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山谷”情缘 ⊙谢小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6-4-11 09: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山谷”情缘
⊙谢小明

  2005年11月3日,“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修水县城召开,我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因拜会中国宋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振振先生,3日,我来到了“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诗词研讨会”会场——县邮电大楼三楼会议厅。有幸认识了山谷诗社常务理事龚九森同志,两人一见如故,你来我往,结下深情。在他的引荐下,逐渐结识了山谷诗社的一些吟长。我是写新诗的,原本对诗词一窍不通,在与吟长们的接触中,开始对诗词产生兴趣。于是,就在学校图书室翻找了几十本《全唐诗》,仔细品读了49000多首唐诗,领会个中趣味。

  2006年谷雨诗会在黄庭坚纪念馆召开,由山谷诗社副社长傅筱萍老师推荐,我首次参加了山谷诗社的活动。谷雨诗会上我聆听各位吟长的发言及吟诗作对,感受了诗情词意的热烈气氛。当即表示愿意在山谷诗社的吟长中拜师学艺。在午餐席上,朱啸社长带我拜见了曹其苏、匡金华、傅筱萍、樊健军四位吟长,从此,我开始向他们学习诗词。他们不嫌弟子无才,乐意为我指迷津、授技艺。曹老师德高望重,虽年高体弱,当我每次上门求学时,他总是精神抖擞,平易近人,在曹老师处不但学到了诗艺,还学到了为人,“心胸本系团圆月,熟视人间是与非。”他那保持操守,做事本真的诗句永记铭心。师徒间不敢说有“漫语有诗互唱齐”的氛围,但有“满阁幽情”“酬清韵”的雅调。傅筱萍老师为我推荐了《中华诗词普及教程》,匡金华老师送给我《声律启蒙》《酬赠别裁》等诗词工具书,为我学习写作诗词作了基础。匡老师诗教谆谆,诲人不倦,他教我写诗,帮我改稿从不言累, 对我交的习作总是仔细批改,精心点评,多予鼓励,并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传授给我,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他坦诚待人,热情谦逊,不以师长自居,让我感到亲切、可敬,是我的良师益友。他自信乐观,童心未泯,以“乘风不唱旧蓬舟”“敢把余晖化彩霞”的满眶热血为诗词事业奋斗。老师们的精心指教,谆谆教诲,以及他们的诗品人品,时时激励着我,使我热爱诗词,热爱生活。

  2006年8月,龚九森理事的推荐,我参加了黄港诗词分会的活动,通过与各位诗友的交往和相互学习,我进步很快,并得到大家的信任,被推选为黄港诗词分会的副会长,《九岭风》民刊的执行主编。

  几年来,在各位吟长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位诗友的鼓励下,我在创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作诗词千余首,在国家一级期刊《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世界》、《诗潮·诗词新潮》、广州《诗词报》、《教师报》、《浔阳江》文学期刊、《东莞文艺》、《九江日报》、《浔阳晚报》、《虎门报》、《中国当代旅游诗人精粹》、《修水报》、《山谷诗苑》、以及文学网、民刊发表诗词、诗歌200余首。 出版诗集《流水一样的生活》、《九岭风》等,光荣成为九江诗词联学会、江西诗词学会、天津诗词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九江市作协、江西省作协会员,山谷诗社社员。

  常言道,跟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我相信与更多的山谷诗社吟长和诗友在一起学习交流,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和鞭策。在生活和创作道路上,“不待扬鞭自奋蹄”,但愿更多地听到“云帆奋举续骚书”的喜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5-31 07:13 , Processed in 0.110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