情记于笔端,比如“杀年猪”的习俗、全丰花灯的特点、“七十二行耕作为王”的理念等等,无不生动有味,趣味盎然,让人颇生怀想。

  忆事部分,不少篇章也是涉笔成趣。比如写老屋,作者记述:“我的老屋极为普通,它不像一些古民居那般气派,没有御赐的高大门楼,没有‘状元及第’、‘进士及第’之类的牌匾。也不像客家围屋那般牢固,没有高墙包围,没有炮台护卫。它坐落在赣西北的一个小山洼里,依山傍水,青瓦灰墙,颇有点儿‘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寥寥数语,将故乡儿时居住的老屋那平民氛围、田园气象勾勒而出,让人如置其境。而老屋中那种“酽酽的割舍不了的亲情”,更是被一些细节化的记忆还原为生动的图景。作者概括道: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

  情景交融,理趣交织,不是无以复加的深沉情感,如何能写出这样的体会?

  像《老屋》《小街》《烧炭》等篇,是记事为主的,这部分散文中,还有以记事为衬托,而写情、写理、写感受为主的,像《牵挂》。

  这篇散文开篇即言:“我思念故乡。自从少小离家之后,这种思念与日俱增,简直不可遏止。”离开贫穷却熟悉的故乡,作者远行在外,但牵挂却“缠绕在我心间,直到华发染鬓、壮心暮年”。童年的记忆因牵挂而丰富,儿时的梦幻因牵挂而多彩,纯真的情感因牵挂而浓烈,那是因为,故乡有孱弱的老母、破败的老屋、有久远的传说、散落的童贞……而由对故乡的牵挂,作者领悟到这样一份独特的道理:

  劳动者不孤独,是因为他牵挂着土地;

  思想者不孤独,是因为他牵挂着未来;

  出家人不孤独,是因为他牵挂着众生。

  真正孤独的,是那些终生毫无牵挂的人。

  这样,一种怀旧的牵挂变成对人生体验的升华,文章的境界被拓展,作者的内在气质也在我们面前有了更新的展现!

  怀人篇章,是《沉静的山歌》这本书最让人感慨的部分。17篇散文记述了二十多位故乡的长辈、乡亲和战友,无不惹动人的情肠,拨动人的心弦。

  书中写母亲、写姑婆、写伯公……这些饱经忧患的先辈和承受了无尽苦难的乡民,他们在高压的政治气候下,在贫寒到极致的困厄中,却始终保存了一份诚实、纯朴、宽厚、仁爱甚至幽默、爽朗,意味着多少辈积淀传承下来的优秀民风,不会因为一个较短时期的祸乱而被从血脉中涤除。它使我想到,民族的性格之根生长于千年沃土上,它扎得很深很深,任何疯狂和灾祸之所以无法毁灭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不是因为某些大人物的功勋,而是因为每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以他们的柔弱和坚毅,承载起高天的日月星辰,承载起大地的春华秋实……

  书中记述的几个人物让人难以忘怀,像那位落魄文人、错划右派的管贤哩,具有歌唱天赋而屡遭命运蹉跌的乡土人才朱法荣,年轻时狡黠蛮横、在古稀之年却因抢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的吴经理,还有总是慷慨助人、被称为罪犯克星的优秀人民警察廖矮子……一篇短文,无法展示人的完整一生,作者却用他的浓郁之情、简约之笔,以速写方式突出故乡人物的容貌气质精神特征,生动的细节让笔下人物纷纷活了起来,读来有呼之欲出的快意。作者的笔触既挥洒随意又摇曳生姿,偶有闲笔,却非赘疣,倒为文本增色,可见其行文技法之娴熟。如《老龟》记述当年在越南战场九死一生立功入党的一位战友,他退伍返乡后,日子却过得并不容易。本可凭口袋里的荣誉证件找政府求助的,也可找一些身居官位的战友相帮,可他都没有,他坚持“车行直路马行斜”的做人原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麻烦别人。面对这位姓氏与“龟”谐音的战友,作者“猛然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童话,说大地下面有许多神龟,又叫鳌鱼,日日夜夜用它们的肩膀扛着一方,如果哪一方的负荷太重,那只鳌鱼就会因累不过而换肩,这时便会发生地震”。这里转述的童话,看似闲散笔墨,却寄寓了作者对战友的敬重和深情,其间用意,大可玩味。

  览毕全书,方知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多么刻骨铭心,作者丰盈的思念如河水滔滔不息。修水的汩汩波涛中,流淌的岂止是山中清泉?更有它哺育的子民不绝如缕的一腔深情……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1-2-25 10:32:14 | 只看该作者
沉静的山歌与老表性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读朱法元散文作品随想

