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业从此寂寞?
迈克尔杰克逊的逝去,让很多人从此不再追捧欧美流行音乐;迈克尔乔丹的挂靴,也令广大疯狂NBA球迷从此开始冷落篮球。那么,王亚伟的离职,是否也会让基金业从此寂寞?当广大投资者已经习惯于每期必追的基金界“王亚伟动向”的时候,新的基金界标杆又在哪里?当广大记者赖以发稿费的“王亚伟题材”从此不再的时候,新的“李亚伟”、“张亚伟”能否再次承担基金代言的重担?
大众很爽,伟哥很忙
英雄,总是容易被人注目。当我们用百度搜索“基金经理”,找到相关结果约20,700,000个。而当我们再次用百度搜索“王亚伟”的时候,找到相关结果约7,720,000篇。或者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王亚伟之于基金经理的重要性,就等于这1350万之于2070万,超过了6成的比重。
也许,曾经的王亚伟也是一个普通的基金经理,跟目前我们所知道大多数基金经理没有两样,业绩虽然不算垫底,但是也不是多么显眼。完全就是基金经理中间的凡人。股市本没有神,无奈大家的心中呼唤得多了,也就将凡人变成了神。
只要翻阅一下各大媒体的财经版面,就可以看见王亚伟一向是基金新闻的常客。“王亚伟某季度新入股票清单”、“王亚伟业绩再度领先”、“最新王亚伟持股清单”……每一次基金定期报告出炉之时,王亚伟所执掌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必然是成为众多财经记者分析的重点,其仓位多寡、持股板块以及增减变动,都是吸引市场眼球的新闻题材。除了业绩以外,王亚伟的生平事迹、从业经历也被人反复提及引用。清华毕业、东四营业部入门、熊市中基金不跌反涨、新基金一日募集10亿等等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坊间谈资。
除了正常新闻以外,伟哥还“不幸”被担负了“基金娱乐八卦传闻”的职责。这里面,有定期的离职传闻(当然,这一次应该是真的了),有频频压中重组股的内幕猜想,也有华夏基金内部的恩恩怨怨。更有甚者,有媒体报道今年年初王亚伟曾经参加了一次投资界的秘密聚会,与一众公私募大佬华山论剑……在市场投资者的眼中,王亚伟已然不仅仅是单纯的基金经理,俨然成为一个神通广大、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了。以至于有某记者私下笑谈:“不是我们要写王亚伟,而是市场要了解王亚伟;不是我们帮王亚伟宣传,而是王亚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写稿的固定渠道。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他辞职了,那我们以后写稿选题就要再多想一点儿其他题材了。”
新投资时代告别个人主义
公募王亚伟,私募赵丹阳,这也许是已经成为了眼下中国投资界的某种共识。赵丹阳之后有徐翔,王亚伟之后有谁?王亚伟的成功,是华夏系其它基金为他所管理的两只基金抬轿子了吗?是华夏基金为打造名牌精心培养的明星吗?
无论如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王亚伟的“明星效应”已经和公募基金以及华夏基金深深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种联系,才会使得广大基金客户对公募、对华夏基金增添极大的好感和信任,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相互促进,才成就了今天的局面。只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眼见王亚伟挂靴离去,日后中国的公募基金业谁来扛旗?下一个“李亚伟”、“张亚伟”又能否担得起如此重任?
这个问题无疑非常现实。据统计,截止今年3月份公募基金公司的队伍已经扩大到71家,新基金产品发行数量在去年也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基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策略也将越发重要。基金业绩变化较慢,不能立竿见影。拼技术、拼创新,很快就会面临被山寨的风险;拼代言,拼形象,自然是事半功倍之举。在这个连相亲都普遍要求“高帅富”的年代,广大的基金投资人又何尝不是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高帅富”?
公募谁能代替王亚伟?投资,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未来预期”之上的行为。放眼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尚没有几个基金经理有超过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可以做到连续数年稳居公募前列位置,更加没有办法做到“点股成金”的功力。没有可靠的历史数据,未来预期也无从谈起!历史不会重演,王亚伟只有一个。所以说,这是个伪命题,王亚伟无人替代!
公募能否不靠王亚伟?就像现代机关枪的发明,让青龙偃月刀等一众冷兵器都基本打入了历史。王亚伟身处的A股市场,大部分时间是没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基本不存在退市风险的“单边市场”。在这种市场里面,只能做多。要快速盈利,只能靠重组股、题材股和小盘股炒作。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退市制度的出台,也许未来的投资市场要更多地依靠团队的力量和数理工具的结合。
我们读《三国演义》时,大家都认可关羽武艺天下无敌,可以一敌百。不过从来没有人会认为,面对现代战争的步枪大炮,关羽仍然可以手持大刀一骑当千。王亚伟的离职,无疑让基金界感到了一丝寂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团体”和“大众”逐渐取代了少数“英雄”成为了社会活动的主体。从这个角度来看,王亚伟的离去也是合乎大势所趋。希望在未来我们再回顾这一段历史时,或许仍有感叹,但绝不应该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