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而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12-6 16:5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岁对你的职场生涯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吗?看看杨媛草,她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从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学来看,相比大多数人的30岁,杨媛草幸运得让人嫉妒。

  1998年,这个重庆姑娘留学英国,在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就读传媒专业;2003年硕士尚未毕业,便拿了BBC新闻新人奖;2005年成立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Wild Production,拍摄的纪录片获得英国伯乐奖。到2007年与英国ITV前任执行总裁Mick Desmond在伦敦成立版权经营公司IPCN(International Program Content Network)并兼任CEO,她不过27岁。

  在她30岁的时候,IPCN引进版权,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成为中国最红的选秀节目。按照总导演金磊的说法,这是一档触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的娱乐节目。金磊和他的团队改变了Got Talent(“达人秀”)的版权公司Syco设置的情节,最后总决赛上海本地收视率34.88,全国收视率5.7。须知上海转播春晚的收视率是17,而《快乐大本营》的全国收视率是1.5。

  “三十而立”这个成语现在经常被拿来作为对30岁或者将要30岁的人的要求,无论每个人对怎样算是“立”的问题答案有多不同,杨媛草基本上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了。

  在一直想做媒体的她身上至少可以看到这么几点—目标明确,规划清晰,试图把任何事都控制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好像每个人总能在身边发现这么一个同事或者朋友。虽然“人生规划”这种事听起来多少有点乌托邦,但不得不承认,机遇总是更垂青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IPCN是一家版权代理公司,买断运营只在少数,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国外成功的娱乐节目版权引进到中国。杨媛草和Mick Desmond在同时担任英国一家娱乐公司顾问的时候结识。后者曾担任湖南卫视的中国策略顾问,在ITV担任执行总裁的两年时间内积累了可观的人脉与广告客户。这是IPCN的重要优势之一。

  2010年年初, Syco高级副总裁Simon Jones打电话给还在度假的杨媛草:“我们想把Got Talent搬到中国去。Can you help?”并且3个月后,宝洁决定加入这个合作,宝洁全球市场品牌部总裁Marc Pritchard认为这是在中国尝试新的营销策略的好机会。

  但他们都在犹豫不决。中国的选秀节目良莠不齐,更坏的是,英国达人秀的山寨版本已经在有的电视台播出。留给东方卫视的时间也并不是很充足。

  4月底之前,杨媛草得给上海文广传媒新闻集团(SMG)一个回复,后者必须将节目提交广电总局报批,而是否能够说服宝洁打定主意加入,成为合作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宝洁决定跟进。杨媛草从伦敦飞到广州为宝洁广州总部解释植入广告的创意,她在随身携带的A4笔记簿上画了几幅图以作诠释。虽然宝洁最后还是采用了自己市场部的营销方案,但是他们依然对杨媛草印象深刻。

  按照金磊的说法,这不是中国第一次买国外节目的版权,光娱乐节目之前起码有过三四个,但《中国达人秀》可以说是国内引进娱乐节目模式里做得最大的一个。金磊的团队参加这项节目运作的一共有170人左右,分成选手组、故事组、编导组和宣传组。“我觉得达人秀就是一个人一年时间去学了人家十年的东西。英国达人秀全部团队有500人,我们核心团队才100人;他们后期可以12个人做一个月,我们是五六个人做一个星期。”《中国达人秀》故事组总导演吴群达说。

  到了制作这一步,可以说杨媛草的任务完成了一大半。早在读书的时候她就一直很努力。在英国时,她没有滞留在留学生的圈子里,而要融入英国社会。

  她现在的做事风格里依然有当年事业刚起步时,“挨个打电话,为了找到广告赞助”的坚持劲儿,但与之前相比她需要考虑更多。《中国达人秀》走红之后,杨媛草先后接受了《经济学人》和BBC的访问。后续的商业合作纷至沓来,她也准备搬去更大的办公室,并扩充团队数量。

  杨媛草说自己“的确有些运气”,其实她是比许多人更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天分转化为实际利益而已。这也许是大多数公司人面对的问题,那么不妨跟我们一起,来看看杨媛草到底怎么才会成功的吧。

  01 人生规划真的有用吗?

  02 怎样识别机会?

  03 面对复杂局面该怎么办?

  04 用什么来打动合作伙伴?

  05 如何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06 你会有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吗?

