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万里与周必大交谊考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22-1-22 22: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 “中兴四大家”之一;周必大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人和学者。绍兴二十年 (1150),两人同时参加庐陵解试并获得解额,此为两人交往之始。入仕后,杨万里和周必大游宦各地,难以相见,两人多以书信交往。隆兴年间,周必大贬归庐陵,杨万里父亲病逝,回庐陵丁忧。二人在家乡相见。乾道六年 (1170),杨万里赴任奉新县宰,由是分别。其后,两人各自宦海浮沉,甚难相见。绍熙三年 (1192),杨万里辞知赣州回到庐陵,此后便一直居住于此,直到开禧二年 (1206)去逝。绍熙五年(1194),周必大辞知潭州亦回到庐陵,直到嘉泰四年 (1204)去逝。在晚居庐陵的十几年中,他们交往甚密,既经常互访,又频繁书启往来,还共同关爱后辈。这段交谊被传为佳话,以致被时人誉为 “庐陵二老”。
关键词:杨万里;周必大;庐陵二老;交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庐陵湴塘(今江西吉水湴塘)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国子博士,将作少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开禧二年去世,谥“文节”。他在文学领域成就出众,诗称“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家”,有“南宋诗坛领袖”之称。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号省斋,庐陵永和(今江西吉安永和镇)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吏部、兵部侍郎、尚书,参知政事,枢密使,右丞相,左丞相等职。嘉泰四年去世,谥“文忠”。他参与了南宋前中期的许多政事,在政坛颇有影响力。同时,在文学和学术领域也有较高地位,四库馆臣评价云:“必大以文章受知孝宗,其制命温雅,文体昌博,为南渡后台阁之冠。考据亦极精审,岿然负一代重名。著作之富,自杨万里、陆游以外,未有能及之者。”[1]

作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人和学者,杨万里和周必大同为庐陵名士,且两家相距不远。周必大所居的吉州永和与杨万里所在的吉水湴塘相隔不到百里。两人曾一同参加绍兴庚午(1150)庐陵解试[2](卷五十),入仕后交往不断,晚年致仕均归居庐陵,往来更为频繁,两人在庐陵的这段交谊被传为佳话,时人誉之为庐陵“二大老”[3](P210),后辈尊之为庐陵“五忠一节”[4](卷17),和“九贤”[2](卷17)。对于两位先贤的交谊,学界已有一些关注,有纠正《宋史·杨万里传》以及《两朝纲目备要》对两人“论不合”的不实记载①,也有探讨两人交游下的诗歌创作及影响[5]。但对两人交往之始问题未见统一,对他们晚居庐陵的密切往来及影响涉猎甚少。本文不揣浅陋,拟就上述问题作一考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杨万里、周必大交往之始考

据《忠节杨氏总谱》记载,杨万里十一世祖杨辂南唐时出刺吉州,占籍庐陵,为吉水杨氏始祖。 [6](P4)至宋,杨氏已是世居庐陵的家族。周必大家族世居郑州管城。 [7](卷391)祖父周诜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调任吉州通判。次年,爆发“靖康之乱”,不能北归,便在吉州暂居。 [8](卷38)建炎三年(1129),周诜去世即葬于庐陵。可见,周家为南迁庐陵的新员。那么杨万里和周必大相识始于何时呢?有学者认为两人为同乡,少年时即交厚。[9]有学者认为始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此年两人有了文字往来。[10]有学者认为始于乾道六年(1170),此年杨万里赴任奉新宰,周必大为其送行。[5]据史料分析,上述观点均不准确。

