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0|回复: 0

关于决战茶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的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wolong 发表于 2014-9-28 1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 ?; ~, {; y: a* n7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修水茶叶产业,实现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确保到2017年实现全县茶园面积15万亩和茶业销售收入20亿元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6 U/ z' d1 k& C9 f$ k一、工作思路2 p/ d9 y0 X" m* o: S  r( U
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情况下,确定2014年为 “茶业效益提升年”。在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茶叶产业将继续坚持“扶龙头、创品牌、转观念、活机制、兴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的总体原则,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全县现有茶叶企业多样、茶叶产品繁多的现状,着力规范市场和产品质量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拓展基地和市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实现茶叶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网络化、品牌国际化,不断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做大做强。
3 D$ ?( R/ J" a" g5 G/ J& l二、工作目标  w$ R. m3 ~, V. ~- x
通过优化茶园管理、提高生产能力、加强技术培训、创新营销方式、融合文化元素、争取产业政策等措施,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及重点茶叶企业,大力做响品牌,努力开拓市场,全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能力。到2017年,实现全县茶叶总面积15万亩,产量1万吨,茶叶产业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5000万元的目标(4亿元产值企业1户,2亿元产值企业3户,8000万元产值企业3户,5000万元产值企业4户,4000万元产值企业2户,3000万元产值企业2户,2000万元产值企业11户)。
/ `9 c7 F$ l- {& d0 \- k4 t三、工作重点* z* V. `" ~; b& {6 F8 m
㈠扶持龙头企业
$ X1 c" c' V1 L2 Q, c# a1.加快形成发展格局。强力推进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发展,真正发挥国家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南洋茶业有限公司、神茶实业有限公司、修江源实业有限公司等重点茶企的帮扶力度,促其尽快达产达标、做大做强;支持初制企业扩能改造,提质发展。在全县形成大、中、小茶企一体化,高、中、低档茶产品多样化的茶业发展格局,舞动“龙头”,引领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加速发展。" r6 F  m% H6 f& I3 M
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巩固“宁红”、“双井绿”品牌整合成果;支持并协助茶叶龙头企业采取收购、合作等形式,对全县茶叶企业的生产厂房、茶园基地、生产设备等进行兼并、重组,有效整合各类茶产业发展资源,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成为规模化、集团化、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
* s7 q% c: b$ D, u$ _* @3.加强品牌创建宣传。坚持以品牌促销带产业,大力推进品牌战略,重点支持“宁红”、“双井绿”、“神茶”等三个影响力较强的品牌进行形象策划,规范其推介宣传的外观形象和文化内涵;维护企业对品牌宣传使用的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并申报专利,逐步统一全县茶叶产品的包装;鼓励企业利用大型广告宣传牌及到国家级、省级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对现有品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等称号,通过3至5年的努力,力促 “宁红”品牌挤入全国茶叶行业品牌前10名行列。( D& A; Q: K, }2 P# o+ p# M7 X
4.规范统一生产标准。参照国际和国家标准以及《江西绿茶地方标准》,完善和制定“宁红”、“双井绿”和“神茶”等品牌产品的地方行业标准;逐步规范和统一全县茶叶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品牌和产品质量的信誉度。
! }. ^5 h) ?4 u# Z3 ~5.加速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各级城市设立产品专卖店;组织和鼓励茶企参加国内外各类茶事展销和产品评比活动;在互联网设立销售平台;鼓励在外地经营茶叶产品的修水籍人士经营、推介修水的茶叶产品;按专业市场运作模式,大力招引外地客商进驻江南国际茶城经营茶叶产品,促使“江南国际茶城”成为湘鄂赣三省茶叶产品的交易中心和本县茶叶产品的批发市场,通过各种营销策略,使修水的茶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O7 N  J2 B1 M7 Y5 O, g4 L
㈡拓展茶叶基地) Z  p$ S. b+ a; Z' @' ]
1.强化技术指导。严格按照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标准抓好技术服务,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挂乡镇、包基地”和工作到山头、服务到基地、指导到农户、跟踪到企业的服务机制,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常开展针对茶商茶农的茶叶生产技术讲座,推广应用新技术。- H/ c0 Y1 z3 q$ q. L6 G
2.稳步扩大基地。按照不支持连片开发面积低于100亩的,不支持集体建园、不支持土地非法流转、不支持使用非国家良种茶苗或种籽直播、不支持配套资金不足、不支持无经营经验的“六个不支持”原则,支持龙头企业及有实力的个人新扩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生态茶园基地;产业政策向产业基础好、种茶积极性高的地区倾斜,资金补助向产茶大户、高产茶园以及生态有机茶园倾斜,稳步扩大茶园基地。
. o1 W! u' r, H. \# f: s+ j3.注重茶园管理。对已过盛产期的低产茶园采取换种、修剪、嫁接、台刈等方式进行全面改良,优化茶园品种结构,对达到投(试)产条件的茶园必须按要求采摘,加强对幼龄茶园的管理及缺株茶园的补植补种,杜绝茶园弃管抛荒,巩固基地发展成果,提高茶叶产量。
* [! O5 F6 k4 {. E6 g/ @㈢提高生产能力
. Y) c! t/ P: u; Q2 P% w0 k) N1.整合重组初制企业。引导全县小型茶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原料、半成品及大众茶产品的生产,按照“同类合作”的原则,鼓励生产同类产品的茶叶初制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引导现有小型茶叶加工企业靠大联强,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m3 h6 E' N3 b2 x# h4 a) Y2.鼓励企业技改壮大。鼓励茶叶加工企业对现有的生产加工厂房、设备进行标准化技术改造,提高茶叶企业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成为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鼓励重点茶叶企业进行一般纳税人注册登记,促其逐步成长为规模企业。