  07 有分歧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

  

  01

  理想并不是虚而不实的东西

  我们中许多人因为熟稔职场游戏规则,而不再会提起人生规划或者是称为理想的东西。不过有时候,让自己有个目标或者方向,即使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也是一种有推进作用的正能量。杨媛草的理想说起来很简单:做媒体。她在12年前对签证官解释的媒体只是报纸和电视而已,但从卡迪夫大学毕业实习之后她就逐渐明白,媒体不仅仅意味着内容制作。因为她发现如果不卖命学习把成绩提高,就得和成绩一般的本地学生一起读内容潦草、前景渺茫的商科,于是主动加修了民法和媒体课程,由此才如愿进入传媒专业。

  02

  抓住那些重要机会

  “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或者“机会很难把握”这样的话严厉点说就是给自己找的借口。无论是获得BBC的实习机会,还是当ITV前任执行总裁Mick Desmond欣赏杨媛草的能力,发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的邀约,她都抓住了这些机会。相比简单的版权买卖,IPCN“依托节目内容的整合商业营销”的聪明之处在于,它通常是“带着广告上门”以增进合作的成功率。比如,和东方卫视合作的《嘉年华美好时光》带来了福特的商业冠名,与ICS(上海外语频道)合作的《Cool Edition》,背后的赞助商是英国旅游局。

  03

  果断理清复杂局面

  积累自己的一个关系网,以及具备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在引进《中国达人秀》的合作里,杨媛草的联系人有长长一串:节目版权方Syco、版权营销合作方Freemantle、SMG、宝洁以及宝洁聘请的媒介购买公司Mediacom。她就是其中的协调和沟通者,谈成合作必须获得东方卫视的平台支持、宝洁的支持。杨媛草给Mediacom全球CEO Stephen Allan写了封邮件。她解释了世博会这个有利的政治环境因素,如果宝洁当机立断,也许还能抓紧时间向世博局报批,让达人秀在世博园区里举行首次比赛。政治环境通常不是这些外国高层会考虑的因素,不过她的建议多少让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04

  向合作者表现出诚意

  “理论上他们可以上达人秀,也可以上自己的选秀节目,比如全家都来赛之类。Deadline是在4月底。”虽然不只是有诚意就可以,但杨媛草的确打动了她的合作伙伴。在伦敦和宝洁广州总部开电话会议那天,她和Mick Desmond在伦敦时间凌晨3点开车去伦敦宝洁公司,电话会议系统另一端是北京时间10点,广州宝洁的办公室里坐着宝洁市场部总监、Mediacom和SMG广告中心主任金仲波,双方都未曾谋面。伦敦的4月依然寒冷刺骨,明晃晃的会议室里,一夜没睡的杨媛草犯了几分钟迷糊之后,马上进入角色:她要向宝洁解释清楚,在《中国达人秀》里植入广告有获得投资回报的可能。事实证明,那次会议是个转折点。

  最后广州宝洁决定见面敲定合作细节。在飞抵上海浦东机场,又转至虹桥机场飞往广州的途中,杨媛草在随身携带的A4笔记簿上画了几幅图,包括两个头发扭在一起的小人,以诠释宝洁海飞丝“实力派”;以及一个布满胡渣的人脸,这是为吉列考虑的创意。

  IPCN已经做了三年的业务,植入广告做得规模比较大的是和SMG合作福特嘉年华的综艺节目,那次赞助有近千万。但是最复杂的还是“达人秀”,它是一个全球选秀节目。

  05

  认真,再认真一点

  勤快永不出错。读书时,杨媛草每天买报摊上所有主流报纸,从正经的《泰晤士报》到耸动的《太阳报》,观察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争论,并试着分析各种利弊。

  杨媛草去英国COI(Central Office of Information)实习时,部门布置虚拟任务:伦敦皇家警察署委托设计招兵广告,背景是9·11事件之后,英国为了平衡种族关系,宣传多文化交融,希望招募不同种族的新兵。主要任务其实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搜集足够多的信息做成报告。

  在别人都在查找现成资料的时候,杨媛草去了伦敦外国居民最集中的社区,敲了200多户人家的门做调查问卷。为了让最后的陈述报告变得更好看,她还留意拍了短片,把实地调查的景象还原出来。她当时就明白,其实人与人大多数的沟通都是表面的,最关键是最后一刻的呈现,从实习报告到客户提案皆是如此。

