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界动态】墨彩华章——东方啸书画作品展(深圳站) , [5 ~7 x2 T5 v) y
2016-01-08 中国画家杂志社 中国画家杂志社 中国画家杂志社 微信号 artzghj * u$ ~+ C$ O& v" f. N; y+ H
功能介绍 当我们以艺术的姿态审视生活的每一面时,美是无处不在的,而画家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审美视点。。《中国画家》它以面向市场、弘扬绘画艺术、推介宣传中青画家为宗旨,成功地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对话!让生活与艺术共舞,就从这里开始....... # H- [' z& H8 p+ G, s8 j1 v5 d- I/ R4 A
% o7 b7 q. C$ d6 j, E4 Q. a5 {; y* n1 e- }
* R: H! Q! S4 _/ f! l( Y ~( G7 R/ j5 o
# \# Z) S! z: S9 j2 h2 ]
中国绘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部画的流变史。在中国画中,山水画最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情感,在大自然的阴晴雨雪、寒来暑往变化中,也最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与情感同构的生存空间,因此,中国山水画受人文环境、地域面貌、师承传授以及画家个人气质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诸多风格流派,从总体艺术风貌上看,大体上有两大类型:一是追求沉雄博大、苍莽深厚的“北派”山水,多表现崇山峻岭、森罗万象雄奇景观;一是追求古淡天真、温文尔雅的“南派”山水,多表现澹远平和、婉丽清新的烟岚景致,两种风貌在唐宋时代,前者占主导地位,自元以降后者阵势日渐强大,明代董其昌更提出“南北宗”说,极力褒南贬北,受其影响,文人画家们多以逸笔墨气、书卷气相标榜,这一倾向一直影响至今。画家东方啸,励精图治,试图在“南宗”“北派”中搜寻最动人心魄的艺术契合点,开辟出“自我”的一片山水新天地。东方啸的山水画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生活。他的作品走出了狭隘的古典封闭天地,用获得现代生命意义为标志,对中国传统民族山水画进行改造和发展,他笔下的山水包含了现代美学的因素,即跨出了从审美客观主义到从审美主观主义这一决定性步伐,也即从他引入创作的主题作为他对现代山水画探索的出发点,从而使他的画进入自己认识世界和自然的大门,体现在他作品造型特点上,就是把一般认识表现对象的共性埋伏在特殊认识的主题表现个性之中。因此在东方啸山水画中表现出清俊华丽、以气韵撞彩,意境开阔、墨彩飞扬、烟云风光、溢于画面,于笔墨豪情中直抒胸臆,同时在形式语言的设置上,也强调了大气与个性的统一;北方雄浑与南方秀润的统一,表现出了其内在的认识力和高度的创造力。* e0 T5 s/ }9 @7 u! m
" d! G* ?% z5 h( p# T% U" Z1 I# Y4 Q* u
" @2 R( N: G \& B+ m
(文/薛永年: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会员书画碑帖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 ^: `/ ^% D: f1 M7 u: p$ m+ ]
0 P- U' z: i8 z8 o* I' T: s8 c2 J+ S3 V4 [# M. c7 I: k
- - - - - - - - - - - - - - - - - - -5 C+ T/ C* g( H3 c' J( x
时间:2016 年1 月13上午10点——1月20 日下午五点" m6 u7 \7 U1 P' P2 D1 J
地点:深圳市民中心1楼贵宾厅
; B! u5 D! K2 H主办:全国政协礼堂艺术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清风书画研究院。
% ~, x3 K) c& J% G( F协办:深圳市吴川商会、张学良基金会、世界华人华侨和平促进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书法家协会、深圳市政协书画院、深圳蓝盾书画院 、深圳市鹏宁商会、泰隆国际艺术展览中心、潮州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深圳书画院 、中国书画院深圳分院、深圳南岭书画艺术研究院 、深圳市谷风画院、玉同书法研究院、《中国画家》杂志社、京基集团、阳基集团、鼎亿集团、深圳市永浩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鹏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盾聚亿有限公司。
