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风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9-24 10: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初,新当选省美协主席张松先生和九江军分区联合策划了一次采风活动,组织了二十多位画家赴江西老区进行一次“红色之旅”。我有幸随行,感触颇深。这次采风团成员都是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正教授占了约三分之一。难怪接待方十分惊讶,“级别这么高,很多人看起来都很年轻啊”。“不年轻了”,我告诉他:“年龄最小的也已经四十多了”。艺术是美好的,它让人青春永驻;艺术也是残酷的,它让人虚掷年华,追求的目标永远像车窗外向后掠过的路牌;潜山,黄梅,彭泽,湖口,目标总在下一个。% j9 w' v' p5 j9 h1 u# q9 A
5 L3 ]1 K$ [4 W1 U' m7 x+ @
  从热浪滚滚的山下盘旋而至庐山的清凉世界,如入人间仙境。庐山地处鄱阳湖畔,雄恃长江南岸,是绝好的避暑胜地。除了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它更是记载了中国现代革命政治斗争的历史。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吟庐山的千古绝唱,远不及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诗句把我们和历史拉得如此接近。
. o) g& i& E: d* g+ I/ l" z1 n' W
5 w7 p" I/ A% T% X( j2 R  游过了含鄱口,仙人洞,御碑亭,黄昏时分,九江军分区的张司令员亲自在花径景区前迎接我们。司令员笑容可掬,神采飞扬,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庐山的文化历史政治;从白居易到毛泽东,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让我们看到一位儒雅的现代军人的别样魅力。
" F. z4 S& Y2 w0 }
3 }7 x7 R  ^& d  司令员也是个文人,很能体察画家对风景的敏感,他领我们来到小天池抗日战争纪念碑前,给我们讲述当年国民党将领在此抗击日军的战斗故事。纪念碑后是一片伟岸的松林,在松林前的巨石上凭栏远眺,蜿蜒浩荡的长江横在天际,鄱阳湖浔阳古城一览眼底,此时西天落日的火烧云把天染得通红,真正是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画卷。松林深处有一块新木牌,上面镌刻着原国民党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等撰写的一篇记载当年在此抗日的文章,文章用文言文写成,近千余字。全文陈辞慷慨激越,有画家将此文一气念下来,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我。
9 U5 l2 @) N4 m; W8 W$ }$ n1 t8 @, K0 }  a
  晚上的欢迎酒会上,司令员拿出一幅大地图,将庐山的地理位置,我们来去的路线景点及红军秋收起义的行动路线等等,像布置作战方案一样给我们如此这般地演示了一番。引得画家郑天君激动地拿出我们红色之旅的行程表,比划着要设计几个大箭头,让我们的行程表更像一幅作战地图。
6 v! t0 v2 H( v- _1 n
! h* a$ n8 y( O+ v8 M; p1 n  8月11日,采风团从秋收起义旧址修水县驱车四小时,到达井冈山,当地驻军用红米饭南瓜汤招待我们,还小饮了几杯当地人酿的米酒“红军可乐”。陪我们上山的导游毛小姐告诉我们,毛主席最喜欢用9和11这两个数字,他一生许多大事都和9有关,当地老百姓有个说法,11日上井冈山是最好的日子,我们赶得巧,正好在这一天上山。6 Q4 ~2 E% c. w, w$ M1 x

) V: Z3 c' F) x  X) r4 [) z& S  井冈山山高林密,层峦叠翠,从山下向上望,犹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数黄洋界最有名。黄洋界地势形如漏斗,前边开阔,远眺达数十里,收口处是炮台所在地。炮台用大树悬空搭建,据说当年保卫战,一炮命中敌军指挥所。而今的炮台前云蒸霞蔚,松涛起伏,“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翻滚。炮台后一排土墙平房是当年战士的营房,墙上贴满了老照片。我发现有一张几个军人的合影,前排蹲着的是时任连长的林彪,看上去十分年轻。墙上还贴有毛泽东涂抹杂乱的诗稿,看得出是在战争的空隙间匆匆而就。王永敬不愧是美协的理论高手,小心翼翼地认真翻拍着这些照片。6 {" s$ M- s4 \6 y

1 S$ p+ b5 Z+ q9 Z# k& h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毛泽东的故居。故居坐落在客家式建筑中,一整排院落连成一片,中间大堂和两边各有两个院落,毛泽东的卧室在第二个院子里。每个院子都有一个大门,也都有一条通道通向大堂,气势流通顺畅。这种建筑风格和北京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原理完全相同。据说当年主人建好后,还没有住,就租给了红军。后来有风水先生考证,这地方背靠群山,前边开阔,左有山右有水,是一块出帝王的风水宝地。原建筑在1929年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一段老墙嵌在依样新建的房屋中,老墙上的斑斑弹痕清晰可见。
  |5 v" c" K  p5 ^5 y9 o& v+ a9 l8 V( l1 e( V7 J4 E" W' l
  对画家而言,语言远不如画笔,更能表达他们的心声。快结束时,画家们开始现场挥毫泼墨。张松主席在一张丈二的宣纸上泼洒出心中的山山水水,一时间画面上奇峰傲然,松柏挺秀,铺就得错落有致,气象万千。江西省美协主席蔡超先生素以人物画见长,他的写实功底十分深厚。蔡先生乘兴而来,在一片湖水的山石边加了一只即将起航的小船,顿使水面活了起来,似有清风徐来,船起帆扬。王守志老师则用大笔将远山连成一片,近处的山石加重加厚,使之浑然一体,让整个画面气势更加宏大壮观。三个人的合作如同友军的联合作战,配合默契,一气呵成,有淋漓尽致之快感。王老师最后用苍劲古朴的行书题款“赣水秀韵”,完成了一次精心创作。; Q2 y4 K3 \" F5 M+ r  s' ~4 t; E

- j. R! e, o3 K# |  其他画家各显其能。方贤道妙笔生花,提按之间,农家的小毛驴,累累的果树,稚拙的顽童跃然纸上。赵规划的山水古韵悠然;朱秀坤的花卉芙蓉竞放;杨国新则客串了一把美人图;许健康和束俊的古代人物颇有“采菊东蓠下”的飘逸。而我则画了一片井冈山的红杜鹃,尽管我没有见过这里花开的时节,但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在我心间。7 t6 v1 |3 A6 a# V3 N9 Q) F
. U$ t% y8 J5 M' e
  一次 难忘, G  V+ k3 x( u- s; U4 z" j# N. w
  U. n+ E8 w* d8 w! m
  的# O# d: k4 E' W$ d. F3 I9 ]
& N6 M* E3 A: ^( K  g: G; q) j
  采风之旅/ _9 }& s$ y2 e$ G" T/ J  ?1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3 07:56 , Processed in 0.121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