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行挤泡沫,银行闹“钱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6-24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股跌破2000点:央行挤泡沫,股市先遭殃

(2013年6月24日 周一)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指数持续走弱,截止到下午收盘时,沪指收1963点,跌109点,跌幅5.3%;深指收7588点,跌547点,跌幅高达6.73%,创年内最大跌幅。


  近日银行“钱荒”事件报道频见各大媒体,有股评分析人士认为,正是银行间市场的恐慌情绪传染到股市,引起股票下跌。对于央行为何在此次“钱荒”事件中态度平静,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手相助各大商业银行?新华社报道称,央行此举除了对各大商业银行机构释放警告信号外,央行本次选择沉默还有另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国务上周三召开常务会议时明确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表示,今日银行股的暴跌和“钱荒”是有联系的。叶檀认为现在银行拆借利率确实太高,这对银行造成了直接的打击,使得银行的流动性升级。今日下跌比较厉害的这些中小银行的同业拆借业务方面做得非常激进。像一度跌停的民生银行或者兴业银行,因为它们在债券回购和逆回购中过于激进,负债率过高,大家都相信大型银行有中央政府有隐形的信用作支撑,但是中小银行缺乏这一点,所以的恐慌情绪也就来得更加强烈。

  知名财经时评家侯宁则认为,央行在应对“钱荒”一事上处理正确。他说:“新增贷款大部分在套钱空转。增量资金在银行间,银行在利用自身优势赚快钱。央行之所以没有释放流动性是给各大行一个教训,让银行将资金真真切切的放到实体经济中去。侯宁还表示,对短线投资者而言,今日大跌绝对是恐怖的一劫,对许多刚刚入市的新股民而言,这种暴跌风险也相当可怕。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而言,不经历这一劫,没有几次这样的阵痛,银行业还不能为实体经济服务而继续空转获利的话,就难以走上转型之路。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4 17:47:23 | 只看该作者
谢国忠解读:“钱荒”根源在于钱生钱游戏

 6月22日,在某私人银行在成都举办的高端客户经济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有着“末日经济学家”之称的谢国忠来蓉解读中国式“钱荒”背后的原因。

  谢国忠在接受《金融投资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流动性紧张从外部环境来讲是美国释放“退出”量化宽松信号的连锁反应。而从国内来看则是整个金融体系都在玩“钱生钱”的游戏。在央行调控的背景下,预计这种利息倒挂的局面仍将持续。


  观点:问题在于“钱生钱”的游戏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内“不差钱”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国内真的在经历一场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近期美联储5年以来首次明确发出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引发全球的连锁反应,这是引发国内"钱荒"的外部因素。”在谢国忠看来,随着美国释放退出信号,这使得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预期骤然升温。而在此之前,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大规模热钱涌入套利风潮早已形成利益链条,“对于大量处境艰难的外贸商而言,过去一段时间实际在做的就是通过贸易融资套取人民币利差和汇差。不过,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逆转海外资金回流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大量热钱回流使得贸易商不得不把人民币换成美元送到国外去,这就造成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而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央行释放流动性对冲似乎理所当然。不过,上周金融八条传释放出"盘活存量"的信号则迅速改变这样的预期。”谢国忠表示,这几天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的暴涨就是因为央行传递明显的信号市场并不缺钱,解决问题方案不是投钱而是提高效率。

  “为什么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会出现"钱荒"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国内金融系统内部杠杆的不断放大,而这些钱根本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在谢国忠看来,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是造成“钱荒”的重要原因,“以这几年资产规模迅速骤增至10万亿的信托业为例,往往都是通过短期借款投到中长期风险资产的方式套利,这是十分危险的,和当初美国的次贷十分相似”。

  谢国忠强调,在央行调控的背景下,下半年货币走向较上半年将趋紧,这意味着目前这种短期利率与中长期利率倒挂的局面仍将维持几个月,“这对于手中有现金的人而言是个好消息,因为银行调控会造成货币相对紧缺,投资短期理财产品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4 17:55:05 | 只看该作者
叶檀:“钱荒”是一场主动压力测试


  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走到尽头,美联储退出QE3的暗示,与国内实体经济疲软、房价迭创新高,已经决定了央行不可能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若此,必须对未来的风险有明确的预判,金融市场的杠杆率有多高,银行与企业的承压能力有多强,有多少投资者会葬身鱼腹,压力测试必不可少。

  表面上,央行早已进行过压力测试,而审计署、银监会、财政部等,对于地方负债情况也有各自表述。6月7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首次披露2012年底对我国17家重要银行开展的2013年度金融稳定压力测试结果。银行体系对信用风险的抗冲击能力较强,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缓释能力较强,总体运行较为稳健。信用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显示,在整体不良贷款率上升400%的重度冲击下,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将从12.92%下降至11.37%。对于7个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敞口,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下,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重度冲击下,资本充足率也不低于11.62%。这与去年的乐观测试结果大体相似。