首先,两人少年即交厚不太可能。如前所述,杨氏世居庐陵,杨万里青少年是一直在庐陵生活和求学的,但周必大青少年则是在流离中度过的。靖康元年(1126),周必大在外祖父王靓任职的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出生,三岁时,父亲周利建将其带至祖父任职的庐陵。四岁时,祖父和父亲前往扬州“入觐”高宗时双双去世,祖母张氏和母亲王氏便带着周必大兄弟姊妹到叔叔任职的衡州 (今湖南衡阳)暂居,后王氏又带他们到娘家信州(今江西上饶)居住。十三岁时,母亲不幸去世,遂成孤儿。好在伯父周利见及时将他们带至任职的赣州、广东以及辰阳(今湖南沅陵)等地,并延请教师教育他们,周必大在伯父身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九岁,他从赣州回庐陵参加解试,“失解”后,回到伯父身边。二十五岁,他再次回庐陵参加解试,有幸获得解额。 [11](卷45)可见,周必大中第前基本上不在庐陵生活和学习,多是跟随叔叔、伯父游居各地,只是因为祖父周诜葬于庐陵,由此获得庐陵籍贯,得以回庐陵参加解试。①因此,周必大和一直在庐陵生活的杨万里少年交厚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两人相识始于绍兴三十二年或乾道六年亦不准确。事实上,两人相识应早于此。绍兴二十年,两人同时参加庐陵解试并获得解额,应是他们最初的相识。淳熙十六年(1189)五月,周必大任相仅半年便因光宗即位而遭罢免,杨万里去信鼓励他,信中便回忆了当年的这段相识经历:“当(绍兴)庚午试南宫,丞相雪中骑一马于前,某荷一伞于后之时,岂知丞相至此?”[12](卷66)此外,他在写给郑惠叔的信中也曾提及此事,称“某旧与乡衮益公乡举则同,征行又同,试春官又同。”[12](卷66)“益国公”为周必大封号,乡举是指两人一同参加庐陵解试,征行是指获得解额后,该年冬一同赴礼部备考,春官是指次年在礼部的考试。这年周必大幸运中第,杨万里不幸落第,三年后方中第。由此可知,两人最早的相识应是绍兴二十年。

二、杨万里、周必大入仕后的交往

入仕后,杨万里和周必大游宦各地,难以相见,两人多以书信交往,从他们书信内容可知,两人互相关心与鼓励,友谊在相互的关问下加深。绍兴三十二年,周必大升任监察御史,远在零陵任县丞的杨万里发去贺信,并随寄诗文羡慕好友高升,自己则“辱在乡邻,最蒙爱遇。少而取所弃之竹马,自以不如。今也望之似于木鸡,居然若失。”虽说监察御史是个“任重,责备者四面而毕至”的职位,但他相信好友会成为一个“欲重千载之芬香,争观一举之奇绝”的贤者[12](卷49),并勉励其在工作上不要有所顾忌,他说“向者豺当路,如今虎在山。百年诸老尽,一段好风还。谁谓永嘉末,人犹庆历间。班心公定可,更可押廷班”。 [12](卷1)

隆兴元年(1163),周必大因缴驳孝宗的潜邸旧僚——龙大渊、曾觌而遭奉祠,归居庐陵。隆兴二年,杨万里父亲病逝,回庐陵丁忧。两人步入仕途后未能谋面,这次都回到了家乡,又同处人生低谷,二人相见后互诉衷肠。杨万里入城谒见周必大时作诗云:“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便有好怀安得尽,不知造物底相穷。公今贫贱庸非福,我更清愁恶似公。”[12](卷3)杨万里既是安慰好友,又是安慰自己。

乾道六年(1170),蛰居多年的杨万里和周必大纷纷获得召命,杨万里赴任奉新县宰,周必大赴知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出于多种考虑,周必大并未赴任。[13]杨万里上任前特意到周家告别,留诗云:“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句博好官。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12](卷6)杨万里对好友不愿应召赴任予以调侃,认为他是“高寒之士”,而自己闲居多年希望有“委身之地”。面对好友的调侃,周必大随即和诗道:“诚斋诗名牛斗寒,上规大雅非小山。向来志气薄黄散,忽为五斗辍万卷。儿童笑君非良图,丈夫出处宁知渠。”[11](卷5)表达了对好友的佩服与期望。

