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9-24 10:3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 {$ H) i1 {8 l5 P8 d' N: Q: M
+ q! E$ j: t; W
为切实做好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2014〕1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 K0 S% {' A  ]/ w( [一、总体要求' G5 P1 C" E$ j9 @, x
㈠工作思路
! Y2 s" }7 i/ J! E9 s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瞄准全县13.6万贫困人口和154个贫困村,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坚持开发式的扶贫方针,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统筹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夯实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我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步伐。
1 T2 b+ @' v: o) X㈡工作原则
. h; u# ]' U2 a: ?  Q8 z1.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形成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格局。4 g4 |  z+ |. q8 R& Q6 |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使市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大力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乡镇村、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
( q9 C7 B% ?& Y2 v) N3.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又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既要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又要着力突破最薄弱环节;既要通盘考虑总体规划,又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i) b8 f6 D5 ~6 J, H( u7 B6 |
4.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相结合。适应同步“四化”的发展形势,按照“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互惠一体”的路径加以推进。对具备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地方,按新农村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实施就地扶贫,重点在乡村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基础设施滞后,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实施整村整组移民搬迁,采取县城、集镇、中心村安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k2 I% s6 L' R* S+ B5.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继续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针对发展中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0 n* E, r  l# \3 C% N3 l㈢目标任务
; ^: g' }/ L: f9 b4 T7 j1 |- `8 i# w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任务,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为基本要求,把稳定解决温饱、尽快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精确瞄准扶贫对象实施帮扶;把154个贫困村和边远深山区作为主战场,集中力量解决全县同步小康的瓶颈制约;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和“三农”工作重点任务,统筹各方政策资金给予倾斜支持;把创新产业合作经营机制作为重要途径,拓展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脱贫致富门路;把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关键之举,着力提高扶贫对象科学文化素养和基本职业素质。力争2019年、确保2020年我县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目标,为我县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要达到“五个明显”的要求:
. }# ]1 ~. R* b6 h8 n6 ]* g; z1.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按照2736元的扶贫标准,2013年底全县贫困对象为13.6万人。从2014 年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每年稳定脱贫2万人。至2020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8.44%降到3%以下。/ Z" J6 v, u  }& m
2.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 年,贫困对象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2736元提高到4600元以上,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县年均增幅,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5%以上。
; n- c3 p1 Y. Q1 f! W. y3.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54个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居住条件不适地区的10万贫困农户得到搬迁安置,贫困村基础设施显著加强,支撑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_) C+ @* j7 ]: `% V
4.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活力、职业技能素质大幅提升,农民合作经营机制成熟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强有力。, _7 c: U% T2 q
5.贫困农村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贫困农村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支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富民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P2 S4 @% W' h! Y/ v
到2020年,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目标,达到“六个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就业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
# T+ J# y* L- o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 |. M# T+ ^; J/ [7 y㈠创新农村扶贫开发7大机制7 c% Q. @" z+ b# l8 _: g
改革创新是推动扶贫开发的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创新农村扶贫开发7大机制:+ H+ j& n5 w  o9 D* _* d3 V3 k
1.强化规划引领机制。扶贫开发要注重规划引领,把规划作为撬动市场资源、统筹政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以规划统一各方步调,使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⑴总体扶贫规划。按照《修水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年)》、《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3-2050年)》要求,做到区域整体发展与扶贫到村到户相结合,大力推进扶贫攻坚。⑵行业扶贫规划。行业部门要制定行业扶贫规划,切实加大资金、项目、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⑶村级扶贫规划。贫困村要制定脱贫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脱贫时限、保障机制等,与行业扶贫规划有效对接。
3 J* V3 ~# O- X! |(牵头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城乡规划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
; H2 p) |) q3 p% Y5 o) O2 }2.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全县13.6万贫困人口和154个贫困村,逐户逐村建档立卡,集中扶贫资金,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重点落实精准扶贫到户。⑴精确识别。在2014年6月底前,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将省级测定我县的贫困人口数量依据贫困状况分解核定到乡到村,以村为基本单位,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完成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的精确识别。⑵建档立卡。2014年8月前,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信息化管理。⑶扶贫到户。2014年9月开始,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建立“一家一户一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的帮扶到户机制。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农户,要整合和落实相关部门专项政策和救济措施给予优先扶持,兜底保障,确保其衣食无忧;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把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对扶贫对象全面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确保“应扶尽扶”;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结对帮扶,确保结对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户全覆盖。⑷分期推进。对全省扶贫对象分两期实施精准扶贫到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扶贫对象户一经确定三年不变。2014年-2015年,通过两年的精准扶持,全县减贫4万人以上,贫困人口降至9.6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 13%。2016年-201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修水调查队核定我县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开展新一轮的帮扶到户建档立卡和帮扶到户工作,集中人财物,打好扶贫攻坚的歼灭战,全县减贫8万人以上,贫困人口降至1.6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2.1%,确保实现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上的目标。2020年,做好巩固提高工作,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的歼灭战,确保到2020年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发生率稳定保持在3%以下,如期实现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标。