! {7 S8 x9 W4 g承办:前岸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深圳桥洪文化发展公司。7 @6 ^$ q* V# W
8 d( _% ^0 q( G* w* v, B- E( ~: L. g
' z& D D* [# ~8 l6 w$ |" k! Y8 x E7 L8 W% N
, V, I% i. J0 I4 C- - - - - - - - - - - - - - - - - - -
5 M9 a1 U/ P; [- }7 I
" n# s0 b8 n/ H2 s4 X2 n, L. B1 r( T0 m+ E! v7 J) ]
# O7 {7 k' b! k【东方啸】简介
' W. U8 U- Y4 k2 p3 \5 G( T6 G w3 I5 |2 f
7 i6 Y5 O2 G$ W* {9 M
0 T- L4 I4 S" x p" [( b- N. V东方啸,原名丁赞民,字彦丰,江西修水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教授,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戴河画院特聘画家,黄庭坚书画院副院长,深圳南国画院副院长,北京中国积彩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礼堂艺术馆驻馆画家。其治学专攻博涉,师古而不泥古,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潜心国学数十载,识涉中西,旁骛九流,精研诸子百家之学说,多有心得与创见。 其于传统青绿重彩之基础上融合油画• 壁画• 版画岩彩装饰画之技法与艺术特点,开创了具有鲜明个性之积彩画法。其作品有着浓烈之时代特色和中国元素之印记,根植传统,个性鲜明且具国际化之兼容性,画面富丽典雅,色彩沉静厚重,以传统笔墨及国画理念和现代审美意识的有机结合,表现了其对大自然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人文情怀,具有极强视觉美感与超逸脱凡之语境。
5 r" n6 S' `! [0 e! r
% t' G. \) @1 ]4 v! ^% E! E& W- f3 Q1 A, D$ `* r
9 G' w1 ^2 t1 K* i g$ p/ c; D9 n
- - - - - - - - - - - - - - - - - - -
8 A. p6 B1 k d$ l
Y, S; B1 K2 H" b1 u& d' q+ A0 C6 @# `7 p- C
* }) d& R* O5 ?3 c重彩绘华章 ──东方啸山水画浅识& h' N3 _, O/ Y8 H1 s! u/ t
文/曹 渔% {! e1 }# w; ]9 O' J8 g5 Z
! u- S6 |; U) u/ x8 m! J B! E0 ?
东方啸君, 原姓丁,名赞民, 字彦丰, 后以艺名行。余与赞民君皆为大湖山中人, 有同乡、同道之谊。赞民少年失怙, 十六龄便只身离家, 远行求学于岭南一带, 及长, 又游学于京华, 深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获众多名师亲炙。赞民广学强记, 精识而多能。举凡“清识难尚”者,乃缘于益其学养与阅历焉。与赞民切磋书画,时闻灼见, 知其读书涉猎甚广,并非囿于一技一艺。赞民擅书, 其小楷精妙,窠书遒劲, 均已登堂。其书不在绘事之下, 略为画名所掩而已。通音律, 擅管弦, 畅游山水,不离琴箫, 每来大湖山堂, 或琴诉幽奥, 或箫宣清越,雅人逸趣, 不下竹林。赞民浸淫书画近三十年,初期于岭南画派打下根底,继之又北上问道,转益多师。经多年探究,赞民已洞悉中国画“南北宗”机杼,而于“青绿”一格情有独钟。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谓“六法”之“随类赋彩”,谓画之敷彩设色,类相其宜焉。就山水而言,设色画当滥觞于水墨之先。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乃古“赋彩”山水之集大成者,所图皆青绿重敷,灿人眼目。《历代名画记》与《宣和画谱》于李氏父子之画,均极推崇,今见其后世摹本如《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即可窥其端绪。兹后,五代至两宋间,虽王维、苏轼诸人力倡之水墨一格渐为正宗,然青绿一法亦传承有序,高手代出。两宋间,赵令穰、赵伯驹诸院体名手皆精于青绿设色,青绿史上旷世经典,如王希孟之《千里江山图》亦出此间。至元季钱舜举,明之沈石田、文衡山、仇十洲,清之王石谷均妙于此道,各有佳构。至现当代,亦多探索者,唯蜀人张大千成就为著,共余如刘海粟、谢稚柳、何海霞诸人,亦有所创。后学如赞民君,于丹青一脉颇多深究。赞民于继承传统外益多“自觉”发展。我以为其“自觉”处约略有如下数点:一是自觉融合中国画“经营位置”与西方平面构成理念,突出构图之“美”。在其诸多山水图式中,令观者感觉与前人大异其趣者,乃是颇具“现代感”的形式之美。其山水中屋宇、丛树、溪桥、云水之布设,皆源于自然,而又极富“意匠”之安排,颇有“精严”之感。乃因其善于设置与调和画面中诸种矛盾,如黑与白、墨与色、色与色、横与竖、整与碎、虚与实、有与无……等等。二是树石“符号”之自觉性。此处有二义:中国画之树石画法并非准确摹写自然,乃是“我手写我心”,于是形成其主观性较强的符号体系。其次是“符号”有共性亦有个性,以赞民之睿智,将二者调和而恰到好处。三是其“赋彩”技法之自觉发展。赞民谓其“赋彩”法为“积彩”,我虽于此不甚了然,但知其“赋彩”之法已较前人有所突破。如引入西画之色彩观并大胆尝试,用色较前人更为丰富,更为厚重,“积彩”之法,即在于“积”。赞民君之画,多予人以青春郁勃、意气风发之感。盛年之旅,其足迹未可方囿也,假以时日,其未来之创立必定愈发可观,其境格必定愈来愈高。" }4 z/ x. j" C