其后,两人又各自在仕途中拼搏,甚难相见。乾道九年(1173),杨万里出任将作少监,周必大则因上书不当再次遭奉祠归居庐陵。杨万里写信给他,周必大回信称:“郊禋礼成,少监虚位,兄当少进耶。太夫人进封,助喜无量。某命薄而病多,不容不辞郡。知识或以为高,极愧仄不自安也……独与子中淡话过日耳。旦夕封赠文字,诿旧吏吉马二生,望兄呼来,问其决第,而督之钦之成改秩否。”[11](卷192)信中谈了杨万里目前的工作,杨母的封赠,并告知自己不愿赴任建宁府的原因,还聊及堂兄周必正的情况等。淳熙元年(1174),杨万里出知漳州,未赴任而回到庐陵,他去信周必大告知情况,周必大很快回信,称“毗陵新命,当问去天近远,不当计俸薄厚也。或者诸公欲缘此牵挽入奏,遂践清禁。观扬抽马韵语不言漳常,殆亦以是耶。某缘洪抚间得小报,谓此月五日有召命,宾客踵门不容分疏。”[11](卷192)力劝好友应去赴任。淳熙二年,杨万里改知常州,亦未赴任,周必大除敷文阁待制、侍讲,见杨万里总不愿出任,便在孝宗面前推荐他,称他“居家孝谨,从事廉方。富于艺文,可备西清之访,邃于经术,无惭重席之荣。臣实不如,举以自代。”[11](卷122)事后,孝宗虽未重用杨万里,但足见周必大对好友的关心,以致杨万里赶忙去信致谢,“拜辱需头之章,践修稽首之逊……至于孝谨廉方之称,经术艺文之懿,一之谓甚,四者难并以门下。平生许可之不轻乃笔端,一旦推扬而无爱,或荣所被,自省则惭。”[12](卷52)

淳熙七年(1180),周必大升任参知政事,杨万里去信祝贺,称其可任朝廷“砥柱之功”,对他抱以极高的期望。 [12](卷53)淳熙十一年,杨万里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周必大去信鼓励好友 “宜径从定叟,求一安泊处。”得悉杨万里欲上章辞任,周必大劝说他不要推辞任命。杨万里回信称“天上仙山,既收朝迹,江西道院,复畀便藩,未容卒岁之淹,已趣班春之蚤”[12](卷54),表示愿意安心工作。淳熙十四年(1187),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判官,又去信告知,周必大不仅回信祝贺[11](卷27),而且在孝宗面前称赞“杨万里,其才也”,使其获秘书少监的任命。[11](卷172)淳熙十六年,周必大任左丞相半年便遭罢免。杨万里得悉后,去信劝慰“某自得邸报,知释位去国,而莫知风帆所指……吾人仕宦,有进便有退,有出便有处……丞相又奚憾也。”[12](卷66)还附诗一首:“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12](卷25)劝解周必大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人生的升沉,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正好可以游山览胜,饮酒赏花,亦是人生的乐趣。周必大闲退后也确如杨万里所劝,在庐陵过着 “栽花种竹满平园,人道安闲似乐天。自笑铅黄消永日,何如蛮素乐华年”的生活。 [11](卷43)

三、“庐陵二老”:归居庐陵后的交谊

绍熙三年,杨万里辞知赣州回到庐陵,此后便一直居住于此,直到开禧二年去逝。绍熙五年,周必大辞知潭州亦回到庐陵,直到嘉泰四年去逝。从时间上看,杨万里和周必大晚居庐陵十几载。在这十几年中,两人交往甚密,既经常互访,又频繁书启往来,还共同关爱后辈。他们的密切交往既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又给庐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致被时人誉为庐陵“二大老”,被后辈尊为“五忠一节”和“九贤”,两人也被视为庐陵的名片。

