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一个中介眼中的2012楼市:月入四五十万是常事
[打印本页]
作者:
wolong
时间:
2012-8-14 11:51
标题:
一个中介眼中的2012楼市:月入四五十万是常事
年初最惨淡时至少四成从业人员改行 眼下各家房屋中介又开始马不停蹄开店扩张
7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暴涨,达到了17130套,创造18个月来新高,成交量逼近2010年以来最高点。与此同时,各地新盘“涨声”一片。人们突然发现,房地产热潮可能再次卷土重来,随即争相入市。国务院随即派出地产调控督查组前往地方,试图按住抬头的房价。而就在年初,市场则是另外一副截然相反的景象,售楼处门可罗雀,开发商天天哭喊房子卖不动,房屋中介关店裁员,房屋经纪人因没有客户“被放假”。从年初的冷清萧条到眼下的购房热潮再现,北京乃至全国的楼市到底怎么了?本报记者跟踪并采访了北京中原地产的一位房屋经纪人,试图通过他的亲身经历,折射出2012年北京楼市的变化。
房屋中介马不停蹄开店扩张
窗外稀稀拉拉下着雨,几天前的7·21大雨把北京变成泽国水乡。中原地产市场部经理何志磊在办公室一边抽着烟,一边盘算着自己的生意经。
何志磊今年不过32岁,但在房产中介这个行当已经做了7年。大学毕业那年,他误打误撞做了房产经纪,工作第三个月就挣了1万多的提成,“太刺激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无法想象,穿梭在楼宇小区之间的房产中介来钱这么快。
何志磊现在管理着华清嘉园和知春路两家营业部。华清嘉园被认为是海淀区房产中介“交火”最为密集的地方,周边盘踞着十几家中介。何志磊的中原门店位于小区内,显得有些低调。
这个小区有三多,因为紧挨着清华科技园,互联网创业的人多;紧挨着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韩国留学生多;第三便是在这儿上小学的孩子多。隔着一条便道,就是中关村二小分校。现在是暑期,学校显得有些安静。和其他知名小学一样,不少北京人为了把孩子送进去,不惜花费三五百万在华清嘉园置业,以便获得一个入学名额。
窗外不时有打扮时髦的韩国留学生踮着脚走过,几天的降雨让小区便道上也积了不少水。对于整天奔走在房产一线的何志磊来说,7月创纪录的数据并不意外,接连几个月持续放量成交表明,房地产中介的好日子又要来到了。
“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找客户,而是找房源。”因为市场好了,客户大都自己找上门来。上个月,何志磊的营业部卖了7套房,按照2%的佣金水平,就是五六十万的业绩。
何志磊不喜欢用“涨了”这个词,“说这比较招人恨,政府不愿听,买不上房的人也迁怒中介哄抬。”他们称现在的市场“好了”。
“我已经提交了两个开店申请,准备向外扩张。”这两家计划中的新店原本7月就应该开张了,但因为工商注册等问题耽搁了。大家都是马不停蹄,耽误时间就是耽误挣钱,何志磊很明白其中的道理。
回暖过程最先绷不住的是投资客
2011年是糟糕的一年。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内二手房住宅交易套数为121512套,相比2010年全年的196547套下降幅度达到了38.2%。而同比2009年的266854套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54.5%。全年成交量走势呈现出“L”形,毫无反弹迹象。
而经济的温吞水更让人担忧。到了2012年,地方政府向房地产求救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松绑的冲动越来越大。2月,芜湖、佛山、成都因为微调幅度过大,政策颁布不久就被“叫停”。但这阻止不了全国多个城市刺激楼市,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买房送户口等政策不断。
一些房主也绷不住了,低价盘开始不断涌现。“一些持有房产的投资人开始不计成本离场,加上移民热潮的出现,许多人开始将资产变现。”一些价格被打压严重的二手房开始出现接盘者。
从2-3月份开始,何志磊开始推“损盘”。这是他们的行话,意思是房主为了脱手而大幅让价、基本已经到了价格底线的房子。“在华清嘉园,如果单价到3万或者更低,便会有接盘者出现。”
作为著名的学区房、地铁沿线,无论是投资还是自用,总有一些价值支撑。“刚需总是有的,结婚是等不了的。”
这种低价盘清空后,何志磊他们接着推“笋盘”,这是楼盘中户型、朝向最好的一批房子,一个小区这种优质房型一般只有几十套,能够上市交易的就更少了。但房地产调控让这些优质盘也开始批量出现。“在低价房被卖掉后,这些平常不多见的优质房源便会引来买家。”
慢慢的,到了四五月份,成交量开始逐步回升了。“调控还是那么严格,但市场气氛却在慢慢改变,人们担心再次错过买房的低点。”
何志磊明显感觉到一些房东开始“硬气”了。到了7月份,复苏几乎已经成为共识。7月10日,中赫地产购得北京万柳地块,楼面地价4.15万元/平方米,不仅成为北京“地王”,也刷新了全国单价地王的纪录。
而其他城市的新地王也频频诞生。台风“海葵”登陆南京之时,南京富力项目开盘,数百名购房者顶着台风排队买楼。夜间售楼处停电,众人仍不愿散去,纷纷靠着手机的微弱光亮完成了选房。
市场好了卖房人跳价的也多了
不过市场好了也有何志磊烦恼的事情,跳价、违约的事情变多了。“价格一上涨,房主的预期就发生变化了。”
6月份,何志磊他们帮助成交过一套64平方米的房子,单价3.1万。仅过了一个月,这样的房子单价就上涨了6000元,达到3.7万。而到了8月,记者发现这里已经很难找到报价在4万以下的房型了。
一套房子几个月之间上涨了小50万,有些原先约好签约的房东也不出现了,而且非常爽快地答应赔定金和佣金。这个账很简单:违约之后赔付的损失不过十万左右,但房东选择新买家,立刻可以多挣三四十万。
遇到这种事,何志磊他们也很无奈。作为中介,最重要的是成交,他们是撮合,需要把上下两家人都“伺候”好了。他们按照规定比例2%收取佣金,单价提升对他们来说获益有限,把房价上涨归罪于中介哄抬是中介行业这些年背的一个黑锅。“客户临时跳价还很容易造成‘折单’,因为很可能是别的中介给房主带去了更好的买家。”
