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发兵“倒萨” 全世界支付帐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3-1-23 13: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布什的强硬内阁不担心为“倒萨”埋单
  随着1月27日的到来,美军已经加快了调兵的速度。1月20日,美军全球安全研究机构一位专家称,如果美国兵力全部到位,既使是不打,仅人员和后勤的经费每个月就要达到14亿美元,如果加上装备维护费用,每个月将高达50亿美元。因此,美国国防部称:一个月内必须开战。美国打仗到底可花多少钱?这些钱到底要由谁来支付?中国新闻社《华声视点》最新一期的文章披露了详情。


  2002年10月11日,继美国众议院通过对伊动武议案后,参议院以77:23票通过了这项议案,宣布授予布什向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权力。美国参众两院的政治精英们在本国经济前景扑朔迷离、风云变幻的形势下,授权布什政府向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权力,显然是有他们的理由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有两位名人从经济角度谈到了“倒萨”是否划算的问题。一位是白宫经济顾问——林赛,他在国会讨论对伊动武期间,很不“识相”地称:“倒萨战争”花费上线将达到2000亿美元,这样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的再次衰退;另一位是2000年总统大选时布什的对手——当时的副总统戈尔,他在11月20日指责布什政府此时进行“倒萨”不合时宜,应该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经济和针对本·拉登一类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进行打击。虽然这两位名人很快都遭到了“厄运”,前者很快递交了辞呈,后者则宣布退出2004年总统竞选,但是他们两位提出问题的角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换句话说,一向对经济十分敏感的美国人难道没有像上述两位那样想到他们会为“倒萨”之战掏空腰包吗?

  最具说服力的战争预算

  根据美国国会调查局公布的听证会记录,在美国国会讨论“倒萨”之战的经费预算时,大约有三种意见。一是美国联邦预算局2002年9月30日向参众两院提交的战争预算评估报告,其预算大约为400亿美元;二是五角大楼的预算评估,这个盘子大约为500亿美元;三是以白宫经济顾问林赛为主的评估,这个评估最高,大约为1000~2000亿美元。

  如果登陆美国政府和国会的网站,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美国联邦预算局9月30日提供的预算评估报告在三者中是最详细、量化程度最高和花钱最少的。换句话说,在一般人看来,这份报告是最具说服力的。在这份报告中,把“倒萨”所需的经费按照两种作战模式作了详细的说明。

  第一种作战模式是地面作战,报告认为,地面作战所需投入兵力为37万人,其中在役部队27万人,预备役10万人。主要兵力为美军5个整编陆军师,5个空军战斗机飞行联队,包括1500架飞机,800架攻击运输直升机,800辆坦克和60艘海军舰船。另外还要包括英军的2/3个重装甲旅、2/3个空军战斗机联队和21艘船。按照这样一个规模,战争花费为:以派遣时间以3个月计算,派遣费用需要130亿美元(其中人员维持费40亿,运输费30亿,维护、维修、采购、通信侦察费50亿,其他费用10亿)。如果按照2个月的持续作战时间计算,第一个月作战费用为90亿,第二月作战费用为80亿,撤兵需要70亿。这样算下来,在不考虑战后重建的情况下,整个战争的费用是370亿美元。

  第二种作战模式是以空中打击为主,报告认为,空中打击作战所需兵力投入为25万人,其中在役部队20万人,预备役部队5万人。主要兵力为美军2个整编陆军师,10个空军战斗机飞行联队,包括2500架飞机,500架攻击运输直升机,300辆坦克和60艘海军舰船。另外还要包括英军的三分之一个重装甲旅、1个空军战斗机联队和21艘船。按照这样一个规模,战争花费为:派遣费为90亿美元,第一个月作战费用为80亿美元,第二月作战费用为60亿美元,撤兵需要50亿。这样算下来,在不考虑战后重建的情况下,整个战争的费用是280亿美元。

  由此来看,美国参众两院通过这个预算计划时,即使按照最低的数额考虑,并且不把战后驻军和重建费用计算在内,也要超出海湾战争时美国纳税人出的钱。1991年的海湾战争,共花费611亿美元,而其中盟国捐款数额达到了536亿美元,也就是说,当时美国纳税人只是为这场战争出了75亿美元,如果按照当时的美元计价折合为现在的汇率后,也不过一百多亿美元。不过按如今美国的经济规模,几百亿美元确实不应该算什么。

  美国动武全世界“埋单”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第一次海湾战争开打时,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老布什政府商务部当时公布的1990年第三季度到1991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把大量增加的工商业库存计算在内的),所以到了1992年底总统大选时,使得共和党在政治、经济和声誉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按照好的说法是处在调整期,而按照坏的说法,很可能进入像日本经济一样的持续衰退、停滞期。从这个角度去看,如果小布什政府冒险用纳税的人钱去“倒萨”,即便是取得了胜利,一旦出现当年他父亲那样的“经济衰退与战争胜利的重合”现象,小布什以及共和党政府也很可能重蹈1992年总统大选失败时的覆辙。