(一)相互走访

两人相识虽早,但入仕后却无暇相见。退居庐陵后,两人相距不远,且有许多闲暇,故互访渐多。不仅加深了友谊,而且还能交流感情。绍熙五年,周必大甫回庐陵,便去拜访杨万里,杨万里十分高兴,领着他到挂有御书匾榜的书斋欣赏盛开的牡丹,然后向他介绍自己新辟的一块花园,名为“三三径”,周必大觉得挺有意味,留诗赞道:“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回环自辟三三径,顷刻能开七七花。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漫夸。”[11](卷41) 杨万里随即和诗云:“相国来临处士家,山间草木也光华。留赠新诗光夺月,端令老子气成霞。”[12](卷36)夸赞好友的到来顿使花园更为光华。此后,两人互访更密。庆元元年正月,杨万里入城拜访周必大。 [12](卷66)八月,周必大和周必正回访杨万里,此次杨万里带他们到附近的碧落洞天游玩,后辈刘讷陪侍三老前往,有幸将此景绘为“三老图”。事后,杨万里、周必大应刘讷之邀为其画作诗,杨万里记有“刘君写照妙通神,三老图成又一新”,[12](卷41) 周必大写道:“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骕骦中间一驽。前后頋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11](卷43)可见,两人对能见证他们友谊的“三老图”均十分喜爱。十二月,“索居寡欢”的杨万里“巾车入城”,走访周必大,老友“一见交相欣”,在一起“初谈圣贤髓,终谈天地根”,聊天之余则饮酒赏梅,以致杨万里有“不乐复何云”之感。 [12](卷37)周必大也很尽兴,作诗云:“乘兴不回安道舟,销忧同倚仲宣楼。莫嫌四面酸风射,犹胜三场渖汗流。”[11](卷41)庆元五年十月,杨万里得悉周必大新楼落成,“即驾柴车一往观焉”,周必大见此情景,“与之相视而笑”[12](卷110),并在诗序中称道:“某妄规层宇,欲屈故人落之。乃未许枉驾,先贻二诗,曲尽登临之胜,遂成绝唱。”[11](卷42)

两人的走访还常伴随互送礼物以及赏花赋诗等活动。如杨万里捕获一只牛尾狸,“老夫忍馋不忍尝”[12](卷37),将其送给周必大,周必大十分感动,无以回赠,次韵致谢。 [11](卷41)杨万里长子杨长孺送回家一只鹿,杨万里觉得难养,便以“平园幽茂而宽通,给使武健而精熟,且闻旧有鹿,今增其二可以群”之由献给周必大。 [12](卷105)周必大在年节,或是捕获山中野味时,也会想到送给杨万里。如庆元五年冬节,周必大给杨万里送去羊面,杨万里回信感谢,称“惟有九顿首而坐,推谢不恪,诵言未央。”不久,杨万里又写了一封答谢信给周必大,称“天上之相国,犹念山中之病身”[12](卷57),言语中充满了感激。春节时,周必大还给杨万里送过一麞十兔,杨万里致信答谢。 [12](卷41)两人所送礼物虽轻,但在年岁渐高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仍要亲自送予,足见两人往来之密切以及相互关心之程度。

赏花是士大夫的共同爱好,赋诗则是文人相互切磋交流的重要方式。周必大退居庐陵后,创建“平园”以作养花、赏花之用,杨万里到周必大家拜访时,见“平园”繁花似锦,称赞“江西春好不关渠,只说平园绝世无。牡丹百种移洛苑,海棠千树赛成都。”[12](卷38)他对周必大平园中的牡丹尤感兴趣,赋诗云:“东皇封作万花王,更赐珍珠出尚方。白玉杯将青玉瑑,碧罗领衬素罗裳。”[12](卷38)周必大随即以“王”字韵和诗,杨万里则再作诗以和。杨万里在自家也建了一个名为“三三径”的花园,园中瑞香花开,杨万里作诗邀请周必大前来共赏[12](卷41),周必大未能赴约,遂次韵为歉。 [11](卷43)

