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2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高中教育质量连年严重滑坡原因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09: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水高中教育质量连年严重滑坡原因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 10:18:54编辑过]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09:36:09 | 只看该作者
[晏立东]:优质生源外流之议
  优质生源为何外流?说到底其实就是对修水高考质量预期信心的一种缺失。我县本地已有多年没有考生录取清华、北大等名校了。而临川之所以能吸引优质生源,主要就是他们每年录取名校考生的数量多而令人心向往之。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深层次探究起来原因甚多,笔者将听到的一些议论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教学质量不如人家。在目前中、高考体制的现状下,升学率仍是权衡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
  二是教学环境不如人家。据有子女在临川就读的家长介绍,临川的老师更敬业,校园学习风气更浓。我县虽然绝大部分老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但也有极少数老师业余生活过于丰富,另外学生中出现盗窃、抢劫、因早恋惹事生非的事也让家长平添忧虑。
  三是教育行政化的苗头令家长担忧。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圣地,校长应精通教育,教师要潜心教学,千万不能把校园当“官”场。如果教师将升迁当作追求目标,其精力必定“移情别恋”,同时又会极大挫伤潜心教学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实,入读学校并非是决定考生升入名校的“保险箱”。今年在临川就读的学生也有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的,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考生综合素质或学习不用功所致,也有的是因远离家乡不适应陌生环境所致。
  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要扭转这种现象也非易事。需要决策部门、主管部门、校方研究对策、着眼长远、着手眼前,家长也应予以配合。既不可人为“堵截”,也不能无所作为,任其延续。

(作者系退休干部)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09:36:4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修水高中教育质量连年严重滑坡还有如下原因:1、恶性循环。家长学生越对本县的教育质量没有信心,优质生源越往外流,教育质量越下滑。2、优质资源分散。优质生源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提高学生整体、各科成绩。3、劣势互补。相对私校,一中师资较强,但老师责任心明显不如私校;私校老师责任心较强,但师资较弱。4、体制僵化。一中管理体制僵化,一潭死水,没有竞争机制,不能调动老师积极性。建议:整合资源。集中优质师资力量和生源,联合办班。根据各校抽调的师资、选派生源的不同,分享教学成果。2、引进竞争机制。不能光重奖学生,还应重奖出成果的老师。目前修水的教育质量积重难返,没有非常的措施,不可能有改观。现在就看领导的魄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 9:37:24编辑过]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09:50:3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修水一中分开好(续)

修水是一个大县,全县有78多万人口,但修水高中教育质量使人担忧。近几年来北大、清华榜上无名,录取在前十所名校的人数也寥寥无几,难道不觉得痛心吗?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克服家庭困难带着子女纷纷走上求学之路。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撤销修水一中老校区招生资格后,每年近200名初中毕业优生到临川等地就读高中。这样无形中制约了我县高中教育的发展,没有优质初中生源就没有高考的丰收。县城有近10万人口,在县城办两所公办高中有完全必要。第一、引进竟争机制,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能带动各项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临川的县域经济有45%是通过高中教育产业带动起来的。如果我县高中教育质量提高了,不但留住本县的生源,而且会吸引周边县乡镇的学生。这样何乐而不为呢!要解决我县高中教育现状,我认为采取以下办法:1、一中分开办,重振紫花墩雄风,按到风水说法紫花墩是一个办学的风水宝地,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办了散原中学。2、在全省招聘一中校长,给校长有足够的权力和待遇,由校长选聘老师。3、一中的高中老师工资应由财政全额拨付,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修水的高中教育就会发展,就会挤到全省先进行列。
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09:56:0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平安修水


  修水老一中是所品牌中学,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也有较强的师资质量,有着辉煌的历史,曾培育着上清华、北大的学子。自从一中撤并后,大量优秀学子外流,城北1500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原一中的老师人心惶惶,情绪低落,给修水的教育事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本来许多家长在城北有宽大舒适的房子,优良的学习环境,但为了孩子们不得不在城南再租房子;有的孩子城南学习不方便吃住不习惯,打车坐公交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长轮流去给孩子们送饭菜,影响了父母亲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有甚者,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监管,去上网,沉迷于网络,还有的沾上了不良的习气,葬送了孩子们的前途。
  所以老一中撤并对城北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无一利,只有百害。1、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许多优秀学子外流,影响了我县的教育质量;3、许多老师住在城北,要到城南上课,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而且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教学秩序;4、许多学生失去了家长的监管,无法无天,不去认真学习,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惯,葬送了孩子们的前途。
6#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01:2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jjxs :


  大家讨论一下:修水一中是分好还是合并好?
7#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09:44 | 只看该作者
一中老学生

