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惊现“东莞民企公开举报原市委书记”材料
* g+ i! w: N2 G0 C3 O5 {/ P 【内容提要:近日,网络各大新闻论坛惊现一则举报材料:东莞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观音山(也是全国首家民营森林公园和国家4A旅游风景区)公开举报东莞原市委书记刘某。该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成立以来所受到当地政府个别领导阻扰和打压的经历,尤其控诉了原市委书记刘某利用职权打压观音山,意图侵吞民企资产的行为……材料中点名道姓,言词凿凿,令人震惊,爆料一出立即引起网络热议转载,网络围观者数百万次。事实真伪一时难以辩驳,众说纷芸】- U6 V) R" S( n1 \+ ]
这份材料声称之所以向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公开举报当地主要领导是希望网友能透过大量事实材料,了解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东莞鲜为人知的官场潜规则和复杂的营商环境,能体恤当事者——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期被以原东莞市委书记刘某为首的官员打压的生存现状。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观音山与刘某等政府的恩恩怨怨,长达近2万字。2 [, Q; M E" n# Q4 P$ i
) \4 F/ |! c4 Z4 Y7 l) l【十二年发展经历】
- I, X( {; x3 _; k3 ?9 j 据材料中介绍,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园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集生态观光、娱乐健身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观音山用十二年时间开发建设把近乎荒芜的无名青山,建设成岭南佛教旅游圣地,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 M, M6 w/ l, U* {6 f9 v6 v 1999年,观音山公园作为石新村办投资项目,村里为以为继,成为无人愿意接手的烂尾工程。观音山负责人淦波接手继续开发观音山公园,双方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文本,合同期为五十年。双方的合作随即得到东莞市政府的认可,2000年12月31日“东府办复[2000]458号”文件明文批复:随后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挂牌成立,公园开发建设从此步入正常轨道。
! @7 z& F9 B6 e3 d: Z 材料中称:12年以来,公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园负责人基本放弃了在东莞其他领域的全部投资,专注此项工作,投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目前,观音山在广东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文化旅游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6 b7 G1 ^# r" A. V" o
2 b, N% U3 C4 Z【恩怨的十二年】
5 Y+ j" |, H5 G4 e" ]( n6 S 据材料中述说:观音山12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当地市委镇委个别领导矛盾冲突不断。据称:发展的12年,也是恩恩怨怨的12年。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发展之初,就与当地政府个别领导发生,一直想方设法占为私有,并时常遇上一些离奇事故发生。
& ]6 q: _/ w$ b `: m3 x 2005年,观音山曾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现场调查,认定为一起“车辆疑被人动手脚”导致的一般交通事故。事后交警部门的结论被上一级交警部门否定改为重大交通事故,为此观音山被封路整顿长达近一年。后经有关部门重新调查后解封。据材料称,此事系时任东莞市原政法委书记(后改任市人大副主任)张某介入所为。
' k4 r9 [7 I0 Y& c& W1 f9 x 2005年,观音山将自称是刘某师父的观音寺印弘(事实是假和尚)驱逐下山后,观音山与刘某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 C1 n, j$ X- U& A* |+ E& W 2008年9月,一位自称是刘某表弟王某看中了观音山的投资潜质,一直都想借用刘某职权赶走观音山投资商,占为已有。王某对淦波说:你们镇刚上任的李满堂书记是我的兄弟,是我帮忙安排他来此就任书记的,我可以让镇委书记李满堂安排你在观音山继续工作,但你一切要听他的。
4 G9 J0 |+ @! \& n 材料中列举了大量史料,指出刘某便经常指使张某(东莞市原政法委书记和市人大副主任,2011年退休)、樟木头镇委书记李某、镇长罗某(观音山所在镇区),利用各种手段和理由,万般刁难观音山,屡屡设卡打压观音山。7 J! i4 i. e% D0 N1 d
如:2005年,观音山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审批时,时任市林业局局长的罗某等人以市局暂未立项为由拒绝同意支持申报。最终观音山通过直接向省林业厅(原为省林业局)申报并获得国家森林局评估通过,被正式批准为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6 B3 \. H/ k+ }$ k' t2007年1月,东莞市曾发通知,要求观音山免收门票,停止正常的经营活动。后经国家林业等部门协调下,事情不了了之。2 W" W, q9 p( @' _2 r% z$ |