  06

  在不自信的时候坚持住

  每个人都有露怯的时候。对于杨媛草来说,向来很强的自尊心会不知不觉放大露怯带来的尴尬。她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到强烈的不自信。那是读大学的时候,她跟着心仪的男孩子去酒吧跟人聊天,穿着借来的大了两码的高跟鞋,一边听着一群人热烈讨论外国音乐的流派,一边大脑空白。别人问她喜好,三言两语之后就只好微笑点头不语,“我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好傻”。

  好在大哭一场之后,她就摆脱了心理负担,“我得学会跟人乱侃,显得自己很活泼,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的自然的东西”。技巧原来也不是那么难,从酒吧A游荡到酒吧B,把这个旧话题倒卖给那个新朋友,渐渐地,她不再处于“那些人怎么什么都知道”的惶恐中,自信又找回来了。

  07

  有自己的立场,但是不固守成见

  其实IPCN要做的事情就是平衡各个合作方的利益关系,在每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时候如何确保彼此的信任。比如,如何协调Syco与SMG制作团队的关系。

  相对于所有Got Talent系列来说,《中国达人秀》是个特殊的节目。而这种特殊性某种程度上是总导演金磊在初赛第一场剪辑开播前48小时决定的。从所有手续敲定到开播,金磊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版权方每隔一个阶段就会派专家来做一些理论指导;除此以外,交给金磊的还有一本200多页的“宝典”,厚得像半本黄页。按照金磊的说法,这本册子事无巨细但是没什么逻辑,像一个所有文件的汇总,有价值的大概只有前10页。

  金磊推翻了Syco公司为达人秀系列设置的情节叙述方式,这意味所有影像剪辑的方法要被改变,整体的叙事重点也大不一样。版权方最先冒出反对意见,但让金磊意外的是,杨媛草的纠结比谁都多。“她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大意是我不能这样讲故事。”金磊说,“但我跟她说你要相信我。英国人的剪辑方式其实像美剧,非常成熟,节奏很快,但他们不会符合中国人的期待。中国人要看的是情感。”

  杨媛草听从了金磊的判断,而没有去强化版权方对SMG的意见。节节升高的收视率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

  朱珏

  汉高中国及香港地区人力资源总监

  C=CBNweekly

  Z=朱珏

  C:都说三十而立,对于普通公司人而言,30岁在职场上是不是非得有个意义?

  Z:我有好多同事到了30岁都特别焦虑,尤其是男性,会跑来问我“你看我30岁了还没有升经理该怎么办啊”。很多人都把30岁看成一个Milestone。

  我觉得与其把30岁人为地设定成条款这样的东西,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必然会经过的过程。我记得苹果CEO乔布斯有一次在一个大学演讲,他就说过很多努力当时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好像是他去学习了书法,这在当时没人觉得有用,但最后他为苹果软件的字体审美设定了标准。我想说的是,成功不是精神负担,在职场上,你做事不应该去计较这件事是不是一定能够带来成功,而是看它能不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C:社会对于公司人的成功标准是不是太高了?

  Z:其实有趣的是,虽然理性要求为大多数事情下一个定义,但成功这件事是依靠每个人的不同界定的。Title、薪水和权力并不是成功的全部。

  我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在不损害自己身心快乐的前提下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其实往往事关性价比的问题。它与目标相关,这个目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普通。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定义的确有些狭窄,事实上没有多少人能够成为李嘉诚或者杰克·韦尔奇。所以还是为自己设定现实的目标,然后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得到认可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不顾一切坚持下去。

  C:职场上的成功是否具备借鉴意义?

  Z:我个人认为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在人力资源里面我们称之为胜任能力模型。比如我们会研究100个成功销售员的案例,然后从他们身上总结出共同的特性,例如他们总是以结果为导向,不容易气馁等等。

  成功的案例一定有可以借鉴之处,我们在杨媛草的案例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比如她在实习的时候更愿意比别人多走一步,多想一些,我们把这个称之为“精益求精,让优秀成为习惯”。优秀不再是来自别人的要求。再比如她不会轻易放弃,其实她不是不自信,只是在不顺利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职场是一个马拉松,如果能靠勇气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坚持一下,一定能够更胜一筹。
2#
朝志長季 发表于 2011-12-27 21:41:15 | 只看该作者
爱死你了,这么好的帖子要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22:17 , Processed in 0.1080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