一中是一个百年老校,培养了多少人才,在修水人心中是一个品牌,而现今这个品牌需要的是升华和发展,私立学校要靠机制和优秀的服务去搞市场竞争,不是官商勾结或搞下流手段,不能,修水如何发展,私立学校也可以建立品牌的,假如别人知道私利学校用这种下三滥手段取得成功,那么你成功的一天就是你败落的开始,因为你的学生“办学品德”不会吸引老老百姓,信不信由你?????????????
8#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11:48 | 只看该作者
  凡修水老百姓,估计都不会赞成并。现在,老一中就已经被拖下水了,质量下降,资金匮乏,很多优秀的学生宁愿远离父母家乡多花钱到九江一中,到临川一中去。这令有良知的修水人感动痛心!合并前怎么没有学生去临川?
9#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13:18 | 只看该作者
[黄龙山]:
  修水教育可以说有一定的成绩,但潜藏的问题也不少,敬请领导关注:
  其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如基础设施方面,县城学校总是人满为患,一些没有门路之人,读书总是很难,户口在农村的想到一小读书,可能比登天更难;同样不是一中的片区的,想到一中读初中,可能比入地更难!
   其二,当前的教育如一栋房子,三四层可谓是富丽堂皇,从琴海、从新一中可以看出来。一二层则好象是农村的土壁屋,好象随时有垮塔之险。从二中的设施、从农村的学校可知一二。
  其三,竞争缺乏。我不能理解决策者的意图,两校合并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总觉得合并后,好象部分教师的斗志下降了!
10#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14:03 | 只看该作者
失却了竟争对手
合并后修水一中、高级中学都失却了竟争对手,校长和教师们松了几口气了,教学质量下滑是必然!
11#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 10:16:09 | 只看该作者
啊六:

  我从这两年合并的情况个人认为:修水一中、高级中学、修水三中合并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一件好事,整合教育资源,做大做强修水的教育事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然而,就目前学校的运作情况来看,却很难达到这种目标: 一、“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原修水一中、高级中学的老师在思想上没有统一,表面上是一所学校,而心理头却两种态度。何况原修水三中根本就没有合并。 二、学校管理确实比较混乱,据说新一中新进了好多老师,一中的领导宁可进小学老师也不愿意进原在高中教书的三中老师,而新进的这些老师没有一个是通过考试的,据讲都是“领导”打招呼的,我不知这些领导是否真的在为学校的发展着想。这样下去学校又还能发展吗? 三、修水本来是资源大县,学生的生源也是如此,然而,在两所私立学校发展的时候,恶性竞争俞演俞烈,有些学校为了增加升学率而不择手段去抢夺学生,这对修水一中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6 14:41:3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wolong</i>在2009-2-1 9:36:09的发言:
[晏立东]:优质生源外流之议

