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变暖全赖中国人吃猪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5-1-18 11:4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变暖全赖中国人吃猪肉?
近日,一些外媒报道了中国不断增长的猪肉消费情况,并认为这将危害全球生态,《经济学人》甚至称中国人是全球变暖祸首。不少网友反击称,吃猪肉不过是一种偏好,外国人无权评判。哪种看法更有道理?



我国的集约化养猪场

“全球变暖全赖中国人吃猪肉”确实是一种偏见

这次争论中,引发争议的是《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猪的帝国》,里面列举了多个理由,认为中国人吃猪肉正在“危害全世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认为中国人吃猪肉是全球变暖祸首。

原文是这么说的:“中国养猪制造的污染物里有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是比二氧化碳强300倍的温室气体。集约化养猪比家庭养猪产生的污染更为严重。中国的养猪产业不仅让调节全球气温的热带雨林消失,还直接排放温室气体。2005年中国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4年增长了35%。全球畜牧业的扩张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托尼·韦斯认为畜牧业的排放能够占到人类活动排放的五分之一。”

这确实怎么看都像把全球变暖矛头指向了中国。有没有道理?其实,拆开来看,这段话里的每一句都是正确的表述,但组合起来却让人感到非常不妥。原因在哪?《经济学人》网站上许多外国网友的留言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问题:西方人吃的牛肉、羊肉哪里去了,难道只有养猪才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而养牛和养羊就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吗?

这是再也有力不过的质疑。2013年,美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20公斤,中国仅有62公斤,凭什么把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归咎到中国人头上?

这个道理并非很难想到。可以认为,《经济学人》这篇《猪的帝国》,无疑是带有一些偏见。

《经济学人》文章配图

但如果换一种表述,对中国的指责并非毫无道理

尽管“全球变暖全赖中国人吃猪肉”确实是一种偏见,然而,话说回来,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有越来越大的“贡献”,这确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人肉类消费量在近年的迅速提升,确实是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一大来源。2013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达62公斤,是1949年的15倍以上,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虽然,这个数据还远远及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前面提到的美国人均年肉类消费120公斤,但在趋势方面,美国是在下降的,如从2006年到2010年,美国肉类消费连续四年下降,幅度达6%。而且,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全球肉类消费的总量大幅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注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对控制全球变暖还是很有必要的。

工业化养殖威胁全球生态,“中国猪肉偏好”加剧了这一点“中国猪肉偏好”加剧了全球肉类工业化养殖

在对中国猪肉消费的指责中,还有一点是“中国猪肉偏好”拉动了全球生产需求,而这种生产和消费行为带来了生态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人不仅猪肉消费的需求在增大,其他各种肉类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加。这确实让肉类进口变得非常强劲。肉类是对外贸易中出现逆差的部门,而且在不断扩大,2013年的贸易逆差比2012年扩大了39.3%。而且即便大量进口也往往供不应求。以2011年为例,当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进口量也猛增。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当年的猪肉类产品进口量已超过135万吨,已占当年世界年度猪肉贸易总量的1/4,但此后进口的数量依旧不断增加。

大量进口饲料作物和猪肉被认为影响当地环境

猪肉消费增加的副产品,是大豆也在大量进口。因为猪肉被国家视为战略储备物资,其自给自足的程度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猪肉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国内养殖也必须增加,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饲料作物。以大豆为例,早在2010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就占到全球大豆市场的50%。到了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140万吨,创历史新高。大豆可以用来生产豆粕,豆粕是制作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

而这到底如何威胁了全球生态?《经济学人》认为,巴西和阿根廷是中国主要大豆进口国,且其出口大豆数量占中国进口量的比重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巴西和阿根廷都大量毁林开荒以获得更多的耕地。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3年8月到2010年的8月,巴西亚马逊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0万平方公里,雨林的减少速度相当于每分钟6个足球场那么快。…[详细]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农场在收割大豆

《经济学人》还认为,中国进口猪肉本身也会给外国带来威胁。就双汇收购美国头号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美国评论家马克·比特曼有如下观点,他认为每头猪每长出一磅(约合0.45公斤)肉,平均要消耗近600加仑(约合2270升)的水,这将消耗美国宝贵的水资源;史密斯菲尔德猪场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会使用大量合乎规定但对环境有害的药品,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这些消耗和污染的成本都将由美国人来承担,甚至把这项收购比喻成“生态殖民主义”。因为双汇的收购,显然会刺激美国大量生产猪肉出口中国。

这种指责虽然不完全成立,但有其价值

这种指责看上去很难成立——如果这些国家觉得生产猪肉或者毁林开荒有很大生态问题,那就要求生产者满足保护生态的条件,或者立法阻止生产,为何要指责中国?毕竟,中国只是一个正常的国际贸易买家而已。

的确道理是这样,然而现实社会的复杂之处在于,要阻止这种生产和进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往往需要需求方也做出某种改变。所以说,对中国肉类需求的讨论并非没有价值。

中国工业化肉类养殖的问题,同样需要警惕

中国肉类消费大幅增加,不仅国外进口的部分来自于工业化养殖。国内生产的部分同样来自于工业化养殖,因为工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这种生产方式也能够保证肉类的价格让多数人能够负担得起。

然而,工业化养殖虽然让我们可以享受更多的肉食,但其带来的危害也非常明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罗伯特·马丁指出,一个1万头猪的农场制造出的粪便,相当于一个4万人口的小城市,但养猪业没有废物处理工厂。他举例称,北卡罗莱纳州一个县的猪制造的废物,相当于纽约市全部人口生产废物的一半。

另外众所周知的是,为了让家畜和家禽在拥挤肮脏的环境中迅速成长,它们的饲料中常常加入了抗生素和激素,而这可能会造成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感染。…[详细]


结语
肉类消费的增加一直被当作发达的标志,我国的肉类消费也一直以西方的消费量为赶超目标。但如同温室气体排放一样,如果我们强行要达到西方国家的人均标准,这必将对全球环境产生很大破坏。面临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出一点取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5 11:52 , Processed in 0.107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