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三元班的“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3-10-26 09:22: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水三元班的“戏说”
- N1 c* |/ x  ~/ W( X. @9 K  J# h. ^8 I& V3 t
长江周刊 ( m7 L' t" q& u4 Q- f( C7 |# @

$ t2 J4 ^. T6 Y3 @2 \6 k6 |" M# O, K9 O
暑假汇报演出1 s7 R$ |  f7 C+ Q/ o! a$ }

% _! A. [' z1 c9 H; a + N; ~: \4 ~4 q* s
8 c6 ~; W- `2 _% d( Q1 _
三元班演员排练/ G# `. @. ~+ m* N* p7 u

( o' z7 c4 N: E9 G+ N- Q4 V# p  宁河戏是土生土长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傩歌傩舞演化而来,吸收了汉剧、宜黄戏等唱腔及部分经典剧目的多声腔古老戏曲剧种。在赣湘鄂边区一带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地流传着“三天不见戏子,眼睛要生虱子”的说法。. K) `4 u, ?6 B" |

7 l& v% _# R4 ^  宁河戏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剧目达400多种,是江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2008年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v0 U. v) K9 B- I# C
& r- }7 c3 j3 V: L: E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原因,宁河戏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面此窘境,修水县溪口镇的一群农民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挑起传承宁河戏的重担,演绎了一个感人故事。0 h6 j/ C2 a: [+ l. d2 [6 H
1 T+ I% j2 n" U
  响当当的三元班/ v% Z" L+ t8 Y& ~# t

1 J8 w! K3 C. C  a4 F  据同治版《义宁州志》记载,修水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于八月朔,赛会演戏”,所演即为傩歌傩舞,是宁河戏最早的起源,其戏班叫做案堂班。修水县溪口镇小溪三帝菩萨的案堂班叫三元班,其神咒歌词里有“若问开傩几时起,隆庆元年菊月兴”,意思是说公元1567年九月三元班成立并开傩演戏。这是修水有记载的第一个傩戏班,标志着宁河戏的诞生。
* K" r9 @+ M+ J. m+ g, r3 g+ J5 w; k) {* m) t. O2 E- H- J
  在三元班的影响下,到万历年间,修水先后成立了春林、凤舞、同庆、鸿云、舞云等班社,戏班非常活跃,到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演出范围除遍布全县外,还辐射到了本省武宁、铜鼓、宜丰,湖北通城、崇阳及湖南平江等县,甚至远达南昌、九江等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修水县成立了国营宁河戏剧团,有成员来自三元班。1961年宁河戏《秦琼表功》作为地方传统古老剧种抢救性地被拍成电影。8 N% l9 U1 T; C
1 r7 m" Q; W% v7 ?8 h  j5 T+ t
  曾经的辉煌不再,并且面临失传的窘境,令人十分痛心。“宁河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叫后人到博物馆里去看,要在戏台子上看,我们一定要把宁河戏唱出去。”2012年春,原三元班原生角刘荣华、鼓师刘新华和戏迷刘义茂、刘招玉等人共同发起重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痛下决心要重振宁河戏。
; T; d! `! Y* s/ K+ j# \# e: {2 J$ {- ^  m( @5 t; Z
  众人拾柴火焰高4 O9 G; T  R( K/ E$ J* L2 `# ^# }# E
% e7 C7 P8 k6 L; H1 z
  作为一个村级农民剧团,把宁河戏重新唱出去,三元班面临着经费短缺、条件简陋、人才断层等诸多难题,这些最终都离不开钱。
. k1 g5 H) d- C& M  Y( H+ N" f3 x' s2 L0 P3 P! a# v+ X
  老戏迷刘义茂是溪口镇小学退休教师,为传承宁河戏已奔走了8年。去年4月,他发起成立了重组三元班宁河戏剧团组委会,为的是筹钱、收徒、训练,找票房。组委会以挽救宁河戏的名义向全镇发出筹款倡议,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几千元,群众热情捐款,短短几个月就筹得了16万多元。但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他们决定向在外务工创业的乡贤“化缘”。
/ {' c! G, @" ~7 A6 x' g4 V2 j8 B  c: l) a1 Z2 d
  去年7月,刘义茂、刘荣华等人顶着酷暑,到溪口人较为集中创业经商的广东花都、深圳,浙江温州、义乌,福建晋江等地募捐。几个花甲老人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地为重振宁河戏而奔走,深深地感染了在外的老乡们,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半个月,他们跑了七个省十多个城市,共募捐到近30万元。
; j) ?. W, z& t, L% ]
$ P% P5 F( |! U  在外募捐期间,刘义茂他们不仅耽误自己的生意、家务,还自掏腰包贴差旅费,一共贴进去上万元,他们说,“舍不得奉献就做不成事”。4 n1 Y0 i" g+ k9 P+ K, R

