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谷祠前一瓣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5-11-16 15: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谷祠前一瓣香

来源:光明日报

  11月11日至12日,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系列活动在江西省修水县举行。黄庭坚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鼻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江西省“黄庭坚奖”书法大展作品展、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社会各界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文艺晚会、修水旅游文化精品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亮点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专家学者、诗人墨客等各界人士参与其中。

  瞻仰“山谷园”黄庭坚墓、寻访双井村黄庭坚故里、参观南山崖黄庭坚纪念馆,与会人员冒雨在这座“赣西北边城”追寻着这位我国文化史上的大家留下的足印。修河之滨、南山崖下、黄庭坚纪念馆内,临江岩壁上丈余见方的黄庭坚手书摩崖石刻“佛”字苍古遒劲,历经千年风雨,仍见雄健笔力。石刻不远处,黄庭坚手植的重阳木依然伫立,冠盖如云,引来游人啧啧称赞。

  这些黄庭坚文物的留存,与本报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1998年,江西省重点工程——修水抱子石电站开始设计,但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忽视和遗漏了工程淹没区内的文物调查和保护,没有将文物保护列入工程设计和预算范畴,而黄庭坚书法石刻、黄庭坚手植重阳木等珍贵文物就在淹没区范围内。之后数年,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和修水县文广局多次向“抱电”筹备处反映,要求解决淹没区文物保护问题。江西省文物局、九江市文化局和修水县政府为此也多次协调,但一直没有结果。直至2004年1月和2月,《光明日报》以《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救救黄庭坚文物》等为题,连续刊发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请来专家实地勘察并提出设计方案等,终于在2004年12月底开始投入资金实施保护工程,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作为亲历者,黄庭坚纪念馆原馆长黄本修写下诗句:“南崖十载历炎凉,山谷祠前一瓣香。”他感慨地对记者说:“当年你们媒体的帮助,给了我们尽职尽力保护文物的动力。”

  此后11年间,修水县积极行动,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整理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

  围绕黄庭坚这一历史文化名人,修水县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改扩建了黄庭坚纪念馆,争取资金800万元兴建了黄庭坚故居,引导文化企业编辑出版了黄庭坚研究专著数十种。修水县在黄庭坚幼时读书之地重修高峰书院,并自编校本教材《双井黄庭坚》,向小学生传承先贤遗风。

  此外,修水县还对传统村落的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古建筑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完善规划编制,着力打造一批如黄坳乡硃砂村等特色鲜明的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旅游名村。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修水县委书记孙朝辉说,“新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乡土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继续加大对本土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以及包装推介力度,打造地方文化核心品牌。”(本报记者 胡晓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5-31 04:45 , Processed in 0.057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