【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朱法元在他的散文集《沉静的山歌》“后记”中,总结自己“三从四德”——少年从军,中年从政,现在从文。道出了实情,也不乏自嘲意味:由习文开始,转一大圈,最终还是从了文,又回到了原点。当年走出幕阜山靠的就是一支笔啊(这一点总使我联想起两宋时代的幕阜山子弟、分宁子弟、江西13州军子弟。某年与法元修水行,看着他,我眼前总迭现出千年以前江西子弟们寒窗苦读的身影、赴京赶考匆匆行走于山道上的身影……)他遗憾吗?他认命吗?他肯定有过更多的憧憬,更多的企盼,他未能一一如愿,决非才情不逮、人品不佳、能力不及,而是缘分未到,机遇不巧,命运不济。通俗一点说还是命运二字,而西哲有云:性格即命运。

  我自忖性格和法元有相似处,放眼周遭,似乎江西人性格有一定的共通性。以两宋人物为例,三个共同点当为学界共识:一是多出身平民起于草根;二是靠个人才干单打独斗;三是不事逢迎不善经营。(南宋时一度四名寄执中有三个饶州人,所以推荐官员时流传一句说笑,“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当然是一句说笑了。但进入有明一代,尤其是解缙、杨士奇入阁后直到严嵩时期,上述风气有所变异。)

  千年以前如此,千年以后又如何呢?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文胆、蒋介石大秘陈布雷曾对江西人作过深入分析,认为江西人淳朴勤劳、节俭刻苦、待人热情、礼貌周到,不过质胜于文,偏于古板,或者说“勤苦有余而发育不足,质朴有余而进取不足,守分有余而自强不足,礼让有余而微少勇气,诚笃有余而欠缺蓬勃慷慨的热情。”

  当然,任何概括都是要以牺牲个别为代价的,陈说是否妥当自然可商,但我暗自反省自己并比对法元君,又深感陈说颇有几分道理。于是问题就来了,是否千年以前纵横无碍的朴素无华近于木讷,勤劳节俭接近吝啬,笃实本分偏向保守,小富即安易于满足,礼让厚道貌似怯懦等等的“老表气”到了现代行不通了?不吃香了?要淘汰了?我看没这么简单,不能以“进化论”、“新比旧好”、“与时俱进”来一概而论。即使要改造也要“把根留住”,不能泼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倒掉。要分析、要鉴别、要扬弃。又何况,几千年来,在江西这样一个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丘陵起伏、江河纵横、物产自给有余、地理自成单元的特定地域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与性格,也自有她的合乎规律性和优势,更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人如此,一家族如此,一地方一省区一国家更是如此。国人叫国民性,江西人就叫“老表性”,这是那么容易改得了的吗?

  所谓《沉静的山歌》不就是一曲流自心底的怀念故乡之歌吗?人说“潜深流静”,正因为潜藏得深了才会表面平静内里汹涌(这不正是“老表性”表征之一吗?),又像陈年老酒,因为贮存久,发酵足,所以才清冽纯正,醇香绵长。

  《沉静的山歌》的基本主题是怀旧,主要特点是真挚、深情。无论是“故园之韵”,“故事之咏”还是“故人之音”,作者唱来都自然真切,低回婉转,一咏三叹。

  从《山城印象》到《水鸣深山》,幕阜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在作者眼中都美不胜收,都款款深情。缤纷的记忆构成了作者看世界的基本底色和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的基本态度。从《老屋》、《担脚》到《守夜》,作者反复传递出一个信念: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他正是从苦难出发才穿越苦难超越苦难,得出了自己的幸福观:幸福需要对比,苦难不仅锻炼人、磨砺人,还能成为人生财富和幸福指数的参照物。所以他酿苦为蜜,感谢苦难。在《纺车声声》、《我的伯公》、《阿芳》、《少年好友》诸篇中,一个个作者的长辈、亲人和伙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留给我们难忘的印象,更留给了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永恒的思念甚至是愧疚。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报涌泉;又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前者为道德准则,后者为人生遗憾。作者在此真情感恩,只是有的故人已逝,报答无门啊。至此,全书的主题也由怀旧升华为了感恩。

  为什么要感恩?难道曾经的幕阜山岁月还不够贫瘠、匮乏、寒碜和痛苦吗?是的,但是,更多的是相反。倾心听一听《沉静的山歌》吧,你就会知道,一个人的热爱、善良、忠贞、友情、奉献、团结、顽强、勤俭、刻苦、怜惜、悲悯、宽容等等优良品质从何而来?不就是来自故乡秀美的山川地理、神秘的风俗礼仪、淳朴的父老乡亲,以及从早到晚都充满着火塘边的絮语、晒场上的欢笑、小径上的山歌、暮色中归家时亲切的狗吠、晨光里出门时嘹亮的鸡啼吗?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精神和气质的自然遗传。她像学前教育、课外学习;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无孔不入、水滴石穿,最终把你塑成了你!也许你20岁时离开了她,出去见了大世面,长了大才干,但你最初的坯子、模样早就在这里铸造成型。

  ●朱向前


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1-2-25 10:33:4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2-2 02:35 , Processed in 0.1250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