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婢加术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8-7 17: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0801初诊 女 70
主述 右上最后一颗牙痛,牙龈肿,根管治疗未减轻。
晚上口干,白天腿软,小便靠喝水,不喝水尿量少,大便前几天不成形,今天成形,1次。不怕风。出汗稍多。脚冷有好转。有袜子印,微有按坑。胃口好,不敢多吃,吃多不舒服,胃脘略阴痛。睡眠时好时坏。起夜1次。个别时间出气热,略有口气无口苦。舌暗胖苔腻略黄舌下有瘀斑,脉缓滑。

半量越婢加术汤

2014 08 03
患者复诊反馈:喝一次牙痛减轻,3服尽剂而愈。

越婢加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枚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疏风泄热,发汗利水。
【主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4-8-7 17:02:33 | 只看该作者
要求同以下方药鉴别
1/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组成】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用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论】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实验研究】排胆及驱蛔等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4-8-7 17:02:46 | 只看该作者
2/甘草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组成】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4-8-7 17:02:57 | 只看该作者
3/太阴+阳明病下寒上热
毕拔 石膏  苍术 生地 黄芪 茯苓 葛根 白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4-20 23:03 , Processed in 0.0720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