2 X7 q  L2 n8 w( A/ b  d1 s(牵头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农工部、县人社局、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修水调查队、团县委、县残联等)
2 i% h, l+ ~  @9 n7 g: S  D* i3.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建立机关扶贫驻村工作队(组)制度,实施“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干部驻村帮扶计划逐项落实。⑴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组)制度。2014年7月前,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驻村工作队(组)制度。驻村工作队要协助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参与和帮助开展建档立卡、规划制定、引进资源、筹措资金、实施项目、监督管理、班子建设等扶贫工作。⑵实行领导挂点。继续坚持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36个乡镇指导扶贫工作制度,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确保每个县级领导每月到联系乡镇和挂点村一次。⑶实行单位包村。每个党政机关部门要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将帮扶贫困村列入部门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驻村帮扶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帮扶对象不稳定脱贫,帮扶不脱钩;县直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2次,县直单位、乡镇的其他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每月到联系户1-2次,工作组每月下村工作5天以上。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3万元。⑷实行干部包户。贫困村内的贫困户由驻村帮扶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联系,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开展针对贫困家庭的“一对一”家庭帮扶活动,原则上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帮扶3户,每位县直单位和乡镇班子成员帮扶3户,每位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帮扶1户。要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渠道。强化干部的帮扶责任,帮扶干部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⑸建立驻村工作考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做好驻村干部的业务培训和驻村扶贫的协调工作,并指导乡村建立内容完整、便于考核的“精准扶贫”台账。制定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管理办法。落实保障措施,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每半年汇报工作1次,每年年底检查或抽查1次,并将情况进行通报。建立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把驻村帮扶的成效和扶贫单位、驻村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使能吃苦、会帮扶、贫困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得到重用。
$ d  G, k8 l) r/ R(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各帮扶单位、各乡镇)  I; z7 Q; i4 o' m% z9 J
4.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机制。⑴建立政府投入增长机制。建立与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精准扶贫相适应的县级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逐年扩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⑵建立行业部门资金整合机制。2014年8月前,制定行业部门扶贫资金整合办法,以扶贫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牵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原则上不低于本行业部门年度项目资金总量的40%。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等有效做法。⑶建立新型扶贫资金分配机制。2014年12月底前,建立和探索扶贫资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优先支持积极性高、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资金使用规范的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建设。⑷改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机制。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改革资金管理使用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直接用于扶贫对象。⑸建立扶贫项目建设分工负责制。2014年6月底前,完善县级扶贫资金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乡级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县级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乡村负责抓好扶贫项目实施。⑹建立扶贫资金项目监督机制。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机关作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引导扶贫对象积极主动参与资金项目管理,使其成为维护自己权益、监督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
; U. w3 R* D: k6 G! u1 C(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发改委、县纪委监察局、县审计局等)6 h0 x' z0 s7 e9 q7 v9 M" W
5.创新金融服务机制。⑴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深化沟通合作,强化协调配合,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⑵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制定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贫困乡镇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用于当地。加大对养殖业、种植业、森林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的支持力度。⑶深化扶贫项目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广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完善贷款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引导金融部门将更多资金投向贫困村。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稳步推进贫困村村民生产互助资金试点,规范互助资金管理,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⑷创新地方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小额贷款担保新机制,推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预期收益、宅基地使用权、住房等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利用扶贫资金建立担保基金的试点。⑸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诚信体系建设。
! I: w, c. @( K% H8 R, ?(牵头单位:人行修水支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人社局、团县委、县妇联等)
3 N! l/ j4 }4 L* y6.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⑴建立和完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⑵建立扶贫信息共享机制。2014年底前,创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将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和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招商项目等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化管理,实行信息共享,使积极参与扶贫的组织和个人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选择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⑶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扶贫捐赠援建税前扣除和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相关支持政策。⑷建立激励机制。及时总结社会扶贫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关注扶贫、投身扶贫。
! L0 P) ?  \0 f- S(牵头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残联、县工商联等)
+ ]2 s# C0 s$ M$ X7.建立扶贫开发考核机制。⑴建立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为主的考核体系。2014年10月前,制定出台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以考核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为抓手,将贫困人口的减少、收入的增加、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完成贫困村整体脱贫作为主要指标。⑵严格执行乡镇和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纳入乡镇及行业部门工作目标综合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村到户。⑶研究贫困村适时退出机制。2014年12月底,研究制定贫困村和扶贫对象进退机制,鼓励贫困村和扶贫对象尽早脱贫。: U8 \: b# h$ s5 u6 w9 ]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各帮扶单位、各乡镇). \2 I% Z* r/ t/ _. q4 m/ ^
㈡抓好农村扶贫开发13项重点工作2 @& y  v8 S8 U) D0 D) K3 S