  对地方政府与企业负债情况以及银行表外资产的实际危险,以及外汇占款一旦大幅下降,对于中国虚拟经济的冲击,各方判断截然不同,因此,决策层必须进行一次实际压力测试,以彻底判断市场风险,划定未来稳健货币政策的边界。

  6月刚好是半年结算期,各家金融机构调动头寸的高峰期,也是各项理财产品的结算高峰期,5月外贸挤水分使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为实际压力测试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契机。于是,不顾金融机构哭爹喊娘,时近6月底,央行不放松银根,不进行逆回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基础货币。

  于是,我们看到了以下数据。

  6月19日,Shibor隔夜利率飙升206个基点,1周利率创下近两年新高。6月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触及30%,甚至高于民间借贷利率,7天回购利率激增168基点基础上再度飙升375基点至12%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银行间拆借利率水涨船高,一季度,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维持在2%到3%的水平,5月下旬上升到4%,6月后骤升,6月19日,7天拆借利率达到12.25%,而隔夜回购利率则由之前的2%~3%上升到13.44%。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10%以上,意味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彻底崩溃,只能靠高利率度日,而资金会从债市、股市、信托回流到银行,债市、股市与信托、民间金融链条彻底断裂。在特殊情况下,央行只要袖手旁观啥也不干,抑制虚假贸易产生的外汇占款,银行就开始走向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一旦清楚严峻局面之后,背后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6月21日,隔夜利率大幅下降495.2个基点至8.492%,7天回购利率大幅下降246.1个基点至8.543%,压力测试暂告一段落。

  央行此次实际压力测试很有必要,让我们认清,不仅中小银行,甚至某些大型银行由于表外资产众多、热衷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已经出现资产恶化、银根抽紧的现象,在重要的调头寸节点,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银行维持目前赢利模式,心照不宣的前提条件是,如果头寸紧张,央行一定会放松货币。

  通过此次压力测试,新上任的银行家们更加明白了未来中国货币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稳健与提高使用效率,而非大肆注水,他们必须在新的预期下经营。而一些小银行可能会倒闭,政府不会伸出援手,他们得好自为之,尽快增加资本充足率、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风险的债券、理财产品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一定有某些产品违约,他们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过山车,成为世界财经界重要事件,从美国到新加坡,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将重新定价。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5 00:42:20 | 只看该作者
钱荒不可怕 可怕的是地产、地方债危机爆发]
  
自“6.20”银行间隔夜同业拆放利率飙涨后,银行“钱荒”现象的蔓延也影响到了股市。今天金融、地产等权重股出现了巨幅重挫,导致大盘出现了崩盘式暴跌,暴挫百点,狂跌5.3%,逼近去年年底的建国底。

  对此,搜狐财经连线了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总经济师李迅雷,在谈到这次银行钱荒问题的背后的根源时他表示,现在银行受到了存贷比的影响,贷款额度有限,同时银行期限也出现错配。另外一方面,实体经济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所以反映在中长期贷款这块也是减少的,现在银行通过发展表外业务来改善这种状况。然而表外业务这块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弱的,但这样的话,规模上升比较快 ,期限也有错配,导致短期资金的紧张,所以它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回落,

  同时李迅雷认为银行业钱荒已经标志影子银行风险没有开始集中爆发。就是银行的风险最终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所以从现在来看的话,只是由于短期的资金出现短缺,它是银行的最大风险还是来自于房地产风险、地方债的风险。

  从长远来看,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不管是金融系统内部存在去杠杆的压力,那么去杠杆它必然会导致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实体经济的去杠杆会引发一些实物资产价格下跌 ,实物资产价格从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趋势,钢铁、有色金属、黄金、铁矿石、煤炭等等周期性资源都在下跌,接下来关键要看房地产价格,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就是构成金融危机了。

5#
gov 发表于 2013-6-25 16:55:52 | 只看该作者
这时候再放松流动性等于让热钱胜利大逃亡

又准备进入政策市的死循环
别的都是费话,股市关健是能不能为股东赚钱刚
6#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5 23:58:17 | 只看该作者
央行:当前流动性并不短缺 已向部分机构提供支持
7#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6 00:11:54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6 00:14:58 | 只看该作者
好日子结束了!中国流动性整体宽松的局面,将消失很长一段时间了。

  在央行于上周召开的一次银行家内部会议上,据路透社报道称,央行警告商业银行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不能寄希望于扩张政策来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

  央行的这一表态,其实也反映了更高层的态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称,“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在谈到经济发展速度时,则表示“就是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看起来,让很多人曾经赚的盆满钵满的流动性盛宴即将宣告终结,很多人轻轻松松就能赚的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那么,谁的好日子结束了呢?

