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茶业复兴[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3-28 11: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5日傍晚,修水县何市镇范浆村,茶农们把采摘了一天的鲜叶送到了村里的收购点。芽头鲜叶的每斤采摘价格有20多元,采茶旺季,一个留守在家的农妇每月就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不需要考虑如何卖茶,没有了种植带来的风险。土地出让获得租金,传统的茶农靠采茶和去茶厂工作领工资,许多被改为农田的茶田也开始逐渐恢复种植。收获的不仅还有茶农,修水当地有茶叶人口5万多人,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让他们的腰包也开始鼓了起来,一片茶叶的复兴开始这块土地上演。
修水县上杭乡茶厂工人使用机器筛选茶叶
刚采摘的茶叶
手工炒茶
将茶叶送进保湿房发酵
茶农采摘新茶
  来修水投资的一个浙江茶企的管理人员宫廉告诉记者,他们看重的不仅是修水功夫茶的历史背景,更看好这环境资源优势所将带来的发展前景。对于宁红功夫茶的历史,他如数家珍。“宁红功夫茶是继正山小种之后创制最早的功夫红茶。清光绪年间,修水茶叶产销进入鼎盛时期,作为我国最早出口的红茶,曾有“宁红不到茶不开箱”的说法;190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3万亩,出口红茶占江西省出口茶叶80%以上;198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产量3000余吨;1995年在全县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时,茶叶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外贸体制改革、企业改制等原因,宁红红茶营销理念逐渐落后,名气在业界逐步没落,茶园面积也锐减至不足2万亩。坚持的茶农,只能将鲜叶卖给浙江福建的茶商,再由他们制作成其它品牌的茶叶……”梳理起修水茶叶的历史脉络,宫廉毫不含糊。修水,作为中国名茶之乡,这里的茶产业走过兴旺到衰落、再到重新谋求复兴之路。
  宫廉指出,江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茶叶的品质和历史也都是国内一流。但因缺乏统一的品牌和运营,修水当地茶叶企业弱、小、散,茶叶品牌多、乱、杂,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不强。“而我们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取长补短。品牌提升,才是江西茶产业、修水宁红的复兴之路。”宫廉说。
  发展茶产业,不仅仅只是停留生产和销售,修水已经建成的茶博物馆,和投资2亿正在建设的集旅游、文化、加工等于一体的茶文化生态园都彰显着茶产业的生命力。2002年该县被评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之一,将茶叶列入全县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2010年,政府引进来自浙江、北京等地的企业,整合成全新的茶企,用先进的营销理念和雄厚资金重新打造宁红红茶和修水绿茶。如今,修水县全县都采用“公司+茶农+基地+合作社”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合作模式,将全县大大小小50多家茶厂红茶全部整合。统一向茶农、小茶厂提供启动资金、培训,并按签约价格收购茶叶。经过几年的时间,修水全县的茶园已经逐渐恢复,无公害茶园已经增长至1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7万亩,预计2014年产茶6000吨,在全国的销售网络,也正在逐渐铺开。(信息日报记者王祺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4:41 , Processed in 0.1590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