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2|回复: 0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研究领域:我军跑出“三驾马车”

[复制链接]
xiushui 发表于 2010-3-29 2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jpg     国防部网站3月29日电 题:“三驾马车”的高地

    钟法权报道

    题记

    2010年元旦过后的一个早晨,同在第四军医大学科技大楼办公的李云庆、胡三觉和陈军被军队和地方的几位记者团团围住。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的记者率先发问:你们3位共同申报的“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镇痛机制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题目听起来太深奥,您能不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这个科学研究成果给我们总结一下,便于观众了解掌握。

    面对摄像镜头,胡三觉教授稍作思考后作答:疼痛是人类的疾病,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原创了疼痛模型,初步探索了引发疼痛的机理,提出了治疗疼痛的思路和办法,就这么回事。

    这回事可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啊!

    一

02.jpg
胡三觉教授(中)带领学生进行疼痛研究攻关
    他像一个有耐心的农民,一颗种子埋了几十年,不停地浇水施肥

    在第四军医大学,胡三觉教授是一个知名人物,他的疼痛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歌唱得好,是教授合唱团领队。

    胡三觉是江西修水人,虽已过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教授,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原因在于,无论多么深奥的科学,他都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话给讲清楚,学生们都爱听他讲课;他搞科研几十年,隔上几年就有惊人发现和突破。当然最主要的是胡三觉有搞科学研究的天赋和与众不同的感觉。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全国兴起了针灸研究热潮,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传统的针灸镇痛作用进行学术认定。

    疼痛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有的疼痛是剧烈的,有的疼痛是慢性的,有的疼痛让人痛不欲生,尤其是战争产生的创伤疼痛。人们对疼痛感觉的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由于时间地点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对疼痛的感觉也不尽一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对疼痛的定义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

    针灸到底能否镇痛,这个课题重重地敲击着胡三觉那颗年轻的心。他知道,真理和谬误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要想说服那些持否定观点的人,就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在真理和谬误之间划开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找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事隔几十年后,胡三觉欣慰地笑着说,实验并不复杂,收获纯属偶然。他们将兔子固定在实验台的架子上,只允许兔子的头部做上下活动,而不能左右摇摆,然后将电极插入兔子的鼻孔,通上交流电。在电极的刺激下,兔子感到疼痛时上下摆动,然后将兔子摆动的幅度和频率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一条可以用来对比分析的基础曲线。接着,将银针扎入兔子的相关穴位,再给予电流刺激,兔子的疼痛反应明显下降,表现出对电流刺激的不敏感性,记录下来的指标曲线明显舒缓。为了排除偶然收获的不准确性,他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做了多次实验,结果出现惊人一致,胡三觉在心里断定,针灸具有局部镇痛作用。

    几个月之后,论文出炉。范谨之、胡三觉、王复周的论文《针灸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在《人民军医》第11期杂志上发表。上海中医历史研究所对此进行了严密考证,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针刺麻醉原理研究文献之一。针刺镇痛实验成功,创造出定量检测动物疼痛反应的新方法,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实验证明了中国针灸医疗具有镇痛作用。

    胡三觉因此名声大振。这一年,他只有21岁。针刺镇痛实验的成功,使胡三觉与疼痛研究结下了一生之缘。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胡三觉像往常一样,一头扎进实验室,在兔子身上做镇痛实验,试图证明针刺的镇痛机理。长时间的手术,使他十分疲惫,拿在手上的手术刀异常沉重,他在试图切除一个部位的骨组织时,一不小心失手,锋利的刀尖刺进了兔子的脊髓神经。他只好将那只兔子放置在一旁,从铁网里再揪出一只兔子继续进行实验。大约过了两个钟头,那只被损伤了脊髓神经的兔子,在排尿时发出痛苦的嘶叫声。胡三觉被兔子怪异的嘶叫刺了一下,并引起了他对科学发现的警觉。