针对制约全县贫困乡镇发展的瓶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继续做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就业促进、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建设等专项扶贫工作,整合力量,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组织实施扶贫开发13项重点工作,扎实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带动和推进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 |  ^% U! n" u5 P- V4 Z1.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工作。对地处边远、条件恶劣、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群众,在尊重群众愿意的基础上,以自然村、村民小组或行政村为单元,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工程。采取县城、集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移民安置局面。制定梯度安置政策,推进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确保“有住房、有就业、有保障、有户籍”,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从2013年开始实施,至2015年完成3.3万人的整体移民搬迁。到2020年完成10万人的整体移民搬迁。
4 L) U. h' q% B+ j(牵头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房管局、县公安局、各乡镇等)
3 q3 u4 f6 G$ d5 S0 |& H, O; I2.推进中心村建设工作。依据《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在建好县城、集镇安置点的同时,重点推进中心村建设。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全县134个中心村,2014年先行启动30个左右中心村试点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与打造特色相结合,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建房管控相结合。在建设类型上,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可因地制宜选择新建型、依托型、拓展型、保护型等几种类型中的一种。在建设方式上,可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两种建设方式。在政策支持上,整合相关资源,集成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交通、国土、环保、建设、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文广、电力等项目和资金,在保证农村其它地区基本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中心村建设,使中心村成为人口集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社会管理中心。到2020年,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三分之一进县城、三分之一到集镇、三分之一在农村”的分布格局,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
6 m: _+ X  K3 @7 ~- C0 M# q(牵头单位:县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国土资源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水电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房管局、县公安局、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新村办、县文广局、县供电公司、各乡镇等)( X9 f6 g5 D! h
3.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从2003年开始,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单位由行政村改为自然村,项目内容由包罗万象改为聚焦村庄环境整治。每年在贫困村中均衡选定自然村为整治建设对象,与新农村建设村点和扶贫移民整体搬迁结合起来,分年度做好分批分期实施的规划布局。扎实推进“三清八改五普及”(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沟、改栏、改环境、平改坡,普及电视、普及电话、普及宽带、普及洁净能源、普及庭院经济)和“三绿一处理”(即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开展农村“六乱”(房屋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杆线乱拉、土地乱挖、坟墓乱葬)治理,切实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将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作为定点扶贫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单位定点扶贫作用,大力帮扶贫困村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到2020年全面完成154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
2 c5 R) N- ^, e4 u* H* N(牵头单位:县新村办,责任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城乡规划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各乡镇)
" c8 ~; i2 b2 {* J$ @( J& S  u. f6 m4.推进村级道路畅通工作。按照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城乡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整体移民搬迁、中心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物流等工作,搞好村级道路规划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和通达深度,加大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全力解决农业产区、农产品园区、移民新村和人口较集中的自然村通公路建设。继续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改善农村候车亭条件。到2016年,完成《修水县自然村通油(水泥)路建设规划》中25户以上公路建设任务。到2020年,基本完成《修水县自然村通油(水泥)路建设规划》中25户以下公路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全县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0%以上。
) H' \$ j2 ^' g3 T(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新村办等)
+ Q4 k3 ^4 o0 x8 M' W+ L* I6 H5.推进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依托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加大小水库、小泵站等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力度,2015年前解决农村重点污染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涝灌溉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小型水利工程效益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 W. O, P. {! B(牵头单位:县发改委,责任单位:县水电局、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县新村办等): E; n6 Y. g' h) R% C2 q
6.推进农村电力保障工作。与整体移民搬迁规划相衔接,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力度,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开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接入工作,支持小水电项目建设,对老旧农村水电站开展增效扩容改造。到2015年,全面保障农村生活用电需求。到2020年,全县农村电压低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K- K# X' ]) U! c  |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责任单位:县供电公司、县财政局、县水电局等): L+ s9 T* p6 Z* [* P& N5 B& Z
7.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确保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搞好村庄规划。与整体移民搬迁和中心村建设相衔接,优化居民点布局,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继续向山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完善现有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及危改农户电子档案,有步骤地向社会公开,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建房。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提高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户(包括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户)农村危房改造政府补助标准。积极整合资金。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县农村所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农村住户居住安全问题。0 X' L% E5 }% i  r% w
(牵头单位: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
1 G# m5 t  P6 W! h: M3 F8.推进特色产业增收工作。选准扶贫产业。围绕资源优势,按照“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稳步推进蚕桑产业、保护性开发林业资源、审慎发展畜牧业”的思路,选好有市场前景、能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项目,突出蚕桑、茶叶,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加强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引导贫困群众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家庭农场、合作农场、联户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用好用活片区产业扶贫基金。从2012年起,省财政连续10年每年安排我县1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和扶贫对象发展产业。从中提取300万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鼓励合作银行按不低于1:8的比例向贫困户或合作组织发放生产贷款。用好小额到户贷款贴息资金,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保值参股、贫困户分红增收项目试点。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至2个主导产业,能够吸纳50%的农户参与,实现50%的贫困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
1 A9 e& z" H% k" p) B(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农办、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林业局、县茶叶办、县蚕桑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商务局、县科技局、县供销社等)
