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将来会有多少城市破产 发展的幻觉该醒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12-9 16:4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当我们看到世界最著名汽车城底特律破产的时候,还不能从“发展”的幻觉中警醒过来吗?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可以是我们的愿望,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纯属扯淡。中国像目前这样疯狂搞城市扩大化,人口密集化,美好可能越来越少,但噩梦肯定越来越多。当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一阔再阔的时候,城中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直至最后成为一座座空城、鬼城,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国务院最近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虽然体现了国家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但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就一切都是枉然。



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北京时间4日凌晨(当地时间12月3日上午),美国联邦破产法官罗兹做出裁决:底特律市符合联邦破产法第9章的相关规定,符合申请破产保护的资格。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正式宣告破产,它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



近些年,官方在宣传“伟大成就”时,无不把农村“城市化”,城市“扩大化”当作自己的“丰功伟绩”。许多小镇在“发展”中变成了县城规模,县城变成了中等城市规模,而中小城市则扩张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镇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被当作地方政府的“丰功伟绩”受到最广泛的追捧。似乎惟城市化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佳表达。城市越来越大,楼宇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宽,无数农村人口变成非农户口,变成城市人口,开始享受“城市人”的“幸福生活”被当做“新型城镇化”的最高目标正在被写进各级政府的宏伟规划中。



然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第一、城市化使可耕种土地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以笔者所在的这座中等城市为例。本来城市周边的一个县和几个乡镇在近年的扩张中已整体进入“开发区”。郊县原有的18个乡到目前为止有地可种的仅剩12个乡镇,数万亩原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上,建起了一座座工厂,一栋栋楼房。城市像一颗颗恶瘤在不断侵蚀着片片土地,它们的急剧扩散使土地资源岌岌可危。



第二、大批失地农民的产生。与可耕地一同消失的,还有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他们既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就业者,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近年来他们一方面吃着征地补偿金,一方面许多人在热火朝天的各类工地上打工,勉强维持着基本生活的稳定。但这样的“稳定”是经不起任何风浪的。一旦基本建设放缓或经济进入调整周期,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立刻会遭遇到冲击,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



第三、城市化对资源的消耗是呈几何级数暴升的。城市人口要加倍地消耗水资源、电资源、燃料资源、交通资源和各种其它资源。拿吃菜打个比方,农民吃菜,到地头割点回来就行了,但城市人吃菜,必须要消耗交通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等等,这些,都是要靠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一个城市人的日常资源消耗是农村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吗?实际上,此项危机已经来到面前,君不见,目前菜价上涨,城市堵车,油价涨了一次又一次了。



第四、大量的人口集聚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农村居住者由于其分散并紧靠农田的特点,他们的生活垃圾中的绝大部分都能得到良性处理,比如残菜剩饭可以喂猪沤肥,人畜排泄物能全部还田,而城市的生活垃圾根本得不到良性处理,基本被填埋或直接进入下水道,在许多城市又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造成大江大河的急剧污染。



第五、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严重破坏了人的平静心态。情绪多变、焦躁不安成为生活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友好越来越少,争斗越来越多,本来在乡间时的淳朴被浓重的商业气息所取代,人的生活状态变得越来越糟糕。



第六、城市人口的膨胀,导致就业压力急增。许多人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铤而走险,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近年来,诈骗、传销、打砸抢、制售假冒伪劣都是这种压力下的副产品。



由于土地的大量被占用,上述这些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社会运行成本将越来越增加,需要“埋单”的负效应更是越来越不堪重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半亩土地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但十层高楼能长出什么?