(二)书启往来

两人在朝任职时即常以书信交流,退居庐陵后,书启更为频繁,既有节日的问候,又有平常的交往,还有问题的探讨。可以说,书信成为他们交流和切磋的重要方式。

大节日如春节或冬至节等,两人都会互通书信以示问候。如庆元元年春节,杨万里即有书信问候周必大,我们从周必大的回信中可知两人的问候,“某方谢不敏,已勤先施,喜二人之同心,异一矢之相遗。写庆之书不悮,设醴之意弥加。群官上玉除,卿月升金掌,并借旧诗之句,敬为新岁之祈。”[11](卷192)从该年始,每到岁首杨万里和周必大便会互致书信问候,遂成惯例。此外,冬至节时,杨万里和周必大两人也会互写书信问候。绍熙四年冬至节,周必大尚在潭州任职,杨万里去信问候,称“某于斯乐饥采薪谢火,消遥贺厦。仰瞻相府之潭居,不腆寿觞,奉上田家之老瓦,其为颂咏,罔既敷陈。”[12](卷55)这也成了惯例,每年的冬至节,两人都会写信问候对方。

两人有时也通过书信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作一些交流。如庆元五年,周必大新盖了一座楼,邀请了杨万里前来参观,杨万里为好友的新楼落成作诗留念,周必大为表示感谢,唱和其诗。事后,他还曾专门去信表示诚挚的谢意,杨万里又回信作答。[12](卷·58)可见,两人单就看楼之事就书信往还数次。因两人年事渐高,不便走访,故其他事情也渐以书信交流,二人文集中屡见不鲜,此不赘述。

作为文人和学者,两人书信往来当然少不了探讨问题。如杨万里曾去信与周必大讨论诗文,“某比偶作一二闲文字,王才臣云已误彻钧听颇辱枫落吴江之问。今录二通呈似,非敢享敝帚之估,端欲求成风之斤。”[12](卷106)嘉泰元年,杨万里应邀为虞允文撰写神道碑,碑文写好后,寄呈周必大,因周必大和虞允文曾同朝执政,两人较为熟悉,他指出了一些问题,杨万里接受了他的指正,回信称:“某宿昔奏记,且以虞公铭诗呈似,一寸丹心,端欲求指画之益……示教当改为神道碑,即以登时剔改书丹矣,至如书史误以勠为戮,亦蒙是正。而文病之尤者,乃独不挥匠石斵鼻之斤,不试医生洗肠之方,岂姑摘其细以塞其求,靳其妙而不屑于教乎?再作得一书答虞氏兄弟。今纳一本,不宁唯发仲尼之一莞,犹未绝望于窜走之诲。”[12](卷110)

(三)关爱后辈

杨万里和周必大作为知名于世的士大夫,退居庐陵后,自然成为许多青年才俊争慕的对象。为促进庐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人以共同关爱后辈的方式为此做着贡献。

王子俊是当时庐陵青年中的代表,他十七岁即写作《历代史论》十篇,可见他不仅文笔好,而且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的他得到了杨万里和周必大的共同厚爱。两人纷纷为其《历代史论》作跋语,杨万里写道:“此吾友王子俊才臣年十七时所作 《历代史论》十篇也。是时老气横九州,毫发无遗恨。谁谓只今犹子餘后耶。今尚书承旨周公,每叹科举之刀尺精于择士而粗于择有司,鱼网之设虾则丽之,其意端为王子发也。吾又奚言?”[12](卷100)言语中极尽赞美。周必大则更直接的表达对王子俊的喜爱与惋惜:“淳熙中,余备数政府,故人刘子澄守衡,言布衣刘德孝之才,孝庙亟命以官,食衡祠禄。因思予友王才臣,才学不啻德老,甚欲以名闻,顾念才臣春秋未甚高,犹当以科第进,遂不果。后归老里中,才臣犹在场屋,偶见孙从之跋其史论,为之怅然。才臣身虽益困而所养益厚,异时会当有知之者。”[11](卷48)同时,两位先贤还经常邀请他一同赏花赋诗,使之获得极好地锻炼。周必大和杨万里还利用自己的人脉推荐他,曾推荐其为成都帅幕。[14](卷241)为让他在学术上有更大的发展,还将他推荐给当世大儒朱熹,朱熹对他十分赞赏,“勉以博取约守之功,又书‘格斋’二大字遗之。”[2](卷76)其他如刘江、胡问等许多庐陵后学均得到二位的关爱。