; Y% d5 I% P4 @# z! \
2 w9 @3 u3 c W/ n$ L1 g) a+ x8 A2 A曹渔识于大湖山堂(作者系著名的美评家、画家)
2 z# d0 L4 J" S1 L2 g" {
4 ~1 F* P" S9 b' h- R" u& g0 n6 I! w8 D6 |, M
- - - - - - - - - - - - - - - - - - -7 h4 D( Q, j: M4 w. i2 m
! r7 K# p2 D+ C4 Z8 k3 j
, f- f# `1 f) X* g: s) I' r
/ _. v; i1 B, E. B4 Z- - - - - - - - - - - - - - - - - - -* q2 D2 K" u% F+ `! f/ J
( O6 [+ W# ~8 O. K- U y1 ]5 ^5 O2 ]6 ?; ~' X2 H
' d" H9 E1 p, I- I
4 }; U% X3 s4 Z7 g《南有樛木》 60x80cm ,2012 年作4 [5 L9 ?8 [$ k% e6 ^
9 Z& } J) Q3 `! [7 S
0 n0 N' Z! P% G2 H9 o7 ^5 Y
& [+ Z# w B( X
《峡江帆影》45x54cm ,2012年作
) W9 Z8 R- Q6 j2 M, c3 ?
$ Z* L# v/ X. g( j& @: x$ D
3 K; c0 P8 c) ~. Y$ ^5 K+ z% j- A' ^, B
3 Z: @! Q3 x0 g" b! Z
《圣境》136x136cm ,2010 年作8 v, h, \ r0 h! s# p4 v+ S2 I
! `; k8 m4 Y+ T
8 e3 ~+ f( E5 V( a( O
( X! W$ s1 L2 r1 v1 j$ C《拨翠云中》 68x68cm ,2014 年作
4 e1 X# N# B2 h1 B: M' J8 D& D8 @! K1 J. D6 Z. A* A7 o/ Q$ L
. ^4 @, ^7 u A5 P A* D1 m0 ^! u6 J$ Y5 Z: h
《黄云万里》 96x178cm ,2007 年作7 K8 S) i5 o" [# o
! k2 l4 J* }1 z, g# ~& Y% \5 Y y% g% r9 t
& v" p( E7 A1 N
《雨过万峰新》 136x69cm ,2010年作
2 e0 d4 r8 m" p0 ^% x8 {) g( @ O8 w- K* d) j
+ F( x: G7 K2 [3 v/ ^. s6 @' i9 W- z: H& R# R" R
《家园·梦》136x136cm ,2014年作, O* T) D8 V/ r2 _1 _' M2 E
. q9 n- H* t. b; J2 r: M: h* A7 \, t- F- `, L" L. L: t" H6 y
* b. _) h2 `) r" |/ s7 n0 R C6 Z+ [' r! F
7 V, i3 S7 g1 N, y; ^3 s" E3 b: a$ H: D: a/ O# R7 q M1 l
4 o2 X' b; [3 z
6 y. }1 f" @% B$ ^* _7 [
1 @8 Z G6 v; N `7 {3 d8 r- e! {* n# O! a( h d. v N, a: J- D
/ s( b% [1 K4 _, { j; \7 L" F- v1 k- Q" F+ L
3 t& F, c; ^7 A" a1 G7 h: M) n% E' T- r4 S6 Z; l5 {
9 P w) S& h2 @- ~/ U4 f
/ W9 x5 T) w# {: Q0 N# |$ @+ `3 Y# c' x
: X \) ?" b, A+ Y" s
3 G9 d3 G! x% ] |" y5 e+ U2 o* W: \9 \/ ` j( e
3 ?% e) {' h ]0 i
7 d: i. Z/ P$ O0 w" L8 G( h; n% J v( R
--------------------------------------------------------------------------------
& L7 B9 H" R2 U. y! F1 W q0 o7 d9 S# ^# M) y3 U5 P0 Z! ]
; X% D) E& k, T' |; o; r
6 Y: t V# S# A- t
; G! J8 V: r" n0 A- g&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