    走向科学研究成功的殿堂,有时就像一道稍纵即逝的闪电,有时可能被美丽的误区欺骗,有时可能陷入长满花簇的陷阱,有时因一时的迟钝与那成功的流星擦肩而过。胡三觉赶紧放下手中的实验,循声来到那只兔子面前,俯下身,轻轻碰了一下它的后腿,没想到兔子嘶叫得更加厉害。胡三觉想,这与正常的脊髓神经损伤后,应该出现的感觉减退或消失的症状完全相反。胡三觉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胡三觉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立即扑捉到了这种稍纵即逝的闪亮。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终于确定了对传统理论具有颠覆性的发现。

    1971年夏天,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针灸麻醉学术会议上,胡三觉代表第四军医大学作了震惊四座的学术报告--吗啡的镇痛作用可以因切断下行投射神经而消失,论断一出,石破天惊。

    国际知名吗啡专家、中国学部委员邹冈神色凝重地对胡三觉说:“你能现场实验吗?年轻人,此事非同小可啊!”

    胡三觉在层层专家的包围下,开始现场演示。无数次的实验早已让他轻车熟路,在切断兔子脊髓背外侧部的下行纤维后,切面以下的躯体对疼痛反应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敏感,进行针刺,镇痛作用消失,加大吗啡剂量实施麻醉,同样不起作用……时间仿佛凝固了,实验像一场魔术。

    1976年,胡三觉等人在《中华医学杂志》第56卷第10期发表了《针刺和吗啡镇痛作用与脊髓下行抑制的关系的论文》。这一新发现比美国加州大学疼痛研究专家,曾任美国疼痛学会主席巴斯波恩“最先”在国际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还早两年。脊髓下行抑制的原创性新论说,作为一项重要科学发现相继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证实。

    在镇痛研究科学之路上,胡三觉始终没有忘记,科研要为战场服务,为那些舍身为国的受伤战友们服务。战伤治愈后的疼痛被称为烧灼痛,这种痛就像被火烤一样,其痛苦程度远远大于伤口痊愈之前,有的人因忍受不了这种疼痛宁愿选择自杀。这一战争后遗症,被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却始终拿不出一个有效的治疗办法。

    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胡三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负压在肩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胡三觉在深入探索针刺镇痛原理的基础上,开始潜心烧灼痛发生机制课题研究……

    那是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胡三觉在一只老鼠身上进行实验,在观察疼痛神经电波记录反应时,他一改顺势思维,对自发产生的无规则电波反应也作了仔细观察对比。他终于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交感神经对病理疼痛竟然有兴奋作用,国际权威交感神经对痛感受器无作用的论断被他的新发现所否定。

    为实现梦想,他拼搏了整整30年。他走得沉稳缓慢,像一个有耐心的农民,一颗种子埋了几十年,不停地浇水施肥,坚信并终于看到希望的嫩芽破土而出。

    1989年,他的论文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交感神经对痛觉感受器具有兴奋作用,并在国际权威杂志《疼痛》上发表。与此同时,胡三觉还破译了战场上由于精力高度集中,身体负伤而无疼痛感觉的现象。

    疼痛研究就像在风中感受风,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形态,也没有计量和标准可以测定,进行疼痛研究必需建立动物模型。

    胡三觉知道,完全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能登上他最后想要抵达的高峰。他开始了和年轻人的合作。

    在李云庆、陈军和胡三觉等共同完成的“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镇痛机制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课题中,第一个突破性贡献就是创建了两种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其中一个叫“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这一原创模型就是胡三觉和他的助手邢俊玲共同完成的。依靠疼痛模型,胡三觉发现了具有镇痛作用的下行抑制和交感神经,其相关论文1998年发表在世界著名《疼痛》杂志,较好地模拟了椎间孔狭窄引起的腰腿痛等疾病。这一中国原创模型,被美国耶鲁大学等多个国家实验室应用,通称CCD模型。国际学者引用超过130次,更让他自豪的是,2009年《疼痛》杂志主编巴斯波恩编著的专著《疼痛科学》,将他们创建的CCD模型列为国际通用的12个疼痛模型之一,是其中唯一由中国学者创建的疼痛模型。

    胡三觉和他的科研团队,连续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上数十篇高质量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扶持,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和突破,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4-18 15:26 , Processed in 0.1320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