在中国急速推行城市化,这不是一般的政策偏差,而是一种危及国家未来的罪恶,它实际上是因为官场的严重腐败而导致的经济政策方向性错位。



现在,当我们看到世界最著名汽车城底特律破产的时候,还不能从“发展”的幻觉中警醒过来吗?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可以是我们的愿望,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纯属扯淡。中国像目前这样疯狂搞城市扩大化,人口密集化,美好可能越来越少,但噩梦肯定越来越多。当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一阔再阔的时候,城中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直至最后成为一座座空城、鬼城,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国务院最近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虽然体现了国家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但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就一切都是枉然。



被忽略的高房价原因



不断攀升的房价,是全国人民的焦点话题,也是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无数官员专家草民探究了无数的原因,开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药方,却都让大家莫衷一是。一个世界上具有最强行政手段的政府下了死劲进行管控,措施接近离谱,却依然眼睁睁看着房价绝尘而去。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执行中央决定不可谓不坚决,调控手段不可谓不狠辣,结果如何?恐怕无需赘言。于是乎无数的亲娘老子祖宗八代都倒了霉,骂政府的有之,骂发展商的有之,骂丈母娘的有之……总之一提到房价,似乎人人都有火气,个个都想骂人。而且似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个个都有自己的救世良方。



鄙人不够淡雅,眼看着这一团混战,经常有要冲锋陷阵的激动。为啥?应为我看到了房价飙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简便截说,这个原因就是城市规划。



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家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从小城市聚集大城市是一个不可遏止的潮流。于是问题来了,我们的政府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在他们心目中规划就是控制,先把人口根据理想状况控制在一个水平,然后再根据这个控制去做城市规划。可惜的是已经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不认这个账。而且政府除了给流入人口的个人和家庭制造无数麻烦,并没有根本的手段来控制人口的流入。历史上我们的政府是有这个手段的,但那早已成为历史。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相,一方面政府在抛弃过去那些不合理的限制外来人口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却死守着人口控制的底线,水,电,土地,资源,环保……一切一切都成为控制城市规模的绝对理由。可是另一方面,因为城市规模化给民众带来的就业,创业,生活的便利,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各方面的好处让百姓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举例来说,在北京开一间正宗的西餐你只需要担心你的商业运作是否成功,不需要担心绝对潜在客户群,因为就算是老外加海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了,可到一个小城市你敢开吗?其实撇开其他资源方面的限制,单纯就效率而言谁都不可否认,城市越大各方面的效率越高。除非你是在一个只能装1千万人口的城市装了2千万人,产生的副作用抵消了一部分的高效。即便如此,我相信很多人宁可忍受这些副作用(拥挤,污染,吵杂)也要坚持挤入大城市的版图。我说这些也许不到点上,但趋势是很明显的,大城市的人口在限制下不断增加。于是就出来下一个问题了,一方面是一线大城市人口的自然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划的远远落后,房价就成了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



向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不加控制按照自然的市场经济规律应当会有多少人口呢?13年东京的人口为1300万,大东京地区为3600万,分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纽约人口800万,大纽约地区将近2000万,占全国人口百分之3到7。其他世界上的城市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按照我们国家13亿人口推算,再考虑到中国的大小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别巨大,以及中国的庞大的行政体制和中央集权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集中全国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人口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状态。就是说最终应当有1亿到两亿人口会涌入这两个城市。这和我们的政府的规划差距也太大了吧!于是你政府按照什么标准去供应土地?按什么标准去配置资源就成了问题。在我看来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根本就没必要再守着什么土地红线,应当大量的供应土地,就算你不按六千万人口来考虑,4千万总是要考虑的吧?那要一年供应多少土地呢?恐怕是现在土地供应量的多少倍吧?!如果真的有了这个土地供应量,房价还会涨的那么高,那么快吗?反面的例子是那些房价暴跌的三线城市,恰恰是将城市规划的过大,却没有那么多人口流入的支撑。



顺便说说北京的交通,要是照着5千万人口考虑,堵车的现象一定会减轻很多。



其实我们的城市规划应当按照人口增长的规律去规划,而不是根据水资源,土地资源去规划,任何事情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我指的是大城市的各种资源的紧张,没办法的是你不让老百姓往北京上海去,毕竟历史不可能倒转,政府的同志们尊重一下现实吧,就算是到渤海去建海水淡化站,你也得给北京越来越多的人口供水,而不可能把那些宁可睡地下室,吃泡面也不离开北京的人赶走来解决供水问题!



北京的土地都可以盖成房子,给6千万人盖房子,让其他地方去种粮食和蔬菜吧。那样北京才有真正的合理房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06:30 , Processed in 0.0560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