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麟祥堂罗盘老作坊探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5-8-10 17:0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罗盘,又名罗经,古人主要用来测量风水与航海辨别方向之用,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延续与发展。而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修水县黄龙山脚下,一个叫关龙洞的小村庄,这里有户卢姓人家,世世代代留传着一项民间罕见的祖传技艺——手工制作罗盘。去年年底的时候,笔者在采访中意外发现了这一神秘的麟祥堂罗盘老作坊。
  麟祥堂罗盘老作坊,远远望去其实是一栋很普通且外表已显破碎不堪的老民宅,同样是青瓦砖墙,与我以前在乡间所见过的一些老民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随着笔者走近细看,它确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大门正方上面,抬头望去,有一块长方形的砖砌牌匾,依稀可见楷书“麟祥堂”三字,门匾两边砖墙呈八字形向外张开直冲屋顶,其造型独特、古朴庄重俨然像一个古代官府小衙门;记得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讲过,“八字门”在古代家中有当官的经皇上赐封才能修建,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意建造的,看来这个麟祥堂还真的不简单,一种肃穆之情让笔者由然而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非得进屋内去了解个究竟。
  “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年青的主人卢师傅,看上去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正聚精会神用蝇头小毛笔伏案在一块磨得非常光滑的圆木板上,写着这些古代用来记载时间的天干地支字,板子不大,直径大约20公分的样子,板子上布满了象蜘蛛网样一圈圈的小格子,极细的小楷字如蚊子般芝麻大小写在每个空格处,这大概就是罗盘最初的雏形。当我说明来意后,笑容可掬的卢师傅停止了手中活儿,话闸子直接从罗盘上聊开。
  听卢师傅介绍,他家制做罗盘差不多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由他祖上一个叫卢麟祥的人从当地黄龙寺一老道长手里传得,以后他家制作罗盘以“传子不传媳,传媳不传女”的祖规世代相承。
  据他家谱记载,乾隆年间,卢麟祥因制做罗盘和行风水术有功,乾隆帝奖赏卢麟祥五品顶戴官衔,并赐建八字门麟祥堂,其所制做的罗盘也就世称为“麟祥堂罗盘”。民国时期麟祥堂罗盘鼎盛一时,在湖南平江的长寿街以及湖北通城县的麦市镇都设有专门卖罗盘的店铺,可好景不长,日本鬼子打进中国,在外地开的罗盘店先后被洗劫一空,损失重大。
  解放后,风水术被视为封建迷信,风水师的工具罗盘于是也变成了迷信的产物,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阵子,不仅罗盘被迫停止制造,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麟祥堂也受冲击破坏,除八字门两边的造形墙算是保存完整外,大门屋顶上方的跺子马头墙被红卫兵列于“四旧”产物全部折除了,更可惜的是,祖上所留下来的一些制做罗盘的工具大部分全被红卫兵搬出去砸碎烧毁了,他祖父、父亲还因做过罗盘而被接受批斗。改革开放、百业俱兴,直到九十年代后期,他父亲才带着他找寻旧工具重操旧业恢复制作罗盘的事来。
  一种产业的存在,由于历史原因或许决定着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罗盘,因与封建迷信的风水相关联,他根本无法登大雅之堂,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技艺,但也无法得到媒体们的关注,再加上又处于这样的大山深处,除一些风水师外,外界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地方,从卢师傅的言谈中得知,我们是第一个深入大山中对他家罗盘进行登门采访的。为了揭开麟祥堂罗盘制做过程的真面目,笔者恳求卢师傅带我们到他的生产作坊里去看看。
  麟祥堂罗盘作坊不大,大概是50来平方的样子,分成三小间组成,一间是用来放木料的,锯好的长木板全部按口字形堆架着,通风极好;一间整齐有序摆置着各种机器和工具,有手工车床、台钻、锯刨等;另挨着的一间是用来放半成品罗盘和油漆涮涂用的。
  卢师傅告诉我们,制做一面完整的罗盘大概要经过十道以上的工序:上山取材(一般以当地黄龙山上野生白果木、香樟木为主))、锯板待干(需三年以上)、锯盘坯、挖做底座、车盘、分盘格、书写盘面、油盘(包括熬炼桐油)、安装磁针、钻方盘定位吼、装定位线等。他随手抓起台面上一个半成品的罗盘打着手势向笔者讲解着说:“制做一面罗盘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既要会木工活,也要会油漆活,更要会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这三个活缺一不可。”
  面对一项这样复杂的手工技艺活,卢师傅还告诉笔者,他家做罗盘传到他手上是整整九代了,差不多有三百年历史,他大学毕业时本来完全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为了不让这门祖传手艺在自己手上断传,他才静下心来跟着父亲学做罗盘的。以前,他与他父亲两个人一起做,现在他父亲年纪大了,眼睛花手脚不灵敏无法再做罗盘,做罗盘的事主要由他在打理着,用卢师傅的话来说,做罗盘这门辛苦活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还能马马虎虎混口饭吃,最主要的是祖传的技艺传到自己这代总算没有丢,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这是让他感到最欣慰的。
  由于制做罗盘全部依赖手工,它不能象其它产品样进行机械化大生产,用毛笔书写一个罗盘都得两三天的工夫,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因此一年下来罗盘的产量也就在百来个左右,当笔者问及他是考虑过改进生产方式比如用机器雕刻来代替手工操做达到提高产量时,卢师傅正色地说:“这个万万不能,传统的产品就得用传统的方法来制作,否则就没有意义了”。至于如何把祖传罗盘业务做大,曾经他倒是有过一番大胆的想法,他告诉笔者,几年前,离家只有几公里之隔的湖南平江石牛寨开发旅游业,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能带动自己罗盘的销售,为把祖传罗盘发扬光大,他要打破做罗盘不外传的祖规,决定在社会上吸收一些学徒来扩大罗盘生产,可是由于制做罗盘的高难度,一般人都望而生畏,多数人学不了几天又跑了,最后还是靠自己慢慢地一个个精雕细刻着。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5-8-10 17:06:09 | 只看该作者
  面对这样一项民间罕见的传统技艺,由于它实用功能逐渐退化,市场越来越萎缩,经济效益差,在功利主义的今天,今后会有谁来跟着自己学做罗盘,祖传技艺还能坚持多久,卢师傅一脸的茫然。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结,笔者建议他去找当地文化部门,能否把罗盘制作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许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生存与发展有所突破。

  诚然,由于制做罗盘只是民间一手工技艺,几百年来一直隐藏于深山老林,解放后又盖着一顶封建迷信的帽子,在平常人的眼里,它没有任何省光点,它根本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没有让社会去关注的可能,但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文化,当我们透过历史面纱,认真去审视盘面上一个个秀隽的小楷毛笔字时,我们就会想到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小的罗盘其实远远不只是风水师的工具,而是一本有着特殊意义、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正因为它是民间一项罕见的技艺,为了不让它失传,在传统文化大放光彩的今天,更函待着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政府的保护与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7 00:50 , Processed in 0.103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