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宋濂笔下的中日禅僧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罗无思 发表于 2012-9-18 09:2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之楠的简介与论文集合》

张之楠简介: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山东曹县人,中 共 dang~员,研究生学li,现为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

张之楠学习经历 :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2008年至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张之楠工作简历: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总务处主任科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药堂、营销部副主任、信息协作与新药开发部主任、中心主任助理、中心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务。其中,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挂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副市~长。

张之楠作品1:《积极推进我国政~府机构网络化建设》(张之楠 政论文章《理论前沿》2002年第1期)

张之楠作品2:《腐败问题探源》(张之楠 政论文章《理论月刊》2002年第一期)

张之楠作品3:《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张之楠学术论文《东方论坛》2010年第4期)

张之楠作品4:《和谐词义考》(张之楠学术论文《青岛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等学术文章

张之楠作品5:《中国古代官德论》(张之楠北大论文2003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文章)

张之楠作品6:《青年成功九大素质》(张之楠书籍200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等书籍

张之楠作品7:主编《西部大开发投资手册》(张之楠书籍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之楠作品8:《聚焦新经济》(张之楠书籍2000年,地震出版社)

张之楠作品9:《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张之楠书籍200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张之楠作品10:《21世纪青年知识文库》(张之楠书籍2001年,延边人民出版社)

张之楠作品11:《青年必知世界名著知识精华读本》(张之楠书籍2001年,延边人民出版社)

张之楠文章1:行为法~学会张之楠明初朝贡体系的实质与象征---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2: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3: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宋濂与明初朝贡体系的形成---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4: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方孝孺的政治文化意义---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5: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道教“道法自然”与生态思想---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6:成绩显著,被评为学习牛玉儒精神的典范-专访行为法~学会张之楠

张之楠文章7: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蒋山法会考---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8: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国传统和谐观念与现代外交---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9: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宋濂的佛学思想---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0: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林兆恩的思想研究---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1: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日中日禅僧交流---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2: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宋濂与明初道士之一---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3: 中国行为法~学会张之楠中国国家形象片---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4: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宋濂与明初道教之三---张之楠北大论文

张之楠文章15:官员必须不停地学习和思考-专访行为法~学会张之楠

张之楠文章16:学者型官员的北大情缘-专访行为中国法~学会张之楠

佛教僧人的往来,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的原因,中日僧人之间的交流不如唐宋时期那样频繁和数量众多,不过仍没有中断,被称为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在著述中记载了元末明初中日僧人之间往来的事迹。其所记载的来华日僧中不乏在日本历史上影响较大者,如梦窗禅师在日本颇受镰仓幕府时期后醍醐天皇的器重;曾作为日本使臣来明的文珪禅师,也是颇受当时执政者重视的僧人。宋濂所撰的这些文章非常珍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保存下了当时来华日僧的资料,后人所撰写的关于这些日僧的传记,如《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日本梦窗国师传》与《日本古先原公传》就是在宋濂这些撰文的基础上而作。

根据宋濂的记载,元末明初佛教僧人的交流、往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作为两国政~府的使臣,二是专程来中国学习佛学。第一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的政~府和贸易往来,第二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佛教和文化的交流。


第一种类型的中日僧人,作为使臣起到了当时处于南北割据的日本与刚建立的明王朝之间交流纽带的作用,首先在佛教僧人交往的基础上,两国之间的政治、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始密切起来。

明朝建立后,与日本的关系是从倭~寇而起。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相继消灭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力量,他们的余部流亡到日本,与当地军事力量纠结在一起,不断骚扰山东沿海地区:“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

为了消除倭~寇对沿海的侵扰,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朱元璋派杨载、吴文华一行七人出使日本,“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诏谕中说:“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此时的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由足利家族掌握实际政~权,称为室町幕府时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同一年(1368年),足利义满出任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室町幕府进于全盛时代。由于明朝对当时日本政治情况并不了解,杨载等一行七人,将朱元璋的诏谕送到了控制着博多、大宰府的南朝征西将军府将军良怀[1]手里。良怀对明朝的使节态度很不友好,“日本王良怀不奉命”,杀害了五位使节,杨载、吴文华被拘留了三个月以后才被放回,而且“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

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朱元璋再次派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这次的态度是“责让之”。这次明朝使臣到达的还是良怀的统治区,“守关者拒弗纳。秩以书抵良怀,良怀延秩入。谕以中国威德,而诏书有责其不臣语。”良怀的态度也很强硬,说:“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惟蒙古与我等夷,乃欲臣妾我。我先王不服,乃使其臣赵姓者訹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以天之灵,雷霆波涛,一时军尽覆。今新天子帝中夏,天使亦赵姓,岂蒙古裔耶?亦将訹我以好语而袭我也。”元世祖曾派使臣赵良弼招抚日本,故良怀有此语。良怀要杀掉赵秩,赵秩颇有外交家的气度,不为所动,说:“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后。能兵,兵我。”良怀为赵秩气度所动,“下堂延秩,礼遇甚优。”随后,“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余,以四年十月至京。”[2]祖来等人于洪武四年(1371年)十月到达南京,宋濂记载此次日僧祖来作为使臣来华说:“皇帝廓清四海,遂登大宝。遣使者播告诸蛮夷,俾知元运已革,而中夏归于正统。其称臣者,高句骊最先,交趾次之,流求、琐里又次之。于时日本良怀、亦令僧祖来奉表而至。”[3]宋濂曾记载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勃尼国的情状,说:“洪武三年秋八月,秩与监察御史张敬之等奉诏,往谕勃尼国……明日王辞曰:‘近者苏禄起兵来侵,子女玉帛尽为所掠,必俟三年后国事稍纾,造舟以入贡尔。’秩曰:‘皇帝登大宝已有年矣!四夷之国,东则日本、高丽,南则交趾、占城、阇婆,西则吐蕃,北则蒙古诸部落,使者接踵于道,王即行已晚,何谓三年?’王曰:‘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故将迟迟尔,非有他也。’秩曰:‘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于王,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尔。’”[4]此时日本使臣还没有到达明朝,沈秩说日本使者已入明朝贡,应该只是一种外交辞令而已。祖来的入明,则意味着明朝与日本建立了邦交关系。

此后,日本几处地方政~权也多次以僧人为使臣来明,“其大臣遣僧宣闻溪等赍书上中书省,贡马及方物,而无表。帝命却之,仍赐其使者遣还。未几,其别岛守臣氏久遣僧奉表来贡。帝以无国王之命,且不奉正朔,亦却之,而赐其使者,命礼臣移牒,责以越分私贡之非。”[11]因为在此期间,倭~寇仍然不时侵扰中国沿海,所以朱元璋对这几次僧人来明的朝贡,却之不纳。

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日本再次派僧人文珪(《明史》云为圭廷用,宋濂记载为文珪,字廷用)来朝贡,朱元璋:“恶其表词不诚,降诏戒谕,宴赉使者如制。”[12]宋濂记载了文珪此次使明事,云:“文珪近受王命,出持使节,贡方物于上国。大明皇帝嘉其远诚,宠赉优渥。”[13]二者对朱元璋对文珪的态度记载有所差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5-19 21:46 , Processed in 0.105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