杨万里和周必大还时常关心对方孩子的进步。周必大对杨万里长子杨长孺格外关注,以致两人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周必大曾指导杨长孺作文,史载:“益公常举似谓杨伯子曰:‘起头两句须要下四字。议论承贴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3](P27)庆元五年春,杨长孺拜访周必大,周必大留其夜谈,随后便留宿周家。半夜,杨长孺听到窗前文竹在动,断定下雪,其他人则认为是狂风所致。次日一看果然下雪,杨长孺作诗调侃,周必大也作诗戏和。 [11](卷42)可见两人关系之亲近。庆元六年,杨长孺赴知南昌县,周必大作诗为其送行,云“往年饯尊公,出宰新吴县。仁爱驯桑雉,圣明遇禾绢。君今治南昌,家学世其官。密令行教化,明庭集孔鸾。煌煌斗牛间,宝气先后应。卓鲁聚一门,谁续职方乘。”[11](卷42)诗文中既回忆了两人的交往,又给予长孺极高赞誉,还寄予殷切期望。嘉泰四年,周必大去逝,杨长孺十分悲痛,在祭文中称“受(公)恩郅隆,年未弱冠,辱知于公。”[11](附录卷 1)

周必大之子周纶也常受到杨万里的关问。庆元三年,周纶任抚州通判,特意到湴塘拜访杨万里,杨万里十分高兴,作诗相送,称“益国今姬旦,治中小吕申。留家视兰膳,匹马见州民。慈训二六句,寒窗三十春。校书天禄合,才子即云津。”[12](卷39)对其赞誉有加。此后又去信一封,“恭惟判府直阁,学传省斋之衣,职屈士元之骥,以三十年涵养之充实,久遁其光,与二千石协同于寅恭,姑小其试。”[12](卷56)誉美之余更兼鼓励。嘉泰二年,周纶赴任赣州,又去拜访杨万里,杨万里作诗为其饯行,“碧落仙人出作州,青原诗伯左承流。江山得助催新句,风月平分入胜游。清献濂溪两宾主,崆峒章贡载赓酬。旧时缘水红莲客,南望旗幢鬂已秋。”[12](卷41)对后辈既给予关爱,又抱以期许。

四、结语

作为南宋庐陵两位杰出的士大夫,杨万里和周必大自绍兴庚辰始交往,到嘉泰四年周必大去逝,两人交谊长达五十五年,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私人关系和友情上,而且还体现在他们给庐陵地域留下的深远影响。

杨万里和周必大是相互钦慕的一对知己。周必大称誉“友人杨廷秀学问文章独步斯世。至于立朝谔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当求之古人,真所谓浩然之气,至刚至大。以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者。”[11](卷19)庆元四年,周必大作跋语时又称:“诚斋家吉水之湴塘,执诗坛之牛耳。”[11](卷48)周必大去逝,杨万里十分伤心,不仅写有祭文,还亲自上坟祭奠,他写道:“萎此哲人,骑彼箕尾,干折天柱,坤隤岱嵩,国亏股肱,道丧师宗,天乎痛哉!……公自绍兴奋繇诸生,独提一笔,万人莫撄,遂收双科,遂入三馆,遂掌丝纶,遂首辅赞。中兴以还,孰冠词臣,维汪龙溪学士曰‘真公出其后而出其上。’发帝之令,有一无两……”[12](卷103)饱含着对老友去逝的惋惜与哀痛。从两人的密切交往来看,我们似可为《宋史》本传称“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以及《两朝纲目备要》载“周必大与杨万里居同州,二人论不合。必大得政,万里独不得登从班”的不实记载提供平反的有力素材。

