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老区走出产业新路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3-7 12:0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水:老区走出产业新路子

中国产经新闻

  江西修水,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幕阜山腹地,是一个不沿江、不靠海、不通铁路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秋收起义重要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人口83万,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修水县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1987.18 1.05%],做强企业,做大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路子。2012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0.8亿元,同比增长76%。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1亿元,工业增加值37.16亿元,利税34.4亿元,三项指标增幅位列九江市第一;园区综合实力由江西省第51位上升至40位。

  依托优势 搭建产业架构

  依托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有色冶金、非金属材料、食品医药、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六大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产业招商,迅速形成产业聚集。2012年,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增长73%,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3%。

  矿业经济争奇斗艳

  修水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已发现有用矿产32种,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最大的分别有石煤、钒、钨、砂金、石英、长石等,其中钨的储量达19.48万吨,占全国的17.8%,品位亚洲第一;石英资源可采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3000多万吨;石煤可靠储量47.7亿吨,占江西已探明的石煤储量一半;石灰石是石煤中的伴生矿,全县可靠储量约50亿吨;瓷土储量约2500万吨;大理石储量也十分可观。全县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0亿元。

  为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2009年,修水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主攻矿业经济”战略决定,着力打造钨、钼、钒、石英、石灰石“五朵金花”。2010年按照“依法依规、整顿整合、逼进逼退、扶优扶强”的办法,全力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共清理探矿权25个、采矿权30个,关停采矿点94个,取缔违规生产企业12家,杜绝了原矿和粗加工原料出县。通过整顿整合,与中国五矿、中国节能环保、中国建材[12.10 -0.33%]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厦门钨业[37.70 0.75% 资金 研报]、科陆电子[7.89 0.38% 资金 研报]等6家上市公司合作,引进亿元以上矿业项目12个,其中有投资40亿元的厦门钨业年产6000吨钨粉、4000吨硬质合金项目,投资10亿元的新中英陶瓷年产53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中节能年产2万吨超细硅微粉项目。2012年,实现矿业总产值65亿元,税收2.97亿元。

  返乡创业风生水起

  拥有83万人口的修水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约有2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创业,有大量人员成功创业。该县积极鼓励他们把厂子搬回来、工人带回来。每年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和表彰大会,对返乡创业就业者给足政策、给足面子、给足荣誉,营造“一人返乡,全家光荣”的创业氛围,增强返乡创业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了县乡领导节日走访慰问在外成功人士及返乡创业人士的习惯。从政策上制度上调动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农民进园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企业招工工作方案》;建设了义乌饰品产业园、辉运饰品产业园、雪人服装产业园、温州返乡创业园、何家店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等,成功引进了中德重工、嘉辉缝纫机、鹏飞微电机、康龙锁具、峰华源电业、金顿鞋业、福鑫陶瓷等一批返乡创业项目。近3年全县共有3268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返乡创业项目达369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1个,建设标准厂房50多万平方米,带动就业3.3万人。

  农业产业化阔步前行

  修水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林业资源、中药材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修水按照“扶龙头、创品牌,转观念、活机制,兴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桑、茶、林、畜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近3年引进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9个,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0家。

  做强企业 强壮产业肌体

  2010年5月,北京更香茶业集团投资2亿元完成对修水原宁红集团的收购,重新组建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宁红茶深加工和绿茶、保健茶的研发生产,建成年产成品茶1500吨,保健茶1500万盒的生产线,可实现产值亿元以上,利税3000万元,安置就业5000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宁红茶当年“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盛誉的曙光已初现。

  该县紧扣资源优势,着力扶优扶强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之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2012年,该县分三批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9个,累计列入调度在建重大产业项目72个,建成投产40个,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总数达81家;9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5亿元。“宁红”、“神茶”等老牌企业重焕活力,香炉山钨业、赣北钨业、华伟矿业、凯达服装、万科电子等23家骨干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新中英陶瓷、天沅高科等21家新投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优化服务 打造产业洼地

  优化项目服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打造产业集聚洼地,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

  加快园区建设。近3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3.86亿元,新修路网32.8公里,铺设管网23.21公里,全县园区规划面积达到30.6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由2009年的2.8平方公里拓展到13.76平方公里,园区面积翻了5翻。创新思路,克服区域劣势,在九江出口加工区争取建设九江(修水)工业园,一期1200亩完成基础建设,落户亿元项目7个,投产企业1家;二期2065亩已争取到位。2012年一园四区新增企业15家,共有投产企业91家,安排就业2万余人。

  创优发展环境。实行行政审批“一单式”收费和“一站式”联审联批制度,建立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入开展“两场”整治和“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百家企业评股长”活动,严格执行损害投资环境的责任追究14条,切实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优化发展环境。同时,加大影响投资环境的案件查处打击力度,营造亲商、重商、富商、安商的良好舆论氛围。

  破解发展难题。赋予工业园区准政府职能,设立了园区规划建设房产分局、国土资源分局、安监管理分局和环保分局等机构,真正实行“园区的事情园区办”。成功引进南昌银行入驻,成立了正丰小额贷款公司,高标准建设了物流产业园,加强工业企业物流支持,工业企业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物流难逐步破解。2012年,该县还制定了《工业运行调度办法》,每月定期对工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破解。

  健全推进机制。为切实推进项目落户落地,坚持县领导带部门包项目,落实“六个一”的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形成上下齐心抓项目的好局面;实行重点项目县主要领导每月一调度、责任领导每周一调度的调度机制,县政府每月到工业园区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制度,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天一督查、每周一通报”,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项目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项目建设倒逼机制。坚持“一季一评比,年终总考评”的考核机制,对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和部门给予黄牌警告,单位一把手作表态发言。2012年,该县先后共给予18个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达产达标类后进单位黄牌警告,责令连续两次排位倒数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离岗招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06:02 , Processed in 0.1110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