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行理财市场的繁华表象下暗潮汹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2-12-18 11:4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11日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成立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并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自律工作的十条约定》,包括银行应建立科学严密的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有效控制销售风险,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等。虽然监管层此前也对理财产品宣传、销售做出过要求,但市场乱象仍屡禁不止。

  警惕银行员工

  私售“飞单”

  近日,某股份制银行员工“飞单”事件被曝光,引发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的强烈关注。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起“飞单”事件系银行职工私售行为,所销售产品并未按程序向上级机构报备,属违规销售。到期后,产品无法偿付,投资者抱团声讨,由此引起轩然大波。

  目前,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种,一是银行发行的产品,二是银行代销的产品;而客户经理私售的“飞单”产品,是被银行禁止的。据调查,少数银行理财经理销售自有理财产品没有抽成奖励,只计入绩效考核成绩;部分银行给理财经理的销售抽成在0.03%-0.3%。而在上述“飞单”实践中,该员工私售的产品抽成高达2%-5%。私售产品的抽成比例比正规抽成收入高出几十倍甚至百倍。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分辨该产品是银行发行的产品、银行代销的产品,还是“飞单”?某股份制银行员工告诉记者,如果是银行发行的产品,那么理财合同甲乙双方就是客户和银行;购买银行代销的基金以及保险产品,那么客户缴款后拿到的是银行出具的基金或保险的凭证,而不是转账凭条;如果客户购买的是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或私募产品,客户可以要求客户经理出具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若只有转账凭条,客户经理又拿不出代销协议,投资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资金池”

  雾里看花

  对于销售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投资者并不知道去向,大多数金融机构以规避风险为由,拒绝向投资者公布投资组合、实时收益及风险等关键信息,这些“资金池”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黑箱”。

  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主流模式是“资金池”模式。通过滚动发行不同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不等的产品,不断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并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资金池”,然后用这些资金投资于更高收益的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用这些高收益产品的收益返还给理财产品到期的投资者。而部分公司也曾经通过与不同公司发行信托项目“借新钱还旧钱”,近日曝出信托项目涉及的资产被拍卖的青岛凯悦中心房地产信托项目,就曾经尝试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借新还旧”,遭到抵制后才不得不拍卖资产。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曾指出这种“资金池”理财产品需要“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实质是“庞氏骗局”。如果投资者失去信心并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就会停止,相关风险就会集中爆发。

  预期收益率

  非“实际收益”

  “银行新发一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什么是3.5%-5%?”不少投资者看到这样的理财产品说明书时,都会比较困惑。还有一些投资者看到理财产品宣传的最高预期收益率能到20%,产品到期后到手的却只有10%,仿佛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预期收益率”并不是到期后的“实际收益率”,跟踪市场上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不难看出,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屡见不鲜。现在有很多产品都是挂钩黄金、股票等投资标的的产品,它们会随着市场、金价以及股票的变动而变动,到产品运作期结束的那一天,实际收益率是多少只能根据当天的市况来决定,比如星展银行经常推出的挂钩港股、美股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能到20%以上,但是细细研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只有触发在一个固定的时点才可以获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简洁的理财产品宣传单上,预期收益率给出固定的区间是针对投资金额不同的客户。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正常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是5万元,银行也会根据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给予不同的投资回报率,比如5万元3.5%、20万元3.7%、50万元4%等。不过,的确有很多客户只看产品的最高收益率,而忽视了区间中的最低收益率。

  口头承诺“保本”

  不可信

  “保本与非保本”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少投资者还是因此中了招。当一些投资者等到理财产品到期时,非但没有获得应得的收益,反而折了本,才发现自己购买的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而客户经理的一句,“虽然不保本,但这款产品发行了这么多期,还从来没有损失本金的情况出现”,让众多投资者当做了“保本”承诺。

  “非保本”简言之就是“一旦亏损,买家自负”。在理财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对于有保本需求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保本类型的理财产品至关重要。前述国有银行理财经理介绍,其实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容易只看产品的收益,而忽视了产品的风险,盲目地听从销售人员的片面之词。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先要考虑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何时用钱、如何应急等,再来考虑何种方式理财。

  购买理财产品时,务必要规避理财陷阱,通常而言,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中老年投资者可以用银行定期的收益来当做一个标尺,当销售人员所承诺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定期时,就应该留心询问风险所在。

  别被高利率

  代销产品迷惑

  在许多投资者心目中,银行实力雄厚、名声好,才选择了银行理财产品,但事实上,如今在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越加丰富,银行只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一旦代销的产品出现问题,银行将不承担责任,所以购买这类产品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表示,目前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中,信托最多,一般收益率在5%-6%,高于银行自己运作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也分为两类,一为证券投资类,此类理财产品的风险较大,若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波动较大,产品到期时或出现负收益;另一类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虽然有刚性兑付保障,但风险仍存。首先,投资者需要具体了解资金的投向,以及投资项目的情况。此外,还需清楚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资产负债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另类的理财产品,它们的投资标的也是千奇百怪。日前一款名为“中国好声音佛山演唱会”的理财产品悄然在广州现身。从红酒、普洱茶到火腿、影视剧、二氧化碳排放权,尽管近年来“另类理财”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其蕴含的风险也值得投资者高度注意。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2-12-18 11:49:28 | 只看该作者
理财产品高收益率诱惑:5%背后附加非保本约定