杨万里和周必大一起传承和发展庐陵文化,成为庐陵的名片。庐陵人罗大经撰文记录了两位前辈的交往片段,将他们誉为“庐陵二大老”,“庆元间,周益公以宰相退休,杨诚斋以秘书监退休,实为吾邦二大老。益公尝访诚斋于南溪之上,留诗云‘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回环自辟三三径,顷刻能开七七花。门外有田供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漫夸。‘诚斋和云’相国来临处士家,山间草木也光华。高轩行李能过李,小队寻花到浣花。留赠新诗光夺月,端令老子气成霞。味论藏去传贴厥,拈向田夫野老夸。好事者绘以为图,诚斋题云‘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苍松白石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3](P210)元人刘将孙称羡家乡时亦着重提到了杨万里和周必大的风采,“东南百五十年来,庐陵文字为盛。胡澹庵奇博如彛欵鼎识,周益公典裁如金科玉度,杨诚斋清峭如冰松雪栢,二三大老,风流相望,大启迪于后人。”[15](卷10)

宋人祝穆在介绍吉州时称:“醉翁之文而澹庵之忠;益国之勳而诚斋之节”和“议论文章则有六一翁之学;勋名事业则有平园叟之贤。胡澹庵慷慨排和,不为势屈,带牛佩犊谩游魑魅之乡;杨诚斋刚方立操,岂但文鸣,锋猬斧螗伫筑鲸鲵之观。”[16](P365)理宗时诗人方回曾对他心目中的庐陵描述道:“江东自鄱泝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17](卷28) 在他看来, 周必大的“文”和杨万里的“诗”称得上是庐陵文化的代表,他们的交谊便同庐陵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周益国文忠公集(提要)[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3-1986.

[2]谢旻,等.雍正江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3-1986.

[3]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乌程许氏藏明本.

[5]徐爱华,胡建次.周必大与杨万里的交游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6]萧东海.杨万里年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7]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陆游.渭南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江南图书馆藏明华氏活字印本.

[9]周启成.杨万里传(补订)[J].文献,1988(4).

[10]郭兰.周必大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周必大.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M].清道光二十八年欧阳棨瀛塘别墅藏版,咸丰元年续刻本,南京图书馆藏.

[12]杨万里.诚斋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日本钞宋本.

[13]邹锦良.《宋史·周必大传》疑误一则[J].书品,2009(1).

[14]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刘将孙.养吾斋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3-1986.

[16]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方回.桐江续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3-1986.

[size=1.8em]A Survey of the Friendship between Yang Wanli and Zhou Bida
ZOU Jin-l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Abstract: Yang WanLi was a famous man-of-letter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one of the four literati in that time;Zhou Bida was also a renowned statesman,literateur and scholar in the same period.In the 20th year of Shaoxing Reign (1150 A.D.),both the figures participated in and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eld in Luling,from which on began their life-long friendship.Since their service in the bureaucracy system,Yang Wanli and Zho Bida station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eldom met,so their communications were most via letters.In the years of Longxing Reign,Zhou Bida was degraded to service in Luling,and Yang Wanli went back there for his father's wake,by chance of which they met in their hometown.In the 6th year of Qiandao Reign (1170 A.D.),Yang Wanli went to service as governor of Fengxin County,thus the friends departed and missed for years.In the 3rd year of Shaoxi Reign (1192 A.D.),Yang Wanli retired and went back to Luling,and lived there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In the 5th year of Shaoxi Reign (1194 A.D.),Zhou Bida retired and went back too,also lived in the hometown until his death in 1204 A.D.During their last years in Luling,the friends had close communications, both personally and by letters.They joined the care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y as a unit was called by their contemporaries as “two sages of Luling” ,and their friendship have been a tale.
Key words: Yang Wanli;Zhou Bida;two sages of Luling;friendship
中图分类号: K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j.issn.1674-8107.2011.06.015
文章编号:1674-8107(2011)06-0088-05
收稿日期:2011-09-10
作者简介:邹锦良(1980-),男,江西吉水人,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责任编辑:韩 曦)




邹锦良,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4-27 00:05 , Processed in 0.121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