“从4月份以后,房东的态度就越来越强硬了。房主一听到你要和他砍价,直接就把电话挂了。”而在房子低潮期,看房子的人少,谈价格的人更少,而现在是看房子的人多,谈价格的人更多。“我们只能去抬高买房人的承受能力,这是促成成交最现实的办法。”
在何志磊的营业部,十几名经纪人不停地在打电话,还有至少一半的业务员在外扫楼或是领着客户看房。每天的晨会,一大帮经纪人会像股市报价一样“报盘”,热闹非凡。他们把自己掌握的新房源进行更新,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了解营业部最新的房况。
他们不仅要面对同事的竞争,还需要面对我爱我家、链家、二十一世纪等同行的挑战。现在,何志磊店中业务员中位数的收入是7000-8000元一个月,这几乎是此前淡季的一倍还多,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
一家门店月入四五十万元是常事
7月底,面对不断升温的楼市,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前往地方十六省市,督查各地调控政策的执行。督查组所到之处,地方频频表态,督查组也是看得多说的少。在经济疲软的艰难时期,中央和地方对房地产的态度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只有在各种论坛上,楼市的方向依旧混沌不堪,唱多的依然豪情万丈,唱衰的依然苦口婆心。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劝大家,现在卖了房,幸福一辈子,因为房价会跌20年,跌掉80%。而楼市大嘴任志强则已经懒得谈论复苏与否,在他看来这几年土地供应减少,未来房价上涨是必然的。这个好放大炮的开发商调侃自己是“中国人最想揍的三个人之一”,因为他总在说涨价这两个字。
这些离何志磊他们有点远。何志磊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招人、培训,壮大队伍。这几年的地产中介有点像券商行业,都是靠天吃饭,看政府的眼色行事,如果行情好时不吃胖点,冬天就可能被饿死。
何志磊算过一笔账,按照最近几个月的平均成交量,新开店大有赚头。“一家新店平均成本在15万-20万左右,现在一个店四五十万的业绩很正常。”
8月初,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一组数据,2012年上半年,20个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与2011年和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和12%,其中6月成交量与2010年调控以来最高点持平,与2009年高点仅相差15%。
“冰河时代”曾度日如年
年初最惨淡时至少四成从业人员改行
虽然现在房东态度越来越强硬,跳价、爽约也时有发生,但比起去年的行业寒冬,这只能算是幸福的苦楚而已,让人看起来像是得意的矫情。
何志磊现在信誓旦旦地准备接着开店,要大干一场。但就在一年前,他们还在经历行业最黑暗、惨淡的日子。
2010年,楼王频现,房价大涨。面对已然失控的房价,中央政府失去了耐心。从2011年1月开始,堪称严酷的调控政策密集而至,层层加码,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全面升级。
北京细化的调控政策也紧随其后,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限购以认房为标准,开发商定价与成本差异过大将追责,等等。房价已经不单是一个民生问题,而是被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冷却剂迅速见效。2011年2月份二手房成交数量高台跳水,此后月均成交量不足9000套,全年成交与2009年峰值相比缩水一半以上。“好不容易挨到8月,眼巴巴等着金九银十,但结果很失望。”所谓“银十”成交量仅为7262套,创下2009年有网签以来最低值。“这一年的行情彻底完蛋了。”
买房人如同流进沙漠的溪流,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最惨的时候是零成交,营业部很多老人都给自己放了长假,等待低谷过去;而很多没有经历过这种低谷的新人可能就撑不住了。”何志磊所在的片区关掉了两家营业部,重点保留了华清嘉园店和知春路店。
他把这叫作“收缩”,精耕主区。“在恶劣的环境下,你没有能力向竞争对手的优势区域发起进攻,只能退回自己最擅张、最有优势的区域。”
就是死撑,撑不过就是死。虽然难听,但是事实。上海、广州、深圳这些楼市最热的地方相继出现门店关闭潮。到了11月份,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耀智宣布,在深圳关闭60家店铺,裁员1000人。
根据统计,2011年初,北京市二手房经纪机构门店约有6000家,但到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至少有1400家关门歇业。当时最悲观预计,至少有四成从业人员改行。
这种寒冷只在2008年出现过。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低迷,完工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打三折甩卖。但2011年这场严寒远超2008年,2008年只是经济不好,但国人对房子的需求还很旺盛。而2011年,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被行政管制了,这是真正的冰河时代。“你很想给业务员打鸡血,给他们画饼,但这没有用,你只能想辙去安抚他们。”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