) ~) q1 G  i7 n- Z& Y  {  招兵买马开新路5 l* d! W! G2 ^; t0 p  T/ ^
1 j5 f% Q: K1 i2 v( }! ]5 _
  在乡亲们的支持下,组委会一共筹到了47万元。他们便开始添置道具、服装,拉开架势招募演员。
: n* q1 p" S/ i' x
0 k3 y& F, S7 F7 E6 ^% B  舞美设备尽可能往好的标准上靠。用团长刘荣华的话说,虽然是个古老戏曲,但必须善用现代手段才能更好传播传承。于是,他们花7000元买了字幕机,花32000元置了音响、无线话筒,耗费5万多元定制了48平方米的活动舞台,道具、服装几乎全部更新。  f0 ~3 A- e! m( O) X: I& K

2 X% {! g/ `" }+ j& v) x2 c' `  “要真正传承下去,必须要有年轻人来接班”。起初,他们打算就近招收一批不拿报酬的年轻人。但消息出去两个月,没有一个人来报名,三个月只招到4个人。后来承诺每个学徒每月给500元薪水,才招到了7个人;最后无奈咬牙将薪水提到1000元,学徒增加到了18人。“我们的经费全靠捐款,所以非常难。”刘荣华说,眼下又没法靠演出创收。
/ [& i- [" O- y0 ^6 b; X9 C! E' Q' X. ]) b  D4 G& h/ V  H
  即便这样,剧团还是硬撑着,为了留住这批人,还打算给他们买社保。
& L0 \. |) c: _6 {& V" n
" a9 _. s- \. `+ y6 W. s  为了老树发新枝1 m' @5 n" O5 Z( u9 M

+ z& L7 b* u8 W1 g, m  今年6月底,三元班代表修水县参加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得了第一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背后凝聚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W! f& n: B, a+ `1 R

' L2 B! P; I( Y3 J9 c9 w, y) z  为了能让新招收的演员迅速学习宁河戏,剧团几乎不惜血本、不计代价。但剧团的每一个人都过着节俭到近乎苛刻的生活。去市里参加比赛,全团挤住三个标准间,统统打地铺;平时排练剧团20多号人每天伙食费控制在100元以内;组委会是一批五六十岁的老人,为了给剧团省钱,他们从不报差旅费、电话费,也从不吃剧团用剧团的……恰恰相反,大家都想着怎么奉献。& }2 ~2 o" b: p7 j
  ^( l2 g% q& G
  修水县文化馆决定派三元班代表县里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确保取得好成绩,县文化馆还派戏曲辅导老师匡宇新驻团指导2个月,为他们精心排练了经典剧目《大登殿》,终于斩获第一名。匡宇新这一干便不可收拾,后来干脆变成了他们的编外团员和大师傅。“为他们的决心和意志所感动,也为保护传承宁河戏这个地方文化瑰宝,竭尽绵薄之力”,忍着双腿痛风的痛苦,匡宇新每天风雨无阻地来到剧团指导排练,手把手、心连心。% ^# X& i4 Z9 Z8 T3 F$ i

) \2 N# z& Y! [% E  虽然困难重重,但剧团并不孤单。目前,溪口镇政府决定加大宁河戏的宣传推介,为剧团拨款6000元经费;县文化馆决定将宁河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e" m& o; w3 M6 A/ Q0 q& K5 J

, }# m8 j, l7 `  据文化部最新统计,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现有70多个面临失传。为抢救保护古老的民族戏曲文化遗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舞台艺术全面发展,文化部最近出台《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决定5年资助40个左右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人才培训班,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等抢救、保存,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的10个院团走出去,逐步建立地方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
: I9 A- Z- H8 @, V) w. c- d; w- }$ [' i# B0 [" c( u
  我们有理由相信,宁河戏迎来了复兴发展的春天。9 n8 `9 }. P/ s: l1 K* N& D
" v0 Z  y! |  l$ m8 {0 l, U
(黄一魏)& u" k' N1 P5 i3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2:53 , Processed in 0.3130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