& \1 N' Y/ c! i! e9.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按照《修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县相关旅游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秀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修水生态优势,用好用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劳动力培训、搬迁移民扶贫、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保护传统村落及古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建设一批旅游市场潜力大、旅游扶贫功能强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力争把乡村旅游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到2015年,扶持10个交通较为便利、生态条件较好、留有革命旧址的贫困村庄建设江西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到2020年,扶持30个贫困村庄建设江西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 v, ]% k" b8 o, h(牵头单位:县发改委,责任单位:县旅发委、县环保局、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新村办等)
& q; v( v% ^8 b10.推进智力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困难家庭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贫困地区学生能够就近上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农村特殊教育和残疾学生扶助。配合扶贫移民工作,切实抓好教育移民工程,把居住偏远、交通不便、教学设施落后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集中到乡镇、县城的中小学校就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修水职业学校,支持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培育一批适用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统筹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补贴、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家政服务培训工程等政策,确保有转移培训愿望的贫困群众得到政策扶持,每年转移培训人员6000人。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乡土实用人才。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高农村适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加快发展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g  r4 \6 N% k) {$ A6 S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人社局、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等)
- ]5 r  A/ H( a# g1 a$ l11.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贫困村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w3 k! b9 ~. h
(牵头单位:县卫生局。责任单位:县人口计生委、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 P$ o9 X7 n$ K. J
12.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加快构建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覆盖农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投放,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支持乡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增加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文化传播渠道。拓宽广播电视覆盖面,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和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到2015年,县图书馆、文化馆硬件设施标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乡镇(街道)有综合或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或农家书屋;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20年,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 ~# t; \- i; ~, ?, T(牵头单位:县文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 D- k' `; P2 y" W$ k/ Y
13.推进贫困村信息化工作。加快信息化进村入户进程,扎实推进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整合开发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加快一村一名信息员队伍建设,并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其信息获得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100%,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学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到2020年,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100%通宽带。+ \0 F( G! r' Q: D% X8 G5 L6 A2 n$ @
(牵头单位:县工信委,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教体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电信局、县移动公司等)
( v3 x4 r9 H' m, j& s三、组织实施
5 M9 T2 [( j- B% t+ |! w2 }3 l1 D+ E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的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把改革创新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把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乡村、贫困群众,把扶贫开发事业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 x" h+ v# F& w- Y1 D' W. _- M㈠加强组织领导。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按照扶贫开发“县抓落实”的要求,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创新7大机制、落实13项重点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任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领导、协调各方、统筹推进的作用。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做好扶贫开发日常综合协调、工作推动、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上,放在落实扶贫开发的政策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分工任务,主动作为,全心履责,加强与国家和省市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络,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持经常深入到贫困群众中调查研究,倾听贫困村干部群众的诉求,谋划扶贫攻坚的大计,促进7大机制创新和13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b; |. G. |- I
㈡建立推进制度。一是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定期调度制度。每季度调度一次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12月底以前,要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三是建立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顺利实施。
9 z; J( u( R. G8 _# G㈢强化基层组织。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党建扶贫的路子。把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的本领,使之成为率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觉悟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到贫困村工作,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组)作用。在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贫困村,可由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村“第一书记”。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化解村级债务,夯实基层组织服务贫困群众的物质基础。尊重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5 F8 e! k8 P$ ^( y2 J, J㈣加强队伍建设。要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大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执行能力,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县四套班子领导要认真落实定点扶贫联系贫困村的要求,指导抓好扶贫规划、政策和项目的衔接,帮助解决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和重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扶贫相关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完成各自承担的扶贫工作任务,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挂职锻炼成长。每个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村级扶贫工作队伍建设要适应实施精准扶贫的需要。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实践平台,注重发现培养使用扶贫实绩突出的好干部。9 P6 X3 L9 l# L- |9 m4 P
㈤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扶贫攻坚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为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壮大扶贫开发力量,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5 P$ T, i- H! w* `! _9 p- {4 {各乡镇和本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牵头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于每年9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扶贫和移民办汇总后报县委、县政府。/ l" c+ z9 r, Y, D$ r/ e9 Z(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14:55 , Processed in 0.1710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