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修水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培育工作,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快车道,确保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2008年以来招录的93名大学生村官中,目前已有42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各类公开招录考试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和考取硕士研究生,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拔到乡镇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6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顺利进入村“两委”班子。
强化帮带关爱 促角色转变
“亲情化”帮教。明确要求各乡镇确定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镇村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工作方法、乡情民情、沟通技巧、服务意识等方面加强培养。每月定期约谈,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优质化”服务。工资、津补贴按季度足额予以兑现,并为每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医疗等保险。对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大学生村官,在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推荐。“立体化”交流。采取节日慰问、电话咨询等形式,与大学生村官搭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及时关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定期举办新老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安排往届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作报告,讲述在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真实感受;开通大学生村官QQ群,在大学生村官间构建网上交流平台,促进其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强化管理服务 促“落地生根”
“自主化”选择。对每年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在对全县乡镇及相关行政村进行整体介绍后,依据大学生村官的考试成绩,采取从高分到低分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分配,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则,有效避免了传统分配方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做好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日志化”工作。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天记录工作日志、民情日记,每月向乡镇党委结对领导汇报近期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乡镇党委每季度向县委组织部汇报表现情况,县乡两级每半年统一研究一次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有针对性提出对策,促其“落地生根”。“度量化”考核。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大学生村官每年初向乡镇、村提交年度工作目标,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双述双评,实行县、乡、村“三级联考”制度,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培训、奖励、转录等重要依据。
强化教育培训 促成长成才
“乡土化”培训。邀请党校教师、乡镇及部门负责人,就修水县情、农村政策法规、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题开展培训;同时,组织大学生村官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岗前适应性体验,邀请经验丰富的村党组织书记,讲述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工作、找准定位。截止目前,已进行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6次,参训人数达100多人次。“异岗化”锻炼。定期安排大学生“村官”到所在乡镇和上级部门跟班学习,使他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有关重点工作要求,尽快熟悉并投入到工作中去。“多元化”培养。采取“聘期招考消化、期满考核录用、自愿续聘留村”等办法,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在公务员招考计划申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同时,出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创业致富、实现价值,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