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阅读与作文个性化同步发展的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xcc_5308 发表于 2010-2-26 11:5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生阅读与作文个性化同步发展的初探

    摘要:大力倡导阅读、作文的个性化,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从新的角度来正视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观,积极探索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张扬阅读与作文的个性化,使阅读与作文得到同步发展。笔者,通过近年的实践尝试,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 作文 个性化   发展   探究


   《语文课标》提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根据这一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与作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张扬个性、、展示个性、突出个性、体现个性、读出个性、写出个性、发展个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作文呢?我认为:

一、精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充分展示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学生个性化活动。且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诱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拓宽个性化空间,发展个性思维。在语文内容中,许多课文提供了多角度的文本对话练习,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再不能以传统语文教学观单纯以分析、讲解课文代替当今个性化阅读的实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优化学生的语感,逐步使学生的语言富有个性。在课内外阅读中积淀语感,培养个性。重视对精彩语段的品味赏析。从中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独特性,来提高语言的感受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对个性语言的理解,强化个性意识,不要强求一律的标准答案,要越出课文,成为课文的再创者。在个性化阅读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使学生要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言可写。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让学生先观看媒体的投影。然后让学生边诵读,边拿起画笔,读到桂林山水的美景时,让学生把生字、词、优美的句子,用各种形式点缀在画面上。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使学生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文中的重点被大部分同学所掌握。同学们不仅领会了课文内容,且欣赏了一次祖国山河壮丽美观的景色,还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与《黄山奇石》时,教给学生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的阅读方法;教《鸟的天堂》与《秋天的雨》时,教给学生抓住中心句的阅读方法,体会课文中的语言优美;教《大自然的启示》与《搭石》时,教给学生抓住中心段的阅读方法;教《爬山虎的脚》与《记金华双龙洞》时,教给学生抓住重点部分,即:“脚”与“洞”去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路旁的橡树》与《一个村庄的故事》时,教给学生用图示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荷花》与《燕子》时,教给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的阅读方法,体会语言韵味;教《赵州桥》时,教给学生抓住课文的过渡段的阅读方法,体会语言的朴实。总之,个性化的阅读着力点,应是打开学生学习信息的通道。努力使学生在阅读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培养和尊重,并在个性化阅读下,读出自己喜欢的心情,喜欢的情景,喜欢的个性。从而达到:心有所想,情有所发,语有所感的个性化阅读。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张扬个性作文。

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是《语文课标》提出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打破旧的传统育人观和教学观。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望,写作内容不一定拘泥于人和事,可让学生写出凸现他们天真率直,敢想敢说,表现自我的个性化作文。但是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海阔天空地说写,尤其是三年级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起始年级,他们刚刚进入新的作文写作阶段。喜欢作文,愿意模仿他人作文,但缺少个性,往往是用流水似的写作,抓不到点子上,细节描写不具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课文,精心指导,拓展迁移,读写结合,积极创设有利张扬个性化作文的氛围。做到:每教完一篇课文,就设计一两个读写结合,学用结合的练习。通过迁移运用与提高,促使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比如:学完《荷花》一文后,我因势利导,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看到这么美的一池荷花,你能想到些什么呢?顿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仿佛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在荷花丛中飞舞”。有的说:“我仿佛成了一朵美丽的荷花,飘飘然然在舞蹈”。这样拓展迁移为写好个性作文铺奠了优美的语言基础。如:教《榕树》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喜欢那些树木?见过那些树木?接着写一写,松树、柏树、杨树等任意一种树木。这样学生根据画情,写一段寓情于景的个性的想象作文。除此之外,在读写结合上,我还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写作上的创作力得到发展。在张扬个性上有所创意。如:1.给开头一句话,让学生写下去: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啊!…… ‚下课了,操场上一片欢腾,…… 2.给结尾的一句话,要学生补写上面一段话。如:…… 这就是我的自画像。‚…… 这就是我的妈妈。3.给过渡句,前后补充,写成一段话,如:……同桌,不但刻苦学习,而且很…… 。‚…… 不仅爱故乡的山,更爱故乡…… 。4.扩充课本上某一情节,或给文章的前段要学生补充后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看谁想得合理,写得具体。

语文是作文的基础,语文不仅为作文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及写作方法,构思技巧,文章结构,还提供了情感和认识过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反映,它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精神和情感态度及认识。因此,写作文要张扬个性,不仅要认真领悟课文内容,从中获取作文材料和写作方法,还要获取充沛的情感和认识。这样写出的作文,不仅有充实的内容,而且更会充溢着鲜活独特的个性。一旦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成为现实,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育的整体会发生根本的转变。

三、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促进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掌握,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是阅读和作文的源泉。语文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拓展阅读与作文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作文题材和资源,课堂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学生写作文《我爱家乡××××》为题时,带领学生走进附近的工厂,观看各种建筑,了解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等。在写人间真情为题材的作文时,带领学生走访社会敬老院,烈、军属、残疾人等,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教学《电脑的住宅》时,结合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课文。然后组织学生到电脑前了解电脑的一系列功能和学习操作方法。接着指导学生写一篇《我学会了用电脑》或《我与电脑交朋友》为题的作文。

2.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知识,有捕捉不完的事物特征。比如:教学《燕子》一文后,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田野。师说:“我们现在身旁前面是……稻田,路旁有……,还有……等等。同学们,再看看天空,学生回答:(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老师又问:你们站在这里脸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轻轻的微风吹在脸上,好轻好柔,似绒毛在脸上抚来抚去。老师又问:稻田水面怎么样?路旁的电线上又有什么?……同学们走出课堂,来到田野,通过观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把课文中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的现实,使他们明白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归于生活。这样才能在读和写的过程中,使学生阅读与作文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总之,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发展。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做到精读课文,读写结合,联系实际,延伸课外,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作文得到同步发展的可行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2-5 11:26 , Processed in 0.116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