! r: @: X4 Y- O- D/ n" @3.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茶园面积小、无力创办茶叶加工企业的茶叶生产个体,在龙头企业的帮助下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指导专业合作社提高茶园科学管理水平,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能力。
3 }( u" P" v" m; a8 P㈣加强科技支撑
1 p8 W1 r3 j0 _7 U7 @( l9 J1.打造生态有机品牌。严格茶园生产资料的管理和使用,推广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利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茶园无害化病虫害管理,完善茶园绿化、路网、排灌等基础设施,严格按照绿色有机茶园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建立一套涵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茶园管理、采摘、加工、贮藏、拼配、包装、运输及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逐步实现从“土地到茶杯”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控,打响我县生态有机茶品牌。
/ J% M! x- g- A3 b( b! [: F- J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加强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加大茶叶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茶叶科技应用水平。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支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QS”、“ISO”等认证,提高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8 I( Z+ A2 R* H1 z8 }0 {% T# L3.培育推广茶树良种。继续加强双井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宁州2号”、“大叶龙”和“黄金菊”等本地良种茶苗的选繁力度,继续引进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扶助良种茶苗选育和推广,为全县各地茶园基地提供优质茶苗。  b. K9 y2 Q. @& j; r
4.延伸茶叶产业链条。鼓励支持宁红、南洋、神茶、修江源等企业进行茶叶新产品开发和引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生产茶饮料、茶药品、茶用品、茶菊、茶桑、茶生化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拓展茶叶功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从增量向提质转变、粗放向精深转变、内向向外向转变、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5 X" ?) @* V  z5 J/ j! I
㈤彰显产业特色! x$ i4 K- g0 p' A7 ?) a/ L/ p
1.挖掘茶业文化。挖掘和利用修水丰富的物质文化和茶文化资源,努力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茶叶产业文化之中。组织编写《修水茶史》丛书;组织开展“全民饮茶日”等群众性茶事活动;充分利用“宁红•双井之春茶文化节”和茶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平台推介、宣传修水古老的地方文化,发扬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利用文化宣传的方式促进茶叶品牌的推广。" J' n) t- _1 r
2.打造特色茶业。坚持“三茶”互动发展,以做强茶产业、做优茶文化、做实茶旅游为目标,拓展茶叶领域,打造特色茶业。将茶叶产业和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不断完善茶叶生态科技园及宁红茶文化园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继续完善双井•华夏进士第一村、茶文化生态园的基础设施和旅游功能,打造乡村茶旅游景区;在全县范围优选部分生态茶园基地,完善其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和功能,建设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茶园基地;支持在主要茶区开设高品位的茶园农家乐、茶养生、茶庄园、茶认养等示范基地,建设多种茶文化旅游景点,形成茶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助推茶业壮大的良性互动。3 H: x1 v" F2 j5 y3 L0 G
四、保障措施
& Z8 S' ?: M" Q# H( l# ~# {㈠加强组织领导" I) Z& `$ f" v% T) z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尽快招聘一批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茶叶工作部门。探索成立乡镇或片区茶叶综合技术服务站,在县职高开设茶叶班,大力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
1 B0 u8 Y9 P4 s* j: ^2.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茶叶产业发展中的职责,各成员单位相关项目的实施要向茶叶产业予以倾斜,茶科所、茶叶办以及相关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全县茶叶产业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明确责权,各司其职,通力配合,齐抓共管。6 a$ L. Q! O, a
3.强化工作督查调度。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县茶叶产业工作的督查和调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调度会,协调解决茶叶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确保项目的快速推进。同时,将茶叶产业工作分类列入部门和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各职能部门领导和乡镇分管责任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7 ?; i" r$ ^/ D
㈡实行政策支持3 @& n. l, w1 ^
1.实行奖励政策。对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获得荣誉或取得重大成果的单位、企业、个人及相关组织予以奖励,对符合县内工业企业相关奖励政策的茶叶企业,同等享受工业企业的扶助政策和奖励政策。; J* e* |- d  @  n6 g- d
2.创优发展环境。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搞好服务,制定品牌管理、使用和保护办法,帮助企业申办食品安全认证等相关手续。开展茶叶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品牌产品的荣誉度和品牌企业的诚信度。
5 R1 z, ^1 D9 z$ x& t3.争取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相关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整合项目资金发展全县茶叶产业。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列支3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经费,同时整合农、林、水等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全县茶叶产业夯实基础,巩固成果,尽快形成良好发展态势。6 \& x3 I  \0 \" y7 B- \%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3-29 08:15 , Processed in 0.1660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