  因此,可以认为对战争进行预算时,美国的政治精英和金融商业精英一定在“倒萨”战略的某种算度上达成了共识。抛开国内政治争斗的因素看,这种共识的基础绝对不仅仅是“倒萨”胜利这个唯一的成果,按照常理推算,背后一定还有一个复苏美国经济的更大期待。

  如果简单的划分,这个期待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找人支付“倒萨”之战的账单;二是借“倒萨”之战对美国经济进行强力牵引。

  当然,如果美国现再让近几年人均GDP连年下降的沙特、科威特和经济持续低迷的日本再直接出钱(当年这三个国家赞助了484亿美元),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美国并不是不可以让这些国家甚至更多石油供给国变相的出钱。比如当年沙特和科威特虽然出了钱,并分别损失了600亿和400亿美元,但是由于海湾战争后的原油价格比战前高出20多美元的价格持续了一年,实际上又使得他们又在这期间从石油利润中得到了补偿。如果按照转移支付的概念,实际上是全世界的石油消费者为海湾第一次海湾战争支付了帐单。对于这一点,早就准备“倒萨”的美国政治精英不会不清楚的。

  实际上,在1998年底上次伊拉克核查危机之时,国际石油公司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并购,并购金额高达近20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由美国的石油公司进行操控,并主要集中在钻井和采油等石油生产的上游领域。到了2001年11月阿富汗战争开始后不久,布什就指示能源部长亚伯拉罕把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从6亿桶增加到7亿多桶。从2002年1月1日开始,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每天增加15万桶。据伦敦的一位石油战略家估算,美国为增加战略石油储备购进的石油占2002年世界石油市场增加的石油供应量一半以上。12月16日,由于美国对伊拉克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并声称要对伊拉克武器专家“单独提审”,使得世界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这期间美国利用低价购入的战略石油储备作低进高出的石油期货,恐怕就已经为“倒萨”筹集到了相当数量的款项。再退一步,假设一旦“倒萨”之战开始,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如果他们计算好了战争进程,每天向油价上涨的世界石油市场投放400万桶石油,不仅足以弥补因伊拉克石油中断造成的100万桶石油短缺,还可能轻轻松松地把“倒萨”的账单支付了。

  换句话说,上次海湾战争美国是通过沙特和科威特赚取的石油美元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提供了战争经费(上次海湾战争后,油价每桶从15美元涨到40美元持续了1年,沙特和科威特实际上还是赚回来了),而这次已经更加谙熟金融运作的美国人完全可以直接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替美国的“倒萨”之战“埋单”。从这个角度看,上次海湾战争时老布什虽然熟悉军事,但是迟迟不向世界石油市场投放战略石油储备,无疑是一大败笔。这次很可能他已经向其长子面授了当年的经验教训,让小布什不仅要在整顿国内经济秩序上作足了“秀”,在面对“无赖国家、邪恶轴心”上表现出军人的果敢和男人责任,而且还要暗中囤积石油。

  用“倒萨”换“繁荣”

  至于美国一般百姓在石油上涨初期多支付的费用,只要美国对战争进程有绝对的控制把握,再加上驾轻就熟的媒体舆论炒作,九·一一事件后流出美国的资金必然返回美国金融市场。这就不仅增加了美国金融证券公司的抽头,而且由于克林顿时代制造的10年经济繁荣,使得美国大部分家庭都拥有各种有价证券,这样美国很多民众的金融资产收入就弥补了在石油上的超支。在某种意义上,只要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的资金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学家估计这个数字理想的话可达10000亿美元左右),那么这些国家实际上就为美国民众因战争在石油超支上支付了账单。金融资产增加后,必然促进消费,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再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而很多因战争初期油价上涨和资金流出的受损国家,只能压价向美国出口农、工、矿产品换取美元,进而又满足了美国就业增加后中低收入者的需求。

  据美国《国家学刊》最新的问卷调查结果综合显示,有67%的美国人相信自己的国家是真的为和平而战,只有22%的美国人认为是为了石油,看来很多“美元印钞机上的宠儿”对开战后石油涨价并不是很担心。他们很可能期待着在“倒萨”的胜利号角中,迎来下一个繁荣的时代。如果美国一旦“倒萨”成功,控制了中东石油的命脉,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中东地区石油供应源问题,而且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的石油进口国(这些国家在对中东的石油依赖上比美国更大)今后在国际贸易上就得让美国三分,如果按照目前国际产业分工的垂直体系看,这实际上巩固了美元的强势地位。

  以上这些推断,也许恰恰就是美国政治精英和金融商业精英在“倒萨”问题上达成共识的真正基础。目前美国大兵压境却迟迟还未动手,恐怕是等待着这种“共识”变为现实的天时、地利、人和。(北斗工作室供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5 12:13 , Processed in 0.115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