  肯定不是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更倾向于国企和地方政府,中小企业融资难早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银行的好日子结束了

  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谈到宽松政策市曾表示,“新增的货币投放到经济与市场后,像具有黏度的液体如蜂蜜一般,在流淌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位置鼓起一个包来,然后再慢慢变平”。

  流动性盛宴之下,巨量货币注入市场,银行是最先舔食到如蜜的“货币”,也是受益最多的机构,其次则是最先获得银行贷款的机构。

  2012年,16家上市银行去年总净利润达到1.03万亿元,占当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1.95万亿元的53%。其中最耀眼的工商银行,2012年平均日赚6.54亿元。

  银行高利润使银行“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难怪长沙市长说“全国人民都在为银行打工”。

  流动性盛宴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银行都将迎来艰难时刻,部分过于激进的银行将遭到市场或轻或重的惩罚,大部分银行赚钱则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国企的好日子结束了

  中国银行业贷款大部分流向国企。

  因为国企享有国家隐性担保,国企是银行积极争取的对象,贷款利率也相对较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指出,“银行贷款对不同企业的差别很大,国企的利率可能是8%,民企的利率则要12%”。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数据显示,2004年国家银行短期贷款总额为46164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短期贷款合计为32691.41万亿元,占比70.8%。

  经济学家厉以宁则表示,曾有国有企业高层向其反映称:“银行给国有企业的贷款用不了那么多……贷了就存银行或者进股市买资产”。

  流动性盛宴结束,银行会更加惜贷,国企贷款占银行贷款比重不一定会降低,但其获得的贷款总量,必然会减少。

  地方政府的好日子结束了

  2008年,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各省市则推出了累计超过10万亿的投资计划。

  地方政府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双方一拍即合,前者大量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后者则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共同上演信贷大跃进。

  根据国家审计署6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3.85万亿元两年增长了12.94%,银行贷款占78.07%。

  依同样的增长率推算,截至2012年底,全部地方债余额将达12.08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9.43万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明两年,还将迎来一轮地方政府还债高峰,但地方政府可能并不会偿还。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于2012年底到期的中国地方政府贷款约有人民币4万亿元,银行则对至少3万亿元的债务进行了展期,相当于这类贷款及利息总规模的四分之三。

  难怪已经有“地方政府找私募借高利贷”的新闻了。据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称,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以财政做质押,利率达到14%。

  流动性盛宴的结束,对大部分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至少,动辄百万亿的投资项目,不会有以前那么多了。

  资金掮客的好日子结束了

  由于利率管制政策,银行贷款利率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并因此供不应求。

  国企和地方政府因为有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在银行眼中自然属于优质客户,因而占有了大量稀缺但廉价的银行信贷。如张化桥所言,“大量的国企和大民企常年在资金池里浸泡着,低利率鼓励他们投资更多低效率的项目,浪费资金,加剧全社会的资金短缺,所以中小企业就只好付出高息。”

  中小企业的高利息负担是国企低利率所导致的,因而,将资金从国企转贷给民企——高利贷,自然也是有利可图、而且几乎无风险。

  据《新民周刊》2011年的报道称,银行国企资金已成高利贷放贷主力军,那些与银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能人”、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则是雁过拔毛,吃起了惬意的“过水面”。

  该报道称,“国有企业有不少这么干的,以6%的低息从银行贷出来,再12%放给担保公司,这种事很正常”,“高利贷不完全是自由资金,其中很多是银行资金、国有企业资金或政府官员灰色收入,收贷方式也很暴力,中小企业往往被逼得破产”。

  流动性盛宴的结束,地方政府投资热情的衰减,此类资金潜客赚取“轻松钱”的日子,或许也该结束了吧。

9#
xiushui 发表于 2013-6-26 11:11:18 | 只看该作者
“钱荒”阴影下,在建铁路项目负责人忧心忡忡。

6月25日,有在建高铁项目的高层向本报透露,近日已经拜会过相关银行,商讨尚未到位的贷款问题。该项目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今年“保在建”的重点项目,要保证今年建成通车,而该项目当前仍有大约50亿-60亿元的贷款未到位。而“钱荒”若蔓延可能触发一系列的贷款违约。

据悉,包括厦深、杭甬、杭宁在内的沿海高铁线以及部分西部线路都在此轮“保在建”范畴,力争年内建成通车。大部分线路都属于“四纵四横”的高铁主干线。

上述高铁人士说,不清楚“钱荒”将持续多久,银行目前也无力保证后续贷款合约中的资金能如期到账。“现在还不能评估2011年的情况会不会重演。”该高铁人士说,银行尚未提出与铁路重新议定贷款利率,目前,铁路贷款的利率基本都是按照基准利率在执行。