  优质生源为何外流?说到底其实就是对修水高考质量预期信心的一种缺失。我县本地已有多年没有考生录取清华、北大等名校了。而临川之所以能吸引优质生源,主要就是他们每年录取名校考生的数量多而令人心向往之。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深层次探究起来原因甚多,笔者将听到的一些议论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教学质量不如人家。在目前中、高考体制的现状下,升学率仍是权衡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 二是教学环境不如人家。据有子女在临川就读的家长介绍,临川的老师更敬业,校园学习风气更浓。我县虽然绝大部分老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但也有极少数老师业余生活过于丰富,另外学生中出现盗窃、抢劫、因早恋惹事生非的事也让家长平添忧虑。三是教育行政化的苗头令家长担忧。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圣地,校长应精通教育,教师要潜心教学,千万不能把校园当“官”场。如果教师将升迁当作追求目标,其精力必定“移情别恋”,同时又会极大挫伤潜心教学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实,入读学校并非是决定考生升入名校的“保险箱”。今年在临川就读的学生也有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的,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考生综合素质或学习不用功所致,也有的是因远离家乡不适应陌生环境所致。 优质生源外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要扭转这种现象也非易事。需要决策部门、主管部门、校方研究对策、着眼长远、着手眼前,家长也应予以配合。既不可人为“堵截”,也不能无所作为,任其延续。 (作者系退休干部)
   [转贴}你的观点有道理。我认为除老师敬业外,考不取名牌的根本原因是优质师资分散。大家是否看到自修水有私校以后,就没有了清华、北大生。其一,一中原几对老师组合,分别到私校挣钱去了,新的组合一下子融合不了。其二,私校老师工资两边领,比公校的待遇好得多。公校的老师能有积极性吗?初中的老师更没有积极性。中考肯定也不怎么样,就连到临川去的学生也考人家不赢。其三,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包括干部)在编不在岗,或兼职经商,政府只是发发文,清清编,没动过真格。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跟着混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治顽症,改变现状,就要出重拳,出奇招。我想对策:1、选全县最好的老师、择优录取100名优生(文理各50名),集中到一中或某私校,学生免费,老师重奖,苦战三年。定有清华、北大生。2、狠抓教学质量,教师的绩效工资以教学成绩好坏来分配,拉开档次,莫考虑和谐,形成气候一样会和谐。3、坚决不允许老师在编不在岗,或以经商为主业,以教课为副业。以便上课老师心理平衡。可惜没有这样敢做的校长或教育主管领导。因为稳定压倒一切。要有钟利贵书记在抚州那样的精神,谁敢对着干,就革谁的命。仅供参考。
1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9-2-10 11:28:1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作为一名正规师范大学毕业生,曾经在修水奉献过几年青春。感觉修水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思想出现了偏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现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当了校领导,待遇上去了,心思也就不用在教学,用在跑关系上。总想当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处室领导。当然这个跟中国整体环境有关系,但也跟修水思想落后有关系。
  2、教师敬业精神太差。其实发达地方老师与公务员待遇差不多,而修中老师待遇大大超出了公务员水平。固然尊师重教是好事,但是得到与付出不成比例。有的老师还利用周末补课,正常上课时敷衍了事。
  3、学校管理有问题。其实早恋等问题别的学校也有,关键是疏导。其实抓升学率与抓道德品质教育不矛盾,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有小问题,到社会上出大问题,那归根结底来说学校还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4、老师整体素质不高。学历是基础,实践是关键,看看修中老师第一学历层次就知道。想当年我也是一所省级师范大学毕业生,还进不了修中,当然现在叫我进去我也不会进去。好老师外流,当年多少好老师飞到南方去了,待遇固定是一个方面,但跟整环境有关系。
  5、考北大等名牌大学也不是高三一年能出来,要狠抓高一和高二年级的教育,毕竟是基础,就算北大少了,但是整体会上去。
break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break 发表于 2009-3-3 12:57: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0-2-17 22:45:54 | 只看该作者
请参加投票
16#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0-7-3 12:42:0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蔚蓝色

  修水一中老校长陈淑文先生辞世时,幸筱舫、周希进等学子,写下“紫花墩之魂” 五个大字之挽联,表达对这位修水教育界前辈的沉痛心情,同时也是对这位久负盛名的教育家一生的评价。陈淑文这个名字紧紧的与这所省属重点中学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赣西北临时中学,还是省立修水散原中学,以及后来的修水第一中学,不管名称如何变化,陈淑文先生等都秉承教书育人的办学方针,使得这所学校越办越好、薪火传承。多少当年像我这样的负笈人,一直以未能走进修水中学接受教育而遗憾,这所百年名校,是学子心中的神圣之所,“紫花墩”是最好教育的代名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2000年开始,一股民办教育之风兴起,远在偏隅的修水一马当先,民办学校在乍暖乍寒的气候下,如雨后般的蘑菇冒了出来。为了支持民营学校快速长大,也为了更大支持有钱之士分食这块最大的蛋糕,一系列鼓励公办学校教师到民营学校就职的政策相继出台。在这样的理念下,修水一中开始贫血,教学质量年年下降,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多年淡忘了紫花墩,同时,全县教育质量也跟着下滑,民营学校只是吃了伟哥之后的短暂勃起,无法担当修水教育的持续发展。在最不该市场化的教育领域,碰上一群把教育当作营利工具的商人,前景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批县领导并不想改变他们决策结下的果子,纷纷把子女送往临川、九江、南昌等重点中学接受教育,成为了一道最扎眼风景。

  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修水一中了,年前的时候去那里看望一个朋友,目睹了这所学校的没落。当年引人自豪的紫花墩已经萧条,破旧的校舍狼藉不堪,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了生气,有人告诉我,修水一中已在原师范重建,但是我想的说,再宏伟的建筑,并不代表它的内容,并不能说明就是名校。我想问的是,在全国有限允许民营进入教育的前提下,修水为什么会如此步伐之快,并且是以牺牲修水一中作为代价。看看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前十的中学大学,有几所是民营的?成功的临川一中是民营中学吗?有这样的大胆精神,为什么不向临川学一学?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必须是教育家办学,企业家办教育有天生的先天不足!此情此景,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探讨,修水网就有不少有思想的的文章。

  “紫花墩之魂”,魂兮何处?(2010.05.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4-19 11:28 , Processed in 0.120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