2009年观音山申报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时,当地市镇两级政府也不予以任何支持。最终观音山通过自行申报,获得评估通过成为东莞市首批国家级4A景区。
D8 v& \$ z% A ]! n. i6 G5 |5 H
【两轮强行收购风波】5 a1 f2 K/ d9 P/ {' m$ c. e+ P
材料中还指出:2006年,樟木头政府下文要求中止与观音山的合作,时任副镇长的罗某(现任镇长)口头提出以3000万元收购观音山。观音山方面以合同期限未到,不符合合作精神为由拒绝,从此两方便拉开了“收购与反收购”大战的序幕。; c% O, T8 _5 Y7 I4 V' D
2008年以来,樟木镇委主要领导李某和罗某在全镇会议上多次公开表示“要尽快解决观音山经营权问题”。李某曾约见观音山负责人淦波,提出以1亿元收购观音山。后在国家林业、旅游等有关部门的介入下,观音山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风波才暂时平息。* U8 h1 p9 q: y9 r
6 S+ ~& w+ p4 M; a
【多项工程项目被引入,破坏公园核心资源】$ i$ S% G; ^. J; K5 O
材料中重点述说了一项事件:观音山因为刘某支持人怂恿两项工程项目违法强行穿越观音山,强力打压面临生存困境。( j6 G+ t+ [7 X: N6 Y# l1 ]
材料中介绍:自2008年以来,由于市委刘某和镇委李某等人公开支持,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和从莞高速公路工程先后都规划路线从观音山核心景区穿越通过。2010年从莞高速公路工程开始动工,目前已施工至观音山山脚下,即将以3公里隧道形式穿越观音山。观音山方面表示坚决反对,并声称该工程是违法强行施工,未取得国家相关审批程序。据了解,该工程目前处于半停工状态,双方也时时暴发口水战。# C7 }; i2 Y- a) d4 j, i
2011年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也开始在观音山动工,已在观音山核心景区开挖了近2公里的沟壑,铺埋了管道。该事件引发了观音山方面的强烈不满,双方曾于10月20日和26日发生两次激烈冲突。双方围绕着“工程是否违规”展开长达数月的争论。观音山曾在其官方网站上列举了大量材料,声称该工程为市委刘某等人打压观音山而故意引入的项目,该工程是没有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据悉广东省环保厅已介入此工程调查,初步认定该工程确系违规,已则令停工整顿。
* ] R* W+ f3 ?5 Q8 Y: x1 S8 U, _8 E7 w: C7 _/ v
【式被打压】' B! q/ ?/ Y1 ^& {6 p- i/ K& W
该材料中声称:观音山曾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利用公权职务相威胁,在一些利益问题上迫使其让步,其手段近乎于“式”。
# y( _8 V) [1 ?& o) N7 ]5 w 如:2011年10月19日,在樟木头镇召开的中石油天然气工程协调会上,一位副镇长公然指责观音山负责人不顾大局,公开扬言:“……我们政府支持原计划,要强行施工,一定要铲过去!……那天,公安部门也派了人去,……基本上没什么谈……公园大门是我们镇的,我们把大门堵住,让社区用大的拖车倒在大门,堵住!一两个月你们观音山的都不能上去,我们把门封住。第二个办法,村民也可以在大楼口静坐,不能赔观音山太多的钱……”
9 M. k+ U; M. B; i R; I11月15下午,樟木头当地政府派出公安人员,在观音山景区各个路段向游客和观音山员工散发无单位盖章或相关领导签字的《告观音山森林公园员工书》的传单,并对观音山员工提出警告小心被抓。
& P6 ~0 V% G0 H3 k& m& b/ j 11月26日在东莞市政府召开西气东输座谈会上,樟木头镇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还提到“观音山一草一木都不是观音山公园的……镇政府认为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个称号是假的”。
3 G! G* W1 E, I& X: Y' ?, E5 \+ i! z6 T% [, _ o! E- F
【政府与公园恩怨的核心】1 F$ N4 F$ |' G' w( ?* K
材料最后指出:政府与观音山的12年恩怨核心是利益之争。无论是当地的樟木头政府和石新村社区,都想将目前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已成为东莞市最重要的旅游景区的观音山收回去,变为政府经营或转租给他,以达成不为人知的目的。政府部门又忌讳于观音山手中的合法经营合同和经营权,因此时常借用其它方式和手段,迫使观音山知难而退。而观音山方面基于“养鸡为生蛋,种树为摘果”的营商目的,自然不甘于拱手相让,为他人作嫁衣。; M. N& y9 B; Y0 N/ y2 B" V
双方各为所利,利益争议不断。据材料称,双方因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事件而中伤双方,争论已进入白炽化状态。樟木头镇和石新村社区先后多次表示,要将观音山公园门楼用于游客服务接待的基础设施拆除,在遭到反对后曾扬言要聚集村民堵路进行强拆。同时,双方围绕着经营权等问题已经对簿公堂,相关的官司正在省高院待审。' i6 z9 q1 `* {* \8 u. P
由于材料的事实有待考证,一时无法定性。但从材料可见,观音山与东莞原市委书记刘某等人的恩怨由来已久,难以弥和。政府收购观音山,强行中止与观音山公司的合作,究竟出于何种原因考虑也不得而知。材料中列举的是是非非,一时难为辩别。截至目前为止,关于这份公开举报材料的双方均未公开回应。一切还都是未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