事实上,在2011年中国在建高铁项目就曾因为流动性紧张、贷款违约等因素,以致90%项目缓建,停滞周期超过9个月。当时,多家商业银行要求将铁路贷款的利率从过去的下浮10%调整为执行基准利率。

该人士估计,如果银行贷款资金短期不能到位,项目建设尚能支撑一个多月,目前账面上仍有铁路建设债券的部分资金以及铁总拨付的少额铁路建设基金支撑。

不过,在这轮“钱荒”爆发之前,一份针对铁路建设的扶持措施就已在酝酿中。

消息人士指,决策层已经开会讨论并布置任务探讨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措施保国铁当前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根据目前的讨论内容,扶持政策大概会有三个方向:一是中央财政直接拨付一笔资金;二是安排银行贷款保重点项目推进;三是出台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该消息人士说,涉及的资金量目前还是未知数,国家发改委已经在研究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

该人士同时透露,高层在讨论会上定调,虽然中央不再鼓励以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但国铁的在建项目仍然被认为是必要的建设项目,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上述政策并无出台时间表,但消息人士指,“大部分在建国铁项目的账面资金大概只能支持一个月”,近期流动性的紧张可能促使决策层加快推出措施。

事实上,决策层出手保铁路在建项目并非没有先例。2011年铁路在建项目全面缓建后,当年11月,国务院出手斡旋,为当时的铁道部争取到总计3000亿元的资金,包括2000亿的贷款以及1000亿的铁路建设债券发债额度。

今年1-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1576.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9.56亿元,同比增加2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2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8.03亿元,同比增加25.4%。根据年初的规划,2013年全年全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

不过,今年3月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启动之后,作为企业存在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如何推进高负债且盈利前景不明的高铁线路尤其是西部高铁线路的建设有待观察
10#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6-27 17:31:48 | 只看该作者
资本外逃在华显现 FDI面临挑战


  “中国确实出现了资本外逃现象。”

  在6月26日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布会上,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投资司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如是说。

  根据当日该报告,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了18%,降至1.3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吸引外资下降2%。

  此前2011年中国外商投资(FDI)流入量增长8%,达到124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并已连续20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仅次于美国。

  2012年中国吸引外资下降,可能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拐点。根据上述报告,2012年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了32%,降至5610亿美元,接近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新的投资持有观望态度,并通过资产重组、撤资等方式重新布局海外投资。”上述报告说。

  资本外逃显现

  资本外逃的情况,一般从热钱可以看出来。

  比如每月新增的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部分利息收入后,如果是负数,一般就认定有热钱流出。

  国家外汇管理局曾发现,2012年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扣除进出口顺差、非金融部门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这四个较稳定的贸易投资项目后,差额为负的3200多亿美元。

  但是外汇管理局认为,不能得出2012年在华热钱流出或资本外逃撤出了3200多亿美元。不过这种热钱减少的情况的确有加大的趋势。

  上述联合国报告认为,资本所以在华外流,原因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的升级,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关。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司长詹晓宁指出,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市场疲弱,一些外资公司也开始撤离中国。“特别是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开始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往东南亚低收入国家。”他说。

  上述报告指出,在大环境势头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FDI也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下降。2012年,中国吸引外资量下跌2%,和18%的全球下降率相比相对平稳。但随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量化宽松明年中终止,大量投资热钱有回流的趋势。有数据显示,在6月初的一周里,有超过50亿美元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资本的外逃或在华显现。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目前在华投资的企业仍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还将继续扩大在华的投资。

  中国FDI面临挑战

  商务部数据此前显示,2012年1-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上述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吸引外资下降2%。对此数据不同,梁国勇指出,可能是统计口径不一样导致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司长詹晓宁指出,中国需要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国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将外资更多地引入高端制造业以及知识、技能含量较高的服务业。

  更为紧迫的是,“中国应积极调整原有的"走出去"模式,确立以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为核心的对外投资战略。”他说。

  上述报告认为,中国在2012年FDI尽管下降,但是也有亮点。比如虽然2012年中国吸引外资下跌2%,但其基数保持在1210亿美元的高水平上,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投资报告中指出,在跨国公司看好的前五大投资东道国中,中国排名第一。

  报告中还预测2013年-2015年,中国的直接外资流入总量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联合国贸发组织对中国未来几年如此乐观的估计不是没有依据的。

  数据也显示,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更加令人瞩目,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了84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对各国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上述报告认为,下一步中国需要通过集群式投资,而非以往点式的、分散的对外投资,推动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投资、贸易以及非股权模式(如合同生产等),将产业链延伸到海外,建立自己的区域和全球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地的资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定 军 何心河)
11#
青山深处 发表于 2013-6-29 09:29:13 | 只看该作者
银行钱荒就是银行借出的钱收不回来
收得回来就不存在钱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5-20 02:22 , Processed in 0.116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