  业内人士表示,信托类理财产品风险较高,选产品务必看清投资和挂钩标的

  日前,某股份制银行推出了最低认购金额仅5万元,但年化收益率却高达5%的一款理财产品。较低的购买门槛却给出了较高的收益率,这种利用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正在年末的各家银行中多次出现。而且其与大多数低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不同,5%背后附加的多是非保本条款。

  对于年末银行频推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的做法,银联信分析师李佳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处于低位水平,年底浮出的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确实抢眼。像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由中小银行发行的,比如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和平安银行。中小银行多发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原因在于这些银行的理财业务起步较晚,没有培育出固定的客户群体,通过多发高收益理财产品可以更多的吸引他行客户。

  中小银行拉客户

  频推高收益率产品

  每到岁末,都是银行发行的理财大热之时。为了揽储年关冲规模,大卖理财产品已成为了各家银行此时必做的规定动作。“理财产品是银行加强中间业务,吸纳和留住存款的重要工具,将来会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指出。为了在海量的理财产品中受到顾客的青睐,银行们均使出了混身解数,而提高预期收益率则效果最为直接。进入12月,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上攻,部分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触至5%。

  银率网报告指出,进入12月,某股份制银行一口气推出4款“聚财宝强债A计划”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5%,且门槛仅为5万元人民币。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虽然也有部分银行正在发行收益率达到5%的理财产品,但起始门槛都比较高,多为数十万元。像上述银行仅为5万元的起始认购门槛,并不多见。

  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较高的品种一般都是与信托合作才能达到。而上述银行这4款收益率高达5%的产品,则恰恰是与信托计划挂钩的。这4款产品资料宣传中指出,所募资金将用于购买长安国际信托设立的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60%-90%投资于交易所/银行间市场的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准发行的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等;0%-30%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

  此外,这几款理财产品均为非保本型。“虽然不保本并不代表肯定会亏,但其中风险显然要比保本型产品要高。”北京某城商行人士对记者坦言。据银率网数据显示,在11月份到期产品中,中信银行13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率,而这13款产品均属于“中信理财之信托计划”系列,同为与信托挂钩的理财产品。其中,有4款是今年发行,其余则是2011年发行的产品。

  购信托类产品

  需熟知产品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挂钩信托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然而其中所蕴藏的风险也如影随形。而且协议提前终止的可能性也较高,投资者在选择上还需谨慎。记者看到,某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也明确指出,将对产品保留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在理财期内任一天提前终止产品的权利,以及在产品到期日延期结束产品的权利。

  “目前保本类理财产品,以及投向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收益率低于5%,而信托类产品则较高,要看具体的投资和挂钩的标的。”钟加勇称,信托类产品的风险与融资方的实力以及所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有直接关系。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有政府担保,兑付风险就相对较小;证券市场的信托项目风险就较高。而融资方的公司背景、财务状况也是考量信托项目是否稳定可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投资熟悉的行业,因为只有熟悉才能有准确的判断和客观的理解。挂钩信托计划的理财产品与挂钩利率、债券类的理财比较而言,确实风险偏高,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的信托类理财产品都会选择经营规范、有较好口碑的信托公司做代理,所以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都在可控范围内。

  应对监管

  银行屡打时间“擦边球”

  理财产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愈发火热,普通投资者购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也日益普遍。然而与快速发展相伴的,理财产品中的夸大宣传、风险提示不足乃至大幅亏损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其实对于各家银行滥发理财产品揽储,以及所可能造成的高风险隐患,监管层一直进行严查。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就对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进行了严格的约束。该《办法》将从销售管理、风险分级两方面规范理财产品销售,规定不得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不得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变相高息揽储等。此外,对于每到季末年末都会发生的,靠短期理财产品冲时点以缓解揽存压力的行为,监管层也已加大严查力度。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91号文),其中第二条中规定“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在月末、季末变相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应重点加强对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杜绝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产品。”

  然而政策的从严,似乎并没能断了短期理财产品的路。各家银行显然并不甘心退出这一市场,屡屡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以期规避监管。一方面银行采用将1个月期限以下产品越来越多地被设计为滚动式,并将产品募集期拉长的手法。另一方面,则干脆将理财产品期限定为30-40多天。这样不但将理财产品发行期扩大到一月时间之外,也仍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在年末季末揽储冲时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5-31 12:12 , Processed in 0.1820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